其他
雷军:我心中有团火至今未平息
小米不仅要做时代的突围者、见证者,还要顺势而为成为浪潮的翘楚。
创办小米的初衷很简单,我特别喜欢数码产品,十几年换了60部手机,我希望能做一款自己喜欢、够酷的国产智能手机。
那个时候,国内手机行业山寨机横行,我一直从事于互联网、软件、电商和投资领域,对于制造业是个外行。我就在想,如果我用互联网20年的经验赋能制造业,是否能带动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想法很单纯,我就这么一门心思地入行了。2010年4月6日,小米在北京中关村银谷大厦一间很小的办公室悄悄诞生。
创业维艰,却也有很多激动难忘的时刻,比如小米第一代手机通话时,我就像听到自己孩子初啼一样激动;还有小米1代发布那天,2011年8月16日,在北京798发布会现场挤满了米粉,我拿着96页演讲稿,差点挤不进会场,那狂热的场景,我至今难忘。
小米刚成立时,手机行业已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国外有苹果、三星,国内有中兴、华为和联想这样的世界级企业。小米还年轻,我们用了1000万元人民币注册,十来个人,喝了一碗小米粥,开始闹革命。奇迹总是眷顾无畏的年轻人,小米创业两年半,智能手机的销量就做到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三。
当然,我们毕竟还是年轻,根基不够扎实。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小米不能超过苹果、不能超过华为?我认为每一个企业家都要有这样的决心,但是需要时间,需要基础。我可以自信地说,我们今天排在世界第四,我们还有一定机会重返世界前三。
9年来,小米已经设计了近百款手机,我们一路走来,见证了山寨机的消失,中国制造业的崛起。2018年,小米营收达到1749亿元人民币,首次进入《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并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500强企业。
风口在升级,5G与人工智能给行业带来转折点,真正的玩家开始硬核竞争,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小米一如既往无畏前行,全力以赴。
创新是小米的生命力。当初进入手机领域,小米像鲶鱼一样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但创业没有一帆风顺,我们保持了两年中国第一,但在2016年就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跌出了世界前五。
手机行业从来没有任何一家大公司在销量下滑之后,还能够活得过来。但是,小米创造了一个个小奇迹:2017年手机业务重回世界第四,2018年手机出货量突破了1亿台,在进入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里,手机业务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前五。
这期间,小米一直不敢懈怠地疯狂补课,首先是夯实基础,向传统产业对标学习;第二,加大研发,大幅度增加研发费用;第三就是推进精细化管理,培养和提拔了一大批年轻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做好产品的核心是创新和研发。
2010年小米创办时,我们整个公司就是一个研发团队,创始团队全部有技术背景,前100号员工几乎全是技术人员。技术事关小米生死存亡,技术立业是小米血液里最重要的东西。过去3年,小米在研发费用上累计投入111亿元人民币,仅2018年就投入了58亿元。58亿的研发投入对于一个成立仅仅9年的公司,已经是个非常大的数字。
2019年,小米成立了集团技术委员会,进一步强化技术立业。集团技术委员会为小米带来怎样的变化?
第一,技术委员会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在业务管理之外,增加了技术职能的管理。我们将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技术级别的评定,让优秀的技术天才专注技术领域,不仅有获得感,还拥有成就感,小米的技术根基也会变得更加踏实。
第二,继续提升研发效率,强化预研探索,同时继续提升研发分摊成本的水平。小米是一家成立仅9年的年轻的公司,投入的绝对数字和很多世界级的公司还有差距,集团技术委员会领导各个专业委员会要帮助我们把投入用到刀刃上。
第三,建立年轻化、高端化、规模化的人才梯队,让公司充满技术活力。一家公司能不能做出好的产品,研发投入很重要,但核心是要吸纳非常多优秀的人才,这也是技术委员会要做的工作。
第四,更大规模地参与国内外技术标准的制定。今天,我们不仅任命了来自各个事业部的技术委员会委员,还将标准与新技术部并入了技术委员会。在标准与新技术部的带领下,过去几年,小米没有缺席国际标准的制定,5G和AIoT时代到来,我们还会加大技术标准的参与规模。
为了让人才享有应得的荣誉和尊重,今年,我们会以百万级别年度奖励等多种方式,重奖做出突出技术贡献的工程师和团队。北京总部之外,我们未来计划在南京和武汉,再建两个万人规模的技术研发中心,为小米创业第二阶段做好人才储备。
翻过眼前的山,前面还有更艰险的高峰,小米依然在攀登。
中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智能时代到来了。我们以5G+AI+IoT为核心战略,开始了第二轮的创业。
5G对于智能手机企业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所以,早在3年前我们就开始准备各种5G技术的预研。我觉得,明年第二季度开始,5G网络的铺设和5G终端的普及热潮将开始大规模地到来。
5G的序幕才刚刚揭开,未来一年里,通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领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必须积极拥抱这个变化,加大技术投入,尤其重要的是把5G手机的技术成熟度,以及成本控制做好。
万物互联时代,手机终端联接更多智能设备,让生活更便捷,成为新的创新方向。
早在6年前,小米就启动了“生态链”计划,小米手环、空气净化器、米家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等产品在市场牢牢占据领先位置。2018年底,小米推出了“手机+AIoT”的双引擎战略,加大对智能设备的重视,并将在未来5年投入至少100亿元。
目前,小米生态系统中,有超过100家公司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生活消费品领域,其中有2家于2018年在美国上市,还有3家小米产业基金投资的企业,近期成功在科创板上市。
我们与生态链的合作,形成了健康互利的IoT生态。一方面,生态链企业可以获得小米的技术、供应链、品牌和营销的赋能;另一方面小米“参股而不控股,合作而不排他,帮忙而不添乱”,让初创企业有充分的自主性、积极性和战斗力。
相比传统制造业,小米带来了一股新风,软、硬质量两手抓,“好用不好用”也是我们追求的极致。我认为,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让用户深度参与产品的研发过程,并实时收集他们的反馈,这种良好的互动非常重要。
小米的第一轮成功主要靠创新,而坚持下去,需要牢牢把握创新和品质。“感动人心、价格厚道”依然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小米的成长进入新阶段,但我认为,当下小米面临的挑战一如创业初期:如何把握时代的机遇。小米不仅要做时代的突围者、见证者,还要顺势而为成为浪潮的翘楚。
民营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源于国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民营企业家应自觉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不负时代、国家、民族的期望,全力以赴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近期文章预告,敬请期待:
张瑞敏:创新就是在死中找生路
郭广昌:做企业最难的是要摆脱路径依赖
李西廷:迈瑞要为中国制造正名
周鸿祎:重新思考“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