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庆风光不过三年:芯片界「商鞅」还是「庆父」?
展锐三年脱困,有多少是楚庆本人的功劳呢?
”
编辑|林海峰
2月28日傍晚,前紫光展锐CEO楚庆在内部微信群里留下了一段卸任感言,
"各位董事,我已经收到展锐董事会决议,解除我的CEO和董事职责。”
不甘之情溢于言表。
"展锐三年脱困,已经步入强烈上扬的发展轨道。" 这是楚庆留下的另一段话。
在紫光展锐的日子里,楚庆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人物。
有人认为他是使“赳赳老秦”国富兵强的商鞅,也有人认为他是鲁难未已的庆父。
现在的紫光展锐刚刚摆脱多年停滞不前的阴影,科创版上市的曙光近在眼前。楚庆在此时离开,远算不上功成身退。对展锐来说,也实在称不上卸磨杀驴。无论对楚庆还是展锐而言,这次人事变动都显得又些蹊跷。
1
展锐命悬一线,楚庆临危受命
1
展锐命悬一线,楚庆临危受命
楚庆到来前夕的展锐,正处于危机存亡之秋。
2014年紫光集团收购了展讯和锐迪科后,原展讯CEO李力游走马上任,成为展锐的掌门人。
李力游
李力游并非等闲之辈,早在展讯时期,创始团队陈大同、武平等人退出展讯后,李力游毅然决然的接下这颗烫手山芋,当时的展讯经历山寨机时代的红利成功飞向美国纳斯达克,但在2G到3G切换之下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凸显,金融危机之下面临倒闭风险。
接任展讯CEO之后,自诩半导体农民的李力游对展讯进行了一番强势改革,5年时间市值暴涨51倍,直到2015年也依然保持着5.3亿颗芯片出货量,其中智能手机芯片占2亿,功能手机芯片占3亿多,2016年基带芯片量出货7亿颗,三星成为展讯最大的客户。
但随着李力游年事渐高,对于市场的把握显然失去了此前的敏锐。
2015年,展锐的功能手机芯片比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多出一亿。这一亿芯片成为了展锐由盛转衰的祸根。
整个手机正从功能机向智能机大幅演进,变身为展锐后的展讯尚未看清局势,就已经被市场打得七零八落,一会儿死磕功能机,一会儿同股东英特尔合作研发5G基带芯片进军中高端市场但最终没有下文,合作终止,同时很快便失去了三星这位大客户,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
2015年-2017年正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国内头部的芯片设计公司海思半导体三年增速达到72.62%,但紫光展锐三年间营收增长仅未0.55%。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此时的李力游也逐渐力不从心,时任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也渐萌换将之意。
赵伟国
赵伟国最终请来了在中兴内部被称作"曾十亿"和"八大金刚"的曾学忠作为李力游的接班人。
曾学忠今天去了小米,当年在中兴是公认的少壮派,赵伟国希望展锐的权柄顺利移交到曾学忠后,背靠中兴人脉为展锐带来新的变化,也考虑到中兴在海外市场的表现能够帮助展锐开拓全球市场。
但人算不如天算。
2018年,中兴遭受美国制裁。重新出山的中兴通讯创始人侯为贵拉着行李箱在深圳机场赶路的身影诉说着此时中兴的落寞和无奈。
中兴已是自身难保,赵伟国对曾学忠的期望自然也成为泡影。
与此同时,距离上海展锐办公室西南方向6公里,新成立的实验室来了一位中年人,他刚刚从海思公司辞职,不久后任职该实验室微电子研究院院长。据说,在这家国内Top 1的芯片设计公司职级达到20级及以上的人才已是罕见,而这位中年人的职级高达23级,最终离开的头衔是海思的首席战略官。
赵伟国闻讯,甚至没有顾及初登大位,还没施展开拳脚的曾学忠的感受,立刻拜谒了这位“大神”,并诚挚地邀请他执掌紫光展锐。
这位“大神”便是楚庆。
2
救世主还是夺天功?
2
救世主还是夺天功?
正如曾学忠来后先与李力游联席数月后扶正,2018年3月,楚庆在与曾学忠联席数月后,曾学忠远走,楚庆独掌展锐乾坤。
比起曾学忠,楚庆更喜欢抛头露面,也更喜欢借助媒体的力量为自己歌功颂德。
2019年8月15日,紫光展锐媒体开放日上,入职半年的楚庆首次公开露面,他身穿白色POLO短袖、黑色牛仔裤,戴蓝色半边框眼镜,激动地向外界分享半年以来所取得的成绩。
楚庆
楚庆用"翻天覆地"一词来形容展锐这半年来的变化,他认为展锐不仅已经一改混乱松散甚至是官僚的组织架构,而且展锐所提供的产品所有机型也得到了普遍好评,返修率仅为千分之二,远超客户质量标准的千分之二十。
"我想这也是我们变革的成就,所以我们称之为'新展锐’。"楚庆对自己的带领展锐取得的功绩无比骄傲。
公平地讲,在楚庆到任后,展锐确实焕然一新。
展锐的变化有目共睹,不仅在移动通信业务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落后世界第一款2G手机芯片15年,到成为全球仅有的5家(高通、三星、联发科、海思、展锐)推出5G调制解调器的提供商之一。
2020年,展锐智能机营收超过功能机,智能机营收增长超50%,突破1亿美金,在智能儿童手表、低速物联网(GSM+NB-IoT)、智能POS、LET Cat.1等多个领域实现市占率全球或全国第一。
但有多少是楚庆本人的功劳呢?
譬如楚庆不断宣称的,上任第二天就做出了两个重大战略决策:砍掉公司90%的项目并开始5G的自主研发。
但今天展锐能重新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4G给了展锐重新站队的机会。
在楚庆多次自我讲述的脚本中,他总会有意无意地漏掉了一个重要因素:5G杀手级应用尚未出现,4G手机需求量依然很大。
即便在5G进入商用第三年的2022年,4G手机的全球出货量依然有4-5亿,占全球智能手机年出货量13亿将近40%。
在业界头部公司高通All in 5G的情况下,4G成为了展锐快速发展的机会。
采取"4G+5G"的展锐在4G市场占有更多空间,据Counterpoint第三季度最新报告显示,2021Q3展锐在全球智能手机AP市场占有率首次达到10%,超越三星,排名全球第四,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超越。Counterpoint分析师Parv Sharma点评这一成绩时称,展锐在全球市场份额的变化,主要来自展锐对4G SoC市场的强劲渗透,赢得了三星、荣耀、realme 、摩托罗拉、中兴、传音等客户的订单。
在展锐的4G SoC系列产品中,销量最高的T610于2020年6月推出,而楚庆入职展锐是在2018年12月份,按照芯片每2至3年一款新品的研发周期,无法完全确认该T610是否是一颗全新研发的芯片。不过,有传闻称,在楚庆任职期间,有一个专用的x6的内部代号,不知此x6和T610是否是属于同一个。
客户方面,特别是三星这个标杆客户,很大程度上是当年李力游给打下的底子,而中兴传音等与曾学忠关系甚大,至于荣耀,更多是因为国运使然的时代机遇不由展锐不接,但有意思的是,楚庆对前人所做的努力和铺垫一字不提,而是大讲特讲自己如何的力挽狂澜,特别是楚庆在接受央视主持人采访的视频放出来,展锐内部上下一片哗然,不少人甚至认为楚庆行为是贪天之功。
不少老展锐人认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公司取得发展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他们更愿意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而不是楚庆在台上的自吹自擂来解释展锐的种种变化。
之所以老展锐人们对“救世主”楚庆并不信服,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得楚庆言过其实。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楚庆在主政期间的诸多内部行为让很多老展讯人寒心。
3
楚庆用人引发矛盾激化
3
楚庆用人引发矛盾激化
楚庆提着赵伟国赐予的“尚方宝剑”上任后,立即对展锐的管理体系宣战。
深受华为文化熏陶的楚庆,对华为管理体系的强大深信不疑。
而过去数年间,展锐的管理体系也确实很难称得上让人满意。
经过多年的发展,展锐内部早已山头林立,有的部门尾大不掉,有的管理者德不配位。展锐也正被这张盘错节的关系网渐渐吸干:楚庆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展锐内部检查时甚至发现一个项目组利用公司资源自己创业研发无人机,规划了两三年,被公司发现时都还没有产品。
如此种种,使得楚庆意识到在原来的体系上修修补补已经救不了展锐,只有一把火烧尽枝枝蔓蔓重新生根才有一线生机。在这样的认知下,楚庆开始对展锐大刀阔斧的改革。
改革越是锐意,就越是需要身边有信得过的左膀右臂。
深知强龙斗不过地头蛇的楚庆,开始了对展锐老臣浩浩荡荡的“大清洗”。凭借尚方宝剑在手,楚庆第一刀就砍向了一位重量级的高管。
2020年4月20日深夜,展锐以"宴请竞争对手销售部门负责人,极力劝说正在走离职程序的王某不要回美国,转投该竞争对手公司"为由,开除原手机部门掌舵人吴迪和营销陈杰峰。
第二天,展锐发布内部信,强调此事的同时,措辞严厉地批评了2018年前的展锐管理体系:经营管理团队不负责任,一批军阀式人物乘机攫取权利,欺上瞒下。"一时间:山头林立,乌烟瘴气;公器私用,法度废弛;英才流散,事业凋敝。"
在赵伟国信任和舆论热捧的双重加持下,楚庆得以顺利地开除了一批老人,并将曾经共事过的老战友周晨、黄宇宁和宓晓珑等人提拔为自己的亲信。
经过楚庆的改革,这些曾经的楚庆的前同事都在展锐身居要职: 紫光展锐执行副总裁、市场管理部部长周晨接任消费电子业务管理部、产品工程管理部两个部门的相关工作;黄宇宁为市场管理部助理部长;宓晓珑被任命为泛连接业务管理部助理部长。
老战友云集,熟悉的作战方式也要一并用上,随着老搭档即著名管理咨询专家,资深CMMI/IPD顾问陈风雨的加入,展锐建立了新的质量体系,引入IPD(集成产品开发)、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和TMMi(测试成熟度模型集成)等业界先进的流程规范实践。
表面看起来,楚庆在展锐的改革正有条不紊的推进。但展锐派的老人,与“从龙之臣”楚庆的改革从始至终都并非同心,他们对楚庆的大刀阔斧另有一番看法。在一片如火如荼中,混乱的种子已经悄然生根。
魏伟友是展锐里的商务拓展的老人,山寨机时代就为展讯立下汗马功劳,楚庆入局后不断被check,多次要求交代商务拓展中有没有猫腻,被拒绝后被引导要求举报他人作为不再被追查的交换条件后,愤然离职。
另一位科学家陶华加入展锐时有自己的专利技术,被勒令要求转为公司的专利,几度扯皮下心焦力瘁也不欢而散。
楚庆的改革中,似乎并没有考虑到“老展锐”们的感受。很多在2019年之前入职的老员工,几年都没有加薪。
一位老员工透露,2020年入职的应届生公司倒挂2016年入职的老员工,在展讯工作四年只加薪一次,月薪涨了500块。
不受提拔的老员工们,要么主动离职,要么被其他公司挖走,老展锐人所剩无几。急于造芯的OPPO甚至在展锐门口定点挖人。
一位入职展锐一年的员工透露,展锐招了很多应届生,但很多技术骨干都走了,新来的应届生没有人带,很多新项目开个头就暂停了。
更让老员工寒心的是,楚庆还曾特地强调,有了制度和流程后,不惧怕人员变动,如果有人提离职,马上批,不会留。
这番几乎将老员工视为公司累赘的表述,让老将们感到他们正在成为楚庆治下展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并且楚庆不认为丢弃他们会使自己的烹调缺少许多滋味。他们认为楚庆不经消化的将另一家公司的模式套用到展锐上颇有微词,丝毫没有考虑到展锐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他们这些“勋贵”们曾经的功劳苦劳。
面对楚庆的改革,老展锐人们不禁生出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凉。
楚庆的改革推进得越快,这种矛盾就越激烈。
这使得楚庆的改革派和展锐的旧臣始终离心离德。
故事的最后,楚庆终于重演了商君千年前的下场。在楚庆黯然离去后,不少老展锐人为庆祝此事甚至打车到几十公里外的上海周边放烟花。
4
紫光易主
4
紫光易主
如果说楚庆尚能凭借耀眼的“救世主”光环强行镇住老员工的怨气,那么赵伟国的失势,则是压倒楚庆的最后一根稻草。当然,坊间也有传言,楚庆在任职展锐CEO期间还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这可能也与其最终离场有直接关系。
过去几年间,在赵伟国的推动下,紫光集团攻城略地,分别收购了展讯和锐迪科两大集团。但在收购过程中天量的贷款终于在几年后使得紫光集团吞下恶果。
2021年7月,势头尚好的紫光展锐母公司紫光集团收到来自法院的一纸公文,以紫光集团明显缺乏清偿债务能力为由,申请对其破产重组。
破产重组启动后,先后传出7家机构有意参与竞购。其中智路建广联合体将是最有可能拿下紫光集团的人选。
智路建广联合体的背后,是赵伟国的老对手李滨。
李滨
2017年,智路资本联合建广资产、高通和大唐电信投资30亿成立合资公司瓴盛科技,主要技术来源于高通的中低端处理器授权,其在国内的竞争对手,正是紫光旗下的展讯。
这一举动惹怒了赵伟国,在朋友圈痛骂大唐电信是汪精卫投日,高通方代表孟璞是买办,质疑大股东李滨的真实身份 。
如今在李滨又以智路建广联合体的身份欲买下整个紫光集团时,赵伟国若无其事地对外宣称"生意人不记仇"。
但是实际上,赵伟国不仅“记仇”,而且和李滨是旧仇未报,又添新怨。
正当业界以为智路建广联合体将顺利拿下紫光集团时,赵伟国实控的北京健坤集团实名举报称,紫光集团重整方案将直接造成700多亿的国有资产损失,之后紫光集团回应称赵伟国散布不实信息,企图干扰影响司法重整工作。
两番交手,赵伟国都败下阵来。如今,紫光集团的重整已成定局,赵伟国也失去了他紫光实控人的身份。
楚庆手中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了“前朝御赐”。
从那一刻起,楚庆今日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但问题是,楚庆之后,谁能接手紫光展锐?
5
陈大同或将归来
5
陈大同或将归来
楚庆离开后,展锐的未来又陷入了混战和迷雾之中。
任奇伟在楚庆走后代理了CEO之职。任奇伟毕业于清华大学,有欧洲留学背景,2006年回国之后加入德国奇梦达公司西安研发中心,并在2015年应被收购而进入紫光系,担任6家紫光系公司的高管,履历相当丰富。不过任奇伟的技术背景是存储器,与展锐主攻的通信技术并不十分契合。
因此,一种声音认为展讯创始人之一陈大同很可能回归。
雷锋网通过众多信息交叉印证,陈大同确实是在紫光集团被智路建广接手之后担任CEO的最佳潜在人选。
陈大同
陈大同为何人?创办展讯之前,陈大同创办的豪威科技并成功上市;创办展讯时,首发全球首颗2.5G基带单芯片,带领展讯在山寨机时代崛起;离开展讯之后,活跃在资本市场,投过不少成功的半导体项目。
更重要的是,陈大同与如今紫光的掌舵人李滨不仅是清华校友,在工作上也有诸多交集。
2010年,陈大同与杨镭创办华山资本并担任董事长,而同期李滨是华山资本合伙人。
2011年,李滨到中芯国际担任副总裁,同年陈大同作为顾问参与到中投公司对中芯国际的2.5亿美元的投资中,日后,陈大同公开表示这笔投资是在中芯国际最困难的时候投进去的。两人不仅有同事之谊,更有患难之交。
2014年,陈大同所在的华山资本与华登资本的部分管理团队、清华控股合作,创办清芯华创,也就是后来的元禾璞华,与此同时,专注于集成电路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并购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建广资产也相继成立。
业界人士估计,如果陈大同真的回归紫光展锐,其老战友殷伯涛、曹强也会跟着回归。
或许,李滨在决定接手紫光集团时就已经在谋划这一步棋。
目前我们仍然无法得知群龙无首的展锐,最终会由谁问鼎CEO之位。也无从知晓展锐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但楚庆的战友们,只怕又要另谋出路了。
END
推荐阅读
身价暴跌的独立「云」厂商
大把AI芯片公司,将倒在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