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Board#11:随时上门的「关门经济」;Facebook 未来的隐患;让苹果应用「交流」起来的人……
这是 TechBoard 的第十期,我们推荐了科技公司催生的「随时按需经济」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Facebook 财报无恙背后的长期用户可能流失的隐患;以分发 Newsletter 形式为主的 Email 为何有望成为下一个非常好的媒体平台;从 1993 年到上周 WWDC 推出 Shortcut,让苹果应用之间互通交流起来的两位重要人物;值得关注的新换脸 AI 技术;一周里,每封邮件都用 Gmail 的「智能回复」的体验;以及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不像起诉三星一样起诉华为和小米抄袭呢?
《「关门」经济:在新时代下要么被宠成皇帝,要么变成奴隶》
作者在开篇描绘了旧金山商业区的日常景象:人们坐在办公室里,门口往来的都是 Amazon Prime 的快递员和搬运工,Instacart、Munchery、Sprig 身着不同配色的外卖员。公司里的雇员和来往于各个公司的配送员们同乘一梯,相对无言。这就是科技公司们创造出的「随时按需经济」(The On-Demand Economy),即用户在线上发出需求,服务方在线下短时间内送达。正如 Medium CEO Ev Williams 的评价:互联网让人们的需求更易满足,它提供的是便利,而便利又有两个考量要素:服务方速度和用户的反应时间。这并不只发生在旧金山,在文中所重点提到的外卖、网购、上门服务这三种形式,中国更甚于美国。本文作者并不是要讨论「随时按需」或 O2O 这种形式,她延伸了对「随时按需」的理解:一种封闭的「关门」经济。
许多随时按需服务的公司都主张「为用户省下可以去享受生活的时间」,但事实情况是:他们让你连家门都不出了,这即是「关门」经济的含义。这种形式由城里年轻人创造,也满足了城里年轻人的需求。这类公司五花八门口号都立足于一点:「你付钱买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拿这些我们掏钱买来的时间都干什么了呢?是去 Netflix 上追剧了,还是去健身房锻炼了?提供兽医上门服务的创业者 Van Ekert 对此回答道:「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了。」科技公司们很早就意识到,雇员在公司停留时间越长,他的工作时间也会越长,如果雇员回到家还可以足不出户,那他远程工作或回家加班的时间也会更长。哪怕不工作,也可以购买随时按需服务(比如马上订购 Netflix 追一晚上剧),这创造出了一个足不出户,就能从生产到消费的完美循环。
而另一方面,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关系自古有之,由科技公司扩展到全社会的随时按需经济也使得过去曾被视作精英阶级才享受得起的服务被「民主化」了。作者还提到,使用这种服务的用户女性要比男性更多,因为过去社会把女性和杂事联系起来,认为女人就要在家做饭、做家务、带孩子……但现在负担得起这种服务的女性可以将过去社会给她的负担转移出去,她也能更致力于自己的事业。
从整个社会层面看,这种服务背后的原理是将每个人的时间货币化和分散化,过去传统的工会和紧密的同事关系也日益式微。但对于千禧一代来说,「工作」这个定义的概念在当下已有了新的定义,无论是「随时按需经济」还是机器人自动化,「用钱买时间」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各取所需的双赢交易,至于时间拿来干什么,是关门还是走出去,则是人们的自主选择了。
原文链接:http://t.cn/RAL2jCB
延伸阅读与参考:
Business Insider 对「随时按需经济」的报道(http://t.cn/RBQ4DDK)
《Facebook 最大的担忧:青少年在离开》
上个月 Facebook 发布了财报,尽管出了公司创立以来最大丑闻,但 8700 万用户数据的外泄并没有对 Facebook 的全球用户数与营收造成太大影响,而 600 万 Facebook、200 万 Instagram 的广告用户们也对此事反应平平,从数据来看,真·#DeleteFacebook 的用户不过 1%。如果说闹到全球皆知的丑闻都无法动摇 Facebook 的财报,那它还有所畏惧吗?著名科技记者 Frederic Filloux 近日发文章表示:「有,就看你们新一代年轻人了!」
财报只看一季度,但可能会在远期影响 Facebook 运营,Frederic 认为有两大问题:一,用户之间的互动变少了;二,13 - 17 岁的年轻人用 Facebook 的越来越少。研究机构 Pew Research 对 2014 - 2015 年及 2018 年各社交媒体平台使用状况变化的统计数据显示,20 岁以下年轻人(以北美为主要来源)用 Facebook 的仅占 51%,最常用的仅为 10%,而三年前这个数字还是 71%。
那么,近三成年轻人脱离 Facebook 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个人主页的失控化,负责主页分析的 Facebook 主管 Dan Zigmond 曾在采访中解释称:「一位用户的主页上,朋友的、小组的、转帖、点赞等动态加起来每天有 2000 多条,但每个人通常一天只能看 200 条,所以我们只能分析用户可能最感兴趣的 200 条排在最前面。」这即是算法对内容的控制。二则是在「主页失控」基础上,用户更想自由选择能看到什么,比如在 Pew Research 统计中占年轻人使用比最大的 YouTube(85%)和前排的 Instagram(72%)都是你关注什么,就呈现什么的内容。这种把握自己偏好的精准度,是 Facebook 追赶不上,但却是青少年所期望的。这也就引出了 Facebook 因用户分布失衡导致的「一季财报无大碍,长期经管有隐患」。Pew Research 还有一个对用户的统计,即用户的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统计显示,家庭年收入 75000 美元以上的青少年还是有 85% 使用 YouTube、但使用 Facebook 的只有 36%,而其家长教育程度在大学及以上的青少年有 84% 使用 YouTube、使用 Facebook 只剩 33% 了。
因此 Frederic 问出了一个 Facebook 的痛点:这种趋势会对 Facebook 的商业模式产生什么影响呢?COO 桑德伯格表示会继续挖掘广告功能的发展潜力,但也可能正如全球最大奢饰品集团路威酩轩(LVMH)董事长贝尔纳·阿尔诺称:「香槟长久远。Facebook 嘛,我不知道。」
原文链接:http://t.cn/RBQbxu1
延伸阅读与参考:
我们曾在 TechBoard#6 中推荐过 Frederic Filloux 之前的文章《扎克伯格的长线游戏:下一个十亿》,其中作者提到尽管 Facebook 对北美及欧洲地区的统治被打破了,但它还有亚非拉更广大的地区去开拓呢。
我们也曾在 TechBoard#3 中推荐过《Newsfeed 之死》,作者 Ben Evans 分析了 Facebook「无奈但无解」的算法呈现个人主页的方法,及其反对 Facebook 造成的负面影响。
TechBoard#3 末尾的「一图胜千言:Google Trends 显示的 2004 年至今互联网社区的流行度趋势」,也展现了近 14 年社交媒体平台流行度的演变。
趋势:《Email,没错就是 Email,是下一个绝好的媒体平台》
现如今,内容如何传递给读者是每一个创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信奉开放互联网去建立一个独立网站,还是选择受众规模广大的,分发便捷但日益中心化和封闭的内容平台?《快公司》的这篇文章认为,在移动为主、平台繁多的当下,回归网络诞生之初的 Email 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选择。
文章一开始「阐明」了 Email 这位老者在当下的衰竭:保持联络不如即时通讯,管理项目不如专业软件,就连围绕互通工作信息和数据的「底线」作用也日益被如 Slack 等应用的崛起所磨灭,更别提除了注册服务之外从来不用 Email 的千禧一代了,他们将 Email 推到了灭绝的边缘。
但时代把 Email 拍到了沙滩上,也可能把它卷回来,因为 Email 填补了当下媒体环境中,在内容分发上的一片真空地带。依赖大平台也意味着要按平台规矩来创作和发布;建独立网站在内容日益聚合的当下又让读者难以「抵达」;RSS 是一种不错的聚合方式,但其格式化的处理和难以获取的用户数据又不利于网站进一步发展,因此基于邮件订阅的 Newsletter 在这几年开始兴起。
文章中提到了第一批重拾 Email 的人,Martijn de Kuijper 因不满社交媒体和信息过载,在三年前创办了致力于让邮件样式和分发 Newsletter 都更便捷的服务 Revue。他原本只是想把 Email 当作一种接收信息的新途径而非塞满垃圾广告无人打理的信箱,但不到三年,小到个人,大到如 Medium 的内容平台,只做邮件推送服务的 Revue 已经发展为一个成熟的出版平台。前科技专栏作者,现风投 Siegler 称 Newsletter 是对 Email 的一种「新奇」的使用方式,创作者对读者一对一传达,创作者无需考虑算法和平台准则,读者所见即所得。除了开拓者和使用者,还有站队者,如内容平台 Quartz 鼓励用户使用 Newsletter 来接受内容,通过 5 种不同类的 Newsletter 已经积攒起了 75 万名订阅用户。作者指出,无论是 Quartz 还是 Revue,它们的创作者们都沿袭了一个传统:印刷杂志。Newsletter 在内容上的特性是「克制」,不像刷不到尽头的社交媒体,它更接近需要精心编排的杂志,或许这种过去曾经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使得 Newsletter 从诸多内容消费方式中显得独树一帜。
Newsletter 版式设计及分发平台 Revue
尽管规模还是很小,但 Newsletter 这种内容分发方式的规模在持续发展,无论是从老牌媒体《华盛顿邮报》、《伦敦时报》到新兴媒体如 Quartz 和 Vox,都愈发重视使用 Newsletter 来让内容抵达读者。在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日益检视自己同内容平台的关系及信息来源的时代,Newsletter 不仅重新让 Email 这种「人皆有之」、去中心化的开放平台焕发生机,它也重申了开放互联网时期追求自由、打破围墙花园传播信息的理念。
原文链接:http://t.cn/RBQbmjA
延伸阅读与参考:《Quartz 如何通过 Newsletter 重新发明 Email》(http://t.cn/RBQbkz1)
人物:让苹果应用「交流」起来的人
上周 WWDC 2018 上苹果推出了 Siri 自动化操作的应用 Shortcut,Shortcut 则借鉴于去年苹果收购的 Workflow。而 Workflow 这种基于调动不同应用的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进而达到「一次定制,一键生效」的自动化应用在苹果的生态中,最早可追溯到苹果在 1993 年推出的 AppleScript。本文即是介绍了从 Mac OS 到 iOS,苹果推进软件自动化操作中功不可没的两个人。
AppleScript 试图让普通用户无需学习编程,甚至可以输入简单、直观的英语文本给计算机下达指令,一键运行就能完成复杂任务。Sal Soghoian 就是第一批「折腾」AppleScript 的人,他开始钻研如何用 AppleScript 来实现高效的自动化,而后他在网上分享了他撰写的各类 AppleScript 脚本,最终在 1997 年,他被苹果聘为自动化技术的产品经理。尽管 AppleScript 较之其他正式的编程语言已经非常简单直白了,但对普通 Mac 用户而言,它还是难以理解和操作。Sal 认为需要有一个图像界面来让 AppleScript 在呈现和操作上都更直观,因此他开发出了 Automator(自动操作),一个拖动鼠标就能编写自动化操作的应用。但 Automator 的推广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整个苹果没几个人愿意看 Sal 的演示,他就在乔布斯办公室门口从早 10 点蹲守到下午 5 点只为了有一分钟时间跟乔布斯展示下 Demo,而后 Sal 还没展示完,乔布斯就说「停吧!可以了,我想让每台电脑上都用上它,我要配个机器人图标。」几个月后的 WWDC 2004 上,Sal 上台演示了「小机器人」Automator,从此他在苹果也一炮而红,办公室名都改成了「Saul(Sal 的错念),你们都知道」。而这也成了 Sal 在苹果最后的高光时刻,2016 年,苹果毫无预兆的取消了自动化产品经理这个职位,Sal 只得离职并去往了 Omni Group。
时间一转到 2011 年,此时更有规模和影响力的系统已不是 Mac OS,而是 iOS,但在 iOS 应用井喷的同时,应用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麻烦。现在简单的一个「长按 - 查词」的操作在当时需要「复制 - 切换到其他 App - 复制到字典 - 回到原文」。为解决 iOS 应用之间的「互通」难题,Greg Pierce 开发了 x-callback-url 试图串联起不同应用,Tumblr 联合创始人和著名苹果开发者 Marco Arment 率先把 x-callback-url 引入到了将要推出的新应用 Instapaper 上,而后 Greg Pierce 开放了代码。尽管苹果有着严格的应用审批流程,但围绕 x-callback-url 建构的 App 越来越多,从早期复杂但强大的 Launch Center Pro 到 2014 年的横空出世的 Workflow。iOS 自动化操作的理念从开始 Power Users 的小圈子中扩展到了每个普通用户。去年苹果以保密金额打包收购了 Workflow 团队,到这周推出 Shortcut for Siri,还有其他平台如 IFTTT、Zapier 打通了智能家居和线上服务……
应用自动化、软件「互通」之于苹果甚至当今的数字生活早已不是 14 年前无人问津的领域。已经在帮助 Omni Group 开发 Omni 系列软件跨应用联动操作的 Sal Soghoian 确信自动化填补了让人人用上便捷、高效软件的需求空缺,尽管他对被迫离职感到莫名其妙,但他认为这一领域的未来十分广阔,这对他来说还只是个开始。
原文链接:http://t.cn/RBQGyZv
Q&A:为什么苹果不像起诉三星一样起诉华为和小米抄袭呢?
苹果从三星第一代 Galaxy 手机问世后就在专利上和三星拉扯至今,七年过去了,苹果状告三星的也早已不只是初代 Galaxy 手机的「相似」,上个月三星拒绝赔偿苹果 5.39 亿美元,要求重审。但要论「相似性」,问题中挂出的两家公司可能更为「明显」,因此该问题在 Quora 中被问出了。Dave Haynie 这位 Commodore 前电脑高级工程师回答了该问题。
Dave 表示,苹果不起诉华为和小米的原因和它不起诉 LG、步步高、联想、索尼、华硕等公司是一样的:他们并没有侵犯苹果的专利。但三星不一样,三星不只是「借鉴」了苹果的硬件设计(取证发现三星的经理曾在邮件中表示要把产品做的「更像苹果」),更重要的是,它基于 Android 的品牌定制 UI 界面 Touchwiz 从 iOS 上「拿来」了许多要素,而这些要素在当时原生的 Android 系统上是没有的,且倘若苹果目标直指整个 Android 系统,那它要状告的就不只是谷歌,还有无数上面所列的手机制造商们。
另一方面,硬件上的专利更难说清来由,比如 iPhone 申请了多点触控的专利,但触屏、触控笔甚至是掌上电脑的相关技术在 iPhone 诞生十几年前就出现了。苹果曾试图起诉过摩托罗拉和诺基亚,但结果都是「自食其果」。这两家公司多年来在手机产业积累的专利技术使它们反诉了刚进入该产业的苹果公司,最后苹果只得和两家公司庭外和解,赔钱了事。而在科技产业,专利早已不只能当护城河,反过来也是一种筹码。如业界老大哥 IBM 有一个专门的法律团队就负责申请专利,大大小小的专利都申请一遍,然后通过交叉授权的方式来赚取「授权费」。苹果曾试图抵抗这种「守株待兔」的做法,但被状告多次后还是乖乖掏钱了。这种交叉授权的方式在业界已经成了一种技术流通的合法手段。在 2015 年,华为从苹果那里拿到了 98 项授权,但反过来,苹果从华为那里拿到了 769 项授权,那年华为在研发上投入比苹果多 6 亿美元,就专利而言,苹果才是「弱势」的那一方。
原文链接:http://t.cn/RBQGfzc
延伸阅读与参考:
2011 年苹果起诉三星的诉讼记录和分析(http://t.cn/RBQGKec)
苹果的专利汇总(http://t.cn/hmPCd)
《小米受专利所制的全球扩张计划》(http://t.cn/RBQGR2Q)
科技「艺术」:一周里,我每封邮件都用 Gmail 的「智能回复」
我们曾在上一期 TechBoard#10 中推荐过《我的手机想让我说「谢谢」》这篇文章,文章作者 Evan Selinger 由一次 Gmail 的「自动回复」引发了他对通讯中参杂「智能技术」的伦理思考,而早在 Evan 发现自己 Gmail 会自动回邮前,Mike Brown 这位科技记者就在去年 10 月的一周里,只用 Gmail 的「智能回复」来回每封邮件,并发出了「计算机能替代人类发声吗」的疑问。
Mike 的方法很简单,就从 iOS 的 Gmail 应用中给出的三个「建议回复」中点选一个,他原本以为这个特性在诞生初期会很「笨拙」,没想到「智能回复」表现得很出色。Gmail 通过语言的分层模型和机器学习捕捉到了 Mike 的语气,比如在表达夸赞上,会使用「nice one」和「brilliant」这种更英国式的说法。Mike 引用了谷歌高级研究科学家 Greg Corrado 对「智能回复」技术的解释:机器学习系统会「捕捉」到邮件情景、写作风格和语气,这种技术比任何程序员输入的硬性规则更好、更人性、更优雅。
尽管有些许时候「智能回复」并不如 Mike 所期望,比如它会对 Mike 收到的新闻稿给出让对方误解的带有讽刺意味的回复,但大多数时候,Mike 还是很满意这个方便的新特性……直到他产生了愧疚感。「当回复的内容越来越充实,收件人也意识不到这是电脑发出的回应时,我感觉我是在骗人,我想喊出来:『我在这封邮件上什么都没付出!』」在实验结束后,Mike 的一个朋友回复道:「我都没有意识到,因为你总是说『好极了!』」。Mike 卸载了 Gmail,但也怀念它的「智能回复」,他在实验的一周内,发出了比以往更多的邮件回复,Mike 认为,谷歌想助他发声并期望无人觉察到异常,但如果这能使得人们沟通得更频繁和深入,或许也不是件坏事。
原文链接:http://t.cn/RBQGgEL
一种关注:新的换脸 AI「真的」有些可怕
在去年的图形学及互交技术特殊爱好者盛会 SIGGRAPH 上,一种由 AI 驱动的名为「Deep Fakes」的换脸技术亮相,该技术引发社会争论的同时也引爆了社交媒体,各平台开始监测并封锁名人和政要的「假色情片」。
近期,SIGGRAPH 2018 的前瞻视频显示,「换脸术」再次升级了,这种被称作「Deep Video Portraits」的技术在 YouTube 上放出了 7 分钟的演示视频,而在视频最后 2 分钟,出现了各国政要的「站台」,从近乎同步的头部运动到微妙的面部表情,甚至是脸上的光影变化,就演示视频来看非常真实。该技术由斯坦福大学团队开发,开发人员称可以进行任何类型的人脸交换,而且全权由 AI 自动处理。
去年开发出该技术的 Deepfakes 团队对媒体表示:「第一,这个技术真的非常非常简单,只要你察觉到就会发现迟早会有人发现这种技术的。第二,最好能让公众们知道这种算法的存在,以及它的原理,把这种信息藏起来是不道德的。」
原文链接:http://t.cn/RBQq5I1
延伸阅读与参考:
Deep Video Portraits 的论文(http://t.cn/R1DeXzq)
Co.Design 对 Deepfakes 团队及换脸技术的报道(http://t.cn/RBQqNKb)
编辑:克里斯
题图:Medium
本文由极客公园原创
转载联系 zhuanzai@geekpar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