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将访华,中澳关系能否“重置”受瞩目
中国和澳大利亚官方12月19日同一天宣布,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邀请,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将于12月20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访问。今年12月21日是中澳建交50周年纪念日,黄英贤外长访华期间,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将同她举行会谈,并举行新一轮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这是4年以来澳外长首次访华,立即吸引了国际舆论,尤其是澳大利亚各大媒体非同寻常的关注,被认为是有可能“重置中澳关系的标志性一步”。
多名中国学者1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澳前任总理莫里森在任期间不遗余力地配合美国反华战略,使中澳关系走向冰点。澳工党今年5月赢得联邦议会选举后开始执政,阿尔巴尼斯政府在涉华问题上的语气和言辞,明显有别于前任,但在诸多实质性问题上,澳当局仍有待采取切实措施,转变对华思维。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们希望通过黄英贤外长此次访问,进一步落实两国领导人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以两国建交50周年为契机,坚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求同存异的原则,加强对话,拓展合作,管控分歧,推动双边关系重回正确轨道,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 资料图
50年前,工党政治家作出“大胆的决定”
《澳大利亚人报》19日连发3篇专题报道,介绍和分析黄英贤访华的意义与目标。报道称,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和黄英贤在后者启程访华前发表联合声明,对此访寄予厚望。联合声明称,12月21日是澳中建交50周年纪念日。黄英贤在澳中建交50周年之际访华,并将在访问期间共同举行“第6轮澳中外交与战略对话”,显示出“澳寻求与中国建立稳定的关系”。
《悉尼先驱晨报》在报道中回顾称,1972年,时任澳大利亚总理、工党政治家惠特拉姆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历史性地长途跋涉来到中国”。惠特拉姆访华,意味着澳大利亚“认识到澳中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接触与合作的重要性”。在此后几十年,“中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报道称,阿尔巴尼斯和黄英贤在联合声明中肯定“澳中之间强大的贸易和文化联系,为两国带来巨大利益”。与此同时,声明重申澳新政府对华关系的基调,即“我们将尽我们所能与中国进行合作,在意见不同时坚持自己的立场”,并“基于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与中国保持接触”。报道称,这一观点呼应了惠特拉姆在澳中建交时的初衷,即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
《澳大利亚人报》称,黄英贤此访在澳中关系发展进程中将“迈出历史性一步”,有望“重置澳中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教授陈弘1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莫里森政府时期,中澳关系遭到破坏,几乎降至冰点。澳新政府上台以后,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展现出与前任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外交风格。在两国建交50周年之际,澳外长黄英贤访华,并将与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进行两国外交与战略对话,可以说澳大利亚走出了非常切实的一步,也蕴含着深厚的意义。50年前,刚上台的澳工党政府顶住各方压力,顶住国内外反华势力的压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这一次,同样是工党政府上台,新政府在同样来自国内外的压力下逐渐推进中澳两国关系改善,这一点值得赞赏。
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 资料图
中澳关系“回暖”面临压力
国际媒体注意到,与前任莫里森政府不同,澳工党新政府今年5月上台以来,在对华关系上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称,工党政府与中国之间的高层沟通渠道重新开放。今年6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与澳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马尔斯举行面对面会谈,标志着澳中高层交流机制被冻结的情况正式结束,为双方更多高层会谈铺平道路。此后,在短短半年内,黄英贤先后3次与王毅面对面会谈,并多次通过电话进行沟通。今年11月,澳总理阿尔巴尼斯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厘岛G20峰会期间举行了面对面会晤,就推动双方关系发展达成重要共识。
澳中关系的“转变”也吸引了国际媒体的关注。英国《卫报》19日称,在对华关系方面,澳新政府面临着来自国际安全与地缘政治方面的挑战。在过去几年间,澳大利亚是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机制”和美英澳三国“奥库斯协议”的成员国。澳新政府仍将加深与美国、英国和日本的防务关系。澳新政府上台后加强与太平洋岛国的接触,确保澳大利亚是后者的“首选安全合作伙伴”,以应对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韩国“NEWS1”网站称,阿尔巴尼斯上台后,尽管对华态度与前任有很大不同,但半年多以来,他的政府在对华关系上并未作出决定性的改变。显然,澳新政府一直在算计,希望打一场心理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卿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澳国内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曾批评前政府对华政策,阿尔巴尼斯政府也从务实的角度出发修补对华关系。不过,新政府对华政策的大框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中澳关系不仅应包括经济方面的合作内容,更需将尊重对方核心利益纳入考量之中。只有这样,中澳关系才能够行稳致远。
澳商界期盼“实质成果”
对于澳中关系“回暖”,澳商界最为期盼。澳《金融评论报》称,因疫情影响,澳商业代表团无法与黄英贤同期访华。但是,澳企业期待此访“能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成果”。
《悉尼先驱晨报》称,黄英贤此访的关注焦点之一是中国是否会取消对澳葡萄酒、龙虾等商品的限制措施。由于双方关系恶化,从2020年开始,中国对部分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征收反倾销税。《环球时报》记者此前在采访中了解到,澳多家对华出口企业在2020年以后陷入困境。数家葡萄酒厂对华出口几乎“清零”,大量酿酒用的葡萄烂在地里。此前主要供应中国市场的龙虾则不得不“半价”在澳当地超市销售。
不过,在澳媒普遍的欢迎声中,依然夹杂着所谓的“担忧”。《堪培拉时报》称,在接受“天空电视台”采访时,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高级分析师马尔科姆·戴维斯声称,中国之所以愿意向澳大利亚伸出手(表示迎接),是因为“北京意识到武士外交是绝对失败的”。戴维斯称,中国“试图鼓励澳再次对话”,但是澳大利亚“需要睁大眼睛”。
陈弘说,综合历史、安全、政治等各方面考量,澳大利亚始终把澳美同盟作为对外政策和安全政策的基石。澳新政府也认同上届政府签署的“奥库斯协议”。因此,要让澳大利亚改变这一态势并不现实。但是,当美国施压迫使澳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危害中澳关系时,澳政府如何妥善处理是关键。澳新政府上台后,中澳领导人在巴厘岛举行会晤时,阿尔巴尼斯曾表示,澳方愿意秉持当年澳中建交初心,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精神,同中方共同努力,通过建设性、坦诚对话沟通缩小分歧,推动澳中关系稳定发展。这是一个有理智的政府所采取的务实态度。
陈弘强调,中国始终把澳大利亚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看待,未来中方将继续以灵活务实的态度处理与澳的关系。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的核心利益、国家利益等红线是不能逾越的。
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将访华,中澳关系能否“重置”受瞩目
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将访华,中澳关系能否“重置”受瞩目
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将访华,中澳关系能否“重置”受瞩目
中国和澳大利亚官方12月19日同一天宣布,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邀请,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将于12月20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访问。今年12月21日是中澳建交50周年纪念日,黄英贤外长访华期间,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将同她举行会谈,并举行新一轮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这是4年以来澳外长首次访华,立即吸引了国际舆论,尤其是澳大利亚各大媒体非同寻常的关注,被认为是有可能“重置中澳关系的标志性一步”。
多名中国学者1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澳前任总理莫里森在任期间不遗余力地配合美国反华战略,使中澳关系走向冰点。澳工党今年5月赢得联邦议会选举后开始执政,阿尔巴尼斯政府在涉华问题上的语气和言辞,明显有别于前任,但在诸多实质性问题上,澳当局仍有待采取切实措施,转变对华思维。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们希望通过黄英贤外长此次访问,进一步落实两国领导人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以两国建交50周年为契机,坚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求同存异的原则,加强对话,拓展合作,管控分歧,推动双边关系重回正确轨道,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 资料图
50年前,工党政治家作出“大胆的决定”
《澳大利亚人报》19日连发3篇专题报道,介绍和分析黄英贤访华的意义与目标。报道称,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和黄英贤在后者启程访华前发表联合声明,对此访寄予厚望。联合声明称,12月21日是澳中建交50周年纪念日。黄英贤在澳中建交50周年之际访华,并将在访问期间共同举行“第6轮澳中外交与战略对话”,显示出“澳寻求与中国建立稳定的关系”。
《悉尼先驱晨报》在报道中回顾称,1972年,时任澳大利亚总理、工党政治家惠特拉姆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历史性地长途跋涉来到中国”。惠特拉姆访华,意味着澳大利亚“认识到澳中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接触与合作的重要性”。在此后几十年,“中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报道称,阿尔巴尼斯和黄英贤在联合声明中肯定“澳中之间强大的贸易和文化联系,为两国带来巨大利益”。与此同时,声明重申澳新政府对华关系的基调,即“我们将尽我们所能与中国进行合作,在意见不同时坚持自己的立场”,并“基于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与中国保持接触”。报道称,这一观点呼应了惠特拉姆在澳中建交时的初衷,即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
《澳大利亚人报》称,黄英贤此访在澳中关系发展进程中将“迈出历史性一步”,有望“重置澳中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教授陈弘1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莫里森政府时期,中澳关系遭到破坏,几乎降至冰点。澳新政府上台以后,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展现出与前任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外交风格。在两国建交50周年之际,澳外长黄英贤访华,并将与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进行两国外交与战略对话,可以说澳大利亚走出了非常切实的一步,也蕴含着深厚的意义。50年前,刚上台的澳工党政府顶住各方压力,顶住国内外反华势力的压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这一次,同样是工党政府上台,新政府在同样来自国内外的压力下逐渐推进中澳两国关系改善,这一点值得赞赏。
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 资料图
中澳关系“回暖”面临压力
国际媒体注意到,与前任莫里森政府不同,澳工党新政府今年5月上台以来,在对华关系上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称,工党政府与中国之间的高层沟通渠道重新开放。今年6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与澳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马尔斯举行面对面会谈,标志着澳中高层交流机制被冻结的情况正式结束,为双方更多高层会谈铺平道路。此后,在短短半年内,黄英贤先后3次与王毅面对面会谈,并多次通过电话进行沟通。今年11月,澳总理阿尔巴尼斯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厘岛G20峰会期间举行了面对面会晤,就推动双方关系发展达成重要共识。
澳中关系的“转变”也吸引了国际媒体的关注。英国《卫报》19日称,在对华关系方面,澳新政府面临着来自国际安全与地缘政治方面的挑战。在过去几年间,澳大利亚是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机制”和美英澳三国“奥库斯协议”的成员国。澳新政府仍将加深与美国、英国和日本的防务关系。澳新政府上台后加强与太平洋岛国的接触,确保澳大利亚是后者的“首选安全合作伙伴”,以应对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韩国“NEWS1”网站称,阿尔巴尼斯上台后,尽管对华态度与前任有很大不同,但半年多以来,他的政府在对华关系上并未作出决定性的改变。显然,澳新政府一直在算计,希望打一场心理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卿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澳国内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曾批评前政府对华政策,阿尔巴尼斯政府也从务实的角度出发修补对华关系。不过,新政府对华政策的大框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中澳关系不仅应包括经济方面的合作内容,更需将尊重对方核心利益纳入考量之中。只有这样,中澳关系才能够行稳致远。
澳商界期盼“实质成果”
对于澳中关系“回暖”,澳商界最为期盼。澳《金融评论报》称,因疫情影响,澳商业代表团无法与黄英贤同期访华。但是,澳企业期待此访“能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成果”。
《悉尼先驱晨报》称,黄英贤此访的关注焦点之一是中国是否会取消对澳葡萄酒、龙虾等商品的限制措施。由于双方关系恶化,从2020年开始,中国对部分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征收反倾销税。《环球时报》记者此前在采访中了解到,澳多家对华出口企业在2020年以后陷入困境。数家葡萄酒厂对华出口几乎“清零”,大量酿酒用的葡萄烂在地里。此前主要供应中国市场的龙虾则不得不“半价”在澳当地超市销售。
不过,在澳媒普遍的欢迎声中,依然夹杂着所谓的“担忧”。《堪培拉时报》称,在接受“天空电视台”采访时,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高级分析师马尔科姆·戴维斯声称,中国之所以愿意向澳大利亚伸出手(表示迎接),是因为“北京意识到武士外交是绝对失败的”。戴维斯称,中国“试图鼓励澳再次对话”,但是澳大利亚“需要睁大眼睛”。
陈弘说,综合历史、安全、政治等各方面考量,澳大利亚始终把澳美同盟作为对外政策和安全政策的基石。澳新政府也认同上届政府签署的“奥库斯协议”。因此,要让澳大利亚改变这一态势并不现实。但是,当美国施压迫使澳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危害中澳关系时,澳政府如何妥善处理是关键。澳新政府上台后,中澳领导人在巴厘岛举行会晤时,阿尔巴尼斯曾表示,澳方愿意秉持当年澳中建交初心,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精神,同中方共同努力,通过建设性、坦诚对话沟通缩小分歧,推动澳中关系稳定发展。这是一个有理智的政府所采取的务实态度。
陈弘强调,中国始终把澳大利亚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看待,未来中方将继续以灵活务实的态度处理与澳的关系。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的核心利益、国家利益等红线是不能逾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