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个女人都是“金智英”

孙若茜 三联生活周刊 2019-12-20

女明星推荐(这本书),大家可能会去骂她,但如果男明星推荐,大家就会觉得他很有想法。

文 | 孙若茜
据一项调查统计的结果显示,1982年出生的韩国女性当中,最常见的名字是“金智英”。可以说,每个韩国人身边,都会有一个叫金智英的朋友。韩国作家赵南柱的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写的就是这样的她,有着再平凡不过的名字,过着最普通的人生。
赵南柱写这本书的2016年,金智英34岁,三年前她结了婚,夫妻二人和刚刚满周岁的女儿租住在首尔郊区一间80平方米的公寓里。孩子的出生使金智英离开公司,成了一名全职妈妈。像每一个全职妈妈所要面对的现实一样,她不知不觉间中断了过去的大部分人脉关系,重新发展出的社会关系全部以孩子为中心。在逐渐失去自我的过程中,金智英的精神状况失控了。
整个故事由这里开始,但并没有接着讲下去,而是回到了金智英的童年,开始了像流水账一样的讲述。1982年,金智英出生在首尔的一个公务员家庭,上有姐姐,下有弟弟。从小她就生活在重男轻女的氛围里,家里的一切都要优先弟弟,她和姐姐则只能平分剩下的资源,一把雨伞,一条被子。上小学的时候,邻座的男生总是恶作剧,她向老师哭诉,得到的回答是,男孩子就是这样,越是遇到喜欢的女生就越会欺负她。在学校里,不论是吃饭还是竞选,所有的活动都是男生优先。到了中学,像大多数女生一样,金智英对喜欢动手动脚的男老师、公交车上的咸猪手忍气吞声,大学毕业步入职场,性骚扰、性别歧视,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更是无处不在……
金智英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于赵南柱生活里的人,因此,她的写作并不是以某一个人作为原型。但她发现她的身边有很多很多的“金智英”,她和她们聊天,在各种亲子论坛、资格考试的论坛和创业论坛搜集她们的故事,积累故事中的细节。两个月的时间,她把众多的“金智英”捏成了一个金智英。
金智英的故事几乎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作者的讲述方式也极其的普通,似乎是有意识地在保持着同一声调的平铺直叙,简单、枯燥,作者自己也曾用这样的词来形容她书中的语言。很多人觉得,相比小说,它更像是一份社会学报告。但就是这样一本小说,在韩国的销量超过了100万册,成了近10年内罕见的畅销书。它的出版甚至被评为2017年韩国社会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评论者们认为,《82年生的金智英》的力量就来自它的普通,来自它最具普遍性的故事,它可以让每一个人在其中找到自己,每个人都认识金智英,而每个女人也都是金智英,在韩国如此,在日本、在中国,甚至在欧洲也都如此。我们很难仅仅把金智英的故事概括为“一个韩国女性的成长经历”,而不把她当作自己。
赵南柱说,她写这本小说的第一目标就是希望记录女性生活的现状,她还希望能为更多的女性记录她们看似毫无特别,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人生。于是,此后她又发表了短篇小说集《她的名字是》。和《82年生的金智英》不同的是,《她的名字是》展示的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领域的女性们各自的经历。从9岁的女孩儿到69岁的老人,赵南柱继续以聊天的方式搜集她所需要的素材。她经常选择时下某一个热门事件的当事人或者目击者,因此谈话很像采访,故事则很像报道,一如既往的朴素。
她说,相比写作的过程,倾听的过程更愉快、更悲伤也更艰难,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很多女性开始的讲述都很平淡,“我没什么特别想说的”,或者“我的经历没什么特别的”之类,“但那些经常发生的情节,却也是特别的故事,有时还需要特别的勇气、决心和斗志”。
以下是本刊对《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赵南柱进行的专访。
作家赵南柱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女性生存状况这一现实和话题的?
赵南柱:就在我写这本书的2015年,韩国发生了很多事,比如说网上出现了“妈虫”这个词,韩国比较大型的黄色网站上流传出非法拍摄女性的视频,有一些女性开始站出来去揭露自己遭受到的性暴力或是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与此相关的视频、书,还有采访和报道开始越来越多地走入人们的视线。我是在那个时候意识到女性的现实状况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的。
三联生活周刊:全世界女性所面临的现实状况有很多相似之处,你认为韩国女性的状况有什么比较特殊的地方吗?
赵南柱:其实就像你说的,我以前觉得在韩国、日本等东亚的国家,重男轻女、同工不同酬等等这些问题会比较普遍,但是在《82年的金智英》这本书出版之后,很意外的是,也有欧洲人反馈说他们有很多很相似的现象。
如果要说韩国社会的特殊性,那么有一点,就是以前社会上也曾经比较支持男女平等、支持同工同酬之类,但是可能因为韩国最近的经济情况发展得不是很好,男性开始比较担心女性更多的发声、要求更多的权利,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这种情况下,很多男性就会发声说不是只有女性辛苦,我们男性也很辛苦。我觉得这可能韩国比较特殊的一个状况。
另外,整体来看,近几年韩国女性愿意更积极地站出来发表自己的声音,不管是参加一些女性活动、游行集会也好,或者是向政府请愿也好,韩国社会现在一直在发生这种变化,女性更多地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权利和声音。之前全世界都在推行的Me Too运动,韩国是非常积极地实施,而且比较有成果的国家之一。韩国女性是比较积极地参与到这个事件中来的,我的感受是,韩国的女性被压抑到一定程度,瞬间爆发的感觉。
三联生活周刊:你并没有把女性的现实状况归咎于时代,因此它在你的书中也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多大的改变,这一点通过对比金智英妈妈和金智英的生活就能看得出来,还有一些反馈说,别说是1982年的金智英,1992年的金智英也是一样的。
赵南柱:相比之下,金智英的妈妈生活的那个时代,那种重男轻女的倾向是更加明目张胆的,那个时候的女性可能连学校都不能去,在社会上找工作也很难,那种对女性的不公平是可视化的。而现在,虽然各方面的社会制度得到了一些完善,但在人潜在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意识里面,还是认为应该由女性去教育孩子,去照顾整个家庭。也就是说,虽然制度完善了,但其实整体的思想观念还是停留在以前的那样一种现实当中,现在对女性的不公平可能是一种潜意识的。
为什么把金智英这个角色设置为“80后”的女性呢?就是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制度做出了很大的完善,女性看似得到了和男性平等的权利,可以去上学,可以去就业,可以参与很多社会活动,但其实有很多看不见的墙壁让金智英很难得到更好的待遇。这使女性更容易感到纠结,她们会觉得,“制度已经完善了,我还过得不好,这是我自己的问题吗?”女性因此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像金智英这样,被困在无形的墙壁之中的女性该如何发声呢?
赵南柱:这个小说是我在2015年写的,那时还有很多女性觉得(类似金智英的遭遇)是一个个人的问题,是她们在姐妹们私下的聚会上才会去聊的话题,比如家务活、带孩子这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止关注自己的事情,而是将视线转移到了更大的社会事件上,于是开始有人举行集会去讨论这个问题,或是把大家的想法都收集下来写成一个小册子,或者出版一本书,使它被拿到社会层面上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它的确也是一个需要发声的事情,只有你说出来了,从个人走向社会,大家才会去集中地讨论。
三联生活周刊:在你的笔下,尤其在《82年生的金智英》之后的《她的名字是》里,每当女主人公遇到困境,施以援手的几乎全都是女性,你认为现实的状况就是如此,还是想以此传递某种信号?
赵南柱:在《82年生的金智英》这本书里面也会有一些女性之间互相帮助的场景,比如说金智英的妈妈就很希望女儿在一个更好的环境里面成长,还有在巴士上,金智英遇到不良男子的时候,有一个完全不认识她的女性站出来帮忙。即便是在互相不认识的情况下,同样作为社会的弱者的形象,女性也是会因此互相帮助的。女性之间的这种纽带感和共情感,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情况下存在,但很难表现得特别明显,在很多作品中更多地把女性之间的关系描写成一种互相之间的嫉妒,或者钩心斗角,但是我觉得其实女性之间的这种互相的理解,互相的姐妹之情、纽带感和互相帮助的这种东西也是很多的。所以我是希望可以通过我的文字把这种东西变成可视化的东西展现在大众面前。
三联生活周刊:我很想知道你对于女性自身在女性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持怎样的看法,仅仅是受害者和施救者吗?你似乎有意去忽略女性有时也是加害者。
赵南柱:其实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他们所生活的都是同一个社会,这个社会有比较普遍的价值观,所以很多女性并不是因为生下来就是女性而不去接受外界所灌输的价值观的,现在社会上存留的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观,包括男性是一家之主的观念,是整个社会氛围形成的,人是不会分性别去接受这种信息的,所以你要让一个人自然地去分辨事情正确或者不正确,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不是说女性也站到了那一边。
三联生活周刊:《82年的金智英》这本书在韩国的评价几乎出现了两个极端,女性追捧而男性反对,据说,一旦有女明星推荐你的书,她就会失去大量的男性粉丝、在网上遭到谩骂等等,实际的状况是这样吗?在此之前,你预料到会有这样的状况发生吗?
赵南柱:其实是这样的,对于推荐这本书,韩国对于女明星推荐和男明星推荐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女明星推荐,大家可能会去骂她,但如果男明星推荐,大家就会觉得他很有想法。这样的状况,正好能反向地表达我想写这本书的理由,同样的一件事,大众对男性和女性会有不一样的评判。我觉得,这是社会对女性发声、发表主见表示不认可和不信赖的一个体现。
三联生活周刊:相比《82年的金智英》,在时隔两年动笔写作《她的名字是》的时候,你能在接受采访的女性身上感受到一些变化吗?
赵南柱:我觉得这两年之间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在采访中,女性们变得更有信心了。我在写作《82年生的金智英》的时候,结尾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但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有什么方案,是打了一个问号的。当时,我确实觉得眼下是没有解决方案的,我写的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在《她的名字是》里,你会发现很多女性在说,我会继续斗争,我会继续奋斗,直到我的权利得到保障,或者我是为了以后更多的女性不再经历我的遭遇,我要站出来发声,很多女性在采访中,或者在我的书中表明了她们的立场。因此你会发现这两年期间,她们变化其实还是挺大的。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这种变化来自于什么?
赵南柱:2018年,《她的名字是》这本书出版之前发生了一个很有名的事件,叫作“首尔江南站随机杀人事件”:在一个公共厕所里面,一个女性被一个不认识的男性杀害了,这个男性事先并不认识这个女性,两个人之间也没有什么关系。这个事件引起了很大的恐慌,因为杀人的理由很可能只是因为她是一个女性,针对性别的恐惧感一时间就被放大了,女性觉得自己会成为被攻击的目标,而这也成了女性想要站出来说话的一个契机,之后就有一些女性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此之前,女性会有很多不好意思和别人交流的情况,比如生理期买卫生巾、怀孕时身体的不适、生孩子时的疼痛,或者认为这些本来就是女性应该经受的。在一些社会事件之后,很多人慢慢觉得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开始关注女性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卫生巾的安全性问题、贫困的人怎么使用卫生巾之类,以及怀孕和生产之后社会应该给女性哪些关怀等等。
三联生活周刊:如果让你重新设想金智英的结局,那将是什么样的?
赵南柱:不久之前由这本书改编的电影在韩国上映了,电影的结局和书的结局就是不一样的,在电影里,金智英通过身边人的帮助知道自己得病了,并且积极地去接受治疗,寻找自己得病的原因,努力地调整自己,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新工作。我觉得,这是符合2019年的金智英的结局。


(本文原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50期,点击文末封面图一键下单)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过去的远见】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