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和家暴哪个更可怕?人身安全当然是最基本的。马斯洛说,我们的需求有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身安全属于第二个层次,爱情、性亲密是第三个层次。“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也就是说,打骂之后又和好,也不等于不需要人身安全。
冷暴力的危害也不可小觑。法国心理治疗师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在《冷暴力》一书中说:“通过精神虐待,一个人真的有可能毁掉另一个人,将之称为‘精神谋杀’也不为过。”伊里戈扬分析了冷暴力的各种表现形式,首先是跟对方说话时语焉不详。“施虐者面对直接提问只会闪避。他一语不发,让你以为那意味着智慧和修养。于是,你进入一个话不多但言辞闪烁、让人觉得不安的世界。施虐者每每以退为进,从不直截了当。他总是耸肩或叹息,受虐者忍不住要问:我哪里得罪了他?他为什么讨厌我?因为他什么也没说,所以任何事都可能是他不满的原因。”
冷战等于默默地把过错加诸对方。拒绝对话,等于不直接明讲却在表示“我对你没有兴趣”,甚至“我眼中根本就没有你这个人”。施虐者与受虐者交谈时,会使用冷漠、单调的语气。那是不带感情的声音,令听者不寒而栗。还有言语的嘲讽,“施虐者就躲在讥讽和幽默的面具后面。嘲笑和藐视特别会针对女性。在两性的虐待关系中,虐待的手法常常是否定女性的性别。自恋的施虐者不承认女性有完整独立的人格。任何对女人的嘲讽都令他们乐此不疲。施虐者看似在逗乐,其实是在攻击对方的弱点:蒜头鼻、飞机场、老实木讷……”你不打扮他说你丑,你打扮他说你招蜂引蝶;你没有饭局他说你没朋友,你去饭局他觉得自己被冷落了;你收拾房间他嫌吵,你不收拾他嫌乱;你买便宜的东西他觉得你品位不行,你买贵的他嫌破费;你挣得少他嫌你没本事,你挣得多他心里不舒服。心理不够强大的人要对你实施冷暴力,总能找到理由。婚恋中受到冷暴力时,几乎束手无策。“与自恋的施虐者打交道不同于一般的冲突,你没办法真正与其对打,也不可能和解。他从来不会大声咆哮,只会露出冰冷的敌意,受虐者如果对此提出质疑,施虐者肯定不承认。受虐者则感到紧张、过度激动,甚至会气哭,此刻施虐者不免会取笑对方的怒气,并说两人的问题荒谬可笑。”冷暴力最终可能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和人格,遭到家暴可以报警,而冷暴力的受害者有时却对自己的处境并不了然,于是也想不到去看心理医生或求助或离婚。虐待者“一再强调对方毫无价值,直到他本人最后也相信这一点。这类攻击不是直接的,所以人们几乎不可能认清真相,也就无从抵抗。自我意识脆弱、缺乏自信的人或是儿童听到这类贬抑的话,就容易将其吸收内化,以为那是事实。”
“施虐者把受虐者吃得死死的,并用歪曲的事实欺骗对方。受虐者一旦直接或间接听说自己一无是处,人格就会渐渐瓦解,以致让那种说法应验。如此用尽心机的目的,就是使受虐者更严重地自我否定,并提高施虐者的自尊。”
伊里戈扬举了一个对配偶实施冷暴力的实例,竟然是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恋爱时,爱因斯坦在情书中称米列娃为“我放荡不羁的小无赖”、“我的街头小淘气”,虽然爱因斯坦的父母认为米列娃年龄较大(比爱因斯坦大三岁)、相貌平平,身体不够健康而且跛行,爱因斯坦还是娶了她。但后来米列娃没有成为物理学家,变得嫉妒、阴郁,爱因斯坦说她是他背负的十字架、丑八婆。1914年7月,已经移情别恋的爱因斯坦向米列娃发出最后通牒,他受不了妻子,又不愿主动提分手,便定下严苛而侮辱人的共同生活规范:你应负责
1.我的内衣裤和床单要整整齐齐。
2.准备我在办公室吃的一日三餐。
3.我的卧室和办公室永保整洁,我的办公桌除了我谁也不能碰。
断绝与我的一切个人关系,除了为保持表面和乐所必要者。你尤其不可要求:
1.我在家里陪你同坐。
2.我与你去旅游。
你要明确保证遵守以下规定:
1.请勿期待我的爱,也勿因此责怪我……
米列娃竟接受了爱因斯坦这些要求。《爱因斯坦传》说:“这是一份令人惊讶的合同,爱因斯坦冷峻的科学方法、个人的敌意以及感情的疏远在其中表露无遗。”爱因斯坦后来再婚,第二任妻子也许不能跟他心灵相通,但把他的生活和社交安排得井井有条。萨莉·鲁尼的小说《正常人》中则描写了被虐者一方的心态,玛丽安娜家境好,学习成绩好,关心时事,但老遭同学和弟弟嘲笑,被男友欺负。她觉得“男人希望操控,他们的控制欲那么像吸引力,甚至像爱。”她的男同学科奈尔被单亲妈妈带大,擅长体育运动,但到了大学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心理出现问题。好在后来两个别人眼中不正常的人同病相怜,走到了一起。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过去的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