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据说,有27万人加入了劝分小组

傅青 三联生活周刊 2020-10-19

本文系读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场。来稿请投:zhuangao@lifeweek.com.cn



在虎扑情感区里,热门帖子经常围绕着被绿帽支配的恐惧。每当有人愿意分享细节,让大家帮忙分析的时候,众人立即化身福尔摩斯,积极围观并激情发言。

在豆瓣首页推荐里,你有没有注意到豆瓣劝分小组呢?这个年前才5000多人的小组,经历疫情之后,人数激增,截止目前已有27万多人进组,俨然成了豆瓣小组的顶流。

在这里,大家纯文字倾诉或聊天截屏分享自己感情困惑,之后大家集思广益,合力劝分。无论发帖的初衷是什么,只要进了组发了贴,总会对自己的感情状态产生新的认知,对感情崩坏的时间节点有新的见解。

《伦敦生活》剧照

即使以上你都没有参与过,那你有没有尝试在微博热搜里,悬浮着追完一部剧呢?前段时间,我扫两眼热搜,就开始跟朋友热火朝天的辩论剧中的三角恋情,压根忘了自己完全没看过剧。

热搜话题影视化下,很多角色就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的工具人,无数多个共鸣套在一个人身上,只要你提供一个话题一个热搜,底下多得是津津有味围观的网友们,多得是针对话题的发散性见解。

初中时期的语文阅读理解,有种题经常考——作者加入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我简直可以利用肌肉记忆飞速写出:此时的大雪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侧面烘托了作者抑郁不得志的现状,这些都是有标准答案的模板,非常好套用。

而现在的我们宛如一个个从事网络众包的写手,在当事人提供一个情感叙述之后,各自做出阅读理解,但再没有标准答案,有时做完自己的理解之后,再看看其他网友的解读,经常会被对方大开脑洞的新奇角度震到。

《春娇救志明》剧照

海德格尔说:人生有三大沉沦——好奇、闲聊和踌躇。这些围观和表达,应该就是海德格尔所指的“闲谈”吧。在这里面我们产生共情,回忆往昔,随着事件气愤、感伤、鄙夷……一个帖子里展现一种面貌,分享一种共情,不过不会停留太久,下一分钟,点进另一个帖子,切换成另一种面貌,表达另一种情绪。

于是在豆瓣小组、虎扑情感区、微博热搜剧讨论话题下,无数的围观群众有感而发,在这里,对于“做舔狗”“戴绿帽”的焦虑,对于被pua、被家暴的恐惧,都一齐涌了出来。

很多人觉得自己在分析事件,实际上他们只是找到了某种共鸣,重新整理自己的经历和偏见,很少人关心事件本身,纠结于当事人到底是什么想的,只想把过去经历过的委屈和愤怒一股脑的发泄出来。

不得不说这种帖子看多了,会变得异常敏感,因为自己生活里的蛛丝马迹,都非常容易在帖子里找到对应,甚至容易变成情感二极管,看待问题“非黑即白”。

有很多网友则看似温和,轻轻留下一句:“爱是藏不住的,感受不到就是没有,开始怀疑就是没有,想要证明就是没有”,你觉得蛮有道理,把自己的情感问题套在这句话上,也很难不会得到感情已经崩坏的结论。

在佛教里,修罗是六道中的一道,特别执着于对错、热衷竞争的人死后会投生此道,因为阿修罗有美女却无美食,而帝释天有美食却无美女,双方常常相互妒忌且屡有争斗,且战况常常及其惨烈,因此才有了“修罗场”一词。

现如今,把这个词用到了纠缠不清的男女多角关系上,有一种非常巧妙的刻薄感。我们这一生难免会置身于修罗场的漩涡,在没有的时候,也喜欢看别人的情感修罗场,通过围观他人的失败,来获得一些慰藉或警醒。

曾经看到一个女生在看完劝分帖子后表示:非常受用,感觉没有谈过恋爱却学会超强的鉴渣能力,甚至有一种已经分手过很多男友的错觉。

不过这些看似“了解”的错觉,会间接导致憧憬的丧失,对于感情生活只有崩坏的无数种解读,但是对于甜蜜幸福的想象力早就已经灰飞烟灭。

《暧暧内含光》剧照

在网络上公开处刑自己的感情生活,曝光自己另一半的言行举止,除了想找陌生人诉诉苦,寻求情感共鸣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想让网友集思广益,帮自己判断一下,当下的情况是否如自己所想,是否真的已经无可救药了。

因为认清事实并接受事实对大多数人来讲,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特别是,当事实展现的结果是“变坏”,而不是“变好”。要接受变坏的事实,就意味着你要做出巨大的改变,生活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人常规的“安全感”与“惰性”常常不允许走出这一步。

而在劝分组,比起有情人终成眷属,一种更强烈的情绪是希望大家从糟糕的关系中及时抽身。小组的口号是:不分手留着过年吗?本小组劝分不劝和,让你下定决心分手!

另一只靴子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看过,楼上年轻人每天哐哐两声甩靴子实在太影响睡眠,当老人敲门警告后,年轻人当晚在甩完一双靴子后,立马反应过来不能这么做,于是静悄悄把另一只靴子摆放好,可楼下等不到另一只靴子落地声音的老人,反而睡不着了。

当惯性和情感依赖太强,只能借助外力,来一剂猛药。等另一支靴子落地 ,大爷需要再跑到楼上敲次门,伤心的人们可能就需要网络公开处刑,一次性毁灭个痛快。在看到大家关于感情走势的众包分析解读之后,另一个靴子才算是落了地。

不过凡事均有两面,《乌合之众》里面讲过,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就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所以群体从来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当太多人对你的感情生活品头论足,有的甚至带着莫名的优越感来教你做事之后,你还需要有面对负面看法的勇气,要及时抽离出来回到现实生活,不能把自己的生活交给网络陌生人。

劝分小组首页介绍上写着,如果你跨过了分手这道槛,欢迎加入备婚小组。我顺着网址点进去,这个备婚小组今年5月份建组,截至目前才1900多人,照比劝分小组27万+的庞大基数,连零头都比不上。

可见人类对于痛苦,天然地比对快乐更敏感,就像悲剧永远比喜剧更有力量。人们喜欢追问痛苦的细节,但却对甜蜜恩爱不那么感冒,甚至会觉得反感。

《断背山》剧照

凝望深渊太久,深渊也会凝望你。围观别人的情感修罗场久了,真的还可以有隔岸观火的心态么?

看多了这种分析,对于感情会带上先入为主的偏见滤镜,当对于感情充斥着情感pua、出轨、暴力、欺骗之类的想象时,我们对于美好的感情又能有多少向往?

《伦敦生活》里教父有一段话非常棒:“爱情不是什么好东西,爱很糟糕,很痛苦,让人害怕、让人自我怀疑、自我评判,把你从原本的生活中剥离,让你自私、让你变得吓人、让你变得残忍、让你说一些做一些你从没想过自己会做的事情,大家都渴望得到爱,得到了却又开始煎熬……软弱的人,不配拥有爱情,浪漫的人,永远心怀希望。”

不要对任何人,任何一段感情抱有过高的期望,更不要带着道德洁癖去审视别人,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凑近了,都一地鸡毛。

别带预设,也别恐惧,去经历,然后去后悔吧!

本文为读者投稿。

如果你对社会热点话题有敏锐的感知力与丰富的写作经验,欢迎自荐为《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自由撰稿人;如果你在艺术时尚、影评娱评、美食体育、旅游地理等任一领域有所专攻,欢迎随时给《三联生活周刊》微信投稿。

撰稿人申请与原创投稿皆发至:zhuangao@lifeweek.com.cn,此邮箱长期开放。投稿需从未在任何公开平台发表过(包括个人微信公众号)。

一经投稿,即默认由《三联生活周刊》编辑修改及发送。20天内未收到回复可另投他处。

来稿请写明联系方式,标题注明“自荐撰稿人”或“投稿+稿件领域”。

稿件字数2000~3000字为佳。

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

   期待你的文字。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封面图,一键下单

「我们那些不足挂齿的忧伤」

▼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生活市集,发现更多好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