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理成长培训,迎合了谁的需求?

訾非 三联生活周刊 2021-10-31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我在大学从事心理工作,发现越是学习努力、力争上游的学生,越会积极地去参加成功学的培训。受到培训的激励,他们给自己定下越来越高的目标,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完美,结果越来越容易感到挫败和陷入崩溃。其实他们需要的,反而是要学会如何放松和放过自己。教练技术之类的培训,迎合了创业者乐观冒险与渴望奇迹的性格。这就出现了一种悖论:对一种培训最感兴趣的人,恰恰可能是最不该参与这种培训的人。中小企业主们的希望感、冒险精神和对奇迹的渴望已经够用,事业走上正轨之后最需要的反而是在理性、现实感和理解复杂现象及关系的能力方面有所提升,而这可不是激情澎湃的短期训练所能够提供的。

文 | 訾非

“心理成长培训”的问题


魏萌事件发生后,市面上存在了许多年的心理成长类的培训,一时间遭到了众多批评和反对。其实自本世纪初开始,国内心理成长类的培训项目就已经层出不穷,出现意外和死亡的案例并不罕见,但一直都未受到足够重视。也许因为魏萌是“社会精英阶层”,所以事出之后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

图|视觉中国
作为一位临床的心理学工作者,我把教练技术培训、成功学工作坊、灵修体验营等试图从心理层面开发人的潜能并采用短期训练模式的商业培训统一称之为“心理成长培训”。
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在心理层面提高人的水平。但它们又有别于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家庭系统治疗、个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在临床心理学专业机构管理下的正规的临床工作。
在今天 “ 我成长”是一门供需两旺的生意。 书籍、研修班、线上课程等各种资源,许诺帮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图|视觉中国)
心理成长培训虽然有极强的心理学色彩,但从事这个行业的培训者,往往没有受过系统的临床心理工作训练,也往往没有临床心理工作资质。
尽管如此,培训师们却非常大胆地使用临床心理工作中轻易不敢使用的一些技术,例如持续且严厉的面质、权威式的指导、频繁的暗示、对信仰和价值观的挑战与冲击等等。从临床心理工作的角度来看,这种心理成长培训是存在多种问题和隐患的。
这类培训第一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安全性。当一种心理训练有可能调动起学员的激烈情绪,触动他们的创伤反应,推动他们在行为方式和关系模式上做出重大调整,这种训练就涉及生理医学、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学三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扪心问诊》剧照
培训师应该受过这三个领域一定的专业训练,或者在工作团队里有这三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否则学员出现身体的、心理的、精神的意外状况,就可能得不到有效的救助,导致意外发生。
这类训练对情绪的激烈调动,或者对深层体验的猛烈触及,导致心脏或者免疫系统受到过分的冲击引起生理的不适自不待言,它也有诱发精神障碍的风险——在人群中本来就总有一定比例的人处在精神失衡的边缘,或者本身就是正在接受精神药物治疗的人士。

《心灵捕手》剧照
然而很少有培训者愿意认真考虑这些问题,甚至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不少培训师仅仅用他们对精神健康的朴素的认知来区分受训者是否适合进入受训团队。
有效性是心理成长培训的另一个致命问题。市面上的心理成长类培训所使用的方案,往往理论背景表浅、经验证据也有限。培训者很少能拿出足够可靠的证据证明培训的有效性,其有用与否,全凭培训者和受训者“自由心证”。培训者热衷于扩大受训者的数量,至于长期追踪受训者的发展,比较受训者与未受训者后来的差异以考察培训是否确实有效,都不在培训者的考虑范围之内。

《普通人》剧照
有些培训课程的理念奔放无羁,有神话色彩。比如有位灵修培训者声称自己某年某月突然被宇宙能量感召,拥有了疗愈力,而她此前从未接受过心理学训练,也没有受过宗教方面的训练。这位凭空出世的“被感召者”就开始招募学员,通过“接受宇宙能量”的方法展开疗愈,一时间从者甚众,收费不菲,即使在有学员出现自杀身亡之后也并未停止活动。
有些培训课程极力诋毁医学和科学,甚至主张即便罹患恶性肿瘤等危险的疾病也能够借助超自然的疗愈之术进行治疗,导致一些患者疾病的恶化乃至于不治。
心理成长培训的另一个大问题是个体针对性较差。人类的心理虽然有很多共性,但终归人与人之间性格有异,观念不同,像心理成长训练那样试图用统一的方案提高所有参加者的心理健康、胜任力、人际能力、幸福感,其实只能达到非常有限的目标。
类的心理虽然有很多共性,但终归人与人之间性格有异,观念不同(视觉中国供图)
一种好的心理训练,至少应该把个体心理辅导结合进去,尤其当这种训练承诺深层的触动和性格的转化的时候。然而真正完备的培训并不多见。心理成长类培训一个阶段往往只有几天时间,动辄收费数万元,这笔费用如果用来找个体咨询师,做长期的个体心理咨询或者治疗绰绰有余,获得稳定而长期的心理成长才更有保证。

迎合了怎样的需求


既然心理成长类培训问题多多,为何却为数众多,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
人类似乎有一种终极的需求:许多人在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共同实现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提升。这种需求倒是可以用自体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来概括——孪生自体客体需求。
人们需要和大体上相似的人在一起,聚集在共同的理念之下,并且体验到不同于“圈外人”的优越感和特殊感。心理成长培训师们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天然本能,又在升学、情感、成功、理财、养生等欲望的实现方面做出承诺,于是乎很多人满怀期待,趋之若鹜,也就在情理之中。
现代社会,身体和精神都成为被不断改造的对象(图|视觉中国)
从受训者个体特征的角度来说,愿意投身此类培训的,不少人小有成就。教练技术一开始就以中小企业主作为发展的对象,许多灵修体验、成功学培训的热心学员,也多是工作出色的职业人士或品学兼优的聪明学生。所以有人感叹:真是一物降一物,为何聪明如斯者,反倒落入一些相当不靠谱的培训项目的圈套?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像它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难以理解。
敢于创立企业之人,往往性格外向乐观、富有冒险精神、渴望奇迹与速成。在商业大潮之下,有此种性格倾向者就比内向保守的人更有可能挣得第一桶金。可是仅凭着乐观的性格与冒险精神,并不能很好地应对不断扩大的团队和越来越复杂激烈的商业竞争的挑战。
此时心理层面的成长就变得迫在眉睫。不论是人格的成熟、智慧的提升还是管理团队的心理和技术能力,都需要创业者有实质性的提升。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寻求提升这条路上,创业者也容易寻求迎合自己性格特征的方案——要快速,要有翻天覆地的效果。

现代社会,追求完美有时甚至是生存逻辑(图|视觉中国)
教练技术之类的培训,迎合了这种乐观冒险与渴望奇迹的性格。这就出现了一种悖论:对一种培训最感兴趣的人,恰恰可能是最不该参与这种培训的人。中小企业主们的希望感、冒险精神和对奇迹的渴望已经够用,事业走上正轨之后最需要的反而是在理性、现实感和理解复杂现象及关系的能力方面有所提升,而这可不是激情澎湃的短期训练所能够提供的。
“对一种培训最感兴趣的人,恰恰可能是最不该参与这种培训的人。”这可以说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悖论现象。一个处不好人际关系的学霸,借来成百本关于如何改善人际关系的指导书,照着书上的做法亦步亦趋地与人交流,搞得人际关系毫无进展甚至退步了。他以为读更多的书,是解决读太多的书所带来问题的最佳方案。

《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剧照
我们在临床心理工作者的培训中也发现这种悖论。理性发达、擅长逻辑思考的咨询师,更愿意选择认知行为疗法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而其实他最应该多接触人本主义流派的东西,以提高他的共情理解和温暖承载的能力。一个心事重重、活在丰富的内心世界里的咨询师往往酷爱精神分析,凡事都要看出几分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而他实在需要提高他的逻辑思考能力和现实感。
我在大学从事心理工作,发现许多学习努力、力争上游的学生,最积极地去参加成功学的培训。受到培训的激励,他们给自己定下越来越高的目标,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完美,结果越来越容易感到挫败和陷入崩溃。其实他们需要的,反而是要学会如何放松和放过自己。

《凪的新生活》剧照
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本来就包含有现实和心理两个层面。参加培训,即便现实层面的问题没有被解决,心理层面的痛苦或者焦虑也可能被缓解,产生希望感。“问题还在那儿,但是感觉好多了。”许多人追求的恰恰是这种体验。
这种情况,和病急乱投医的心态何其相似。不过身而为人,难免在无计可施的时候寄希望于某些夸大的承诺。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回避了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那实在是得不偿失。

《海边的曼彻斯特》剧照
我最后提几个建议,以帮助大家辨别一个心理成长类培训是否靠谱。
一个靠谱的心理成长类培训,首先应该在培训效果方面向受训者展示较为真实和充分的证据。那种向潜在的受训者展示几个“成功案例”的做法,完全不能证明培训的有效性。“某某人通过我们的训练,业绩提升了20%”“某某人通过我们的培训考上了××大学”之类的表述,只起到暗示作用,并没有任何证据意义。
就证据而言,严谨的方式是提供“对比研究”结果。只有参与和未参与、全程参与和未全程参与者在培训所承诺的效果上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的时候,才能相对可靠地说明培训的有效性(当然,通常培训机构无法在这种研究中采取随机抽样和“双盲”实验,所以研究结果也不能不冠之以“相对可靠”这个定语)。
如果由于条件所限,这种相对严谨的方式也难以施行,那么至少应该有一些相对可信的探究培训效果的权宜之计,比如对一批受训者的变化历程进行细致的跟踪描述,从中看到培训过程的具体措施对受训者的直接帮助。这种证据最好是由不从项目中领取收入的独立的研究者所拿出来的。

《美丽心灵》剧照
靠谱的心理成长培训项目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向受训者承诺夸大的、神奇的功效。它不单要告诉受训者从培训中能得到什么(通常这种收获都是平凡而非神奇的),也会告诉受训者不能得到什么(尤其是当受训者抱有与培训项目的目标不一致的期待时)。
另外,一个靠谱的心理成长培训项目,一定不会把项目的未来发展与受训者的当下参训活动捆绑在一起,比如强迫或诱导受训者发展下线,或者为项目做大量宣传,也不会向受训者提出非人性的戒律或者情感投入的要求。
当培训项目要求受训者在性、饮食、依恋关系、权利等方面做出超乎寻常的自我约束或者自我放松,往往是想通过走极端的方式彰显项目的独特性或提高项目的吸引力,而非出于帮助受训者成长的目的所考虑的必要设置。
有些项目甚至以向受训者提出非人性的戒律或者情感投入作为一种向受训者讨要“投名状”的方式,这就是把受训者群体在精神上捆绑起来了——这种做法离邪教仅有一步之遥。
(本文三联数字刊2021年41期。本文作者訾非,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现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数字刊相关阅读:








排版:西西/审核:同同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