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为何很重要?
从4月17日到4月23日,上海新增87例本土死亡病例,其中以老年人为主。这些感染离世者除了有严重基础疾病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只有极少数人进行了疫苗接种。上海疫情中,老年人重症患者的离世,让社会再次看到了老年群体进行疫苗接种的紧迫性。
主笔|王珊
实习记者|詹冰倩
老年感染者死亡风险高
与之相对的现状是,上海新冠疫苗接种中老年人相对较低的接种比例。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介绍,截至4月15日,上海市60岁及以上人群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的有近360万人,接种率62%;完成加强免疫接种的有218万人,接种率38%。当天,邬惊雷介绍,上海有重型病例16例,这16例当中最小一例是33岁,其他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16例当中,只有一例是全程接种疫苗,其他都没有接种过新冠肺炎病毒疫苗。邬惊雷呼吁上海老年人群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2022年4月8日,北京,一位老年人正在交道口街道疫苗接种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图|人民视觉)
上海关于疫情的通报,让社会再次看到了老年人进行疫苗接种的紧迫性。看到目前上海的状态,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联想到香港第五轮疫情以来的状况——截止到一周前,香港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已经达到120万左右,累计死亡人数达到8926人,死亡病例中,有8579 人的年龄超过 60岁,占比高达 96.1%,且74%的死亡病例没有接种疫苗。
从2021年香港开始启动疫苗接种计划以来,金冬雁就和一些科学家们联合呼吁老年人去接种疫苗。他们的出发点很简单,老年人免疫力差,是新冠疫情中最容易被冲击的对象,而疫苗是目前能给老年人提供最有效保护的手段。这种呼吁也是建立科学家和医疗界对新冠病毒一步步的认知上。
早在2021年3月底,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流行病学家尼尔•弗格森就给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相对全面的关于老年人感染和死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评估。尼尔•弗格森的研究大部分基于2020 年1月1 日至 2 月11日武汉和中国其他地区的 70117 例核酸检测确诊和临床确诊病例的数据。他们的研究发现,80岁及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死亡率有13.4%;70多岁病人的死亡率为8.6%;60多岁患者的死亡率为4%;而在50多岁和40多岁的患者中,死亡比例分别只有1.25%和0.3%。这项结果发表在《柳叶刀-传染病学》上。
如今,新的研究和统计也进一步发现老年群体在新冠疫情中的脆弱性。以香港为例,根据香港的一项研究显示,本次香港奥密克戎疫情中,与小于30岁的人相比,60岁及以上人群的死亡风险是其252倍,80岁及以上人群死亡风险是其 946.2 倍。根据香港卫生署的统计数据,香港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时,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全人群病死率达到2.87%,未接种新冠疫苗的80岁以上老人病死率高达15.68%。而在受影响最大的老年人( ≥60岁)里面,未接种疫苗者的相对死亡风险是接种 2 剂及以上疫苗者的 21.3 倍,是接种 1 剂疫苗者的 2.3 倍。
与此相对的是一个遗憾的事实,“这轮疫情开始时,香港老年群体的新冠疫苗接种率一直不高。”金冬雁告诉本刊,一直以来,在香港,老年人正常的流感疫苗接种率都有60%,但新冠疫苗接种率是远低于这个数字的。金冬雁告诉本刊,老年人不接种一般是出于对副作用的考虑,“2021年2月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冠疫苗引入香港市场时,列举了一系列的禁忌症,大家就很担心。其实疫苗的副作用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60岁及以上老人本来就属于免疫低下群组,他们的免疫力相对年轻人更低,这意味着免疫反应弱,出现的副作用应该是更少的。”金冬雁说。
金冬雁告诉本刊,现在已经有大量的数据证明,老年人疫苗接种率越高越好。金冬雁说,新加坡累计确诊病例数与香港类似,刚破100万,但由于新加坡60岁及以上老人完成两针疫苗接种率高于95%,目前新冠总死亡人数仅为香港的1/5不到。且新加坡80岁以上老人中,完成三剂接种和不打疫苗的新冠死亡率分别为0.45%和14%,与香港相差31.1倍。“香港第五波疫情流行以来,老年人接种疫苗的热情高涨了不少,但是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不少老年人又开始不愿意去接种。”金冬雁说。
病毒传染性增强
从奥密克戎在全球开始流行以来,不少科学家都在公共平台上呼吁加快国内老年群体疫苗接种的推进。这个呼吁的背后,是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和科学家们对病毒愈发清晰的研究和认识。
学界一般用 R0 衡量病毒的传染性,即在没有外力介入,同时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一个感染到某种传染病的人,会把疾病传染给多少个人的平均数。R0 的数字越高,意味着传染性越强。研究显示,最初新冠疫情爆发时,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 R0,大约为 2-3,与流感一个级别。而今年3月20日,在“新冠防疫新进展高峰论坛·2022第一季”在线论坛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奥密克戎传播的R0值是7到8,它的亚型毒株BA.2达到8的水平。”这意味着,一个奥密克戎感染者,可能会将病毒传播给8个人。
但与此同时,科学家们又发现,与过去的新冠病毒,尤其是德尔塔变异毒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特点是传播性强,隐秘性强,病情发作慢,症状比较轻,不少人被病毒感染了在较长时间里没有明显症状,自己不知道,也难以对其进行监控,造成较为广泛的社区传播后才在各种筛查中被发现。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最近撰文提到,这样的特点,导致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入中国以来,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不断出现奥密克戎引发的疫情,包括天津、西安、长春、呼和浩特、深圳、上海和香港地区等,此起彼伏。
“破防”,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位负责人用这样一个词向本刊概括奥密克戎带来的影响。“我们国家的抗疫政策与大多数国家一直不一样,我们一直是严防死守、动态清零。”该负责人说,“在以往新冠病毒传播力没有那么强的状态下,病毒的传播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如今病毒传染性增强,原来的疫情防控体系变得容易被突破。”该负责人说,国内的防疫政策,使得政府一开始在推广疫苗接种时与别的国家出发点也不一样。
在国外,基于新冠病毒一直保持高度流行的背景,老年人作为最脆弱的人群,一直被保护的最首要对象。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流行病学教授张作风告诉本刊,美国从2020年12月开始启动疫苗接种以来,老年人和医护群体是并列放在最优先接种疫苗的级别的。“具体到老人,美国是从80岁以上的老人开始打起,80岁接种完了,然后是70岁的年龄段,之后才是60岁,再之后才是年轻人。”张作风告诉本刊,他是在2021年1月接种的疫苗,当时68岁,“正常来说,60岁以上的人要到4月才能接种疫苗,但我是医学院的教授,这个条件使得我能够提前接种疫苗。”
国内的情况则不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刊,“在奥密克戎之前,国内的疫情多是小规模爆发,所以疫苗接种是以防止本土传播为目的,接种政策先是优先保护处于最高暴露风险的人群,比如说医务工作者、相关口岸工作人员等等,然后就是各行各业的青壮年——他们是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流动性更大。”
该工作人员说,促使作出这样决策的另一个原因是政府出于对当时疫苗安全性和保护性的考虑。他告诉本刊,由于国内的严格防疫政策,国内的几种疫苗在做三期临床试验时,已经找不到好的临床研究现场,三期临床试验都是在国外完成的,陌生的环境,加上国内对疫苗的迫切需求,当时纳入的老年人临床样本研究是有限的。“可以说,那时关于疫苗对老年人群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没有获得足够的充分的数据,所在在疫苗接种的推广过程中,也不敢贸然在老年人群体中大规模使用,至少不能作为优先级。”
截止到目前,数据显示,全国已接种超30亿剂新冠疫苗,但60岁以上老年人中,还有约五分之一的人没有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疫苗加强针对保护老年人更加关键,但接种率更低——约一半的老年人没有接种加强针。该工作人员告诉本刊,政府已经在鼓励推进老年人积极接种疫苗,“香港疫情让我们意识到老年人接种的紧迫性。紧迫感很强了。”
从预防感染转向预防重症
一位省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李立与陈铮鸣有同样的困扰,他主管疫苗的接种工作,所在的省份有超过1500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但是老年人的接种率一直很难推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医疗工作者对风险的担忧。“他们担心出了事情后,存在医疗纠纷,所以很谨慎。”
“大量的接种数据显示,老年人接种了之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反而比年轻人更低,并且是以发热、接种部位局部反应等一过性反应为主。所以新冠病毒疫苗对老年人来讲同样是安全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部副部长张春焕公开表示,“现在已经明确,即使本身有慢性病、基础病,只要本身对新冠病毒疫苗成分没有过敏,或者过往接种其他疫苗没有发生过严重的急性过敏反应,慢性病和基础病也不处于急性发作期,也就是药物控制稳定的情况下,都不视为接种疫苗的禁忌,是可以接种的。”张春焕说。
李立的另一个困扰在于,人们对疫苗的高期待,“我们有很多感染者是打过疫苗的人,很多人就认为打疫苗还感染,不如不打。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因为打了疫苗,感染的症状变轻了。”张作风告诉本刊,人们应该树立对疫苗的新认识,而这些认识需要科学家和流行病学家共同努力传达给公众。
张作风说,2020年11月,辉瑞公司的疫苗在三期临床试验时发现,包括老年人在内,该疫苗在预防感染方面有95%的有效性。张作风告诉本刊,最新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的文章对英国260万大样本人群进行了辉瑞疫苗在现实世界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者发现,该疫苗对预防德尔塔病毒感染的有效性,在接种2-4周后下降到90%左右,如今遇到奥密克戎,该疫苗2-4周内预防感染的有效性只有65%左右,25周后则下降到8.8%。“这是我们现在提议打加强针的原因,因为接种加强针后,预防感染的保护率能维持在67%。但我们更应看到的是,疫苗预防死亡和重症的有效性一直在95%左右。”张作风本人的团队也在对全美新冠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如果具体到德尔塔病毒,人们完成两针疫苗接种的话,疫苗对预防发病和死亡都有比较强的保护。对奥密克戎毒株来说,疫苗预防感染的保护力在降低,但预防重症和死亡的保护依然很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CCDC Weekly)4月14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对国产疫苗的保护力研究中也看到了疫苗对预防重症的保护效力。这项研究是基于2021年5月21日至2022年2月28日期间中国内地确诊的所有新冠病例。研究的目的就是论证国产疫苗(包括灭活疫苗、腺病毒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针对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在现实世界的保护效力。
2021年5月21日至2022年2月28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829例,其中8675例是由德尔塔型引起的,2154例是由奥密克戎引起的。在≥3岁的病例中,15.1%的人未接种疫苗,7.3%的患者接种了疫苗但未全程接种,63.6%完成了疫苗全程接种,14.0%接受了加强剂量的疫苗接种。研究人员发现,国产疫苗在预防老年人重症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以疫苗对奥密克戎的影响为例,对于60岁以上人群,奥密克戎引起的肺炎比例从未接种组的79%降至完全接种组的52%,重症发生率从10.3%下降至3.9%,当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种加强针后,奥密克戎病例的肺炎风险可以显著降低65%,重症风险显著降低90%。
研究人员认为,面对奥密克戎,全程接种可降低60岁以上人群的肺炎风险,加强接种可降低重症风险。“现在所有的疫苗预防感染的能力都被证明是有限的,疫苗接种不是说接种完就结束了,它需要根据新的问题和毒株的变异,确定疫苗加强针之间的间隔,从而对人群进行保护。这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陈铮鸣告诉本刊。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