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只华北豹的惨死,和一只美洲狮的成名

周羊羊/AI 果壳 2020-02-24

文/北美小象君(周羊羊)

编辑/一个AI

2017年5月17日上午,山西省陵川县境内,一只华北豹因车祸身亡。

原本,他金色的鬃毛应该如骄傲的王者,随着他在深沉的树林里每一次跃动,毛尖在阳光下折射出熠熠的色彩。如今,这身皮毛成了破烂的绸布,摊在单调的沥青路上,再也没有了从前的光泽。他口中流出的鲜血染红了路面,这只美丽的野兽从此永远沉默。


一只华北豹的离去

一个美丽生灵的逝去,也引起不少人的不解:本该行踪隐蔽的豹子,为什么会在光天化日,走到车来车往的公路上?猫盟(公众号:猫盟CFCA)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被发现死于公路的华北豹,图片来自@金斯俊

简单来说,猫科动物的领地意识非常强,中国俗语“一山不容二虎”就是最好的例子。和老虎相似,一只年轻的公豹在能独立生活后必须离开自家到远离自己出生地的地方建立自己的家园,否则可能会被“地主”(自己父亲)视为潜在竞争对手。

然而,现代化的公路将原本完整的森林切割成数块,为了生存,年轻的公豹子只能穿越公路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地方。

研究表明,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几个互相连通的小栖息地比一片巨大完整的森林或许更利于种群的生存。这样,万一建造水坝、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一片地区的毁灭,生活于其中的动物们仍可以顺着通道找到其他的避风港。但是由于被公路切断的栖息地之间并没有相互联通的通道,一只探寻领地的华北豹被迫走上了公路,遭遇了车祸,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瑞士动物保护协会(STS)、猎场协会 (ASA)和保险协会(SVV)为野生动物安全过马路制作的宣传册 

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却死于最常见的车祸,这样的不平衡让事件变得更加触目惊心。野生动物死于车祸,是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在中国,路杀(road kill)才刚刚进入人们视野,但是在公路高度发达的美国和欧洲,公路横穿动物栖息地的场景并不鲜见。

人和野生动物,必然是你进我退、界限分明的关系吗?我们不能共处吗?


一只美洲狮的成名

在洛杉矶,游客必去景点之一就是好莱坞,这儿也是众多电影的取景地(小象君在这里要证实:其实在洛杉矶,是真的出门买菜都能看到明星的)。然而在洛杉矶人心中,最引以为傲的“明星”,还是“好莱坞之狮”。

——并不是这只狮子啦

嗯?什么?不是米高梅片头的那头狮子啦……这是一只货真价实把好莱坞当作自己地盘的美洲狮。

2011年七月,一项名为“格里菲斯公园连接性调查”(Griffith Park Connectivity Study)的项目正式启动。格里菲斯公园里有许多的野生动物,但这个项目的主要目标在于研究格里菲斯公园的野生动物们是否能跟大洛杉矶地区其他几个栖息地的动物进行友好的双边交流(例如互相造访和嘿嘿嘿)

2012年初,公园里的红外触发相机拍到了一张美洲狮的照片。基因检测表明,这只美洲狮是从圣莫妮卡山(Santa Monica Mountains)来到这里的。

……圣莫妮卡山啊!!!

这只被编号为“P22”的美洲狮从圣莫妮卡来到好莱坞的“征程”:左边是P22的基因来源,箭头指向他现在的地盘,红星部分为P22现在的栖息地。从环绕的白色小路可以看出他的栖息地是高度城市化的地区。

研究人员既开心又吃惊,因为这不但证明了洛杉矶的几片栖息地是互相连通的,而且也说明为了生存,这只美洲狮能走多远:他必须经过本市最繁忙的两条高速405和101,再经过一片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才能抵达城中心的格里菲斯。

谁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在一千万人眼皮底下穿过这座城市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格里菲斯现在成了他的地盘。毕竟,度过千山万水来到被层层公路环绕的格里菲斯公园之后,这只美洲狮很难再迁徙到别处去了。

好莱坞的“那只狮子” 

研究人员给他编号P22,著名摄影师史蒂夫·温特(Steve Winter)闻讯专门为他拍了一张肖像照,这张P22和好莱坞标志的合照刊登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从此他的外号“好莱坞之狮”正式落实。他和所有好莱坞明星享有同等的待遇:他有属于自己的Facebook帐号(有“公众人物”的认证),自己的电影,还有即将面世的专属VR游戏……

P22的“成名照”被刊登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后,名气更上一个台阶,成了全美的宠儿。© National Geographic

好莱坞明星出名,下一步往往是做慈善,声名远扬的P22也不例外——它为洛杉矶的野生动物们筹集了32万美元的善款。

那么与1千万居民、4千万游客近距离接触的P22,有没有“失去控制”的时候?

答案是:从2012年第一次发现他的身影出现在好莱坞,五年多过去了,P22从未伤过人。他似乎也知道生活在城中心就相当于与人类签订了契约,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注意。而热情好客的洛杉矶人,知道他来到这里是迫不得已,虽然困扰无法避免,但是对于这只不速之客,他们没有选择把他打发回森林自生自灭,反而展现了人类的大度和善意,和他共同分享这座城市。


“野兽”盘踞的天使之城

很少有游客知道,相比阳光沙滩仙人掌,土生土长的洛杉矶人更为之自豪的是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们。自印第安人时期,圣莫妮卡山就是人类和野生动物们共存的地区;即使几百年过去了,大树变成建筑,溪流变作道路,今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然尊重并像爱着这些动物居民,尽管他们绝大部分是传统意义上“凶猛”的食肉动物:

山猫(Lynx rufus,一种小型猞猁):

洛杉矶城郊生活着的山猫 © Urban Carnivores

丛林狼(Canis latrans):

© Urban Carnivores

灰狐(Urocyon cinereoargenteus):

较难见到但是因为作者喜欢硬要占个图片的灰狐。© Urban Carnivores

还有北美体型最大的肉食动物美洲狮(Puma concolor):

刚出生的美洲狮,眼睛还是婴儿蓝。© scpr.org

然而,即使有这样的平等尊重,即便当地市民们再大度、教育再到位,人兽冲突仍在城市化的进程下愈演愈烈。无数条公路正不断地切割着动物们的栖息地,洛杉矶人通勤和进出城区必经的两条高速公路——I-405和US-101——就横穿野生动物徜徉的山区。

P22成功跨过了这两条车辆疾驰的公路,但更多的动物没这么幸运,尤其是需要巨大活动空间的美洲狮。

群山环绕的洛杉矶。© Boqiang Liao 

公路挡住了动物们向外迁徙的道路,狭小的活动范围让美洲狮们举止异常。近亲繁殖、杀婴等在自然情况下罕见的行为频频出现在圣莫妮卡山的美洲狮中。占据了几乎整个圣莫妮卡“江山”的雄狮P1就杀死了他原来的交配对象P2。此时他们共同生下的四个孩子才一岁左右,还不到脱离母亲自行生活的年龄。母亲被杀死后不久,P1又杀死了他们唯一的儿子,最终与其中一个女儿交配并产下后代……

由于公路阻隔,美洲狮在城市附近的生活异常惨烈。如果P2能走再远一些,或许这起“灭门”惨案就不会发生。不想被这种命运主导的年轻雄狮和带着孩子的母狮子走上了公路。加州在2016年共有563,496起与野生动物相关的车祸。2016年底,一只带着孩子的雌性美洲狮死于车祸,小狮子没有母亲照料命运悬殊;2017年1月,又有两只刚满半岁的小美洲狮先后死在车轮下。

这样的凄凉景象,正在全世界上演。据德国狩猎协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德国境内有228,550只野生动物死于车祸。在瑞士,每一个小时就有一头红鹿(red deer)被撞死。美国每年因野生动物过路造成的车祸高达253,000起,还没算上那些被轧死的小松鼠、兔子和小鸟。

摄影: PETER CAIRNS

车祸不仅仅伤害了动物,也带来人员伤亡和上百万美元的经济损失。在我国,在生态保护区修建公路已经更为谨慎,比如新疆的216国道就在途径的野马野放区设立了警示牌:“野马野放地,请减速慢行”。

但是除了在生态保护区,在传统“城市地区”生活的野生动物也应当受到同等待遇,毕竟他们只是没有那么幸运生在保护区而已。


我们能做什么

文/一个AI

看完北美小象君讲述的两个案例,有人忍不住想问:我们能做什么?

对于跑上高速路的野生动物,各个地方有自己的解决方法。有的城市利用下水道作为连接各栖息地的地下通道,有的则修建了动物专用的“生态廊道”连接公路两边的森林,让动物自由通过。

 荷兰建立在机动车道上方的动物通道(ecoduct)

有了路,仅仅是第一步。这固然表达了对动物们地位的认可,但在修建通道之前,但我们还有许多问题要考虑:

它们吃什么?住哪里?有没有地方撒欢、避敌、交友?我们的荒野有足够完善的生态让吃草吃虫的动物们填饱肚子吗?如果吃草吃虫的动物自己都吃不饱、繁衍不了,怎样养活吃肉的动物呢?

你会帮助我吗?© scpr.org

换句话说,我们首先应该先扪心自问的是:我们的城市规划里,有没有动物的一席之地呢?我们该怎样保护这群特殊“市民”的权利?

也许你看到这样的问题时,第一反应是:“城市本来就是人的聚居地啊,动物们就不应该出现在城市里啊?”

——是的,长久以来这个观念深入人心。人类一边建设城镇,一边吞并动物们的栖息地,一边想当然的认为动物会“自己到别处去”,或者“根本不应该到城里来”。但看完上面的文字,你或许已经意识到这其中的漏洞了:“别处”是哪里?


动物们并没有“到城里来”,是城市蔓延到它们的家里去了。这个变动,有时是它们无法适应的。

生物演化的速率以百万年计算,而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的井喷,从演化上来看几乎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动物们无从适应这个崭新的、退无可退的地球,正如你的身体不可能在子弹飞来的瞬间进化出防弹衣一样。如果我们不去为和谐共处而努力的话,动植物是无法挽救自己的生存空间的。有些物种会悄悄的减少、消失,或者像本文开头的华北豹一样死于车轮之下。而另一些,则会在食物匮乏、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转而袭击家畜甚至人类,继而让“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加激化,让不明真相的人类更倾向于把它们“赶出我们的城市去”。

殊不知,在一个和谐、饱满的城市生态中,这些矛盾本不该如此你死我活。

洛杉矶在为此努力。他们有了“好莱坞之狮”,有复杂的城市生态,有链接各个保护区的生态廊道……会不会有一天,北京也会有自己的“首都之豹”?

最后,分享一组纽约市政府最近在地铁站和地铁上投放的海报“野生动物们也是纽约客”。希望有一天,生活在中国城市的人们也能开始重新思考我们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能够用更包容的态度对待它们。

© NYC.org

一起保护我们的华北豹,请支持猫盟:戳我。



本文为北美小象君授权果壳网转载,谢绝二次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作者: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