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言韩寒郭敬明都被他“抓过小辫”,毕生捍卫汉语尊严的人走了


昨天(4月2日),语言学家、《咬文嚼字》创始人、原主编郝铭鉴去世,享年76岁。消息传出,出版界一片痛惜扼腕。上海文艺出版社副主编谢锦在朋友圈发文悼念:“第一次走进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小楼,第一个见到的就是郝铭鉴老师,还考问了我半天现代文学的问题。这一生,很荣幸有机会在郝老师这样的出版人的言传身教下开始学习做一个真正的编辑。一字不苟,一丝不苟。”

郝铭鉴展示《咬文嚼字》创刊号

郝铭鉴,出生于1944年,江苏建湖人。曾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编辑委员会执行主任。并任《咬文嚼字》《编辑学刊》主编,中国语文报刊学会、上海市编辑学会、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等职。

1995年,郝铭鉴创办了《咬文嚼字》杂志。这本小小的刊物主要内容为纠正媒体艺人、名家作品的错别字,因而有“语林啄木鸟”之称。多年来,它不仅被编辑出版人奉为宝典,更深刻地影响了当代的语文生活,成为汉语文化品质的“捍卫者”。

被《咬文嚼字》“咬”过的名人、名著不计其数,韩寒、郭敬明、李银河、马未都、黄健翔、徐静蕾、周国平都被“抓过小辫”;阿来的《尘埃落定》、麦家的《暗算》、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毕飞宇的《推拿》、莫言的《蛙》等当代文学名著,也都未逃过目光如炬的“嚼咬”。

捍卫语文规范,就是捍卫汉字的尊严。郝铭鉴曾说:“刊物虽小,但语文规范化‘兹事体大’。我们办的是小丛刊,但需要的是大眼光。一个现代人,他的修养表现在非常优雅地运用我们的母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从2012年起,《咬文嚼字》每年岁末都要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以严肃活泼的姿态持续关注和记录当代汉语的流变。譬如2019年的十大流行语包括“硬核”、“区块链’、“我太南了”、“996”、“融梗”、“柠檬精”、“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等等,使得汉语语言的生成变异,密切交融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

正如他自己所言:“在我看来,一个字的崛起,一个词的风行,肯定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而是特定时期的语言气象的标志,在它背后隐藏着的是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的心理状态。”

《咬文嚼字》1995年合订本

互联网兴起之后,民间对汉语语言的使用展现出异常蓬勃的创造力。郝铭鉴感慨:“这是语言最活跃的时代,也是语言最脆弱的时代。”作为现代汉语的“卫道者”,他在拥抱新生语汇的同时,一生坚持语言的规范性和纯洁性。因他坚信:“语言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必须是在河床当中流动的,它的两边还有堤岸。因此语言应用要有一定之规,它是社会公器,需要大家约定俗成形成共识,彼此的交流才会有效。”

郝铭鉴曾获 “上海出版奖”和“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全国百名有突出贡献的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等荣誉称号。200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南方都市报(nddaily)报道
南都记者 黄茜

*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全球确诊超82万例!世卫组织这预测太可怕了


首位新冠疫苗试验女生结束观察,CT结果出了


什么时候可以不戴口罩?比如有了它

广东赴鄂医护搏命瞬间深圳 | 惠州 | 东莞 | 佛山潮州 | 揭阳 | 汕头 | 汕尾珠海 | 中山 | 江门 | 清远韶关 | 梅州 | 河源 | 云浮湛江 | 茂名 | 阳江 | 肇庆


哀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