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让安倍辞职的“绿色癌症”,年轻人高发!有这情况建议检查


一个病能让一个国家首相不得不二次辞职的事情真不多见,但这个叫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却做到了。


昨天(28日)北京时间16:00,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官邸召开记者会,宣布自己辞去首相一职,理由是“发现旧疾溃疡性结肠炎复发,为避免个人健康状况影响执政,决定辞去日本首相的职务。”


央视直播截图


此前报道↓↓

刚刚,安倍确认辞职!原因公布


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知道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是什么病,这个被称为“绿色癌症”的疾病是如何把安倍“击倒”的?


而很多病友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很焦虑,“连首相都治不好的肠炎,我们该怎么办?”


一直致力于炎性肠病研究和治疗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郅敏主任医师对南都记者表示:

安倍晋三得溃结近50年,早年并没有这么多控制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药物,这导致他的肠道慢性改变,持续的炎症使肠道出现慢性纤维化,甚至是铅管样改变。在出现纤维性铅管样改变后,即便现在有新的药物效果也不太好,且持续的炎症导致此病的癌变几率也很高。有消息传出安倍就是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几年前的治疗团队也增加了一位诊疗方向为肿瘤领域的主诊医生。


此病最爱年轻人,安倍17岁患病


“这种疾病最喜欢找年轻人,高发年龄是15-35岁,而安倍在初三就患上此病,病程已经非常长。” 郅敏主任表示,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另一种叫克罗恩病。近10年来,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数量在迅速增长,如今已有约50万人,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粘液脓血便;克罗恩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肛门病变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据媒体报道,安倍在17岁那年第一次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的症状。此后,他几乎每年都会有一次相同的症状,那时并没有什么太好的治疗方法,安倍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得的是什么疾病,在其症状出现10年后安倍自觉症状恶化,才最后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安倍为此经历了多次与疾病的抗争。


2007年9月1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首都东京的首相官邸会见记者,正式表示辞职。


表面上人们看到的的原因是,由于其政府连续受到内阁成员涉入金融丑闻的影响,他觉得自己将难以赢得民众的支持和信任,无法继续有效推进政策。而实际上,在辞职当天同日,内阁官房长官与谢野馨解释称“安倍是基于健康原因作出这一决定的。”


次日下午,安倍晋三入住的庆应大学附属医院召开记者会宣布,安倍所患的是肠胃功能障碍,目前身体非常虚弱。健康状况改善后,安倍在 2012年第二次当选首相,并连任至今,成为日本战后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今年8月以来,关于安倍健康问题的报道不断出现,直至今天安倍公开宣布辞职原因。“压力过大会导致这个病的加重,这也是安倍辞职的一个原因。”郅敏主任分析到。



溃结病程太长患癌癌病几率很高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炎症性肠病,此外还有一个疾病叫克罗恩,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情严重则可能会引起肠道梗阻、脓肿,甚至穿孔,许多患者都饱受其折磨,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消瘦和便血是这两种疾病共有的症状,郅敏主任介绍说她的大部分病人都有“面黄肌瘦”的体征。而安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他从1998年任自民党国会对策副委员长时,只能依靠点滴生活,体重由原来的 65公斤减少到 53公斤。“很多炎症性肠病患者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因而体重下降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 郅敏主任表示,两者都有腹痛的症状,但位置有所不同,溃疡性结肠炎以左下腹痛常见,克罗恩病则多是右下腹痛。



据媒体报道,有消息人士披露其实安倍已经确诊为大肠癌。“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在内的炎性肠病曾被称为绿色癌症,原因是它是一个慢性的终身性疾病,虽然不会像癌症那样容易面临生命危险,但需要终身药物治疗和严格的管理,其中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几率比较高。” 郅敏主任认为尽管如此,现在被确诊的患者还是要比安倍运气好很多,毕竟现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要多很多,安倍首相得溃结近50年,之前没有这么多种类可以控制病情良好的药物,也没有这么多的随访和管理经验。现在,越来越多的药物能够及时控制炎症活动,可以减少肠道的失功能化(也就是纤维化)和癌变,更可以减少手术比例。“我们有个小患者叫浩文的,2015年的时候只有40多斤,身高只有130CM,而现在他的身高已经160CM。”郅敏主任表示,越来越多的患者经过治疗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希望更多患者能够早诊早治。



吸烟、熬夜、过度食用冰箱食物可能是发病高危因素


为何炎症性肠病会尤其青睐15-35岁这个年富力强的群体?这就涉及到它的发病原因的问题,郅敏主任指出,目前炎症性肠病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也仍不是十分清晰,但通过一些临床的观察可以推测,吸烟、经常熬夜、长期摄取高脂高蛋白以及高热量的饮食、过度食用冰箱食物、长期过度疲劳、缺乏维生素D等都有可能是发病的高危因素。


新华社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当然,除了青壮年群体外,炎症性肠病也有可能发生在儿童和老人身上,有的人年纪很小就患上了这种疾病,这被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有的人病情发展很慢,直到年迈才表现出症状,“我见到年龄最大的患者是80岁。”郅敏主任说,病情的发展速度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慢。


常年腹痛或腹泻者,建议去医院检查


拉肚子、肚子痛十分常见,病人和医生也常对此不以为然,因此炎症性肠病往往被忽视,误诊率很高。“如果有常年腹痛或腹泻的情况,建议去医院做一个大便常规和潜血检查,再去做一个肝胆胰脾的B超,若两项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则应该是普通的胃肠炎症或者消化功能障碍。”

郅敏主任提醒大家,若有异常,若有异常,则要继续做结肠镜CTE或CTC(即CTE或MRE检查适合克罗恩病,MRE清晰程度不如CTE,但没有辐射,适合儿童和复查病人。CTC适合溃疡性结肠炎)。

通过这两项检查能够确定大致的病变范围,但对于小肠内部具体情况还不得而知,因此,若通过CTE发现小肠内有病变,仍需再进一步做小肠镜检查(排除肠道梗阻的情况,也可考虑做胶囊内镜。)在确诊后,抽血也是很有必要的,它可帮助判断疾病的活动程度、是否合并感染,以及评估贫血和身体营养状态。

郅敏主任强调,炎症性肠病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现在很多病人被确诊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很多患者甚至出现了肠道穿孔、梗阻、大出血的情况,治疗的难度也会很大,而且溃疡性结肠炎发展久了,癌变的几率也是很高的。而部分病症较轻的早期病人,只需坚持用药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报道
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 林嘉

*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南都福利社

南都君今天送出三本《在教室说错了没关系》。小时候,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老师问问题时,很想要举手发言,可是又不敢举手。作者在书中大声的告诉小朋友:“别害怕说错,也别笑别人说错。一次说不对没关系,多多练习就会越来越好。每个人都要勇敢地表达,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在热烈的讨论中,一步一步找出答案。在相互激荡的过程中,大家共同成长。”相信作者这段话也是所有老师的心声。课堂上师生热烈的互动,更是师生双赢的关键。

点击上图,29元


想要的朋友请在本条文末写留言,格式为【#教室#+姓名+电话+快递地址+想要的理由】,留言不会被放出。截止时间为9月4日。中奖名单将在9月6日前在本文置顶留言中公布。


 ▊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散装卫生巾”高挂热搜!“月经贫困”引发大讨论


两驴友“瀑降”遇难!不少机构却称“小白”都能玩!


她和中晚期肺癌斗争这三年


“不ghs!不介绍女友!只玩游戏!”她直呼真的太难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