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想些什么?马云不用淘宝的原因?未来品牌将不需要logo? | 一周开氪精华汇总
每周日,我们为你带来这份精心准备的「开氪小报」。我们将从上一周5个「开氪」专栏十余篇精彩文章中,为你摘出「5个1」:1个问题,1个现象,1个解释,1个趋势,1个原则。
enjoy~
整理 | 开氪团队
一个问题
如何理解平台战略的价值?
拿出版行业来说。传统出版业的价值链是这样的:作者、经纪人,然后是出版社、印刷厂,接下来是经销商、零售商,最后才是读者。换句话说,整个链条是线性的,轻易跳过哪个环节都不行。
但是线上阅读平台出现之后,游戏规则就变了。比如说专攻小说市场的起点中文网,它提供的虚拟平台,能够让读者在最快时间读到热门作者的作品,而作者呢,也可以和读者直接互动,增强自己和粉丝之间的粘性。这样一来,平台直接联系了小说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打破了原本单向又冗长的价值链条。
这就是平台战略的第一个价值——重组价值链,将多边、不同的群体聚合起来,创造一个新的价值体系。
除此之外,通过构筑平台,还可以通过聚拢某一方的用户,实现关系网的增值,这也是平台战略带给企业的价值。
来自《5分钟创业课》
文章《读<平台战略>》作者曲凯
一个现象
人工智能的黑箱问题
现在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犹如我们人类大脑中的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也由成千上万的神经元构成,它们一层层排列,彼此错综复杂的连接,每一次它们中的一层得到信号后,会进行计算再输出给下一层,直到输出一个整体的结果。
Alpha Go 的确已经战胜了好些人类围棋顶尖棋手了,但研发出 AlphaGo 的科学家却未必能说得清楚某步棋时为什么 AlphaGo 走的是这一步,而不是另一步。
而当我在硅谷和一些无人驾驶的研究者闲聊时,他们也说,作为人类有时候他们的判断会和无人车不一样,而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无人车做出了和他们相左的判断。
关于黑箱问题究竟会多严重,我们人类该如何对待,科学家们的讨论简直上升到了哲学层面。
其中有一派,为了叙述方便,同时致敬《三体》这本小说,我就姑且称之为“降临派”。这一派的观点是,我们人类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一位科学家 Rich Caruana 是坚定的拯救派,因为觉得这涉及性命攸关。
他是微软研究院的计算机科学家,从1990年代开始就在做关于医疗方面的人工智能研究。在一次关于肺炎患者属于高风险还是低风险的数据分析中,他碰到一个奇怪的例子,系统认为有哮喘病史的肺炎患者风险更低,但这显然违背了医生长期以来的做法。
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系统只是简单的将低风险和死亡率相挂钩,而忽略了其中更复杂的细节。在1990年代中期,如果你有哮喘病史又得了肺炎,医生会认为这是非常严重的状况,因此将你送进重症病房。但因为重症病房的治疗非常有效,因此事实上减少了死亡的可能性。
而第二个原因是,在1990年代中期,拥有哮喘病史的人通常是年轻人。经历了二战的老人们没有这类的疾病记录,而7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通常会有更为详细的医疗记录,包括哮喘。而年轻本来就意味着更有可能度过难关,从肺炎中存活下来。
来自《硅谷早知道》
文章《AI在想什么?》作者徐涛
一个解释
马云不上淘宝,不用支付宝:
我真不上淘宝,但是我经常看看。我不会买,我也不会用支付宝……我不会买,原因也蛮简单,我每天很担心,如果我买了以后,我就会认为淘宝很好;因为我不买,我老是听别人讲淘宝不好的时候我就记住了,我就回来去找行癫,找天猫,找他们。
马云还进一步强化他的观点,CEO不但不应该用自家产品,太了解自家产品的甚至应该“开除掉”:
假设一个像我们今天这么大一个生态系统的CEO,像我这样的人,对淘宝的功能了如指掌,你们应该把这样的CEO开除掉。我认为我的职责不是来检测工具,我的职责是永远带大家坚定方向,这才是我的职责……天天跟你们讲这个产品好、那个产品好的人,他不是CEO,他最多是个VP,这是我的理解。
我猜马云可能忘记了,2003年有淘宝,2004年有支付宝的时候,阿里巴巴还根本就不是“今天这么大一个生态系统”,他当年没有用淘宝和支付宝,一定不是因为生态系统这类的原因。
就像当年有人问他,都做电子商务,都在外面高谈阔论,为什么阿里巴巴做成了,而王峻涛的8848却做死了?马云回答:我在外面吹牛逼,有17个罗汉在家里干活;老榕(王峻涛)在外面吹牛逼,吹完了也就完了。所以,马云从来都是一个画蓝图、夺眼球、鼓士气的人,而不是一个写代码、做产品、做测试的人,所以,马云不需要吃自家的狗粮,有其他的罗汉在吃,就够了。
但是,马云是个异类,不可预期。一般人能做到的最好的结果,就是像马化腾那样勤奋,那样身体力行,那样吃自己的狗粮。吃都不一定有戏,不吃肯定没戏。
来自《keso的互联网洞察》
文章《要不要吃自己的狗粮》作者keso
一个趋势
去logo化和去品牌化的趋势
去logo化和去品牌化的趋势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请大家再回归到一个原始的问题,那就是对于品牌的理解。品牌的理解有很多人现在依旧停留在,品牌就是一个牌子、呈现的名字,它的VI、它的设计、它的外形,它的这些东西构成了一个品牌,事实上这样的理解还是很浅层次的。我们继续对于品牌的理解,品牌是代表了信用和溢价,我曾经重复过无数次溢价和信用,那么回到做品牌上,它代表了内容加渠道加时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品牌并不只是甚至完全不是呈现在外边的logo,或者说品牌的名字,而未来我这里有一个判断,未来品牌会发展为一个社群。
未来品牌的核心其实就是社群建设,一群有相同属性的人从这个角度上去构建自己的品牌,才是未来品牌发展的一个趋势。不仅是商品的品牌,其他的像ip、像其他的社群等等都一样。寻找认同是接下来这个阶段建设品牌的关键,因此,其实用这种属性去圈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大家现在也看到了这样的趋势。
如果一个品牌只是有个牌子,有个logo、有个名字,但并没有粉丝,没有人使用产品,这个品牌本身也是没有建立起来的。
来自《300天品牌思维修炼》
文章《阶段答疑:去logo化和去品牌化的趋势是怎么回事?》作者李倩
一个原则
商业上收集个人信息的原则
为了交易安全而必须存在、并且在法律监管之下的个资收集是可以允许的,但只能用于“证明我能付钱”,而不能用于“追踪我曾经来这里消费”;至少商家应该提供“不同意记录非必要个人信息”的选项。但实际上并不容易,即使是现在的信用卡,也会有消费地点、金额、大致购买内容的记录。
这个收集机制,也仅能使用于消费者和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通常是双方同意的企业会员权利义务),而不能是更大范围监控体系的一部分,也只能用于异常情况发生(例如犯罪或天灾)的时候。不过这也只是理论上,电影里都已经演过了,不只可以远端取消信用卡、还可以用卫星监控,躲都没地方躲。
抛开太“科幻电影”的情节,我个人认为的基本原则应该是:
1、任何追踪都应该在服务消费者知悉的情况下进行、并且有拒绝的权利。
2、由消费者同意并主动提供数据(例如加入会员)的服务,只能将数据运用于服务内的范围。
3、政府和私人机构所分别取得的数据,不应有常态性的交换;尤其是政府不应提供数据给私人机构使用。
当然,如果大家其实都已经习惯被监控、也将“同意”列为预设选项,这些已经习以为常;但如果问我的话,有些时候,技术进步并不一定代表整个生活体验和体系的进步。
话说回来,同样的技术和流程用在原本就需要辨识身份的地方,例如图书馆、公共设施租借、监理单位、医院等等,或许确实是有实用价值的。
来自《投资人的秘密》
文章《全能的科技与无隐私的未来(上)》作者孙志超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网易严选做不到“严”;Amazon的垄断野心;优秀运营者的方法论 | 一周开氪精华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