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已有人叠加吃药致肝衰竭!专家呼吁不能乱服药防治新冠

南方日报 2022-12-23

近日 

“多人怕阳叠加吃药造成肝损伤进ICU”

“阳了不要重复吃多种退烧药”

等网络话题热度攀升

科学安全用药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能靠吃药预防新冠吗?

中成药和西药能同时吃吗?

超剂量用药有什么危害?


针对热点话题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记者采访了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

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


中西药同时服用会增加肝损伤风险


南方+:为什么说中成药和西药不能一起吃?


彭劼: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无论是中成药还是西药,都会增加肝损伤的风险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我们吃下去的药物大部分要在肝脏中完成代谢,这个过程需要一种重要的肝代谢酶——肝药酶。很多种药物都要通过肝药酶代谢,如果同时服药太多,肝药酶可能供不应求,导致药物代谢不及时。


以感冒药中的有效成分对乙酰氨基酚为例,这种成分先通过肝药酶进行代谢,再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结合,继而从尿液里面排出。一些中成药中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但普通民众可能不清楚,如果和感冒药同时服用,就有可能超剂量使用了对乙酰氨基酚,导致肝脏无法将药物排出体外,残留的药物就会对肝造成损伤。


南方+:近期有接诊类似的病例吗?


彭劼:不合理用药造成肝损伤的例子比较常见。这几天我就接诊了一名患者,其本身有胃病,需要长期服用胃药,近期还为了“防新冠”服用了一些中成药,导致转氨酶升高,眼睛、皮肤都变黄了,属于药物性肝损伤,目前已经住院治疗。


此前还有过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导致肝衰竭的案例,严重的可危及生命。除了肝损伤外,服药导致肾脏损伤也较常见,因为肾脏也要承担排出药物的功能。


南方+:可以通过吃药来预防新冠感染吗?网上流传的“吃药流程图”科学吗?


彭劼:不可以,健康人群没有必要预防性用药。当前尚无证据支持药物能预防新冠,没有症状就吃药是不科学的。临床用药都是有专家指南的,不能根据网传的流程图来自行用药。


民众可以适当在家中备一些感冒药,包括退烧、止咳、止泻等对症治疗的药物,但不建议囤积药物。一方面药物有有效期,过多囤积药物最终会造成浪费,或者因为服用过期药物产生危害;另一方面,盲目囤积药物可能导致医疗机构都买不到药,该用药的人群“无药可用”。


居家隔离者尽量少用药

南方+:阳性感染者在居家隔离期间应该如何用药?


彭劼:要分类讨论。


  • 无症状感染者无需药物治疗

  • 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我建议注意多喝水、多休息,尽量不用药、少用药,一般来说3至5天就能恢复。自行用药、过度用药反而容易造成伤害。

  • 若出现高烧不退、腹泻不止等明显症状,患者可以用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建议选用以往自己用过的、家中常备的药物。如刚才提到,要注意不要叠加使用多种同类药物;待相关症状好转后,应及时停止用药。


南方+:有人觉得退烧药效果不好,就会反复吃、超剂量吃,这样有危害吗?


彭劼:超说明书、超剂量用药不利于治疗,可能会导致诸多副作用,这样的病例不在少数。有些患者发烧后着急退烧,试图通过增加药量来加速发挥药效,这是错误的。过量服用退烧药可能导致内出血、肝脏损害、肾脏损害、皮肤过敏、骨髓抑制等,有时候会很严重。


简单来说,患者应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或者遵医嘱用药,安全用药才有利于康复。


南方+:广东人讲究“食补”,喜欢把药物当做食材,这样有风险吗?


彭劼:在广东,用中药材煲汤引起肝损伤的案例时有发生。比如土三七,有的人喜欢用来煲汤,这种药材中含吡咯烷生物碱,食用后可能导致肝脏血窦中内皮细胞损伤,出去的小静脉由于内膜炎症纤维化闭塞了,肝脏的血“只进不出”,导致肝脏门静脉高压等,严重时会造成不可逆的肝损伤,甚至需要肝移植。


南方+:还有哪些常见的用药误区?


彭劼:有的人认为中成药没有副作用,或者中成药的副作用比西药低,这是一类误区。实际上“是药三分毒”,中成药和西药一样都有潜在的副作用。


很多西药是单分子药物,说明书上可以把不良反应写得很清楚,老百姓一目了然,可能会觉得害怕;而中成药中有很多生物碱,成分复杂,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就比较不明确,也不会写出来。很多人认为中成药是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天然、比较安全,但实际上许多药物性肝损伤的病例就是中成药引起的。


另一方面,很多人以为用药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新冠感染,这也是误区。


药物只能缓解对应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目前并未出现能防止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药物,预防新冠感染主要通过接种新冠疫苗,做好日常防护和个人卫生。


最后,有人认为可以服药来消灭新冠病毒、治愈新冠感染,这也是不正确的。新冠感染是自限性疾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


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应考虑

前往发热门诊和定点收治医院

(点击阅读↑)

广州卫健委发布也在今天发布了

《广州最新就医指引》

新冠感染者收治流程优化

👇👇👇

抗原阳性发热患者不需进行核酸检测

广州发布最新就医指引




12月13日,广州市卫健委发布《广州最新就医指引》,就近期发热门诊和门急诊就医流程、住院患者分级分类收治、阳性人员居家治疗健康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


根据该《指引》,对抗原阳性病情稳定的发热患者,不再进行核酸检测门急诊就医不得以核酸结果为由影响诊治;住院患者若核酸阳性,则安排相对独立的区域收治;居家治疗感染者病情若出现变化,可做好个人防护外出就医。




(滑动浏览)

近日,广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向各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广州地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发出关于做好近期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就近期发热门诊和门急诊就医流程、住院患者分级分类收治、阳性人员居家治疗健康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


1

抗原阳性病情稳定发热患者不再进行核酸检测


通知明确,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等患者,如有就医需求,应到发热门诊就诊,并进行抗原检测。抗原阳性、病情稳定、无住院指征者,不需再进行核酸检测。有条件居家治疗的,使用微信扫描“防疫通”居家管理二维码、向社区报备后闭环返回社区;自愿到方舱医院隔离的,由医疗卫生机构安排转运。


而对需要住院的患者,以新冠肺炎为主要症状的,安排转运到定点或亚定点救治医院救治;以其他专科疾病为主的,收治到发热门诊所在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应区域。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以核酸阳性为由,或不顾患者主要症状而随意转定点、亚定点医院。


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和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要设置发热门诊,通过“应开尽开”、最大限度增加发热诊间,做好应对就诊高峰的准备。发热门诊原则上24小时开诊,未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取消或停诊。


2

门急诊就医不得以核酸结果为由影响诊治


门急诊就医管理方面,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将继续做好预检分诊工作,所有普通门急诊均对非发热患者开放,不得以核酸结果为由影响诊治。


对于无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的患者,医疗卫生机构可结合流行病学史、症状和就诊科室需求,在院内合适区域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各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诊。


3

住院患者核酸阳性安排相对独立的区域收治


对住院患者,各医疗卫生机构将进行分类收治。入院患者在入院前要进行核酸检测,入院后根据需要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因收治阳性患者影响常规诊疗和急危重症救治。

如果在已经住院的情况下发现阳性,采取在医疗机构就地收治的做法,安排在相对独立的区域(院区、楼栋、病区或病室)收治。


而对于未办理入院且可择期安排的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确诊病例,则先居家隔离观察、治疗,待解除隔离后入院治疗。


4

居家治疗感染者病情若出现变化可外出就医


对于回到社区的感染者,通知明确,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三人小组”、家庭医生等指导新冠病毒感染者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并按照分级原则进行健康管理和转诊。


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以及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治疗,必要时口服药物,并密切监测健康状况。高龄行动不便的,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原则居家或在养老机构就地治疗,由医务人员提供上门服务,不转出集中救治。居家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者解除隔离。


以新冠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病例,转诊至定点医院集中治疗。


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基础疾病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亚定点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的病例,可转诊至相关医联体牵头医院和对口协作医院治疗。各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诊。


假如感染者居家期间病情出现变化,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可自行外出就医,病情紧急的,可拨打120求助。全市各级院前急救队伍不得以核酸结果为由拒绝救治。


News

南方精选


中印在边界地区发生冲突?外交部回应

孕妇感染是否会影响胎儿?儿童、老人什么情况下需就医?发布会回应→


得了新冠如何“对症下药”?广州权威医学专家解答→






来源 | 南方+客户端(记者 钟哲 黄锦辉 实习生 汤品洁)

编辑 | 毛帅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