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论道丨乡村旅游呼唤更多的乡村酒店
本报评论员丨胡光旗
编 辑丨洪晓文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一批三四线城市与县城凭借着极致的性价比与独具特色的景致吸引到大量游客,冲上热搜。当前,“反向旅行”新潮流背后折射出乡村旅游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
全国乡村旅游数据监测中心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1.72亿,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518.1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9%和12.3%。据《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到2025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收入超过1.2万亿元,预计到2029年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收入约为1.51万亿元,平均复合增速将达到5.9%。面对万亿级别市场、居民旅游偏好改变以及全方位深度体验的诉求,中国的乡村旅游已开始由传统的观光游览式向全方位深度体验式加速过渡。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呼唤更多满足不同需求的乡村酒店。
在经历过1.0版本的“农家乐”和2.0版本的“民宿”两个阶段之后,乡村旅游市场需要进一步向专业化、规模化和特色化方向迈进,市场和消费者呼唤着更高业态的3.0版本。依靠“网红打卡”和流量爆点效应,或许只能收一时之效,却不足以支撑其长远繁荣。现代的乡村旅游,要求在立足乡村本地特色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将规模化地挖掘使用资源、规范化的经营管理运营以及消费者多元化的偏好要求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回溯过往,不论是初级形态的“农家乐”还是升级版本的“民宿”,这些单一业态大多都离规模化和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有一定距离。“单打独斗”,难以形成集群优势;“各自为战”,则易造成资源浪费。
竞争日益激烈的乡村旅游市场给乡村酒店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落地,需要乡村旅游市场的深度挖掘,这对于旅游住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旅游是一盘大棋,酒店住宿就是棋盘上的“棋眼”。简单地将旅游或住宿引入乡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振兴、农村富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要真正开拓这一大市场,本质就需要涵盖从理念树立、资源挖掘、内容整合、布局运营的一整套“打法”和模式。
具体来看,理念树立的关键在于迎合消费者舒缓身心、追求身心健康的根本诉求,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乡村酒店持续做大做强的“源头”。资源挖掘既要涉及自然资源的改造、开发和利用,又涉及文化资源引入、爆款IP的打造以及文旅产品的植入,这是乡村酒店持续做大做强的支撑。内容整合方面,实体空间的营造、超越城市的新奇实地体验、大型会议会展、养生论道等配套升级服务,将进一步增强乡村酒店的规模效应,成为乡村酒店持续做大做强的引擎。在布局运营上,应引入规范化和集约化的成熟模式,做好成本管控,形成旅游资源、客户体验、服务升级、价值增殖、品牌升值的良好循环,这是乡村酒店持续做大做强的“保障”。
发展乡村酒店,广东有着卓越的基础条件。南粤大地风景秀美、四季如画,充满岭南文化气息的乡村,犹如一座座亟待挖掘的宝藏。以南粤古驿道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厚重人文历史感的乡村酒店已经蓬勃兴起,在南粤大地的广袤乡村中生根发芽。当然,在乡村酒店快速发展的同时,一部分酒店面临的资金相对匮乏、模式较为单一、规模较小、流量不足、质量有参差、品牌不够响亮、配套有所欠缺等问题还有待于深入解决,盈利能力的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乡村品牌酒店真正迎来春天之时,需要地方政府、村民与运营三方齐心协力,以更大的格局和胸怀,引入多元化的资金主体,推动乡村旅游的大市场,加速蜕变成为乡村振兴的“聚宝盆”。
SFC
本期编辑 江佩佩 实习生 李洁
21君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