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建华:韧劲儿是走下去的动力!

景雨萌 时尚芭莎艺术 2019-05-25

“物镜——刘建华个展”展览现场

11月5日,“物镜——刘建华个展”于上海玻璃博物馆开幕。作为馆内“退火”项目本年度的受邀艺术家,艺术家刘建华打破常态,以玻璃为材质向公众呈现其三件/组全新力作。


=========

「 由景德镇谈起 」


提到刘建华,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关键词总是“陶瓷”。对于他来讲,陶瓷既是自己年少时最好的伙伴,也是他之后艺术创作中无法绕开的媒介。

艺术家刘建华


年仅12岁时,刘建华就离开了家乡吉安,在景德镇跟随自己的舅舅学习、生活了14年之久。在景德镇的陶瓷厂房内,刘建华早已将陶瓷烧制的每一步骤烂熟于心。而陶瓷独特的质地,更是潜移默化地开启了他对材料探索的道路。

刘建华《混合体》,瓷,尺寸可变,2015年

 

1978年,刘建华在舅舅家中偶然翻到了一本罗丹的《艺术论》,这是他第一次接触西方大师的理论著作。同时期内,陶瓷厂新来了一批大学生,这让他对大学生活产生了向往之情。经过不懈努力后,他最终进入了雕塑专业学习。

刘建华《方》,瓷、钢,尺寸可变,2014年

 

长期接触陶瓷的他,却在工业设计和美术之间选择了后者——他潜意识中希望在长时间重复的行动中,找寻一种向上的突破。


毕业后,刘建华被分配至昆明工作,西南边陲的城市充满了自由与浪漫的气息,他正是在那里,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今后的创作。

刘建华《2012年末》,瓷,522×252×3cm,2011年


芭莎:你曾经长时间在景德镇学习陶瓷工艺,如何完成了从工艺美术到当代艺术的转变?
刘建华:我以前是作为一名徒弟,在师傅的要求下经历过训练完成工艺作品,这更多是一种传承——你每天都知道你做的是什么,没有任何创造性可言。我不是特别安分的人,我一直希望有一些变化,我不愿意生活中没有任何内在的爆发力。
后来我在昆明当了多年老师,很重要的就是在那里接触到的艺术家们,他们让我明白艺术还可以这样做,艺术拥有那么多材质、媒介去自由地表达、传递内心的声音。这样的艺术表达方式,能为我带来持续的激情。


刘建华《黑色的火焰》,陶瓷,尺寸可变,2016-2017年


从景德镇到昆明,刘建华虽偏居一隅,但昆明这座城市却早已凭借“西南艺术群体”而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聚集地之一。在那里,刘建华结识了张晓刚、叶永青、毛旭辉等人,一群理想青年无拘无束地进行大胆而具有实验性的创作。前卫的思想在他14年深厚的传统工艺功底之上,开始生根发芽。

刘建华《雾凇》,瓷,197.5×10×12cm,2011-2013年

 

=========

「材质的迷恋者 


事实上,刘建华最早期的艺术作品并没有使用他最熟悉的陶瓷。而他当初在考入雕塑专业后,一度以为自己不会再接触陶瓷,还把全套工具送给了发小。

刘建华《不协调》系列,综合材料,尺寸可变,1993-1997年


刘建华的初期作品改用了玻璃钢,这种颇为现代化的材质是他对自我早期经历的一种厌倦与反叛。但在不断调整与反省中,刘建华还是不由自主地回到了陶瓷上。但在回归之后,他摆脱了老路并将大学时学习的雕塑语言注入到陶瓷中,渴望发掘出陶瓷的新面貌。

刘建华《不协调》系列,综合材料,尺寸可变,1993-1997年


芭莎:材质本身的属性是否是长期关注的问题?


刘建华:我对不同材料都很感兴趣,想把它们带入当代艺术的实验当中。在陶瓷之前,我也用过很多其它材料。在当时,艺术家对材料的掌控和工艺上所传递的可能性,都让材料能为当代艺术语言带来的东西特别未知且拥有无限可能。所以,我就不断在这方面进行试验。


艺术家需要不同的表现方式,既需要视觉上的传递,也需要精神内核作为根基。而不同材料的特殊性,能为作品带来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表达方式。当然,我不希望大家只对材料感兴趣,更多的还是要讨论作品的内在核心。


刘建华《旗袍》系列,综合材料,尺寸可变,1997-1999年


对材料的迷恋,成为了刘建华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从《旗袍》系列中,艳丽多姿的身体折射出的闪亮釉泽;到之后《容器》系列中,青瓷与朗红釉的组合;再到《迹象》对陶瓷形态的突破——刘建华在严苛的技艺之上,将对材质的思考与挑战发挥到了极致。

刘建华《容器》,瓷,尺寸可变,2009年

刘建华《迹象》,瓷,尺寸可变,2011年


而在本次展览中,刘建华受上海玻璃馆委托,为“退火”项目打造了三件/组以玻璃为材质的全新作品。这对他而言,是其创作生涯中又一次重要的经历。新作不但延续了长期的创作线索,同时又试图在其个人艺术语言体系中寻找出新的角度和突破。

“物镜——刘建华个展”展览现场

刘建华《碑》(局部),玻璃、钢,350×70×60cm,2018年


芭莎:此次创作带给你哪些全新体验?


刘建华:一方面,这三组作品能够颠覆大家对玻璃的认知;另一方面,作品的概念当然还是延续了我这些年发展的方向。我一直觉得,艺术家应该有自己持续的发展方向,建立一套成系统的、相对独立的、原创性的艺术语言。这不在于你曾经做了哪一件作品,或者参加了哪一次重要的展览,这是一种长线的发展与工作形态。


玻璃我用得特别少,但我一直在思考,是否可以把玻璃传统的局限性带入当代艺术的语言中。在过程中,我做了很多实验,周期很长,也很煎熬。这三组作品在特定空间里进行呈现,我一直想强调一种现实与艺术的内在关联性。这种联系不是基于现实主义的场景而存在的,它是被抽离出的某一些点。


《呼吸的风景》在加工完成前

刘建华《呼吸的风景》,玻璃、水泥,尺寸可变,2018年


芭莎:此次展览中的新作,加入了空间与观者感知的元素,是否是一种新的尝试方向?


刘建华:2008年之后,我的作品都和空间有关,我想打造一种“场域”的概念,把现实因素抽离出来,形成一种新的表达。我希望能用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为大家带来思考的机会。所以当你进入这个特殊的“场域”时,会带来有别于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能够产生一种凝聚的力量。当我们一直重复熟悉的生活与方式时,就不会感到刺激。而当刺激消失,事物被消化、接受后,艺术最本质的东西就不复存在了。


艺术家必须要不断有新的东西出来,最初锐利、本质的内核不能被淡化。好的艺术家要不断地产生问题和思考,在这过程中,传递有价值、有力量的精神,不然作品就变成了纯粹的娱乐和装饰。最重要的是自由的表达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任何创造都无法离开这两点。


“物镜——刘建华个展”展览现场


=========

「从工艺到观念 


除了对材料长久以来的迷恋,刘建华从离开景德镇开始,就对当代艺术中的批判性表达了独特的思考。从陶瓷厂内批量化的作品生产,到自我艺术语言的成熟,刘建华这一路,在观念与传统技艺之间行走得游刃有余。

刘建华《人人都是块泥土》,瓷,尺寸可变,2016年

 

2003年,刘建华作品《日常·易碎》在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出,这成为了他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1200余件由青白瓷烧制的日用品,让观众在熟悉的事物中被迫抽离出来,转而进入特定的场域,进行一场更为开放、多变的对话。

刘建华《日常·易碎》,瓷,尺寸可变,2000-2002年

 

在此之后,刘建华彻底转变了表达方式,传统的工艺不再捆绑着他,他更愿意将其视为一座桥梁,更在意自己的创作是否具有独特的思考性,是否能够“体现传统与现代、物质文化与精神世界、消逝的古老文化与新兴的消费文化之间矛盾”。

刘建华《漂浮的风景——浦江两岸》,瓷,尺寸可变,2002-2010年


芭莎:如何看待创作过程中,自我意识与实践的不可控性的关系?


刘建华:有时候你花了很多精力烧制的陶瓷,结果却不尽人意,这挺让人沮丧。偶然性是很有意思的,但你不能每一次创作都指望偶然性带来的惊喜。你要知道,任何的偶然性都是基于大量实验与工作的基础上得来的,不然你无法抓住偶然性的到来,你对它没有任何感受。


芭莎:如何看待技艺与观念之间的关系?


刘建华:手艺和观念之间没有对立的关系。手艺当然非常重要,我本来学手艺出身,后来又回到陶瓷,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观念的改变。工艺和艺术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你在创作时,是在通过具体的过程,用材料去呈现,这种工艺的过程很重要。如果没有工艺的表达与支撑,最后的作品是无法形成的。


只是最后表达的形式决定了创作的性质。就像文字,文学家可以用,普通人写信也能用,但有水平的高低之分,艺术是一样的道理。工艺的积累与转换才是关键,我在经历过观念的转变之后,再面对陶瓷时,我的目的性、方向性就非常清晰,不会存在表达上的障碍。


当然,对当代艺术来讲,艺术家想要说明的东西是首要的,之后在如何呈现的问题上,我们才来讨论工艺,不然就本末倒置了。

 

刘建华《义乌调查》,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06年


一件作品最根本的要素之一,便是其象征的时代精神,而艺术家的特殊身份,能让他们在自己身处的时代中去敏锐地捕捉它并加以表现。刘建华能在观念与技艺的博弈之间,自信地把控两者的平衡,他甚至能够更加开放地以多种材质实现观念的表达。2006年之后,刘建华以《义乌调查》《出口—货运转运》再一次实现了风格的转变。

刘建华《义乌调查》(局部),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06年

刘建华《出口—货物转运》,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07年


在成百上千吨的废弃品下,刘建华向观众展示了高速成长中的全球市场布局。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他以多样化的形式服务于自己作为一名艺术家的认知与身份,其作品中犀利而多变的气质,让人们不再将刘建华与陶瓷划上等号。

刘建华《出口—货物转运》,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07年


具有千年传统与历史的陶瓷在刘建华手上被推翻,并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而在陶瓷之外,他坚定地在创作中营造出独属于自己的“物性之境”,以社会学家般的胸怀在创作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刘建华《虚幻的场景》,2005年


几十年来,刘建华已从当初的小镇青年脱胎换骨,成长为当今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其中反复波折的经历让他感慨万分:“人们为看不到的彼岸而努力奋进,而韧劲儿是支撑着走下去的内核动力。”

上海玻璃博物馆“退火”项目预告


正在展出


展览:物镜——刘建华个展

时间:2018年11月5日-2019年5月31日

地址:上海玻璃博物馆





精彩回顾:

艺术有时间吗?如何留下它?

卢俊舟:创造自己的法度

她是全球最贵女性摄影艺术家,中国首次大展惊艳上海,绝不容错过!














[编辑、采访、文/景雨萌][部分图片提供/上海玻璃博物馆]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