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张欣彤 时尚芭莎艺术 2019-05-27

德国艺术家奥斯卡·施莱默

提到奥斯卡·施莱默,很多人只能联想到他的代表作《三人芭蕾》。在今年的伦敦苏富比春拍上,他的画作吸引了许多藏家,让人们再次对这位艺术家产生好奇。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就带你走近这位现代主义大师。



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是德国包豪斯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绘画、雕塑、舞台艺术等领域都获得了巨大成就。在今年伦敦苏富比春拍上,出自他笔下的作品《餐桌聚会》以259.5万英镑(约人民币2285万元)的价格成交,这让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在了这位杰出的艺术家身上。


奥斯卡·施莱默《餐桌聚会》,油彩,64×102cm,1923年


直到现在,这位艺术家仍影响着许多人,Lady Gaga的代表作《Bad romance》的MV中,就有部分灵感来自其设计的芭蕾舞剧《三人芭蕾》(Triadisches Ballett)。从履历看来仿佛是艺术天才的他,实则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才有了今天这番成就。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奥斯卡·施莱默用现代主义构建了一个艺术的乌托邦。


Lady Gaga在《Bad Romance》中的造型


=========

「 坎坷的童年经历 


奥斯卡·施莱默的童年并不幸福。他出生在德国西南部的一个小城市中,父母早逝让他很小就和姐姐相依为命。虽然是六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但他13岁便开始补贴家用。他到工厂做学徒工,学习镶嵌工艺。也是从这时起,他开始接触艺术。

 

德国艺术家奥斯卡·施莱默


结束学徒工生涯后,他开始到斯图加特美术学院(Stuttgart Academy of Fine Art)系统学习艺术,毕业后师从德国印象派画家克里斯蒂安·兰登博格(Christian Landenberger)和弗里德里希·冯·凯勒(Friedrich von Keller)。在这一阶段,他创作出了人生中第一批相对重要的画作。

 

弗里德里希·冯·凯勒《Der fahrende Sänger》,74×94cm,1914年

   

六年后,施莱默遇到了德国抽象主义艺术家阿道夫·赫尔策尔(Adolf Hölzel)。这位大师可以说是他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领路人之一。在他的影响下,奥斯卡·施莱默正式从印象主义转向现代主义发展。1914年,他参加了一战。在受伤后,他回到柏林继续跟随阿道夫学习艺术。在十年的时间里,施莱默经历了时代与社会的变迁,同时找到了自己的艺术方向。


奥斯卡· 施莱默《Two Profiles to the Left, One to the Right》,1920年


=========

「 多领域的艺术成就 


回归艺术之后,奥斯卡·施莱默不再局限于在绘画领域发展,而开始转向探索雕塑艺术方向。他在斯图姆画廊(Der Sturm)开办了第一个雕塑展,之后在斯图加特艺术学院教授现代艺术课程。

 

奥斯卡·施莱默绘制的舞台设计手稿


次年,他收到了来自包豪斯学院(Bauhaus School)创始人、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的邀请前往学院授课。奥斯卡·施莱默在包豪斯负责戏剧工作坊期间,创设了“人类行为”课程。在谈到创作灵感时,他说自己的艺术灵感主要来源于人类,人的行走坐卧都是普遍可取的素材,这也是他开设这门课程的原因之一。


奥斯卡·施莱默在包豪斯戏剧工作坊进行教学时与学生的合影


在包豪斯教学期间,奥斯卡·施莱默不断思考如何将现代艺术与传统戏剧表演相结合。这位艺术家教授的绝不是传统的戏剧课程,而是将现代主义以各种形式融合在表演中。通过对表演形式、舞台设计及舞台服装等方面的不断尝试和大胆创新,最终诞生了其代表作《三人芭蕾》,并将它称为“形式和色彩的一场聚会”。

 

奥斯卡·施莱默设计的《三人芭蕾》戏服


《三人芭蕾》是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他将建筑设计理念融入芭蕾舞设计中,打破了传统概念的芭蕾舞剧形象。机械化的舞蹈动作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工业化进程的思考。


《三人芭蕾》演员剧照


奥斯卡·施莱默将色彩鲜明的球型、螺旋、锥体制作成芭蕾舞服;把建筑线条融入舞台设计;用简单的几何线条表达人体形态之美。《三人芭蕾》体现了包豪斯学派简约、理性、纯粹的理念。


奥斯卡·施莱默《三人芭蕾》,芭蕾舞剧

 

有的造型在保留传统轮廓的同时,将蕾丝蓬裙换成了圆盘或螺旋型的舞裙;而有的则完全打破常规,将人物装扮成一个柱形玩偶,让演员看上去像是雕塑一样。

 

奥斯卡·施莱默设计的《三人芭蕾》戏服


原本作为辅助的戏服在这个作品中成为了主角,芭蕾演员则成为了牵线木偶,一举一动都受到服装的影响。服装材料上大胆地使用了金属、玻璃。表演形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独奏或二元论,而是强调三名演员作为一个整体。这都对当时的传统戏剧文化产生了极大冲击。

 

奥斯卡·施莱默《三人芭蕾》,芭蕾舞剧


奥斯卡·施莱默认为芭蕾是一种典型的具有仪式感的表演形式,它既是远离现实世界的高雅艺术,又通过风格化的表演表达了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三人芭蕾》不仅是戏剧改革的成果,还体现了这位多领域艺术家对壁画、雕塑、建筑与舞台艺术的关系的探索与思考。

 

作为奥斯卡·施莱默的代表作,《三人芭蕾》至今仍在展出。


=========

「 坚守艺术的理想 


除了《三人芭蕾》,奥斯卡·施莱默在雕塑、设计、绘画等领域也有着不俗表现。其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辨识度极高。他在雕塑作品中往往使用几何图形拼接的方式表达人物造型,借鉴现代建筑的流畅线条进行塑造。

 

奥斯卡·施莱默《Relief H》,67.3×28.3×3cm,1919年

奥斯卡·施莱默用现代主义的手法简化了面部细节而创作的雕塑作品


他的绘画作品不论是水彩还是油画,都用抽象符号表达着自己对艺术与人类之间关系的思考。而作品中饱含的现代感,即使在当代依然让人感到前卫、新奇。


奥斯卡·施莱默《Poster for the Great Bridge Revue》,海报,1926年

奥斯卡·施莱默《Figures in a Room》,1936年


艺术家在战乱的年代进行创作无疑是充满阻碍的。格罗皮乌斯作为学院创始人,提出要“从艺术与设计中锤炼出时代的新价值”。施莱默作为包豪斯学派的代表人物,始终坚守着心中的艺术信念,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最朴实的形式中表达最浪漫的理想。

 

奥斯卡·施莱默与学生上课的情景


在包豪斯学院教学的日子里,施莱默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艺术上的技巧,还有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他相信纵使命运和环境不如意,但作为一个艺术家也不应该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

 

奥斯卡·施莱默进行舞台设计教学的场景


后来,随着纳粹政府上台,很多艺术家遭到迫害,奥斯卡·施莱默也是其中之一。他和许多现代主义艺术家的作品都被打上了“堕落艺术”的标签。他不得不停止艺术创作,这个包豪斯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最后在一家油漆厂郁郁而终。


奥斯卡·施莱默和友人们的合影


虽然他被迫离开了包豪斯学院,但是学院对其艺术生涯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包豪斯楼梯》就是证明之一,这件作品展现了在包豪斯楼梯上学生忙碌的情景,它不仅是奥斯卡·施莱默的经典作品,更是年轻人为理想拼搏奋斗的象征。


奥斯卡·施莱默《Bauhaus Stairway》,油画,162.3×114.3cm,1932年


=========

「 深远的后世影响 


奥斯卡·施莱默在作品中表达的艺术理念是复杂而具有争议的,即使在先进的包豪斯运动中也是有挑战性的。他的作品并非是单纯地进行抽象,而是在抽象的基础上保留了自己对人本身的思考。他将建筑形态与人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奥斯卡·施莱默创作的雕塑作品


在这位大师去世后,人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直到现在,他的艺术作品仍对艺术界及艺术界之外的领域产生着影响。

 

奥斯卡·施莱默《The Figural Cabinet》,水彩,30.8×45.1cm,1922年


韩国艺术家梁慧圭在2015年北京的首次展览中,带来了以《三人芭蕾》为设计灵感的雕塑——《声音的姿态》。二者相比,奥斯卡·施莱默的作品在色彩上更加鲜艳,在材料选择上也更为多元。

 

梁慧圭《声音的姿态》


施莱默还影响了包括大卫·鲍伊(David Bowie)在内的许多英国艺术家。2016年1月的《TIME》杂志封面选择了大卫·鲍伊的一张标志性照片,以此来表达对这位传奇歌手去世的哀思。这张照片上的服装,就是日本设计师山本宽斋受到施莱默的启发而设计的。 

                                                    

2016年1月,《TIME》杂志为纪念大卫·鲍伊制作的封面。 


2018年,Google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艺术家诞辰130周年,发布了一款全新的doodle(Google公司为纪念节日、杰出人物等设计的临时首页图标)。画面中央为《三人芭蕾》中的一个角色在旋转舞蹈,右侧为奥斯卡·施莱默画作中一个典型的剪影式线条图案。整个作品活泼可爱,同时展现了其设计风格的精髓。


Google为纪念奥斯卡·施莱默诞辰130周年发布的doodle


德国著名雕塑家厄休拉·萨克斯Ursula Sax)为向这位艺术大师致敬,模仿《三人芭蕾》在今年创作了全新的几何芭蕾舞剧,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设计理念。

 

厄休拉·萨克斯设计的几何芭蕾舞剧服装都是由毛毡制作而成,由铁丝架对外衣进行支撑。


作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奥斯卡·施莱默除了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外,还不断探索着在不同领域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忽视他的艺术天赋,但是在光辉成就的背后,我们更应该记得大师付出的努力与汗水。这份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值得后世不断传承下去。





精彩回顾:

除了卢浮宫、大都会,这些博物馆你此生必去!

CGI人物:视觉世界的未来领袖?

沙漠、墓地、游泳池......艺术展竟然可以在这些地方举办?
















[编辑、文/张欣彤]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