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艺术该如何欣赏?
近年来,国人的生活节奏就像经济发展速度一样,搭上了前所未有的快车,却不知该如何慢下来。快节奏体现在方方面面,人们在观展时也争分夺秒,与此相对的是绝大多数影像作品都有固定的播放时长。因此,影像艺术如何吸引观众愈发快速的脚步?欣赏它们需要多长时间?
比尔·维奥拉《特里斯坦的升天》(Tristan’s Ascension),四屏影像,2005年
2017年,在《美学、创造力和艺术心理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平均每个人仅花费28秒的时间来观看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而这28秒的时间还要被社交媒体和自拍软件占用一部分。这不是真正的欣赏,这只是附庸风雅而已。
比尔·维奥拉《无岸海洋》(Ocean Without a Shore),三屏彩色影像,2007年
影像艺术(video art)在这种背景下就显得尤为特殊。不同于绘画、雕塑、装置等静止的视觉艺术,影像艺术是生动的语言。或许欣赏一幅绘画没有标准的时间限制,但多长时间看完一件影像却是极易被衡量的。
比尔·维奥拉《做梦者》(The Dreamers),七屏彩色影像,2013年
当然,理解一件影像作品的前提是把它看完,观众的理解也是作品的一部分。而影像艺术大多并不短小精悍,需要观众心平静气地观看每一帧影像,才能领会到艺术家传达出的对生活、环境、人等的思考。这就要求影像艺术在琳琅满目的展览现场能放慢“只看28秒”观众的脚步,吸引到他们的注意。
比尔·维奥拉《做梦者》(The Dreamers),七屏彩色影像,2013年
尽管影像艺术以其强大的叙事性、声画结合的特征以及内容的多样性在吸引观众方面比传统艺术媒介更胜一筹,但实际上绝大多数观众不会看完再离开,影像艺术依旧在被时间的碎片化无情打压。那么,哪些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在这其中能脱颖而出?它们如何俘获观众的心?
=========
▲「 比尔·维奥拉:留住时间 」
作为国际公认的影像装置艺术先驱,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在40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许多史无前例的大体量超慢镜头影像作品。艺术家通过对技术和颜色的完美把控,赋予了作品视觉上撼人的美感,使观众产生了最直接的情感共鸣。
比尔·维奥拉《看不见的镜子》(Mirrors of the Unseen),影像,2019年
比尔·维奥拉《救生筏》,影像,2004年
比尔·维奥拉擅长采用高速摄影,那些缓慢回放的画面能展现出观众肉眼无法观测到的微妙细节,让人仔细体味录像中每一个动作的精微变化。在《救生筏》(The Raft)里,19位不同族群、不同背景的人聚在一起,被突如其来的水流所冲击。他们在危难中的抗争以及灾难过后的赤裸相对、惊魂未定,在高速镜头下迸发出惊人的美感。
比尔·维奥拉《逆生》,部分影像,全片8分22秒,2014年
比尔·维奥拉《火之女》(Fire woman),影像,2005年
按照艺术家的释义,影像中的五种物质——泥土、血液、牛奶、水和空气,演绎了人在经历巨大转折后恢复觉醒的五个阶段。时间虽然被拉伸,却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恰恰相反,这种短暂的变形展现了时间本身的丰富性,其庄严、伟大和崇高之感可以直抵灵魂最深处。
比尔·维奥拉无疑对于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2001年,伦敦安东尼·多费画廊为他举办了“千禧五天使”(Five Angels for the Millennium)个展,画廊所在的牛津街本来地处繁华购物区,那段时间更是因为维奥拉而人流不息。几个月时间里已有四万多观众观展,这对于老牌高端画廊而言是一个疯狂的数字:画廊本来只期待400名专业观众,却无奈充当了一回泰特美术馆的角色。
=========
▲「 杨福东:胶片的颗粒感 」
杨福东《第五夜》,多屏影像,全片10分37秒,2010年
与比尔·维奥拉相同,中国当代艺术家杨福东希望用影像本身来给予观众别样的感官刺激。他钟爱黑白胶片的颗粒感,那种灰色的调子呈现出一种低落颓废的情绪和神秘难解的美感,构成了其艺术特殊的影响力。
杨福东《竹林七贤》,五屏影像,2003-2007年
杨福东是国内实验影像艺术领域以胶片为创作媒介的代表艺术家,2003-2007年创作的《竹林七贤》无疑是他相当重要的作品。其灵感源于魏晋时期远离尘世、逍遥自得的竹林七贤,艺术家用当代的七个男女青年替换了他们。
这些年轻的知识分子们先后经历了在黄山景区、都市封闭领域、淳朴乡村和世外小岛的生活体验,最终重新回到了都市生活。艺术家用这样的环境变化把人物自身存在的焦虑感和不确定性传达给了观众,书写了一部中国人世外桃源的当代寓言。
杨福东作品展览现场,“本土,激流和嬗变下的中国艺术展”(Bentu, Chinese artists in a time of turbulence and transformation),法国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2016年
这种江南文人式的影像风格被艺术家用来描绘那些年轻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可谓再恰当不过。胶片营造的是上世纪30年代电影诗人费穆的风格,犹如中国的水墨珍品,淡雅含蓄、意境深邃。杨福东在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中表达出强烈的怀念和感伤情绪。
杨福东《雀村往东》,多屏影像,2007年
当这种充满质感的胶片放映于展陈现场时,那些巨大的多屏投影带来的震撼力则更为强大。杨福东的作品常采用多屏投放的展陈方式,以刻意混淆时间和叙事。由此,当观众进入展陈空间时便能自由选择观看任意投屏,也可以随意组织叙事。正是在这样的临场思考中,观众的脚步被滞留了。
=========
▲「 皮皮洛蒂·瑞斯特:互动的魅力 」
皮皮洛蒂·瑞斯特《永久管理》(Administrating Eternity)展览现场,伦敦海沃德美术馆,2011年
过去30年来,皮皮洛蒂·瑞斯特(Pipilotti Rist)一直被誉为世界实验性影像艺术与多媒体装置的开拓者之一。她的作品集影像、雕塑、装置于一体,通过色彩斑斓、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表达了对人类智慧、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以及整个世界的敬意。
皮皮洛蒂·瑞斯特“像素森林”展览现场,纽约新美术馆,2016年
近年来,艺术家钟爱于呈现融合艺术与科技、美轮美奂的世界。2016年,她在纽约新美术馆的大型回顾展览“像素森林”(Pixel Forest)吸引了大量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整个展场如同一个巨大的放映厅,万花筒似的投影在展厅里呈现出一场场壮观而又感性的演出。这件作品由三千个LED灯组成,上面悬挂的缆线在天花板上重叠,如同森林里的藤蔓一般。观众可以穿过这片“森林”,欣赏灯光与背景音乐的绚丽互动。
皮皮洛蒂·瑞斯特《睡眠授粉》(Sleeping Pollen),影像装置,2014年
艺术家用录像及空间相结合的方式给观众带来了时空漫游的特殊体验,让所有细胞都在如梦如幻的气氛里打开。这种生物和科技结合的亲密感使得观众得以毫无隔阂地感受环绕在整个空间里的景观,亲自穿梭在不同作品中,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
皮皮洛蒂·瑞斯特《睡眠授粉》(Sleeping Pollen),影像装置,2014年
互动性似乎已经成为影像艺术发展的一大趋势。这种结合了多领域链接的新兴艺术形式,凭借它惊艳的表现效果和带给参与者的非凡体验而大受观众欢迎,艺术家对身体经验的强调也在这种热潮中被广泛认知。
皮皮洛蒂·瑞斯特《忧虑将消失在地平线》(Worry WillVanish Horizon),影像装置,2014年
影像艺术之所以如此重视观众,不是因为客观经济利益,而是为了观念的传播性。作为观念艺术的分支,影像注重的首先是传播,作品只有在传播这一目的实现之后才实现其存在的价值。影像艺术家们普遍将自己看作为社会变革而工作,其目的是要改变世界,而不是在自身的形式更替中获得进步。
皮皮洛蒂·瑞斯特《忧虑将消失在地平线》(Worry Will Vanish Horizon)展览现场,伦敦豪瑟沃斯画廊,2014年
因此,影像艺术对观众欣赏行为的要求就是为了保证艺术家观念的传播,让观众在感知信息后自觉地发现周遭存在的问题,改善这个并不美好的世界。
同时,当观众成功沉浸于这些神圣的艺术作品中时,他们也能暂时远离令人窒息的快节奏生活,隔断外界的干扰,平心静气地与作品对话。在这样一个世俗的年代,“慢艺术”能给予每个人都在寻觅的安抚与慰藉。
精彩回顾:
[编辑、文/马钰坤]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