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建筑&设计也是艺术
34个
后现代主义设计师彼得·夏尔(Peter Shire)正在制作椅子
上世纪60年代末,随着现代主义光环的褪去,设计师们纷纷摒弃了功能主义的教条,怀抱着新理想奔赴了潮流前线。如果设计是把散文变成诗歌的过程,后现代时期的大师们则在字里行间增添了无穷的浪漫——那一把把看似“坐不住”的椅子,就是他们天马行空的最佳佐证。
古人席地而坐,自从智慧的唐代人为胡床加上了靠背,椅子才宣告诞生。从造型、材质到功能排放,椅子不仅是地位与身份的象征,更反映了观念与技术的进步。
当《权力的游戏》中七大家族为了一把万人之上的“铁王座”争得头破血流时,或许怎么也没料想到百年后世界的巨变:随着封建等级体系的瓦解,人类社会走向民主与共和,就连椅子都变得“坐不住”了……
YouTube上的创意视频“如何DIY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的铁王座”在意大利设计师亚历山大·门迪尼(Alessandro Mendini)的字典里似乎找不到“实用”这个词,正如他于1978年设计的普鲁斯特扶手椅(Proust Armchair)一样——典型的巴洛克宫廷造型,混搭新印象派艺术家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的点彩,设计师一举打破了“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现代主义规则,将后现代时期的混杂性发挥到了极致。
保罗·西涅克《La Baie(Saint-Tropez)》,布面油画,73.9×92.3cm,1907年
“好的设计应该在精神上给人们带来积极影响。”这是门迪尼的信条。他的设计完全不同于可批量生产的包豪斯(Bauhaus)产品,那把诞生于1983年的餐桌椅(Dining Chair)或许能把现代主义旗手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气得直跺脚——四种不同颜色、上下不一的切割面,这把看上去毫无承重能力的椅子真的“坐得住”吗?亚历山大·门迪尼设计的餐桌椅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让我们带着疑问一同去看看美国设计师彼得·夏尔(Peter Shire)的作品。1982年,一把名为Bel Air的沙发椅横空出世,设计师不仅大玩撞色,还运用了结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手法,将球体、正方体和三角形按比例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彼得·夏尔,Bel Air Chair,1982年
正当公众质疑这把椅子的实用价值时,彼得·夏尔却勇敢打破了设计与艺术的边界,他的作品时常让人想到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的雕塑和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Kandinsky)的绘画。
彼得·夏尔,Belle Aire Chair,2010年(左);Right Weld Chair,2007年(右)当艺术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早已超越实际功效时,设计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或许也正是彼得·夏尔的一把椅子售价高达八万人民币,还引得无数藏家趋之若鹜的原因。
孟菲斯(Memphis)设计集团的作品合集
若要谈论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就一定绕不开孟菲斯(Memphis)设计集团。上世纪80年代,由建筑师埃托·索特萨斯(Ettore Sottssas)和一群年轻设计师创立,这个离经叛道的团体致力于通过设计引发直观的情绪体验,反对一成不变的规则,就连摇滚教父大卫·鲍伊(David Bowie)和老佛爷卡尔·拉格菲(Karl Lagerfeld)都是他们的忠实粉丝。
著名设计师老佛爷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的孟菲斯设计收藏
孟菲斯(Memphis)主义者将波普艺术(Pop Art)的色彩和点、线、面等基础造型元素巧妙结合,迸发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1983年,该流派的中坚人物米歇尔·卢基(Michele De Lucchi)设计了一把名为“第一”(First)的椅子。
设计师摈弃了传统椅子坚实的靠背,通过球体的串联将其与扶手合二为一;显得别具一格的同时,不禁引得公众频频发问:这坐上去能舒服吗?
汉斯·霍伦设计的Marilyn Sofa
还有出自奥地利设计师汉斯·霍伦(Hans Hollein)之手的Marilyn和Mitzi沙发,在古典主义稳定的造型基础上增添了孟菲斯主义的玩味。此时,斜倚于这张沙发上的一定不会是提香笔下的完美“维纳斯”,而是一位不愿受束缚的新时代女性。
现代时期大行其道的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可不是这些革新者的考量标准。无论是澳大利亚设计师马克·纽森(Marc Newson)设计的木质编织椅,在“即用即抛”理念指导下诞生的充气椅(Blow Inflatable Armchair),还是意大利设计师皮埃罗·加提(Plero Gatti)及其团队灵光一现的产物,放在今日最适合“葛优瘫”的Sacco躺椅……这些“坐不住”的椅子不仅迎合了当时大众的猎奇心理,更顺应了20世纪后半叶设计领域的多元化趋势。设计师Paolo Lomazzi、Donato D'Urbino和Jonathan De Pas共同设计的充气椅Paolo
皮埃罗·加提及其团队设计的Sacco躺椅
设计领域的现代与后现代主义之争仿佛一场“权力的游戏”,从标榜理性到以变化为风格,无数大师共同谱写了一曲冰与火之歌——为什么曾经如火如荼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最终陷落了?后现代主义的这把火又是如何将一座座冰山吞没的?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凡·德·罗坐在他设计的MR Chair上现代社会自诞生之初就装上了齿轮,飞速运转中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激增的人口对建筑提出了形式服从功能的理性要求,从而波及设计领域。以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和查理·伊姆斯(Charles Eames)等大师为首,设计师们纷纷尝试将标准化的工业生产体系运用到家具制作上。而设计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椅子,也成为了每位建筑师都要追赶的潮流。柯布西耶设计的Chaise Longue Chair LC41929年,柯布西耶看到一块弯曲的不锈钢而灵感乍现,设计了在当今山寨无数的同名躺椅(Chaise Longue Chair LC4)。这把椅子由脚架和椅身上下两部分组成,可随时调整坐或躺的角度。流线型的轮廓线与低饱和度的灰色在设计师手下成为了最佳伴侣,成为了现代时期小资生活的代名词。
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椅
还有提出“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理念的建筑师密斯·凡·德·罗,他设计的巴塞罗那椅(Barcelona Chair)恰到好处地浓缩了现代主义精髓。毕竟是为西班牙王室而设计,这把刚柔并济的椅子没有任何多余装饰,彰显身份的同时也能让国王和王后坐在上面小憩一会儿。
当你打开淘宝,在搜索栏上输入“性冷淡、简约、椅子”这几个关键词时,铺天盖地出现的都是这把著名的伊姆斯椅(Eames Chair)。
伊姆斯夫妇设计的Eames Chair
灵感来源于埃菲尔铁塔,用当时的新材料玻璃化纤制作而成,这把出自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伊姆斯夫妇之手的椅子,兼具了百搭和可批量化生产的特点。说到这里,你一定恍然大悟为什么现代主义者会看不上后现代时期那些五花八门的家具了吧?不过由于他们坚持追求低廉造价、强调功能,在后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尽管在建筑和设计领域都实现了高度的理性化,却因缺乏人情味而显得愈发单调,最终被来势汹汹的后现代主义所吞没。
从后现代时期迈向当代,我们已然来到了一个无所不可又狂躁不安的时代——从艺术家到设计师,无不抛弃了高瞻远瞩式的宣言和理论教条,去寻找诉诸个人情感的、具有反叛意味的表达,去发现符合当下的创造途径——而那些“坐不住”的椅子呢?似乎变得越来越多了……这些椅子真的“无用”吗?答案是否定的。让我们来到在设计界趋于领先地位的日本一探究竟——1980年,日本国宝级设计师喜多俊之(Toshiyuki Kita)设计了一款“打盹”椅(Wink Chair)。可变换多种造型和颜色的Wink Chair
乍一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亲身体验可谓是别有用心:彩色的椅套可随时更换,腿部可选择弯曲或伸展,头部也能根据使用者颈部的形状自由调节角度,创意和实用两不误。
Terje Ekstrom设计的Ekstrem躺椅
还有挪威设计师Terje Ekstrom设计的Ekstrem躺椅,当你一进家门就看到这把宛如变异生物的椅子时,或许会怀疑当初某根筋搭错而买下它的自己;但当你在这把完美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上变换坐姿,甚至一整天都不想挪动时,一定会惊叹于设计改变生活的无穷魔力。
当宜家家居(IKEA)和无印良品(MUJI)席卷全球时,设计的魔法早已在我们的家中生效——从穿戴的衣物首饰、居住的房屋,到一刻也离不开的家具电器,都是设计的产物。遍布全球的宜家家居
正如日本设计师原研哉(Kenya Hara)所说:“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坐不住”的椅子从来都不是无用的,同艺术一样,这些椅子经历了时代的淘洗,躲过了漫长岁月的侵袭,作为人类的物质文明而代代相传,时至今日不断为我们所感知、欣赏和继承。你觉得什么是“性感”?
五一小长假,如何艺术地度过每一天?
日本浮世绘如何攻占时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