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由有此山创始人、收藏家奚韬发起并策划的中国第一个音乐&绘画跨界项目《万物:与动物相遇》系列作品已在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咪咕音乐及AppleMusic等各大国内外音乐平台持续发布,由此掀起一场今秋最值得关注的跨界艺术创作盛宴。
1873年,建筑师、画家维克多·哈尔德曼(Victor Hartman)的离世给自己的密友俄国作曲家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Modest Mussorgsky)以沉重的打击。同年,在参观了哈尔德曼的绘画遗作展后,穆索尔斯基深受感动,便根据哈尔德曼的十幅绘画创作了被誉为“19世纪俄罗斯最有独创性乐曲之一”的《图画展览会》。缥缈的音符传递着绘画中的色彩,“声与相”在穆索尔斯基的作品中交融。
俄国作曲家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肖像
2018年,在中国台北诚品画廊,“与常玉相遇”细看常玉个展伴随着极具生活质感的音乐,迎接着来来往往的观众。在大量留白的空间里,由音乐人陈粒所创作的纯音乐,变成了与常玉画作并存的环境同期声。筷子在蛋液里搅拌、开水倒进玻璃茶杯、拖鞋在木地板上摩擦……这些生活化的声音将观众带入到画家常玉在巴黎小房间里创作时的场景。墙壁上的画作与陈粒的音乐相称,给予观众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感受。常玉《椅子上的猫》,油彩、纤维板,48×31cm,1930年
纵观人类整个文明的发展,绘画与音乐结合的例子其实并不少见,二者之间的联系似乎自始至终都互相伴随存在。这种联结最远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中神秘而神圣的祭祀仪式,那些被描绘于洞窟岩壁上的画作,自诞生之时便密切呼应着承载部落命运的歌舞,成为人类文明最早关于艺术的创作记忆。原始壁画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音乐在那一时期更是为绘画带来了关于色彩与形式的重要启迪,继而引领其走向了表现主义与抽象主义的全新方向。音乐中极具特色的表现性与结构性两方面的特质,为当时的绘画提供了关键性的灵感,可谓绘画与音乐完美结合的又一绝佳典范。
瓦西里·康定斯基《Yellow Red Blue》,布面油画,128×201.5cm,1925年
关于绘画与音乐,古往今来的艺术大师们皆有其深刻而独到的体会与思考。法国浪漫主义艺术大师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认为:“绘画所激起的非常特殊的感情,是由一定的色彩安排、明暗转换达成的。也就是说,它是由可被称之为‘画’的‘音乐’所创造。”在其创作后期,画面中的笔触愈加传递出强烈的音乐性,色彩仿佛音符一般独立而连续。这种音乐启迪下诞生的全新色彩表达也令随后的绘画表现迎来了新的发展,尤其被印象主义画家们广泛承袭。直至后来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的画作,绘画与音乐在表现性上的共鸣可谓达到高峰。
亨利·马蒂斯《The Dance》,布面油画,260×391cm,1910年
在艺术的表现形式变得愈发多样、繁杂的当下,深耕绘画与音乐的创作者们同样可以在这两种具有共鸣的艺术形式中再次汲取能量。有此山文化的创始人奚韬,在从事音乐产业的同时也是一名收藏家,各种尺幅的画作分散在家和办公室的各个角落。他一直在思考音乐与绘画之间是否能在已知的传统模式上碰撞出新火花。在疫情这段特殊时间里,他决定用一张专辑来做一次跨界实验。《万物:与动物相遇》项目发起人奚韬
与“万物”相遇
在这个尤为不平凡的2020年,人们更懂得了在反思中再次认知自我、认识世界,奚韬也是如此,“这半年内我基本上都是与自己相处,会重新思考很多问题。当个人感受强烈迸发的时候,我希望借由音乐和绘画创造一个新的感知方式,从而呈现对这个时代的解读。”于是就在这个九月,由奚韬发起并策划的中国第一个音乐&绘画跨界项目《万物:与动物相遇》,历时半年时间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项目共邀请八组音乐人:好妹妹、粒粒、焦迈奇、王加一、陈婧霏、秦昊、张小厚、陈粒,集结来自海内外极具代表性的六家画廊旗下的八位当代艺术家:尤阿达、武晨、唐永祥、Daniel Sueiras、邱瑞祥、时永骏、佐藤晋也、黄一山,以在地球上与人类共命运的“动物”为主题分别两两分组进行绘画与音乐的创作。《万物:与动物相遇》先导片画面
根据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动物作为三种灵魂之一,是情感的源泉与支配,也是古今艺术家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海豚、穿山甲、猫、鸡、萤火虫、蝴蝶、鹿、河马,这八种动物被确定的过程十分有趣。奚韬让每个音乐人按照自己的第一直觉说出一种动物,然后给每种动物标上序号,打乱后再让音乐人抽签,从而确定自己创作的主题。更有趣的是,参与本次企划的创作者们(八位唱作人和八位画家)均在毫无沟通的情况下分头完成个人部分的创作,曲风、画风、时长、尺幅等皆不设限,只为最纯粹的艺术碰撞得以实现。“我跟音乐人们说,一定要纯粹从自身的思考出发,不要去想市场的问题。对于艺术家们也是如此,唯一的限制就是出于发行考虑作品必须是正方形,其他没有任何要求。”奚韬说。《万物:与动物相遇》先导片画面
于是在这样的安排下,各种巧合随机触发。艺术家黄一山在创作前并不知道自己与音乐人陈粒为一组,但他在创作时恰好以陈粒的作品为背景乐。他鲜有了解国内的音乐人,却一直有关注陈粒的音乐。“音乐会激发人创作时的状态,陈粒音乐中的空灵感和古怪感很符合我创作《月夜》这幅作品时的感受。”艺术家黄一山与时尚芭莎艺术记者分享着这段奇妙的缘分。在他眼中,这个项目最大的趣味点便是这种偶发性,图像的视觉感受与音乐更加直接的情绪传达相互介入,从而激发出受众新的想象空间。
《万物:与动物相遇》先导片画面
值此项目上线之际,时尚芭莎艺术(Harper's BAZAAR ART)专访万物项目创意人奚韬,邀请读者一同了解“与动物相遇”的历程。BAZAAR:在青年艺术家的选择上你出于什么考虑?奚韬:他们是我一直有收藏和持续关注的艺术家。这几位艺术家都很擅长将自己对于社会、自然、精神世界的思考赋予作品来呈现。所以当我把动物这个最基础的元素交给他们时,我觉得最终作品的呈现上会有独特的思考语言出现。其次就是这几位艺术家都有很成熟的艺术体系,在艺术领域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认知度,但在创作上也需要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延展,所以我希望他们能够参与到这个项目中,一起碰撞出新的火花。《万物:与动物相遇》艺术家之邱瑞祥
奚韬:对于策划者来讲,我希望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题目,不去干涉音乐人和艺术家们的思考和感受模式。提到动物,所有人都会在脑海里有一个形象,所以会有比较多元和丰富的展现形式。但我觉得,如果想要把艺术品和市场结合,就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话方式。如果去谈一个太过高深或虚无缥缈的命题,我们的受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很难快速形成共鸣。当动物主题出现的时候,大家可能会想,这首歌、这幅画呈现的动物形象和我脑海里的有何不同,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受众和作品间的互动,从而引起更深层思考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形式安排下,艺术家们的确在原有的表现形式上有了新的探索和突破。抽象艺术大师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在其《论艺术的精神》中曾经谈道:“他(一个画家),自然地要将音乐的方法用于自己的艺术。由此便产生了绘画的韵律、数学的与抽象的结构、色彩的复调,赋予色彩以运动的现代愿望。”这一点,在艺术家黄一山的作品中就有所体现。原本黄一山很少将动物这一意象放入作品中,但这一次,他将河马进行了扁平化处理,通过线条排列的疏密安排来呈现出一种接近音乐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黄一山《月夜》,2020年
而艺术家唐永祥所创作的《白色背景上一只猫 旁边还有一根绿色的线》更是偏离了奚韬原本的设想。唐永祥之前的作品通常是将具象景物在画布上彻底抽象出来,而这次作品中的主体猫却是一个十分具象的表达。“唐永祥选择猫是因为在家隔离的日子里,这只猫一直陪伴着他。虽然这次他也保留了之前的工作方式,但整个作品呈现的形式完全不同。如果不在疫情期间产生这个项目,唐永祥对猫的这种特殊情感可能就不会以这样具象的方式来表达,所以‘万物’这个项目存在着很多和当下的联结。”奚韬解释道。
唐永祥《白色背景上一只猫 旁边还有一根绿色的线》,2020年目前,《万物:与动物相遇》系列中已有两组作品在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咪咕音乐及AppleMusic等各大国内外音乐平台发布。之后,每周一、周四都会分别上线一支单曲。此外,线下展览和实体专辑也在紧密筹划中,很快会和大家见面。“为什么会做实体专辑?”奚韬觉得实体专辑在当代所扮演的角色有所改变,其功能性逐渐被收藏性所取代。在即将推出的实体专辑中,会将此次项目中的八张作品以30×30cm硬卡纸的形式放入其中,“我希望年轻群体拿到专辑后可以将里面的艺术作品装裱起来,从而建立一个收藏艺术品的习惯。”Daniel Sueiras《Don’t be a chicken 别那么胆小》,2020年BAZAAR:在企划“万物”这个项目时,你考虑的目标受众是谁?奚韬:应该是广泛意义上的年轻群体,并不局限于音乐爱好者还是艺术爱好者。其实音乐和绘画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只是音乐有相对更多的群众基础。所以让音乐介入到绘画中,我想也是一种所谓的“引流”方式吧。而我能做的就是考虑如何用广泛年轻群体能够接受的方式和他们喜欢的渠道,去帮助他们欣赏和收藏艺术。时永骏《被打扰的蝴蝶》,2020年
在《万物:与动物相遇》这个载体上,艺术欣赏的大门开放至所有人。奚韬认为,如果能有一小部分人愿意借由这种形式仔细去欣赏艺术、去了解艺术品背后的论述,那么这个项目就成功了。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受众不妨通过《万物:与动物相遇》在获得艺术享受与欣赏的同时,真切地感受音乐与绘画在共鸣之下所缔造出的巨大能量。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