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电影暗藏的艺术隐喻,你get到了吗?
作为当今最负盛名的导演之一,诺兰常常凭借“烧脑”的叙事手法与复杂的逻辑在业界引发轩然大波。熟悉他的观众都知道,在其电影中,每一个出现的元素都经过深思熟虑且富有寓意,艺术也不例外。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就从新片《信条》入手,与你一起探寻诺兰电影中的艺术隐喻。
CLUE #1
电影《信条》中的第一条艺术线索大约就藏在名字“TENET”中,这一单词来源于“Sator石板”——一种由五个五字单词组成的正方形石板。其神奇之处在于具有多种阅读方式与对称性:以中间的字母N为对称中心,石板上的其余字母皆围绕它一一对应;无论从左至右、从右至左,抑或从上往下、从下往上阅读,石板上的字母永远会组成五个相同的单词。
Sator石板最早被发掘于庞贝古城遗址中,其后又在意大利、法国、瑞典等欧洲多地被发现。据悉,Sator石板的历史至少可追溯至公元2世纪。
如果把石板多样化的阅读顺序与电影的时间顺序联系起来,不难体会到二者间的高度呼应——正向与逆向共存、回旋往复,这恰恰是诺兰电影典型的叙述逻辑。
而石板中的五个单词也分别对应了影片中的信息——SATOR是片中军火商Sator;AREPO为绘制戈雅赝品的画家;TENET是片名和组织名称;OPERA为发生爆炸的地点;ROTAS则是Sator保存艺术品的公司。
CLUE #2
讲到这里便来到了片中的第二个艺术元素,即艺术家戈雅(Francisco de Goya)。戈雅的作品可以说是维系片中角色关系的重要纽带——Sator的妻子Kat将戈雅作品的赝品以百万美元高价卖给丈夫,Sator以此威胁控制了她,引发之后一系列故事。
戈雅生活于18世纪的西班牙,宗教法规高度管束,描绘裸体严厉禁止,而他却在这个时代画出了《裸体的马哈》(马哈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姑娘)。由于当时的宫廷和社会舆论对《裸体的马哈》强烈不满,戈雅又绘制了一幅表情、姿态一模一样的《着衣的马哈》。
戈雅笔下的女性风姿绰约而恣肆,含沙射影了彼时宫廷中的风流韵事,甚至掩盖画中的男性角色成为画面主角。转观《信条》的选角,Kat的饰演者伊丽莎白·德比齐(Elizabeth Debicki)身高190cm,以绝对的高度优势压倒了片中男性角色。或许可以猜想,诺兰是否借戈雅的艺术暗示着影片中男女人物间的矛盾。
而这张赝品的作者Arepo,在片中从头至尾没有露面,仅存在于其他角色的对话之中。这也呼应了该单词本身——Arepo含义未知、来源不明,如同这位画家一样神秘。关于Arepo究竟是谁,网络上争论不休,有人认为他是Sator来自未来的盟友派来协助控制Kat的帮手,也有人认为他才是真正的幕后大佬。
CLUE #3
《信条》并非诺兰首次在电影中融入艺术元素。在与泰特美术馆(Tate)的“电影遇见艺术”主题系列采访中,诺兰曾说过自己最爱的艺术家是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这部经典作品的成功便受到了培根的启发。
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小丑这一角色就反复出现于蝙蝠侠相关作品中,但《黑暗骑士》中由希思·莱杰(Heath Ledger)所演绎的小丑却爆发出了更加深邃的黑暗力量。在采访中,诺兰讨论了小丑的化妆问题——角色的经典形象为皮肤苍白、头发绿色、嘴唇鲜红,而这样的造型在严谨且现实的世界设定中难以契合。但当他将培根油画中的人物带入场景时,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除此之外,培根在画作中常以大面积的黑暗空间营造引人入胜的视觉效果,而诺兰将这种“留白”手法贯彻进自己的电影创作中——“黑暗可以让观众思考这些空间中隐藏的事物。”
如果说培根的艺术创作带给诺兰的更多是形式上的灵感,那么下一位艺术家则是从空间构架上启发了诺兰的时间构架。
CLUE #4
在电影《盗梦空间》(Inception)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二人沿着楼梯不断上攀,最终登上顶端,镜头切换视角,楼梯如悬崖般于此中断。想必有些读者看到这一画面已然猜出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这位大师了——荷兰平面艺术家埃舍尔(M. C. Escher)。
在采访中,诺兰曾说过:“我深受埃舍尔的版画及其创作中艺术与科学、艺术与数学之间联系的启发。研究他的版画,让我实现了某种创作上的自由。”对比埃舍尔的作品《升序和降序》与《盗梦空间》中的楼梯,不难感受到二者高度的相似性。
这一结构被称为“彭罗斯楼梯”(Penrose Staircase),它在物理上不断上升,沿其上行,人们无从找到楼梯的顶点与尽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纵观整部《盗梦空间》,折叠、倒置的街道与建筑形成无尽的迷宫,贯彻了这样的空间形式。
埃舍尔是如何创作出这些错综复杂的视觉艺术的?1922年,他穿越西班牙,访问了格拉纳达14世纪的建筑阿尔罕布拉宫。基于几何对称的阿尔罕布拉宫复杂的装饰设计激发了他对镶嵌细分数学的兴趣,由此孕育出其经典的“镶嵌”艺术。
摩尔式建筑阿尔罕布拉宫
而上文中提到的“彭罗斯楼梯”同样源于埃舍尔对数学的深入研究。埃舍尔在创作生涯中与数学家交流密切,彭罗斯父子受其作品《楼梯之屋》启发,发表了论文《不可能的物体:一种特殊的视觉错觉》,并给埃舍尔寄了一份,埃舍尔读完后又创作出《升序与降序》。
CLUE #5
在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Douglas Hofstadter)1979年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中,作家将埃舍尔的平面艺术与作曲家巴赫的音乐共同讨论,提炼出其中的思维共性。说到这里,不妨再聊两句巴赫对诺兰的影响。
在关于电影《敦刻尔克》的采访中,诺兰曾说过:“这部电影的结构基于一种名为‘谢泼德音调’的音乐结构。”巴赫最为经典的乐曲之一《无穷升高的卡农》,整首曲子音调不断上升,最终却回到了起始时的c调,正是由于采用了“谢泼德音调”。巴赫常在音乐中运用该音调以营造步步紧逼的听觉张力,而诺兰在自己的电影配乐中也深得此法。
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惊叹于诺兰在艺术、音乐、哲学等一系列领域中的深入研究与运用。音乐本是存在于时间中的听觉艺术,而绘画是存在于平面中创造空间的视觉艺术,诺兰却深度结合视听,将视觉上循环往复的平面概念与音乐中最为抽象的听觉感受具象为电影创作,共同呈现“时间”这一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