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拉乌尔·德·凯泽:画家中的画家

赵泽宇 时尚芭莎艺术 2022-03-18



艺术家拉乌尔·德·凯泽(1930-2012年),2009年,摄影:Christophe Vander Eechen



目前,卓纳画廊香港空间正在呈现拉乌尔·德·凯泽在大中华地区的首次个展。作为公认的“比利时当代绘画之父”,德·凯泽对许多艺术家都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了解他的创作和生平,探究这位被称为“画家中的画家”的艺术大师究竟有何魅力。




比利时画家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是20世纪欧洲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被称为比利时艺术世界中的“狮身人面像”。在50余年的艺术职业生涯中,他凭借对绘画媒介所抱持的充满直觉而又严谨的创作天赋,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刻画,创造了许多充满着隐晦联想、简朴却触动人心的绘画作品。



拉乌尔·德·凯泽《归途I》,布面油画,110×167cm,1999年


他直觉地平衡具象与抽象的创作方式,以充满感性又高度精准的手法将形式提炼成画面本质,并且不可思议地通过对颜色和形式的直接处理,来达成最大化的视觉效果。德·凯泽的这些艺术语言启发着后辈艺术家们对绘画表面的深刻介入。



吕克·图伊曼斯与拉乌尔·德·凯泽,2008年

瑞贝卡·莫里斯访问德·凯泽的工作室,比利时,2010年,摄影:Greg Kozaki


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曾表示自己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画家与画家之间的共鸣”;克里斯·奥菲利(Chris Ofili)称赞他的绘画“抵达了我们少有人敢于深入的地方——那片没有声音的、不可感知的地方”。托马·阿布茨(Tomma Abts)、苏珊·弗雷孔(Suzan Frecon)、瑞贝卡·莫里斯(Rebecca Morries)等著名艺术家也都曾讲述过德·凯泽对他们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


《拉乌尔·德·凯泽:漂流》,卓纳纽约,2015年


除在艺术家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外,德·凯泽还收到了众多策展人和评论家的赞誉。《纽约时报》首席艺评人罗贝塔·史密斯(Roberta Smith)曾对他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德·凯泽)是一位绝顶的色彩天才,他对静默、朴素的美有着天生的直觉。它们不强求你的关注,却捕获了你的眼睛。”



       重估日常现实


拉乌尔·德·凯泽的工作室,墙上的一组作品是艺术家《最后的墙》系列,摄影:Jef Van Eynde


德·凯泽于1930年出生于比利时莱茵河畔的代因泽,从14岁起就开始绘画。然而他的创作中断了一段时间,直到33岁才重启自己的艺术之旅,前往丹泽艺术学院并师从罗杰·拉维尔(Roger Raveel)接收系统的绘画训练。


拉乌尔·德·凯泽《Z.t.(Rand)(Untitled(Edge))》,1964年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德·凯泽跟随老师拉维尔的脚步参加了以“重估日常现实”为目标的“新视野”(Nieuwe Visie)前卫艺术运动。它的精神与德·凯泽的创作兴趣十分契合:他以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和从窗中窥探到的景色为对象,比如门把手、花园的水管和窗前的树,重点围绕抽象概念的色彩、空间和形式,将日常物品转化为审美主题。


《拉乌尔·德·凯泽:毕生之作》,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S.M.A.K.),2018年


婚后为了家庭,德·凯泽需要稳定的收入保障,因此一直做着公务员的正职工作,还曾做过体育记者。记者摄影工作的职业敏感性使他在创作时专注特写镜头,以图像化和抽象化相结合的方式模糊图像平面与实际物体之间的边界。而“足球场”这一主题也反复以抽象的形式出现在其作品中。

拉乌尔·德·凯泽《下沉》,1983年


1971年,德·凯泽代表比利时参加圣保罗双年展。整个70年代对于这位艺术家来说,是一个确定性逐渐丧失的过程。在背离了那种强有力的绘画风格后,他试图追寻绘画初学者的“笨拙”,其艺术语言变得更加简洁自得。


凭借对自然强大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感受,他探索着现实与抽象、熟悉与陌生之间的视觉张力,其作品表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开放性,吸引观众不自觉地在这种模糊与暧昧中耽于默想。


拉乌尔·德·凯泽《时刻》(Moments),布面油画,121.9×190.2cm,2003年 ©拉乌尔·德·凯泽 / 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 比利时SABAM,图片提供:拉乌尔·德·凯泽家族及卓纳画廊

《拉乌尔·德·凯泽:毕生之作》,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S.M.A.K.),2018年

《拉乌尔·德·凯泽:毕生之作》,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2018年

《拉乌尔·德·凯泽:残余》,卓纳纽约,2003年


   绘画是一种感性艺术


德·凯泽的作品在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1992年


1992年,德·凯泽受邀参加了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这是其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自此他开始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崭露头角。次年,其又参加了由著名策展人卡斯帕·柯尼希(Kasper König)与汉斯·乌利希·欧布利斯特(Hans Ulrich Obrist)策划的重要群展《破碎的镜子》。



拉乌尔·德·凯泽《前方》(Front),布面油画,164.8×122.9cm,1992年 ©拉乌尔·德·凯泽 / 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 比利时SABAM,图片提供:拉乌尔·德·凯泽家族及卓纳画廊,这幅画是艺术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于1992年首次在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上展出,这是艺术家崛起的关键时刻。

拉乌尔·德·凯泽《蓝天》(Bleu de ciel),布面油画,70×50cm,1991-1992年


此时,他的创作进入鼎盛时期,绘画于他而言就像一场游戏——没有润色、无所谓失误、也没有偶然。德·凯泽尤其偏爱即兴创作或快速作画,观察颜料如何出于它自己的意志而细微流动;或将笔刷和颜料管直接甩向画面以留下绘画的笔触;又或是不加任何预设地混合颜色,试图通过“犯错”来达到超乎预期的效果。


拉乌尔·德·凯泽《阁楼 14》,1992年

拉乌尔·德·凯泽《柏林-伯尔尼的帷幔》,1993年


《拉乌尔·德·凯泽》,芝加哥文艺复兴协会,2001年


德·凯泽曾说道:“我不想做一个‘漂亮’的画家,而是希望能粗糙地、无所顾忌地创作。”他将冲动与力量转化到绘画工具之上,滴落的色彩与平面相互对抗,如同擂台上的拳击手。在这种方法下,他也不完全是自己绘画的主人。


拉乌尔·德·凯泽《无题》(Untitled),布面油画和木炭,41×36.5cm,2007年 ©拉乌尔·德·凯泽 / 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 比利时SABAM,图片提供:拉乌尔·德·凯泽家族及卓纳画廊

拉乌尔·德·凯泽《坠落的球》(Falling Balls),布面油画、石膏粉与炭笔,44.1×34.3×2.2cm(含框),2010年 ©拉乌尔·德·凯泽 / 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 比利时SABAM,图片提供:拉乌尔·德·凯泽家族及卓纳画廊


尽管德·凯泽在创作时允许意外发生,却能够精确地掌控画布。作家伯纳德·德沃弗(Bernard Dewulf)以“诗性”一词概括其创作:“这些绘画对于诗性的处理在积极的意义上来说,不是过于柔和或者半柔和的,而是精准的。他总是试图非常精准地思考自己想通过画布和纸本去表达什么,他在精确度上堪称大师。这种精准性就是我对他的作品中诗性的理解。”

《拉乌尔·德·凯泽/吕克·图伊曼斯》展览现场,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S.M.A.K.),2001年


对于艺术家来说,绘画是一种非常感性的交流方式,并需要用一种明智的手段去构建感性。但总的来说,绘画是一种感官艺术,它与心灵的联系胜于与思想的联系。


德·凯泽试图通过研究色彩,探究艺术家和载体之间的关系来重视绘画。他加深了对抽象空间的研究,并排或部分重叠地插入了多个结构化的彩色平面,创造了深度的幻觉,并为水彩作品赋予了建筑美感,在画面上对空间进行连续的重新定义。


《拉乌尔·德·凯泽:来吧,再玩一次》,卓纳画廊(纽约),2001年

《拉乌尔·德·凯泽》展览现场,卓纳香港画廊,2021年



       归途仍是旅程


德·凯泽的作品在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现场,2007年

《拉乌尔·德·凯泽:毕生之作》,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S.M.A.K.),2018年


进入新世纪,德·凯泽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览,例如2004年的欧洲巡回展和2007年的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影响力持续扩大。2018年,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和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联合为他举办了大型回顾展《毕生之作》。这些展览常以Retour(回到原地)、Replay(重现)等带有重复意味的单词命名,与德·凯泽晚年创作作品的核心概念——Return(回程)相呼应。


拉乌尔·德·凯泽《风中的三个稻草人》(Three Scarecrows in a Gale),布面油画,90×125cm,2006年 ©拉乌尔·德·凯泽 / 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 比利时SABAM,图片提供:拉乌尔·德·凯泽家族及卓纳画廊

拉乌尔·德·凯泽《旅程》(Passage),布面油画,34.3×44.1cm,2010年 ©拉乌尔·德·凯泽 / 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 比利时SABAM,图片提供:拉乌尔·德·凯泽家族及卓纳画廊

《拉乌尔·德·凯泽》展览现场,卓纳香港画廊,2021年


在谈到自己重画先前作品的原因时,德·凯泽讲了一个关于问路的故事:“有一次我在法国徒步旅行,一位老教授对我说:‘与其说四处环游,我建议你每天从同一个地点出发……’因为我知道回去的路,所以我问他回来时走哪条路。他回答说:‘就走同一条路,归途也是一段路程。’我被这句话中简单的真理打动了:归程确实不同,一切又焕然一新了。”



拉乌尔·德·凯泽《刻痕(的习作)》((Study for)Notch),布面油画,68.6×48.5cm,1988年 ©拉乌尔·德·凯泽 / 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 比利时SABAM,图片提供:拉乌尔·德·凯泽家族及卓纳画廊

拉乌尔·德·凯泽《刻痕的习作》(Study for Notch),布面油画,56.2×51.4×2.5cm(含框),1988年 ©拉乌尔·德·凯泽 / 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 比利时SABAM,图片提供:拉乌尔·德·凯泽家族及卓纳画廊

拉乌尔·德·凯泽《刻痕》(kerf(Notch)),布面油画,157.5×140.3cm,1989年,私人收藏


事实证明,“重走回头路”是正确的,德·凯泽的视角的确随着时间而变化了。他将每一幅画视作一次暂时性分割,介于过去的描摹和尚未触及的未知之间。当把注意力聚焦到画布的各个侧面时,他在曾经的作品里看到了与众不同的故事。于是,他把这些作品裁掉、涂抹、重组、再命名,直到看不出从前的影子。


《拉乌尔·德·凯泽:重播,1964-2007年间的绘画》展览现场,德国伯恩美术馆,2009年


他还曾创作过一张赛车手的绘画,但之后却将赛车手完全截掉,仅留下画布之前的侧边,并把他们分成了两幅画,分别以《Race 1》和《Race 2》命名。因为他发现:印象比物体本身更能描绘出主人公的世界。


拉乌尔·德·凯泽《穿越》(Across),布面油画,49.8×70.2cm,2000/2009年 ©拉乌尔·德·凯泽 / 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 比利时SABAM,图片提供:拉乌尔·德·凯泽家族及卓纳画廊


拉乌尔·德·凯泽《来吧,再玩一次 nr.2》(Come on,play it again nr. 2),布面油画,130×190cm,2001年 ©拉乌尔·德·凯泽 / 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 比利时SABAM,图片提供:拉乌尔·德·凯泽家族及卓纳画廊


拉乌尔·德·凯泽《通透》(Airy(Vederlicht)),亚麻布面丙烯,34.6×44.1cm,2010年 ©拉乌尔·德·凯泽 / 纽约艺术家维权协会(ARS)/ 比利时SABAM,图片提供:拉乌尔·德·凯泽家族及卓纳画廊


点点散落在画面,仿佛在等待意义的到来,逐渐柔和的笔触和阴影的细微演变则是画家在不断变化的尘世中冒险的美学诠释。

拉乌尔·德·凯泽《最后的墙》系列在卓纳香港展览现场,2021年,在这一系列画作里,艺术家不设限地面向自己过去数十年探索过的所有创作取向,这些画好像对应艺术家过往作品的编码。


他将系列作品视为一种日记,其中的每一件看起来都很完整,却又只是同一事物不同细节的呈现。那些看似神秘、无从定义、碎片化的作品拼凑出的是德·凯泽连续、自省的创作过程,也是一位伟大的漫步者对艺术的热忱付出和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深刻追索。



▲▲▲ 正在展出 ▲▲▲

《拉乌尔·德·凯泽》展览现场,卓纳香港画廊,2021年


展览: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

时间:2021年1月15日-3月6日

地址:卓纳画廊香港空间(David Zwirner)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80号 H Queen's 5-6楼




精彩回顾: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草书大师,傅山了解一下!

年轻人租房难?艺术家们其实也难……

艺术家越痛苦,作品越好吗?



















编辑、文  赵泽宇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