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春天,买什么艺术品最靠谱?


奈良美智《柏林 巴拉克,1号室》,综合媒材装置,263×317×279cm,2007年,估价待询,內含:1.奈良美智《温室女孩》,压克力、画布,146×130.5cm,2007年;2.奈良美智《三姐妹(柏林版)》,压克力、木板,102.5×183cm,2007年



4月21日,保利香港2021春拍现当代艺术专场将于保利香港艺术空间举办。香港春拍一直以来被视为反映亚洲艺术市场的晴雨表,而作为在中国市场居于领导地位的拍卖行,保利香港此次拍卖无疑成为市场焦点。




逆势而上

好作品才是硬道理


纵观2020年下半年艺术品二级市场行情,疫情影响仍在持续,线上拍卖、多元风格形成大势所趋,现当代艺术以其持续向好的稳定性成为主流拍品。拍卖行无不希望通过呈现多元化与国际化的面貌,吸引到尽可能广泛的受众群体,并以稳妥之选保住其稳如磐石的成交率。

周春芽《桃花》,水彩、纸本,32.5×43.5cm,2018年,估价:250,000-350,000港元

在这样一股多元浪潮之下,专注于艺术史脉络的深耕似乎短暂缺席,但其重要性仍不容忽视。近来,街头艺术几乎“屡战屡胜”,看似以千禧藏家为主要拥趸,实则受众亦不乏资深藏家。而近来连续攀升的不斐战绩,正是因其已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并在艺术史脉络中逐渐获得认可。

习福德《天蓝奇卡诺斯》,综合媒材、画布,150×150cm,2020年,估价:90,000-150,000港元


在欧美市场仍反复受困于疫情之时,中国艺术市场自2020年下半年起已逐渐回温,两场大型艺博会的成功落地与数场拍卖的亮眼成绩为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2021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重回全球第二大艺术市场,并以36%的拍卖总额占有率成为全球最大公开拍卖市场。


周春芽《中国山水》,油彩、画布,72.5×60.6cm,1994年,估价:1,800,000-2,600,000港元


中国艺术市场的影响力提升体现于两方面:中国藏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艺术家亦在渗透国际市场。伴随着香港拍卖日益国际化,中国现当代艺术曝光度持续上升。在市场整体下行之时,中国现当代艺术版块却有逆势而上之势,30余位中国现当代艺术家在2020年刷新了个人拍价纪录。可见,无论行情如何变化,杰出艺术家的顶尖作品永远是“硬通货”。


张晓刚《男孩肖像》,纸本油彩、铅笔,55×68cm,2004年,估价:500,000-800,000港元


作为艺术市场领导地位的拍卖行,2020年,保利香港现当代艺术秋拍创历史新高——成交率94%,销售成绩5.5亿港元。对此,保利香港拍卖执行董事张益修(Alex Chang)表示,实现亮眼成绩的关键在于找到切入点:“2020年两场秋拍的艺术史脉络都很清晰,故而各版块都展现出市场的强劲信心与需求。”而在本次保利香港2021春拍现当代艺术专场的拍品设计上,脉络梳理同样可见。


丁衍镛《仕女;及构图I》,油彩、木板(双面画),59×48.2cm,1968年;及1964年,估价:4,500,000-6,500,000港元

 

值此春拍即将到来之际,时尚芭莎艺术(Harper’ s BAZAAR ART)独家专访保利香港拍卖执行董事张益修,与之就本次拍卖及市场前景展开深度对话。


保利香港执行董事张益修


BAZAAR:中国重回全球第二大艺术市场并成为最大拍卖市场,这对于本次拍品设计及征集有何影响?对于保利香港在整个保利拍卖体系中的位置又有何影响?


张益修:保利拍卖不断积极布署,开拓不同地区市场与藏家群。去年虽面临疫情挑战,但香港公司创下历年来最高私洽总额与拍卖成交率、北京十五周年拍卖创下新高,均显示出保利的影响力有增无减。这一季,我们着重于亮点作品与专题的呈现,减少拍品数量让藏家更能聚焦。


乔治·马修《利诺西里斯》,油彩、画布,90.5×71.7cm,1978年,估价:500,000-800,000港元


BAZAAR:如今,对于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海内外藏家的反应有何异同?


张益修:中国当代艺术品呈现了独特的时代脉动,因此不同区域、不同世代的藏家对其有着特殊的情感因素。藏家群体以中国为主,但也有来自日韩和欧美买家的持续购藏,这反映了艺术家和作品自身的魅力。


黄宇兴《熔炉》,油彩、压克力、画布,170.2×230cm,2012年,估价:800,000-1,500,000港元



风华盛宴

中国现当代艺术


中国现当代艺术市场历经几十年发展,早已成为各大拍行每季拍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每一次拍卖于藏家而言无疑都是构建、评估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的重要机会。纵观本场拍卖,拍品跨越年代与风格流派,上至20世纪华人抽象艺术家,下至80后年轻面孔,时间脉络清晰明朗。


赵无极、朱德群等抽象艺术家近两年于亚洲二级市场中的表现有目共睹,2020年迎来百年诞辰的朱德群又成功过亿。50、60后艺术家已实现“集体性辉煌”,个中翘楚的最高成交价可比肩国际一线在世艺术家。70、80后艺术家逐渐脱颖而出,但学术价值体系尚处于完善之中,任重而道远。


陈飞《杀人者——科学怪人的新娘;及杀人者——趣味游戏》,压克力、画布(共两件),30.4×20cm&40×30cm,2010年,估价:65,000-85,000港元


BAZAAR:此次拍卖集中呈现了不少中国现当代艺术佳作,征集时出于何种考量?


张益修:中国现当代是保利的老本行,在香港或亚洲其他地区都是最重要的主流版块。当前,西方当代固然处于扩张阶段,但中国当代艺术亦处于发展进程中。因此,回顾整理以及专题的推出非常重要,我们对此也具有责任感。


周春芽《绿狗》,油彩、画布,79.5×99cm,2004年,估价:1,200,000-1,800,000港元

 

赵无极、朱德群融合了国际语汇的早期华人抽象艺术家形成“国际盘”,成为各大拍场中的中流砥柱。本次拍品亦包含此二位作品,其中赵无极作品《12.04.60》是其跨越“甲骨文”与“狂草”时期难得一见的代表作,满幅饱和橘红色作品尤为罕见;而朱德群“宝蓝色”时期的作品充满光影变化,同样极富意义。


赵无极《12.04.60》,油彩、画布,100×81cm,1960年,估价:45,000,000-65,000,000港元

朱德群《深度的共鸣》,油彩、画布,80.6×100cm,1987年,估价:3,500,000-5,000,000港元


BAZAAR:赵无极、朱德群等艺术家的市场是否已到达高位?藏家出手会因此更加慎重吗?


张益修:两位艺术家的市场从2005年后逐渐攀升,十年前也曾被视为高点。但好艺术家和好作品从不会寂寞,也没有机会捡漏。去年,我们的几件赵无极作品私洽金额创历史新高。在当前大环境下,艺术品无疑是藏家最有利的保值和投资目标。


朱德群《无题-1994》,水墨、纸本,35×46.5cm,1994年,估计:120,000-240,000港元


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对本土价值和语言的回归,余友涵等偏重本土语汇的抽象艺术家亦逐渐被市场认可。本次上拍两件作品《抽象1990-10》与《抽象05.4》为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跨时十多年,是梳理其创作路径的重要线索。


余友涵《抽象05.4》,油彩、画布,157.5×104.3cm,2013-2018年,估价:1,800,000-3,200,000港元

余友涵《抽象1990-10》,压克力、纤维板,83×85.4cm,1990年,估价:2,200,000-4,200,000港元


此外,“F4”中的张晓刚、王广义均有作品出现于本次拍卖。张晓刚在2011年前后问鼎拍场,作为一位行情稳健的蓝筹艺术家,其作品总量与流通精品量较少,尤以“血缘:大家庭”系列为高光。本次拍品《儿子》以灰色背景模拟出银盐老照片质感,平滑笔触塑造柔和造型,正是该系列的成熟之作。


张晓刚《儿子》,油彩、画布,149.5×120cm,2005年,估价:1,800,000-2,600,000港元


60年代的艺术家则呈现了张恩利、刘炜和刘野的作品。张恩利作为中国当代最成功艺术家之一,1997年被香格纳画廊代理,2010年成为豪瑟沃斯唯一签约的中国艺术家,近三十年来始终是中坚力量。本次拍品《无题》与《抽斗柜》分别呈现出艺术家对人物与物体的衔接讨论与对空间的专注探讨。


张恩利《无题》,油彩、画布,199.6×179.6cm,2005年,估价:800,000-1,200,000港元

张恩利《抽斗柜》,油彩、画布,200×249.2cm,2009年,估价:800,000-1,600,000港元


刘野近年来市场表现稳健,2019年总成交额位居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榜首,又成为卓纳画廊代理的首位中国艺术家,开启上升时期。本次拍品《蒙德里安的黄和蓝》创作于1995年,高度叙事性的绘画风格融汇了他在德国时期的创作脉络,呈现出艺术家融合生命经验的过程。


刘野《蒙德里安的黄和蓝》,压克力、油彩、画布,45×45cm,1995年,估价:6,000,000-8,000,000港元


而刘炜本次拍品《革命家庭系列》是其最被市场认可的早期成名作“革命家庭”系列,亦是他早期对社会思考的经典之作,以稀缺性和独特时代精神而具有极高收藏价值。


刘炜《革命家庭系列》,油彩、画布,50×50cm,1991年,估价:3,200,000-4,200,000港元



异军突起

亚洲年轻面孔


紧随50、60后艺术家的脚步,70、80后两代艺术家相继站稳脚跟,刘韡便是其中代表之一。本次上拍作品《场域》跳脱了图像及批判性的象征,构图严谨有序,以强烈的色彩反差烘托出画面之动势与张力。


刘韡《场域》,油彩、画布,180.3×442.2cm,2009年,估价:2,000,000-3,000,000港元


2013年,艺术家陈飞将中国80后艺术家的拍卖纪录刷新至500万。2020年,陈可、黄宇兴、陈飞等人在香港表现强势,将70、80后再度引入主流视野。本次上拍两件陈飞作品,将其对艺术与生活价值的挖掘以及叙述潜能发挥到极致。黄宇兴的作品则将其对重构语言的使用及对色彩的把控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飞《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压克力、画布,130×114.5cm,2006年,估价:1,200,000-2,000,000港元
黄宇兴《五棵松树》,压克力、画布,65×45cm,2019年,估价:300,000-500,000港元


BAZAAR:在你看来,中国70、80后两代艺术家目前在二级市场中处于何种阶段?又当如何突破?


张益修:70、80后艺术家大概处于中生代位置,一级市场稳固但二级市场仍需逐步发展。不同风格的异军突起已可见,但尚未形成群体效应。当代艺术家还在创作中,新作品需要持续地受到市场肯定以及学术界认可,方能在市场上达到下一阶段。


六角彩子《无题(ARP18-005)》,压克力、画布,100.5×100cm,2018年,估价:500,000-1,000,000港元


2019年香港春拍中,奈良美智作品以1.16亿港元高价成交,震惊四座。数据显示,千禧一代收藏家是2020年艺术品消费最高群体,其入局对行业规则的影响以及扁平风格、“萌”文化的势如破竹走势不容忽视。本次拍卖亦呈现了奈良美智的顶级佳作,以及不少潮玩衍生品和涂鸦艺术。

奈良美智《柏林 巴拉克,1号室》,综合媒材装置,263×317×279cm,2007年,估价待询,內含:1.奈良美智《温室女孩》,压克力、画布,146×130.5cm,2007年;2.奈良美智《三姐妹(柏林版)》,压克力、木板,102.5×183cm,2007年


对此设计,张益修则给出了更为宏观的诠释:“从街头涂鸦到潮流艺术,都是我们这代人的共同语汇和生活组成。艺术本该顺应艺术史发展的脉络,而当代艺术的定义之一就是当下的艺术风格与创作。”


这般理念无疑契合了整场拍品:整合不同地域与时期的艺术、考虑多方藏家的品位,包容之中亦专一。在体现时代性、容纳多元风格的同时,为藏家带来了更为专业而聚焦的专题梳理。

▲▲保利香港2021年春季拍卖▲▲




精彩回顾:
毕加索、草间弥生佳作首次曝光,艺术大师是如何炼成的?
为何你觉得小米的新Logo不值200万?
专访罗马教皇后人,揭开一段鲜为人知的艺术往事……












策划  齐超
编辑、文  韩晗
图片提供  保利香港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