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希望与回忆,上海这场沉浸式大展你一定要看!
8月26日-10月17日,上海chi K11美术馆正呈现藏品展《轻盈与存在》,展出艺术家塩田千春的大型装置《I hope…》与徐道获的《中转站,伦敦工作室》。这是两件作品首次在中国内地展出,为观众带来对生命、记忆和文化集体性等存在主义问题的探索。
希望的织网
Threads of Hope
没有人能忽视这件作品,而它也让艺术家迅速“出圈”、赢得国际艺术界的认可,并随后相继在五大洲举办个展。2019年,其大型回顾展《灵魂颤抖》在东京六本木森美术馆(Mori Art Museum)举办,成为该馆有史以来参观人数第二的展览。而塩田千春也成为继草间弥生后日本又一位备受关注的女性艺术家。
塩田千春《未知的旅程》(Uncertain Journey),红线、钢铁,2019年,东京六本木森美术馆个展“灵魂颤抖”现场,摄影:Sunhi Mang,Photo Courtesy: Mori Art Museum, Tokyo © VG Bild-Kunst, Bonn, 2021 and Chiharu Shiota
出生于1972年,塩田千春毕业于京都精华大学油画系,随后到德国求学,并师从著名装置艺术家丽贝卡·霍恩(Rebecca Horn)与“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其深受法国观念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的影响,作品主要包括装置、行为表演与影像。
塩田千春《My Cousins' Faces》,600张艺术家亲戚的照片,1998年,摄影:塩田千春,© VG Bild-Kunst, Bonn, 2021 and Chiharu Shiota
今年,艺术家再创力作《I hope…》,以六年前《手中的钥匙》为基础,无数红线从天花板悬垂而下,其上串连着世界各地艺术爱好者寄给她的信件,讲述着他们的愿望;地面则静卧着金属骨架制成的小船,仿佛驶入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时尚芭莎艺术(Harper’s BAZAAR ART)独家专访艺术家塩田千春,深入探讨其创作材料、过程、理念及个人经历。
BAZAAR:作品《手中的钥匙》从想法到真正落地成型,一般需要多久?通常会经历怎样的过程?
塩田千春:如果是一件崭新的作品,我通常会花两年左右准备相关计划。以2015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的作品《手中的钥匙》为例,决定参加展览前一年,我已经大概想好作品的样子,并在脑海中反复构想、收集材料,做一些尝试。等来到现场,我才开始实地布展,将想法都付诸实践,渐渐完成作品。
BAZAAR:你是否有因现实情况限制而未能实现的作品?
塩田千春:我觉得没有无法实现的作品。这么说是因为如果要展出,作品必须在开幕前完成。反之,只要展览开始了,那时呈现的作品无论是何种样子,都算这个作品已经完成。到现在为止,最难的一次应该还是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时的作品。现场布展时,墙壁因钥匙的重量渐渐扭曲,我们一度不得不暂停布展。不过,好在最后还是顺利完成。
不在中的存在
Existent while not present
1994年,塩田创作了第一件装置作品《成为绘画》(Becoming Painting),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遍染红漆,这是她首次突破空间与媒介的限制,也被其视作“一种解放”。而红色无疑是艺术家最具标志性的色彩,如同人的血管,代表着浓烈的情绪。
除去早期行为艺术作品,装置艺术逐渐成为其创作核心。而丝线、日常事物与庞大的空间无疑是她作品的关键词。于艺术家而言,平行或缠绕的丝线代表着人与人之间复杂而亲密的关系,这不仅是一种材料,更是一种探索内心与情绪的方式。
同时,从世界各地征集而来的信件、鞋、钥匙等日常事物也让其作品充满回忆气息。如钥匙保护着人们的私密空间,又具有人体的形态,背后交织着无数个体的故事与经历。
BAZAAR:你的作品通常会用到床、信、鞋、钥匙等日常物件,且许多是向不同人收集而来的,在征集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或有趣的故事?
塩田千春:以鞋为例,当我围绕鞋来做一件作品时,我会向陌生人征集,也会请他们把和这双鞋有关的故事写下来,一同寄给我。所以尽管我们没法直接接触,我也能奇妙地“见到”他们。从中,我看到了我创作的核心主题——不在中的存在。我一直在作品中使用“被谁用过的物品”。这些“物品”凝结了人们的回忆,尽管他们并不在场,但你能感觉到他们是存在的。这一点让我觉得很有趣。
两年前,刚收到东京六本木森美术馆邀请举办个展后不久,塩田千春就被诊断出癌症复发,直面生死与痛苦治疗让其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与更坦诚的表达,这也是彼时展览主题“灵魂颤抖”的意义。
BAZAAR:生离死别、病痛折磨是你作品中常蕴含的主题,这些作品有怎样的意义与作用?是宣泄、治愈,还是再次经历痛苦?
塩田千春:我的创作主题来源于个人经验。确实,我想通过创作来克服一些东西。患癌并且开始接受治疗后,我从医院带回一些用光了的癌症药剂包。我把装饰圣诞树的灯泡放了进去,它就变成了一件散发着明亮光线的作品。
我并不是想着要向外展示才创作这个作品,也无意向外展示。我只是想着“想要活下去”,因为这种念头非常强烈,这件作品才得以诞生。总之,我如果不创作,我会失去我自己,也会辨认不清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塩田千春《I hope…》,丝线、纸、钢铁,尺寸可变,2021年,König Galerie, Berlin, Germany Photo by Sunhi Mang © VG Bild-Kunst, Bonn, 2021 and Chiharu Shiota
在庞大的空间中,《I hope…》不仅是艺术家对个人境况的愿景,也能让经历了疫情的观众从中感受到治愈、沉思与生命的希望。丝线下的船只已不再破旧,带领着人们驶向未知方向,虽充满不确定性,但也象征着前进、新的开始与希望的未来。
你在他乡还好吗
Are You Homesick?
徐道获《中转站,伦敦工作室》,聚酯纤维、不锈钢管,212×189×225cm,2015年,摄影:Taegsu Jeon.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Hong Kong, Seoul, and London.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徐道获就辗转于异国他乡,对于归属感、身份界限以及个人与群体在全球文化中的联系有着深刻体会。其作品以织物雕塑著称,按照比例重现了艺术家本人在韩国、罗得岛、柏林、伦敦和纽约等地的旧居,从而超越了地理位置的限制。
徐道获《中转站,伦敦工作室》,聚酯纤维、不锈钢管,212×189×225cm,2015年,摄影:Taegsu Jeon.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Hong Kong, Seoul, and London.
上世纪90年代末,跟当下许多年轻人一样,初到纽约的徐道获也面临租房难的问题。最初,对于租房给一个初出茅庐的艺术家,房东十分犹豫,但后来不仅与之成为亲密好友,还大力支持其早期的织物作品创作。在去世前,房东特意允许艺术家用该公寓完成其作品《Rubbing/Loving》,该作也传达了房屋之于艺术家的情感寄托,以及他与房东间的友爱联结。
徐道获正在创作《Rubbing/Loving》
这种对人与人关系的探索也体现在其“楼梯”系列装置中。2010年,徐道获受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委托,以连接自己出租屋与房东住宅的狭窄楼梯为灵感,在特定展厅的天花板上打造了一件粉色悬空装置。楼梯如桥梁般沟通着两个空间,也将原本素不相识、不同国家的人们联系起来,带给人被回忆包裹的温馨之感。
徐道获《Staircase-III》,聚酯纤维、不锈钢管,尺寸可变,2010年,现藏于泰特现代美术馆
而此次在上海chi K11美术馆展出的作品《中转站,伦敦工作室》延续了其一贯的艺术风格,围绕“家”的概念。半透明的聚酯纤维和连接空间是该作的重要标志,隐喻通往时间、不同文化还有艺术家自身生活与经历的通道,也吸引着观众走进作品;如梦似幻般的旅程激发了人们对“家”的回忆。
徐道获《中转站,伦敦工作室》,聚酯纤维、不锈钢管,212×189×225cm,2015年,摄影:Taegsu Jeon.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Hong Kong, Seoul, and London.
无论是传递希望的“I hope…”,还是象征“家”的装置,这些作品均大量重复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物品,饱含对个人记忆、经历与身份的质疑与深入探讨,无不传达出人们对最朴素且普世情感的追求,激发观者的深切共鸣。
此外,馆内与展览“轻盈与存在”同步进行的还有群展《BREAKING THE WAVES 破浪》,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14位(组)国际艺术家的作品,为后疫情时代发声。看完以上作品,你是否回想起了什么?
展览①:轻盈与存在
时间:2021年8月26日-10月17日
展览②:BREAKING THE WAVES 破浪
时间:2021年7月17日-10月17日
地址:上海chi K11美术馆
↑点击小程序购买联展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