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你觉得生活对你不公时,只用做这1件事

团长和他的主创团 黄启团 2023-12-12
 近期直播 
实用!如何用心理学,化解育儿困扰
价值上万线下亲子课现场直播

✦用心理学,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NO.184



作者:黄启团


编辑:凯特  

图片整理自专业网站,已获得版权


这是一篇连载的“哲学”文章,一般人会以为很深奥。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影响了心理学的发展,团长用自己的语言解读了,现在它更通俗易懂,值得大家阅读。 

当你真正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内涵,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

上一篇点击这里阅读:刀郎《罗刹海市》中的奥地利“富二代”:为何说语言的边界,就是你世界的边界

更欢迎有自己见解的朋友,留下你的评论,团长会与你交流。期待知音!
不可言说部分虽不能言说,但可以显现
维特根斯坦认为,不可言说的部分虽然不能言说,但可以显现。同样,生活的答案虽然无法用言语描述,但可以被显现。显现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方式,但显现之后,生活中的问题就会消失。

比如:

在艺术,一幅画你无法用语言描述它的美,但它就呈现在那里;

在宗教领域,你无法用逻辑解释是谁创造了上帝,但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上帝就在那里;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有很多事情用逻辑无法解释得通,但生活会给你答案。

我初中前两年在村办学校读书,初三才有机会到镇办中学,当时学校条件有限,没有英语老师。

因为不会英语,考大学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对当时我来说,跳出“农”门唯一的出路就是考上师范学校(当时师范学校初中毕业就招生,不需要考英语),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那个时候我雄心勃勃,因为我名次在班级中一直数一数二,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上师范。然而,当成绩公布时,我竟然排名第六,只有前五名同学会被师范学校录取,而偏偏平时分数都比他们好的我却落榜了。

当时的我觉得命运真的很不公平。为什么我如此努力,平时一直保持第一名,考试时却一下子掉到第六名呢?为什么就招五个人,而我却偏偏要卡在第六名呢?

我非常难过,觉得命运给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多少年的寒窗苦读都付诸东流了,我的未来在哪里,难道继续重复祖辈的路吗?

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不合逻辑的事情出现,你无法用逻辑解释,不可言说,但生活会给你显现,一旦显现,生活中的困惑与迷茫就能迎刃而解。

现在回看,如果当时我考上了师范学校,那我的一生可能就会变成在某个乡村的小学里做老师,最多也只能做到乡村小学校长,而且现在不少乡村小学都关闭了,说不定重回农村耕田。

肯定就不会有机会进入心理学领域,也无法来到广州这样的大都市,更不会有后来周游世界的人生经历了,现在也无法与大家分享心理学这么好的学问。

那个无法用逻辑解释的事情,生命向我呈现了它的答案,当生活呈现出它的答案时,你会豁然开朗。

不可言说的世界是可言说世界的背景,因为我们根本不了解背景,所以,我们对可言说世界中的很多事情会感到迷惑。

因此,当你的生活中出现什么你无法理解的“问题”时,你不用去思辨它,好好生活,等待它的呈现,就够了。


在无法言说之处,人必须保持沉默
维特根斯坦有句名言:“what can say can be said clearly,what can not talk,should be passed over and kept silent”,即“凡是说出来的,都是可说清楚的;凡是不能说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因为不能说的,或说不清楚的,说了也是白说。

这本书引用了一个有趣的案例来说明一个观点:假设有一群人生活在一个黑白的世界,他们从未见过彩色。其中一个人叫玛丽,她离开了这个黑白的世界,进入了彩色的世界,她感到非常兴奋,决定把这个消息带回到黑白世界。

然而,玛丽唯一能用的传播媒介就是黑白电视,请问玛丽如何用黑白电视向她的伙伴们讲述彩色的世界呢?

难道她说:“外面的世界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么单调,要更亮一点,有种颜色叫黄,是最亮的……”她就算说尽了唾沫,也无法让他们真正理解彩色的概念,她只能选择沉默。

在中国古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意思,比如在《庄子·秋水篇》中有这么一段话: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你无法跟一只生活在井底的青蛙谈论大海;无法跟一只生活在夏天的虫谈论冰;也无法跟一个没受过教育的人谈论道。因为那都是他们无法理解的,不可言说的世界。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对于那些无法理解你的人,无论你怎么解释都没有用。所以,当面对批评和攻击时,如果做不到一笑置之,至少我们可以保持沉默,不要陷入与他人解释的“自证”陷阱。


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
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这里说的世界是指可以言说的世界,也就是逻辑世界。

这个哲学观换个说法会更容易理解:世界的价值必定在世界之外。

在逻辑世界中,价值是相对的,因为它取决于个体的观念和评判。每个人对事物的评价和认知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他们对价值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

既然世界的价值在世界之外,那么在世界之中就不可能存在绝对价值,只有相对价值。终极的绝对价值只能在逻辑世界之外。

团长的理解是,逻辑世界中的价值是相对的,因为它是由主体的观念和评判所决定的。每个人对事物的评价和认知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他们对价值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你认为有就有,你认为没有就没有,这只是一种逻辑上的自洽。

同时,在逻辑世界中,还存在着内外的关系。

比如,你手上的手机对你来说是有价值的,因为它让你能够打电话、发短信、浏览文章等等。但是对手机本身来说,它并没有价值。所以,手机的价值在手机之外。

在家庭中也一样,不少孩子会感觉人生没有意义,有人甚至会放弃生命。但对于孩子的父母而言,孩子的生命是无价之宝。

《庄子·外物》中也有类似的观点,“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意思是: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的重要性。

简单来说,竹笼的价值在竹笼之外的鱼身上;蹄的价值在蹄之外的兔子上;语言的价值在语言之外的意上。

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心理学中的自我价值通常与被他人需要有关,生命的相对价值通常源于被需要,当一个人不被需要时,会感到无价值,这就是为什么不少人功成名就之后,会往灵修、宗教方向走的原因。


关于生活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维特根斯坦的生活观。

后人对维特根斯坦有一句评价,说维德根斯坦留给这个世界的不是他的哲学,而是他的生活方式,他的生活方式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

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和生活是一个。一个人的生活就是这个人的世界。我的世界就是我的生活”。哲学、著作、对后世的影响,如此种种,都不是关键。只有生活,美好的生活,才是关键。

这个理念团长非常认同!

在读一些名人传记时,经常会看到序言中有类似这样的观点:“不要看他的生活,要看他的思想”,我十分反对这个观点。

一个人的生活,就是他整个人思想的呈现。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并没有呈现出他所表达的思想,又让人怎么信服呢?

试想,一个穷困潦倒的人,却教人怎么赚钱;一个婚姻失败的人,却和人分享幸福婚姻的秘诀;一个不懂如何处理冲突的人,却谈论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个失败的人,却给出关于成功的建议……这是多么荒诞的事情啊!

生活不需要解释,因为,在任何解释之前,人们已经在生活。可见,这些对生活的解释并不是必需的。所以,生活才是唯一的答案。

维特根斯坦认为:

“如果你生活有问题,这意味着你不适合这一生活形式。所以,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形式,一旦契合了你的生活,问题就会消失。所以,解答生活中的问题在于找到一种让问题消失的生活方式。只要生活中还有问题,就应该勇于改变生活方式。”

可惜,知易行难,大部分人没法勇敢地改变生活方式,更愿意“勇敢”地继续受苦。维特根斯坦认为,人们无法改变生活有三个原因:

一、思考的那个我,不是真正的“我”

要说明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一整篇文章。在这里由于篇幅有限,只能简单地跟大家略作说明。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其实,当我以为自己在思考时,思考中的那个自我,并不是真正的"我",它只是为了适应他人和社会而形成的逻辑自我。

因为我们的意识并不完全是由自己创造的,而是受到了来自父母、家庭和社会的思想和观念的影响。所以,那个无时无刻在思考的我,并不完全是真实的自我。

比如,现代人以瘦为美,那个认为瘦才是美的你,并不是真正的你,只不过是被近代文化灌输进你的潜意识中的观点而已。要知道,中国四大美女中的杨贵妃,是微胖的。在唐代,胖才是美的。

同样,除了关于美之外,其他的判断也是一样。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贵的、什么是贱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都跟你所受的教育和周围的环境有关。

举个具体的例子,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被父母告知自己是个“没用的人”,他接受了父母对他的评价,于是,他就会相信自己是无用的。

那个“认为自己没用”的“我”,并不是真实的,只是父母在教育中放进他潜意识中的“假我”而已。

当那个“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假我”在思考时,你如何让他接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呢?

这些在成长过程内化而成的“假我”在操控着我们的人生,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在不可言说的层面,回到“真我”的位置,看见“假我”的把戏时,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二、苦难是隐蔽性的,当一个人习惯一种状态时,苦难会隐藏起来

这就是“久居鲍鱼之肆而不觉其臭”的道理。

当一个人习惯一种状态时,苦难会隐藏起来。就像一个从来就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他会认为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一样,一个长期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早已习惯了苦难的生活方式。

三、受惯性的影响,我们恐惧未知与改变,在各种改变中,最害怕改变的是自己

人们宁愿承受已知的苦难,也不愿意冒未知的风险。

改变自己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尤其是我们习惯了某种生活状态后,会不愿意离开这种状态。改变需要我们面对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之处,并付出努力来克服它们,这需要勇气和坚定的决心。

以上三点是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团长并不完全认同这一观点。虽然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有了心理学的方法后,只要你愿意,改变并不是件难事。

如果你能读到这里,请相信团长,只要你愿意,你一定可以改变你的人生,过上你喜欢的生活。


爱与欲
维特根斯坦在思想上对性有着圣徒般的要求,他坚信“性关系必须有爱作为前提”,他一生只爱过一个女人。然而,矛盾的是,在生活上他的性生活却相当混乱,他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性上瘾中。

他受到了《性与性格》一书作者魏宁格的深刻影响,这在他的笔记中有所体现,值得注意的是,魏宁格对女性持有极度贬低的态度,而维特根斯坦本人是同性恋,这一点也不容忽视。

可见,维特根斯坦并非完美的圣人,跟我们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他有自己需要修行的功课。

为什么一个在思想上如此深刻的人,却依然在生活中会存在一些不足呢?为了避免这篇文章给大家造成更多的困惑,团长借用佛家的哲学给大家略作说明。

佛家认为,在修行路上有两个阶段,一个叫“见道”,另一个叫“修道”。

见道就是要看见世界的真相,也就是“明心见性”。但见道并不是修行的终点,那仅仅是修行的起点。

明心见性之后,还要“悟后起修”,因为我们身上带着很多业力,所谓“业力”可以简单理解为惯性、习气,过往人生的习惯会干扰我们的生活。

就像学习开车一样,明白了怎么开是不够的,还要多加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开车技术,才能运用自如地驾驭车辆。

下篇文章,再与大家分享,如何面对人生的苦难,期待与大家再见,记得点击关注不迷路。

可点击下方链接购买本书!


<喜欢这篇文章就随手转发到您朋友圈吧>

作者简介 -
黄启团壹心理联合创始人
26年专注心理学应用
著有《亲密关系》《改变人生的谈话》
等5本心理学图书


1、上海初中女生投毒事件,细节曝光令人细思极恐


2、为何说语言的边界,就是你世界的边界


3、婚姻的扎心真相:你必会跟「三观不合」的人结婚


4、上海失踪女童最后画面流出:这2个字,会害了孩子


5、孩子逼到自残的家庭,都做了这事


6轻度抑郁的人,多半有这10个习惯

7、破坏孩子内驱力的行为,它排第一

8、“暗示”如此可怕!有些话不要对孩子说


如果你受够了某些事情:
没钱、焦躁的情绪、
糟糕的关系……


欢迎来到《实修成长团体》
黄启团
老师将作为总督导
另有专业心理导师,用一年时间
带你从0到1学习实用心理学
转化你的事业、婚姻、亲子等人生课题

立即扫码咨询


什么时候离婚最好?
答案你绝对想不到

点击视频观看


亲爱的们,最近公众号的推送规则有所改变,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