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载||共享经济100问】如何看待“花样分享”?

推荐阅读

【新书】张新红:共享经济100问

如何看待“花样分享”?

——节选自《共享经济100问》

从客观和理性的角度看,被称为“花样分享”的各种分享活动,不能排除少部分人跟风炒作、博取眼球的成分,但这些并非共享经济的主流,绝大多数分享活动是创业者的一种积极的创新试验,值得肯定。事实上 , 正是这种不断创新的新思维,才使得共享经济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花样分享的创新效果如何,最终要经由市场来检验。

2016 年曾经被认为是共享单车的元年、知识付费的元年和网络直播的元年。到了 2017 年,新的分享模式更是层出不穷,如共享汽车、共享停车位、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书店,还有共享大学生宿舍等,甚至连珠宝这样的以往被看作个人专用型产品也开始被共享。以至于有媒体调侃道:“能分享的终将被分享,到现在为止,只有男朋友、女朋友是不能被分享的。”针对这些眼花缭乱、花样翻新的各式各样的分享活动,在社会和媒体上展开了热烈的争论: “花样分享”究竟是资本趋利的 “一时之快”,还是新模式的“大胆创新”呢?

从客观和理性的角度看,被称为“花样分享”的各种分享活动,不能排除少部分人跟风炒作、博取眼球的成分,但这些并非共享经济的主流,绝大多数分享活动是创业者的一种积极的创新试验,值得肯定。事实上 , 正是这种不断创新的新思维,才使得共享经济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从共享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分享模式的各种创新尝试都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因为在许多领域共享经济活动要么处于空白,要么尚属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哪些产品和服务能共享、以什么模式共享、该模式能否持续下去、消费者和市场反应如何等,都不可能事先得到确切的答案,必须经过尝试和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才能知道该分享活动是否为市场和消费者所接受。从这种意义上讲,市场才是决定创新价值的最根本因素,共享经济的创新也不例外。

花样分享必须经过市场的检验关。现在共享经济很“时髦”,但不是每种“共享”都有稳定、长期的需求,也不是每个套上“共享”外衣的新事物都有创新点,关键还是要看市场和社会的反应。目前而言,社会和舆论不应该更多地指责“花样分享”,而是应该探讨如何让分享更具创新性,更好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一方面,选题要好,把握分享的创新方向,要以高频次使用的产品和服务、标准化的运营模式、智能化产品为创新重点,紧紧围绕制造业这个未来共享经济的主战场,以及教育、医疗、知识、物流、技能等众多的“风口”领域。另一方面,对共享经济创业者来说,在进行商业布局时要高度关注线下服务,尤其是要为用户提供良好体验,否则辛苦抢占的先机有可能得而复失。

当然,发展共享经济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有些“花样分享”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思和质疑,如共享板凳、共享雨伞、共享睡眠舱等。另外,还有商家置社会道德于不顾,打着“共享女友”的旗号做宣传,造成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并很快被有关执法部门叫停。更有一些人会用共享之名行欺诈之实,如一些 P2P 平台从一开始就是用欺骗手段进行非法集资,已经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作者介绍

张新红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信息社会50人论坛”理事,“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兼秘书长。主要从事信息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规划等政策研究。主持完成了50余项省部级委托研究及咨询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改委优秀研究成果奖;参与一系列国家信息化发展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2010年开始组织发布年度《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5年以来致力于分享经济发展研究,2016年以来组织发布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年度发展报告》,已连续发布三年;出版了《分享经济:重构中国经济新生态》《共享经济:中国新故事》等著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连载||共享经济100问】如何看待“花样分享”?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