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时 11 年的《经济学人》阅读马拉松教会了我什么?

孟庆伟Justin 孟庆伟英文写作 2020-01-25

今年是我读《经济学人》的第 12 年。


我现在可以毫不费力地品读《经济学人》,写出《经济学人》风格的英语文章,有时甚至能准确预测下一期的某个板块会写哪个人哪个话题。但是这“毫不费力”其实来之不易。从“啃”到赏析,从赏析到内化,我不知不觉跑了场 11 年之久的阅读马拉松。



1

“啃”

2007 • 天津


2007 年我在天津读大一,认识了一个叫 James 的华裔英国人。有一天他递给我一本印刷精美、手感丝滑的杂志,说是文章写得很棒,幽默讲究,有趣有料,是英语学习的上佳素材。我在红桥区的一家麦当劳边啃汉堡,边听他讲《经济学人》独创的购买力指数 Big Mac Index。


Big Mac Index


第一次翻开《经济学人》,满眼都是生词,没有生词的地方也因为不熟悉句型而似懂非懂,迷迷糊糊。至于为什么写得好,哪里写得好,我一点概念都没有。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经济学人》对我来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每次去 James 家,我都会和他借一两本《经济学人》,回到学校后一个人慢慢啃。当时主要读 Leaders 板块和关于中国、美国的文章,因为相对而言我对这些话题更熟悉,主要目标是读懂。至于 James 说的“幽默讲究,有趣有料”,我一点也没读出来。



2

从“啃”到赏析

2008.04 • 香港


大二考完专四后,我去了趟香港。在旺角商务印书馆买到 Michael Chugani(褚简宁)的畅销书《不中不英》(Double Talk) ,附有陶杰的评注。褚简宁是香港知名英文记者,常年在英文报纸《南华早报》)上写政评专栏文章。陶杰是香港作家和媒体人,在 BBC 任职 8 年,中英文造诣深厚。

《不中不英》第一册封面


这本书的序言是这样介绍的:


本书是褚简宁近年专栏的结集,以中英对照方式编排,并邀得陶杰为每一篇文章加插评注,或点出用字精警之处,或欣赏意境、气势和布局,或借题圈点香港政坛,或远距延伸至中西文化比较。全书之精细巧妙,犹如陶杰个人的读书笔记,为的是带领广大中文读者,尤其是学生,从中文翻译进入英文原作,深入体会语言之精妙。


我之前从没见过英文文章加评注这种独特的编辑设计,如获至宝。在深圳回北京的飞机上,我一口气读完了《不中不英》,意犹未尽。褚简宁笔锋辛辣、用字精准、写法高超,很多地方经过陶杰的赏析我才读出来,至今仍从中受益。


10 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里面有这么一处表达“from bullet to ballot”。假如我们要表达“从专政到民主”,多半可能会说“from dictatorship to democracy”,这没问题。但 bullet 和 ballot 有如神来之笔,前者显示了专制的暴力和压制,后者则体现了选举的有序与温和。此外,两个词不仅押了头韵 b,还押了尾韵 t。从词形上来看,两个词也长得很像。这样来看,想要如此巧妙贴切地表达“从专政到民主”这个意思,恐怕没有比“from bullet to ballot”更好的选择了。

《不中不英》读书笔记


回到学校后,我把自己喜欢的文章作了“二次读书笔记”,充分挖掘英文背后的美,对照陶杰的批注,read what I had been missing。回过头来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一本教你“如何欣赏英文”而非只教你英文的书


也正是这个时候,我不再满足于读懂母语英语人士写的英文,我的英语学习开始了从“能读懂”到“会赏析”的质变。



3

You are what you read

2008.05 • 人人网


从最开始接触《经济学人》到大二考专四,我一直在保持阅读,只不过还不会欣赏其中的文采和写法。


2008 年 5 月,两个英文非常好的人人网好友给了我急需的反馈。一个是当时就读于美国 Williams College 的周天岳,一个是当时在 UC Berkeley 读本科的宁湖。他们都是高中就开始在英语母语环境生活、学习,养成了良好的英文读写习惯,写作功底比很多美国人都好。他们不约而同提到,多年的《经济学人》阅读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英文读写能力,也向我力荐这本英文读写进阶必备杂志。


人人网截图


让我非常感动的是,宁湖在我没有提出需求的情况下,主动给我写了一封长长的站内信。他选了我在人人网上写的一些英文,给出高质量的优化反馈。比如,汶川地震之后,我给几十个外国朋友发了封筹款邮件,其中有这么一句:


I want to share with you that Chinese people are not afraid of the earthquake. We have dogged determination, intense patriotism and we act boldly.


宁湖的反馈是,第二句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不够整齐,因此表达效果较弱。他建议我注意句子结构的一致性,改为:We are doggedly determined, intensely patriotic, and taking bold action. 他还从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中选了几处工整、漂亮的排比供我对比参考。


那封站内信给了我巨大的启发。那是第一次有人给我指出英文写作进阶的方向:如果能写得出语法正确的英文,可以继续尝试写修辞讲究、富有感染力的文字


加上不久前我在《不中不英》中跟陶杰学到了如何赏析英文修辞和写法,很快我就开始用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来阅读《经济学人》。一年之后,我的《品<经济学人>,习上乘写作》赏析专栏就在人人网诞生了。


人人网截图


读《经济学人》还帮我收获了第一份工作。通过这个专栏,我结识了当时老罗英语培训的教师团队负责人许可老师。大三暑假,他邀请我去北京做分享,很快就给我发了工作 offer。我没有参加学校的招聘会,没有写简历,没有写求职信,我的职业生涯是从和许可老师的一次面谈和新中关负一层的一碗云吞面开始的。


也可以说,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2010 年月薪 5 位数的工作就是因为赏析《经济学人》而获得的。



4

能内化就能有“谈资”

2010 • 北京


在老罗英语培训工作期间,我和几个朋友(其中包括“英语高分高能牛人访谈”第二期嘉宾查敏)组织了个英文读书会,每周五晚在万圣书店或五道口的中东餐馆聚会,吸引了很多外国老师和学生参加。


这个读书会一点都不尬聊。很多话题我都有话可说,原因是我在阅读和赏析《经济学人》中内化了其中的分析和观点。当时我们经常会聊到多元文化和国际化,由于在那之前我仔细研读过 2009 年《经济学人》Christmas Double Issue 中题为 The others 的一篇长文,里面的很多观点和例子我可以随手拈来。


我们还会经常讨论到外语学习,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比如对不同母语的人来说学哪种语言最难,在不同的国家学习什么外语经济回报最大,学习过程中最好玩儿的是什么等等。我可以直接分享之前阅读《经济学人》Johnson 语言专栏时收获的心得。


《经济学人》文章 The others 插图


我意识到,自己最早完全是在“啃”《经济学人》,后来慢慢地学会了赏析,但直到自己能够内化《经济学人》,轻松驾驭里面的内容,读完一些文章之后能够用英文总结其中的观点,复述里面的例子,使用地道的表达,在读书会上能和朋友侃侃而谈,我才真正意识到了《经济学人》的价值。


俗一点来讲,就是积累“谈资”。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是,“谈资”不能有太强的目的性,不能是为了显示优越感,而应该关乎真正的好奇心、智识增长和自我成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去阅读,顺便吸收一些观点,积累一些表达,在恰当的时候自然发挥,告别“尬聊”,和外国友人谈笑风生。


5

从《经济学人》到它背后的人

2017 • 香港/2018 • 北京


绝大部分《经济学人》文章是匿名的,但时间长了如果特别喜欢某一个板块的文章,就想知道背后都有哪些编辑和记者。


我会去《经济学人》官网 Media Directory 页面了解一些记者的背景,比如前面提到的 Johnson 语言专栏的作者 Robert Lane Greene, 前《经济学人》上海分社社长、中国商业观察家 Vijay V. Vaitheeswaran,Books and arts 板块的名笔 Fiammetta Rocco,《经济学人》记者公认的最出色的作家、Obituary 板块编辑 Ann Wroe 等。我也会关注推特上比较活跃的《经济学人》记者和编辑。

Books and arts 板块的名笔 Fiammetta Rocco


由于痴迷《经济学人》,去年夏天在朋友的邀请下我拜访了《经济学人》亚太办公室,和新兴市场编辑(Emerging Markets Editor)Simon Cox 聊了 40 多分钟。后来还在北京的线下活动结识了三名《经济学人》编辑和记者,参加了一场《经济学人》新书发布会,接受了 The Economist Radio 的采访。

接受 The Economist Radio 记者 Anne Mcelvoy 的采访


现实中的《经济学人》记者风度翩翩,谈吐幽默睿智,用词生动讲究。他们有各种各样关于中国的问题,比如去年在香港时,Simon 就说自己对《我是范雨素》一文和那篇文章的社会意义非常感兴趣;今年初在北京遇到 Mark,他表示自己不太能理解区块链的火爆程度。


慢慢地我发现,阅读和学习最大的价值是能够给我赋能,让我开阔眼界,不畏惧陌生的事物,在社交场合可以从容自如,认识各种我想要认识的人,不管是某个领域的大牛,还是《经济学人》记者,从而 connecting the dots. 


6

《经济学人》不止是一场马拉松

2018 • 北京


事实上,在多年坚持阅读《经济学人》的过程中,我还在不断地临摹它的文风、用词、句式等,比如上个月写的这篇


我发现在阅读《经济学人》时会情不自禁问自己这些问题:


  • 这篇开头句为什么要这么写?

  • 这句话用倒装具体是为了什么?

  • 这里为什么是短句?

  • 这句的平行结构是怎么实现的?

  • 这段为什么故意不用同义替换?

  • 这个标题为什么使用了德语单词?

  • 这个标点有什么逻辑含义?

  • ......

提这些问题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时间长了,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而且这些答案总会在我用英文写作时指引我。


“如何提高英文写作?” 这个问题在长期坚持阅读《经济学人》,有意识地赏析、内化、临摹中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我在《经济学人》官网文章评论区写的英文评论


我想起了 10 多年前,现在早已尘封的人人网上,宁湖写给我的那封长长的站内信。我拿着那份进阶英语写作路线图已经跑了 10 年了。


有人会问,用 10 年的时间经历这些会不会太久了?有没有更好的路径呢?如果重新开始,回到 2007 年的天津,回到 James 递给我的第一本《经济学人》,我希望有哪些不同呢?


可能是一次《经济学人》阅读马拉松( Read-a-thon )吧。


我希望自己在一开始跑的时候可以快一点,强度大一点,有人指引,最好还能有一群志同道合、不断上进的同行者。我希望从那之后自己可以跑得更稳,跑得更快,节奏更好,更容易坚持下去。


一个月前,我和创业伙伴 Eric 一起设计了一场《经济学人》阅读马拉松。五一三天,27 个学生从香港、成都、烟台、江苏、洛阳、石家庄、天津等地拎着行李箱,乘飞机或搭高铁来到北京,一起跑了场 24 小时的马拉松。


这些人中有国际学校高二学生,也有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的学生;有雅思 7.5 的老师,也有马来西亚国际学校教学主管;有拿到医学博士的科研搬砖工,也有旅居澳洲的工业设计师;有英语十年前是四级水平的公司职员,也有 25 年前勉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的风险投资公司董秘。


课程快结束的时候,两个学生凑过来问我问题。我发现她们手里 90 页的讲义足足有新讲义的两本厚,上面挤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满是红蓝黑三色波浪线和下划线。后来一个学生说,她上一次这样做笔记还是在十几年前的高考冲刺阶段。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这 11 年来自己走过的路。


结束后,我和几个学生一起吃晚饭,一个北京姑娘分享说,她读了这么多年英文从来没有被英文打动过,直到她在课上读到写美国诗人、民权斗士玛雅•安吉洛的这段:


我感到特别欣慰。因为对这个学生来说,英文已经不再是若干年前名义上学过、早已还给老师的科目,不再是陌生的外语,不再是词汇量、语法的代名词。英文还可以引起共鸣,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这种体验在中国英语学习大环境中是缺失的。不论初学者,还是中高阶英语水平者,英语学习好像永远围绕着背单词、学语法、分析句型周而复始。


我相信英语学习者应该也能够跳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来审视英文。我相信教授英文应该不拘泥于文字表面,而是文字表达的用意。我相信英文应该成为跨文化谈笑风生的得力工具。我相信学习英文的终极目标是开阔眼界,增长智识,表达自己,影响他人。


这也是我和 Eric 共同的激情所在,是我们一起从零开始创业的动力,也是我们想要在 5 年、10 年后看到的现实中活生生的改变。


就眼下来说,这个夏天,我会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带着 50 名《经济学人》迷,一起淋漓尽致地跑一场马拉松。

如果你相信我们相信的,想要和我们一起继续这场我跑了 11 年还没到终点线的《经济学人》阅读马拉松,欢迎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We are thrilled to have you on board and run a Read-a-thon with you!


点击下图也可以进入课程详情页面


孟庆伟 Justin

Read-a-thon runner and co-leader

《经济学人》11 年研究者

英语专四专八双优秀

雅思写作 8 分,口语 8 分



题图:Forrest Gump. 


音乐:Born to Run by Bruce Springsteen.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