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化如何破局?我支这 3 招。
最近内卷化已经不再像去年一样充斥着朋友圈,但我们还是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它的存在。很多关于内卷的文章无非是说这种现象多么严重,更多是发泄情绪,甚至是贩卖焦虑。我更关心的是怎样面对内卷化。
下面是我想到的 3 招,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1.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迁移。搬到另一个城市或国家,换一种活法。
我妈说过这么一句话:“北京的房子是你看又看不上,买又买不起。” 我相信这道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
如果你受不了一线城市的高压力、高房价,无法拿到户口,可以考虑搬到竞争不那么激烈,对外来人口更友好的二、三线城市。如果为了留在一线城市而必须住在郊区,每天花 2 个小时通勤,为什么不可以换一种思路,干脆搬到另一个城市呢?
同样,如果可以搬到另一个城市,为什么不考虑搬到另一个国家呢?
不同的国家由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不同,生活压力也不相同。东亚国家的压力有目共睹,东南亚新兴经济体的竞争也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成熟日趋激烈。但在一些发达国家,内卷的程度会轻很多。
移民是个古老的话题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人有机会和条件成为经济移民。
如果你接受了高等教育,在国内有体面的工作和收入,但如果对你来说,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生活质量、后代的教育、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等更重要,那或许可以考虑搬到其他国家。
当然,移民生活并不是完美的。新移民可能语言不通、国内的工作资格完全不被承认、工作经验几近归零,加上还有其他挑战,但对选择移民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经过权衡后的选择。对很多人来说,移民本质上是主动退出目前竞争的“囚徒困境”,在一个内卷不那么严重的国家重新开始生活。没有什么选择是万全的,但你可以将自己的偏好排序,更好地决策。
所以关键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要待在 X 城市/?我是不是非得待在 X 城市?我最看重的是什么?(工作机会?收入?生活质量?子女教育?)在哪里生活我可以实现最好的平衡?
前几天读 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 一书,硅谷投资人 Naval 提到对很多人来说最重要的 3 个问题是:我应该做什么?跟谁在一起?住在哪里?
这些选择会影响我们至少未来十年的人生,但我们却没有花足够多的时间好好思考。很多人可能稀里糊涂地选择了随波逐流,然后就那样稀里糊涂地开始生活了。
2. 避免竞争。
竞争是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社会、行业、文化等共同制定的。但你可以 opt out,退出这个游戏。你可以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
硅谷大佬、Paypal 的创始人之一 Peter Thiel 曾说过:“Competition is for losers.” 最好的赛道不是去选的,而是你自己跑出一条赛道。
前不久读 How I Built This 一书,被 5-hour energy 的故事给惊艳到了。
它的创始人 Manjoj Bhargava 一开始想进入能量饮料市场,但最终做出的 5-hour energy 既不是能量饮料,又不是能量棒,自己独创了一个细分领域(energy shot business)。
这款产品的定位不是饮料,所以它不是红牛或魔爪能量饮料的直接竞争对手。在美国几乎所有的饮料都在冷柜里,想让自己的饮料进入某个超市,就意味着要和其他饮料争夺空间。而 5-hour energy 只有 57 毫升,无需冷藏,也无需占用大型的、专属的货架,这样就不需要和任何饮料竞争。你经常可以在美国的收银台看到 5-hour energy。
5-hour energy 在 energy shot business 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恐怖的 93%。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魔爪能量饮料和红牛都曾一度想分一杯羹,陆续推出过对标 5-hour energy 的产品,但都无法撼动它的霸主地位。
不愧是小池子里的大鱼。一跑就自己跑出了一条赛道。
3.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你最擅长做什么?社会最需要什么?什么是社会愿意支付很高报酬的工作?在自己最擅长和社会最需要/最稀缺之间找到平衡点。有什么是社会和科技无法替代的?有什么是其他人通过大量时间才能习得,而对你来说是轻而易举的?
说到这里我先讲个故事。
十多年前我在天津读大学时,认识一位老师,华裔美国人 Francis。
他的经历非常有意思。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出生于天津,2 岁时就跟做生意的父母搬到了俄罗斯,没过多久他们又搬到了立陶宛🇱🇹,他后来还在德国、西班牙等国家生活过,所以从小就可以熟练使用多种语言。他读大学时一个人去了美国,后来加入美国籍,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中文是来中国才学会的,但讲中文你听不出他是老外。
他在中国还有一段神奇的经历:为立陶宛大使馆、立陶宛奥委会和立陶宛国家男子篮球队做兼职翻译。他说自己是中国唯二的能够同时熟练使用立陶宛语、英语和普通话的人。正是由于这个独特的能力,他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为立陶宛奥委会担任翻译,有机会在鸟巢近距离目睹了开幕式的盛况;也在立陶宛国家男子篮球队访华时有幸近距离观看了中国队和立陶宛队的比赛。
虽然翻译只是 Francis 众多副业中的一项,但他在立、中、英三语翻译领域没有遇到任何竞争,没有任何对手。如果你有一项人无我有的技能,那么你就完全无需担心内卷了。
类似地,去年和一个朋友聊天,我脑洞大开。
我说,如果我想要获得北京户口或者同等的待遇,我不会挤破头皮去争取能给北京户口的工作,因为这些工作大多数在体制内,而考公务员和进国企我都没有任何优势。
那我可以怎么发挥我的优势呢?既然我的优势是英语和跨文化交流,那不妨畅想一下:或许我可以移民欧洲小国,比如马耳他🇲🇹,花几年时间熟悉马耳他语和当地的历史、文化、国情等,这样我就可能成为马耳他为数不多的同时熟悉马、中、英三种语言并且最了解中国和马耳他的人了。脑洞再大一点,过几年或许我就可以争取马耳他驻华大使或外交官一职,成功入住三里屯外交公寓,享受外交礼遇。不开玩笑地说,这样做的成功率可能要比我通过公务员考试还高。
虽然是脑洞,但这里面的思路是严肃的:找到自己差异性最强的优势,尽量自己跑出一条赛道。
以上 3 招只是使用极端法给大家一些灵感,生活中我们时不时需要跳出思维定式,换一种思路,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关于内卷,我认为更本质的问题还是在于认识你自己:你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是你最看重的?你的优势在哪里?如果我们都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如何逃出内卷的答案就已经不远了。
P.S. 关于内卷化你是怎样想的?你有哪些对策?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孟庆伟 Justin
个人微 ID:justinqmeng
现象级英语联合创始人
初中英语 70 分(满分 100)
两次获雅思写作 8 分,口语 8 分
题图:iStock/Olga Kurbatova
最近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