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哈佛宝妈张栋:聊聊教育、育儿和鸡娃

孟庆伟Justin 孟庆伟英文写作 2022-09-01

本期访谈嘉宾:张栋


写在前面:


很快就会成为爸爸的我,最近和专门研究教育的栋姐取了一些经。她和先生分别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和法学院接受教育,育有两个孩子,对教育有很多研究和心得。如果你对教育和育儿感兴趣,希望你喜欢这一期。




“孟庆伟 Justin 对话”文字访谈系列第三期。


嘉宾简介:栋姐,哈佛大学商学院硕士,教育创业者,公众号“栋姐的育儿理想国”主理人,二宝妈。出生在河南小城的 80 后,就读于本地高中,当地首个 DIY 申请美国大学获录者,并获得美国蔓荷莲女子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全额奖学金。后进入哈佛商学院深造。四年前辞去年入百万的工作,开始从事教育创业。



可以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张栋:我叫张栋,现在跟先生和两个儿子定居在北京。我的专业是工商管理,但可能是我的 MBA 同学中最不用心赚钱的一个。喜欢从零到一的创造性劳动,比如做产品、写作、教孩子。我本科毕业于美国曼荷莲女子学院,就是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毕业的那个学校。哈佛毕业后在一个全球 10 强的公司工作了几年以后辞职,在教育领域创业。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中国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


可以聊聊你的本科求学经历吗?当时为什么选择入读女子文理学院曼荷莲呢?


张栋为什么选择曼荷莲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这是我拿到的唯一的 offer,也是我申请的几所学校中惟一一个不要求提供 SAT 成绩的学校。我当年因为资源、眼界都比较有限,就没有考 SAT。我向所有申请的学校提出豁免提供 SAT 的申请,也都获得了许可。


对我来说,这个选择更多是在国外大学和国内大学之间的选择。当时,国外大学的那种综合考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录取标准很吸引我。我一直觉得我不应该成为一个只会考试的人。我那时候有一个模糊的想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我觉得国外的大学似乎从教育理念上更能够帮助我做到。


你觉得你在曼荷莲女校最大(或最意外)的收获是什么?它有怎样塑造你的个性和价值观呢?


张栋最大的收获就是收获了信仰。完全改变了我的价值观。


其次就是学会了如何做学术研究。查文献,分析、综合信息,这些都是我一直用到现在的本领,让我能很快学习任何一个新的领域,享受获得“小众知识”的乐趣。


曼荷莲女校毕业典礼

为什么决定去哈佛读 MBA 呢?你在这里学到了什么?


张栋其实我本来是要当科学家,成为博士的(对,女博士)。我一进大一就开始找研究导师加入他实验室做研究。接下来的五个寒暑假都是在校内外的实验室度过的。研究也做出了点成果,最后还发表了。


但是这五个寒暑假的实验室工作,让我有机会与博士研究生近距离接触观察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纠结之后我决定放弃成为女博士的想法,放弃科研路线。原因是我太需要跟人打交道了。我可能会受不了整天在实验室里对着各种管子和各种试剂,而没有很多与人交流的机会。


在我做了这一决定之后,就赶上了哈佛商学院来学校做宣讲,讲他们新推出的一个叫做 2+2 的项目。就是录取大学还没毕业的学生,允许他们在大学毕业之后工作两年,然后再读两年的 MBA。


我听完这个宣讲立马觉得,这是我一定要尝试申请一下的项目。于是我就申请了,没想到就被录取了。由于它的申请季节与其他的学校不同,所以同一时期也就没有申请别的学校。收到 offer 之后真的很震惊。几乎没有考虑什么就直接接受了。当然让我重新决定一遍我应该还是会接受的。


在哈佛学到的这几点我认为比较重要:


1)Prioritization. 懂得给各种任务划分优先权。更年轻的时候可能感觉不到时间的宝贵,反而会恐惧会错过什么,于是就希望什么活动都参加,什么都不要错过。在哈佛的时候,我强烈的感觉到时间不够用。任务太多,活动太多,精彩太多,时间太少。于是就必须 prioritize,放弃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专心做好重要的事情。


2)自信。就是女生的那种“明明那么普通,但却那么自信”的自信。因为女生往往会倾向于不那么自信,总是会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多一些自信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在职场上都还蛮有用的。刚才提到我可能是我 HBS 的同学中最不用心赚钱的一个了,因为我心里总会想“钱随时想赚都能赚得来嘛”(即使也许现实并不是这样的哈哈)。


位于马萨诸塞州的曼荷莲女校

如果用三句话来总结你的教育理念,你会用哪三句?可以分别展开解释下吗?


张栋一、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不以孩子的成绩或表现来定义孩子的价值。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不唠叨孩子的弱项,让他知道不论他表现如何、或即使他犯了错误,爸爸妈妈也还是一样爱他。


与孩子建立爱与信任的关系。就算是再厉害的人,要想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能够听进去,也得需要跟孩子之间有相互信任和爱的关系。


二、在规则明确的前提下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由。不做“直升机”父母;放心尊重孩子自己做的决定。信任孩子愿意做好、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规则也需要非常明确,全家人一起制定规则,坚持违反规则时承担后果。


三、孩子像是花,家长的职责像是园丁。我们无法决定孩子是什么花。他可能是牵牛花,牡丹花,玫瑰花,但无论他是什么花都可以是鲜艳漂亮的,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帮助他盛开的鲜艳漂亮。每个孩子都带有“原初设计”,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原初设计”,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找到呼召,发挥他们的潜能,而不是一味的要求他们“赶超别人”,因为每个人的“设计”都是不同的。同时,我们也要知道,让花成长的也不是园丁,而是阳光、雨露、泥土,我们做到我们该做的那一部分,剩下的就不要焦虑。


你怎么看待国内的鸡娃教育?


张栋我认为“鸡娃”是个标签,很多人谈论“鸡娃”的时候使用的定义并不一样。我觉得如果我们把孩子当成个体生命来尊重,他的一生有他的使命和活法,而不是我们家长用来实现自己未实现理想、或者长面子用的工具,那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就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了。


这意味着不与别的孩子比较,了解自己的孩子并给予耐心的因材施教,严肃认真的对待孩子自己的想法,帮助他们发掘自己所热爱和擅长的领域。这不意味着我们不去挑战孩子,不去帮助孩子学习成长,或对孩子的能力潜力设限。很多时候我们要求孩子做的事情确实是很无聊或很枯燥的事情。我们要想想自己能不能做得到。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要求孩子做到。

 

你觉得国内教育最大的问题在哪里?普通家长应该怎样改进?


张栋我觉得不同的家庭最大的教育问题不一样,很难一概而论的说国内教育最大的问题在哪里。一定要说的话就说两个吧:


一个可能是设定人生目标的问题。帮助孩子建立他的使命感,而不是只想比别人强。可以通过帮助孩子了解世界、了解自己、启发孩子看到别人的需要,思考自己可以怎样 make a difference,而不是教导孩子要“出人头地”、要混的比别人好。有使命感的孩子路能走的更长远,幸福感也更强。


另一个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帮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不从众的习惯。鼓励孩子多阅读好书,多提出问题,多探索琢磨,养成写作的习惯。


是什么让你决定投身儿童发展和教育呢?


张栋:当妈之后,“母亲直觉”(mother’s intuition)就在我心里渐长。其实我以前不算是个喜欢孩子的人,更从来不曾想过会投身教育。但是上帝真的很有意思,慢慢让我“原形”毕露,开始享受哺育一个生命的快乐。有句话说:“Men accomplish to achieve. Women accomplish to nurture.” 可能有 sexist 的嫌疑,但是在我的身上真的就是这样的。我最终发现,教育才是我所热爱的,帮助一个个宝贵的小朋友长成他们本来应该长成的样子。

哈佛商学院课堂

你在多篇文章里面提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这点乍一听有点老生常谈,但实际上很多家长做不到。为什么呢?陪伴可以被替代吗?陪伴为什么如此重要?


张栋现代人的工作压力很大。在普通的双工作家庭,孩子很多都由老人帮忙带。父母每天能陪孩子的时间很有限,并且在压力下也常常没有耐心。但又对孩子要求这要求那。孩子会觉得,你都没陪我玩过,就只会要求我。关系没建立好的时候,所有的“鸡娃”只会起反作用。


并且,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少不了与大人的互动。有大人的合作,孩子可以做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可以更敢于挑战自己。这个前提是家长要了解孩子,并且给予“合适”的互动。这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所以与其把孩子放到培训机构,不如自己多陪陪孩子更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如果你只是陪伴来打发孩子的时间,那么陪伴可以被各种可以打发孩子时间的东西取代。但是如果陪伴是要建立关系,增进了解和信任,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带领,那当然就无法被取代了。


如果家长做 1-2 件事情就能够显著改善她们的育儿结果,你会推荐做什么?


张栋第一,多跟孩子进行高质量的聊天,聊聊他们感兴趣的事,聊聊大人自己的经历,聊聊未来,聊聊人生。不要看低他们的智商和情商,把他们当成大人一样来聊天。


第二,探索自己的人生观、幸福观、价值观,可以说扩展自己的“格局”吧。最终,育儿的很大一部分是耳濡目染言传身教。


有什么是你在成为一名母亲之后才意识到、学习到的吗?


张栋成为母亲之后变成了更有效的管理者。做父母是最潮的 MBA。在商学院学到的关于领导力、关于管理的都可以在育儿中实践。


并且育儿让我更懂得人性,也更看到自己的各种毛病。因为冷不丁的儿子就会冒出一个新毛病出来,你猜那个毛病是从哪儿来的?


几个月后我也会成为一名父亲,你有哪些小贴士吗?


张栋还真有。第一,放轻松,别紧张,孩子怎样都会长大的。爸爸焦虑会严重影响家庭气氛。第二,一定要多多关心老婆,有了孩子之后更要清楚,老婆比孩子重要。第三,处理好与老人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界限。




如果对教育和育儿感兴趣,欢迎点击、关注栋姐的微信公众号。她和先生会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跟你一起培养独立、有思想、有领导力的娃。



孟庆伟 Justin

个人微 ID:justinqmeng

现象级英语联合创始人

两次获雅思写作 8 分,口语 8 分


题图:由栋姐提供


其他访谈推荐

对话中文写作教练舒明月:谈谈好文笔、读与写

对话德语译者、老师王辛佳:谈谈语言学习、写作练习和旅行中的囧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