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编说 | 未来的编辑之路:从“鞭农”到“网红”
■庄 庸(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编审)
4月,全国政协在京连续召开四场“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专题座谈会。我受邀作为专家学者的代表,连续参加了三场。原本只有第一场五分钟发言的。但我发言后效果不错,就又被安排在第二场里做带头重点发言。
听众的反馈非常正效应,全国政协委员和各部委相关负责人有两种反映最典型:一是,“中青社?那是大社、名社、品牌社”!甚至有人因为我的出现“复活”了他们对中青社“老朋友一样”的记忆。二是,“网络文艺?我很感兴趣,以后有机会找你好好地聊一聊”。似乎我对网络文艺的“科普”,再一次让他们感受到了“年轻就是力量”这一传统而又新锐的看法。
这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和谐。但偶尔也会发生“冲突”。比如说,在受邀参加全国政协第三场座谈会时,就与事关我个人在社里重要议题的会议发生了冲突。于是,我跟社领导请示汇报怎么办,领导锉锵有力:去!这有什么可犹豫的,毫无保留地支持!
没错!如果没有社领导毫无保留的支持,我怎么可能活跃于这些场合,并不断地“刷屏”?如果没有中青社作坚强的后盾,我怎么可能打造一张非著名编辑的著名通行证?若没有历任社长总编辑都为我一路开绿灯,没有主管社领导的包容、鼓励和支持,我怎么可以在策划编辑出版图书之余,致力于钻研看似跟当下实际工作毫无关联的网络文艺、主题出版、超级IP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诸多让我在这些场合成为“专家学者”的课题?甚至,当初社里为我专门成立新青年读物工作室时,就已经明确地表达了某种期望和意愿——希望我不要局囿于出版社和出版本身,而且能够真正走出去,“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找到一条未来的编辑之路。比如:从“鞭农”到“网红”?
“鞭农”是我自己生造的概念。在我2003年进入中青社时,“名编辑”不叫“名编辑”,叫“牛编(牛鞭)”。当时以“成为一个牛编(牛鞭)”,作为职业和事业规划的目标。但从业数年,发现成为“牛编”很难,概率最高的,是成为“编农”——编辑就像农民一样。收成好不好,不但得看天看地,还得看作者这头牛耕地行不行。所以,编辑最后就成为“拿鞭子的人”,不停地后面“抽”作者,就想抽出一个爆款作品出来,是谓 “鞭农”。
老实说,这真的很累人。天天盯着那一亩三分地,容易越来越封闭,需要跳出来。不能只盯在“出版”上面。所以,越来越感觉,现在编辑真的越来越需要做“网红”——网红就是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红人”。这已经是一种“经济”——“网红经济”。
但我所说的“网红”略有不同。互联网+时代,编辑在面对“网络社群”捕捉选题、策划出版和传播图书的“引爆点”时,越来越需要回归到一种非常传统的“人际网络”中去——在跟不同的人相遇之中,去挖掘那些人际传播中的思想、选题和信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每一个人才是我们寻找的作品。要做到这一点,你不成为这个“网络中的红人”,怎么可能?所以,我感觉,未来的“名编辑”,不是“著名”的编辑,而是“网红”的编辑:不走寻常路,只爱陌生人;愿作一网红,一起数风流。唯有成为网红,才有可能跟未来的作品艳遇,才有可能跟未来的爆款私奔。
这大概是中青社和社领导鼓励我越来越活跃于各种场合与组织的原因吧?用领导的话来说:一是阅人无数,可以拓展阅历;二是,跟不同的人头脑风暴,你可以借他们的眼,站在每一个领域的最前沿;三是,当然是厚植人脉,构建资源禀赋——一个国家、一个社、一个编辑,有什么的资源禀赋,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路径。
我觉得自己要做 “社交网络中的红人”:让这样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人“人人都认识你”,人人都愿意跟你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思想,人人都希望跟你置换资源,当然,最好是,人人都想在你那边出书——因为,他们发现,你能为他们的书带来“最大的价值”。就像你是一个“网红”一样,他们或者他们的作品,都能因你而成为“爆款”——至少,能因为你,真正找到他们“橘子红了”的网络经济与社群价值。这大概是未来“网红”编辑最应该做的事情吧?
所以,近年来,我很努力地构建着“网络红人经济”的社群名片:中央网信办2016年网络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特邀专家;中宣部文艺局2015年“中华文化传承工程”调研座谈会特邀专家;中国作协2015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季度和年度评审专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2015年网络文学专家、“2015年重点网络文学网站骨干编辑人员专题培训班”授课专家;“首届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终审评委……希望有一天,它们能够转化成我作为一个网红编辑的资源禀赋,那是不是就是未来“名编辑”的可造之路呢?
“以后这样的活动你要多去参加!”领导掷地有声,“编辑也要有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订阅商报请点击:线上商城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