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些经典的二战主题图书会长销不衰?
本文作者:郑 杨
近来,拍摄过《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大片的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新作《敦刻尔克》可以说是最惹人注目的话题了,这部战争电影没有刻意渲染英雄主义,却有着有血有肉的真实人性,获得观众好评,电影也重新引发人们对二战历史的重新关注。以此为契机,《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美丽人生》等很多经典的战争电影又重新被人们提起。同样的,一些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主题的图书也再一次走进读者的阅读视野,记者精心挑选了一些佳作奉献给读者,这些都是多年来被媒体、评论界和读者公认的经典好书,当你拿起它们再一次仔细阅读的时候,就会明白这些书之所以被读者追捧多年、长销不衰的原因。
《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
作者:[美] 科尼利厄斯·瑞恩
中信出版社
2015年9月版
174.00元
1944年6月6日(D日),来自12个国家的15.6万名士兵、1.1万架飞机、7000艘海军舰艇,横渡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诺曼底,等待他们的是希特勒用拒马、地雷、碉堡、火炮阵地精心打造的“大西洋壁垒”。无论对盟军还是对纳粹德国,这都是“最长的一天”:残酷、血腥而艰难,战斗惨烈程度前所未有。诺曼底登陆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海上登陆作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转折点:盟军从西线反攻欧洲大陆,使得战争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是美国著名历史作家、新闻记者科尼利厄斯·瑞恩的著作。他用10年时间寻找D日幸存者,进行了3000多场访问后,终于写成了这部史诗般的巨著。它真实记录了诺曼底登陆的策划内幕和激战过程,描述了置身其间的人们面对黑暗和未知时的恐惧、慌张,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只要鼓起勇气去坚持、去战斗,最终迎来胜利的那种荣耀和喜悦。
该书作者科尼利厄斯·瑞恩个人的经历也十分传奇。他是肯尼迪总统的密友,和巴顿、艾森豪威尔以及戈特哈德·海因里齐等军事将领也过从甚密。二战期间,他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战地记者。曾随同美国第八、第九空军参与过14次轰炸行动,亲历了诺曼底登陆,并跟随巴顿将军的第三集团军挺进法国和德国,直至攻克柏林。欧洲战事结束后,他又奔赴太平洋战场前线进行报道。1947年,科尼利厄斯·瑞恩加入《时代》周刊,定居美国。随后,他开始了长近30年的“二战史诗三部曲”研究写作。冷战时期,他为追寻历史真相,还曾深入莫斯科,查阅苏联未解密档案。
科尼利厄斯·瑞恩的“二战史诗三部曲”除了《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还有《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2部作品。他用独创的“新闻与历史写作”的手法在大量的口述材料、文件档案的基础上, 真实再现了二战中的三场经典战役。全书读来,没有宏大的概念,没有抽象的脸谱,只有鲜活的人物和细节。作家不只是讲述军事史,也讲述人性的故事。《时代》周刊曾盛赞,科尼利厄斯·瑞恩以近距离观察战争的眼光和历经鲜血和死亡的灵魂,完成了普通作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战史诗三部曲”的出版让科尼利厄斯·瑞恩享誉全球。在《时代》《生活》《卫报》《观察家》《纽约时报》等各大媒体评选的“非虚构战争图书”和“非虚构二战著作”中,“二战史诗三部曲”总是位列榜单前10。根据《最长的一天》拍摄的同名电影荣获多项奥斯卡奖;而根据《遥远的桥》拍摄的同名电影则成为1977年的全球票房冠军,并囊括第3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的多个奖项。50多年来,“二战史诗三部曲”以近30种语言出版,销售累计超过2000万册。
《第三帝国的灭亡》
作者:威廉·夏伊勒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2年1月版
118.00元
谈到描述二战历史的经典佳作,美国著名驻外特派记者、新闻分析员与世界现代史学家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也是一本必读书。该书由董乐山等9位“大家”亲自执笔翻译,可谓阵容空前。该书作者威廉·夏伊勒在二战期间曾担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战地记者,报道了许多有关纳粹德国从柏林兴起到灭亡的经过。《第三帝国的兴亡》于1959年出版,刚一面世就立即轰动了整个世界。它精彩地记述了被希特勒称为“千秋帝国”(即第三帝国)从兴起到覆灭的全部过程。在短短的12年又4个月中,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国在人类历史上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灾难,留下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随着崩溃的迅速到来,人们缴获了大量秘密文件,私人日记、发言记录以及纳粹党领导人的电话录音。于是,一个极端独裁政权的全部秘密和罪恶活动就在它覆灭的同时全部公诸于世了。这就是《第三帝国的兴亡》大量的、真实的资料来源。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雷弗·罗珀在《纽约时报》上称赞威廉·夏伊勒是将“活着的证人能够与史实结为一体”的非凡杰出的历史学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7年8月版
734.00元
温斯顿·丘吉尔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领导英国取得了战争最后的胜利。丘吉尔还凭借极高的文学成就,于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历史上唯一获得该奖的政治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他以政治家的独特视角审时度势,对从一战到二战的20年间波涛汹涌的欧洲形势进行了全景式描述,分析并介绍了一战后凡尔赛和约之下欧洲局势的变迁以及英法奉行绥靖政策、对意大利进行制裁和西班牙发生内战等事件是如何影响二战的。书中充分考量了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与作为主要战胜国的英国和法国的一系列战争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详述了二战爆发的缘由。该书还通过大量珍贵文件和重要史料展现重塑了战时氛围,让读者有亲临其境之感,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和谋略家的远见和睿智。
《二战史》
作者:[英] 约翰·基根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版
78.00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事件,战火遍及所有人类定居的大洲,超过5000万人在战争中死亡,全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遭到严重摧残。而且,二战的影响直至今日仍存在,它遗留的一些问题,是理解当今世界难以绕开的话题,而壮阔而又悲怆的战争画卷也始终冲击着后人的心灵。
约翰·基根是英国当代著名军事史家,专注于战争史研究,他的《二战史》不同于其他通俗历史读物和回忆录,是学者型的专业研究著作。该书以二战战事本身为主要关注点,从战争中的技术与人性两个角度进行了结构分明、层次清楚的叙述。在地域上作者把战争分为东线、西线、太平洋战场,分别按照时间段加以叙述。首先关注领导人所面临的世界政治环境、他们的战略困境及其决策给战争进程带来的影响。进而以不列颠空战、克里特空降战、中途岛航母战、法莱斯装甲战、柏林城战和冲绳两栖战为例,重点分析了6种新式、重要的战争形态,以及双方胜负的关键。
除《二战史》之外,约翰·基根一共著有20多部作品。其中,《战斗的面目》和《战争史》是他的经典代表著作。《战斗的面目》出版于1976年,使约翰·基根一举成名,成为桑赫斯特学院最引人关注的天才作家。《战争史》则耗费基根40年心血,出版后获得1993年首届达夫·库珀奖,并被评为《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图书。约翰·基根也凭借在“军事史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大英帝国勋章,被授予塞缪尔·艾略特·莫里森奖。1994年诺曼底登陆50周年纪念日,他受比尔·克林顿邀请参观白宫;世纪之交,英国女王授予他千禧年百名荣誉人物勋章。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