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材出版孰强孰弱?教材乱战中显新气象!
近年来,国内各类高校教材可供品种数量呈下降趋势,但高职教材一枝独秀,可供品种数量多年稳居榜首。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等出版社发挥着龙头作用。在细分学科上,工商管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外国语言文学、软件工程等成为高职教材出版核心学科。
而在美国,过去10年,美国大学教材涨价高达通胀率的4倍,由此引发了低收入家庭学生难以负担高昂费用的社会性问题。于是学生转而购买二手教材,造成出版商的教材销售收入大幅下滑。为应对危机,出版商除了将教材租赁模式扩大到纸质教材,也在尝试费用全包访问模式或平台订阅模式。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今年全国两会释放的信号来看,“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将是教育工作的重头戏,而高职教材出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长期以来,高职教材出版准入门槛低、处于监管松懈地带、个性化需求明显等特点,让高职教材市场蛋糕被无序瓜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直存在。面对潜力巨大的高职出版市场,很多出版人既爱又恨。可喜的是,近期一些出版人欣喜地表示,高职出版的“乱战”有所缓解,大浪淘沙后孰强孰弱初见分晓,这让出版人有了更多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有序竞争态势初显
据了解,高职教材需求加大、竞争者大量涌入始于2006年。这一年,为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增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国家开始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分阶段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开发市场潜力被释放。不同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存在差异,由此产生的自编教材也就各具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职教教材的监管难度。此外,高职学科建设时间短,课程标准和教材选用规范缺乏,泥沙俱下的乱象出现。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曹昳认为,职教出版“乱象”在近两年来已经有所改善。全国各类职业院校示范校项目告一段落,老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低水平的、传统的教材越来越不适宜教学使用,学校对教材选用有要求更高。随着教材政策的完善、合作出版逐步缩减,前些年民营书商一窝蜂做高职教材,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营销,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教学信息化的深入让出版教材周期和成本加大,在客观上提高了职教教材的准入门槛。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职业教育教材编辑部主任张旭凤对此表示赞同,“近一两年,职教教材发生了不少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定制教材有增加,切实能够满足职业院校特色教学需要的教材开发力度在加大;印刷质量有改善,双色印刷甚至四色印刷的品种明显增多;实训教材更仿真,比如会计实训教材的仿真性有了很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院校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等诸多方面。
张旭凤认为这既得益于高职高专教材出版人才队伍日益成熟,有能力策划、组织、出版优质的教材产品,从供给侧方面提供了质量保障。当然,印刷工艺的改进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也对教材出版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广大师生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对教材出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绕不开与产业和就业岗位的对接,体现在教材需求上,比较注重理实一体化、仿真实训等,以便更好地满足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比如东财社在作者遴选、内容定位、体例设计、印装设计等方面都非常注意体现高职的教学需求特点,近几年出书规模保持相对稳定,每年400余种,销售码洋3000万左右。重庆大学出版社依托国家职业教材出版基地的品牌优势和多年来在职教教材上的积淀,近年高职高专教材品种、销售码洋呈持续稳步上升态势。截至2017年底,重大社高职高专教材销售码洋达3200万,服务院校覆盖全国。
数字资源场景化、个性化建设
在谈到高职教材建设时,多数出版人都不约而同地将重点放在教材的数字化建设上。一方面,教师对立体化教材的需求更加迫切,传统纸质教材已经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立体化教材的建设标准参差不齐,各学校和出版社都在摸索和尝试中建设立体化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职业教育分社副社长高倩分析了职业教育教材与其他层次教材数字化变革的需求异同点:共性之处在于,无论是学校、出版社还是其他教育信息化的公司,大家有激情愿意尝试各种资源形式、各种传播平台。不同之处在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数字化教材需要适应更多样化的教学环境、教学场景和资源类型。而这种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势必影响单品种数字化教材的推广使用数量,出版社在做此类教材的数字化建设时无法全面铺开,过于分散的人力财力投入,也势必影响产品质量。
“近些年高职教材数字化需求越来越迫切就是因为新技术和设备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但是教材数字化不能一拥而上,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出版社的产品优势和学校的实际需求采取分步推进和优先发展的策略。”重庆大学出版社教材营销部副总经理罗昌军所说的优先发展策略是:适合做数字化资源的教材优先发展,出版社的优势板块和品种优先发展,学校需求迫切的教材优先发展。
结合新技术、新资源、新平台,贴合职业教育面向技能的特点,一些出版社开发了相关数字产品。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经过两年的调研、开发和筹划,于2017年推出了“爱习课”(iPraclass)学习平台,“iPraclass新形态教材”以“教材+APP平台(APP教学互动+教学资源匹配+全过程统计分析)”的形式,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可实现教学互动、教学过程统计分析、教学管理等功能,其中教学资源(视频、动画、线下活动、游戏、测试等)可匹配目前常见教材版本80%以上的学习内容,基本适合于该课程的大多数教材。多种互动功能给课程带来了强有力的实践手段;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多方位地展示了学生平时的测评成果。
据清华大学出版社职业教育分社营销室主任李军介绍,该社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立项“基于仿真实训与学习过程管理的财经实务技能开发系统”,该系统的最大特色是将课程教学资源、仿真实训软件与考证辅导平台进行深度关联,为职业学院财经专业教学、实训、考证提供一站式、系统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通过系统特有的个性化全过程学习支持和跨平台的学习支撑,有效提升财经专业学生的实务技能,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正在建设“行水云课”水利职业教育服务平台项目,项目中的一大板块就是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数字教材,整合传统纸质教材内容和富媒体数字资源,将大量图片、音频、视频、3D动画等教学素材与纸质教材内容相结合,用以辅助教学。
与此同时,多省市教育厅牵头开展了开展高职院校立体化教材建设工作,鼓励各院校根据学校特色,组织建设队伍,共同设计和研发特色鲜明、质量高、效果好的课程教材以及相关课件库、教材库、名师库、试题库、文献库、案例库等数字化资源。数字资源的建设既是教材服务的深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规范教材开发和使用的有效方式。
学科布局“守正出新”
在深化数字化探索的同时,一些出版社在积极调整学科布局“守正出新”,引导学科发展。守正即守住传统品牌专业领域,垂直深挖选题资源,做精做透细分专业方向产品,在提升用户需求价值上做文章,以教材为载体,做延伸的教学服务。出新即继续密切跟踪产业链、需求链的变化及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方向。
据高倩介绍,近年来,机工社积极探索与地方教研机构、院校合作,在北京、浙江、广东等地开发地方教材,有效推动了当地的教学改革进程。紧密跟踪行业人才需求和院校专业发展动向,利用多年积累的行业及院校资源,积极开发新专业、新方向的教材。围绕“智能制造2025”,在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专业,集中打造了一批体系完整、内容权威的新教材。
重大社今年将在教材立体化资源建设和开发新兴技术领域教材两个方向上着力,加大新形态教材出版力度和品种范围;同时,尝试开发人工智能、新能源、工业机器人等新兴技术领域的教材。
中国农业出版社巩固和发展农业专业教材市场,开发国家规划教材、农业部规划教材等规划教材,已经启动的重点系列化教材则有休闲农业系列、大国三农系列,智慧农业系列、学农教育系列正在策划。努力开展以数字化教学资源为主的数字化教材建设,探索职教教材融合出版的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本着“优化选题结构,提高选题质量,深化图书形态改革,向单书要效益”的原则,进一步优化选题结构,落实向单品种要效益的思路,打造立体化精品图书;进一步突出重点产品线建设;进一步落实数字资源建设。在出版领域上,保持优势板块,开拓新兴板块;在出版形式上,进一步推进新形态教材的建设,加大数字化教材的尝试;在精品教材建设上,保持“十二五”国规教材的优势,全力推进“十三五”国规教材的申报。进一步完善文化基础类、学前教育类、教师教育类教材品种;进一步发掘专业教材,推动各专业教材的整体发展,深度开发专业课品种。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除积极组织申报和出版国家规划教材和行业规划教材之外,也出版一些校本教材以满足院校需求;同时对教材适时进行修订再版或推出新版。为扩大销量,中国水利水电社积极组建专门的推广团队,向相关院校推广使用该社教材。
正如罗昌军提到的,教材行业的乱象属于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乱象中也要看到新气象,比如国家教材委员会的成立、国家机构的改革都是改变教材乱象值得期待的东风。高职教材在经历多年乱战之后,学科建设更加规范,正走在阳光大道上。
美国高校教材价格在过去10年间上涨了4倍多,导致只有不到20%的学生购买纸质教材,其他学生则选择购买二手书,由此也引发了低收入家庭难以负担高昂学费的社会性问题。2015年美国教育部颁布一项新规,允许教育机构将图书和辅导材料的费用纳入学生学费中收取,但要保证费用低于市场价。这样,学生只需在交学费时多交一笔课程费,在上课第一天就可以在线访问课程内容。在此背景下,大多数教育出版商都与大学合作,推行费用全包访问模式,即出版社选择教材采用这种模式,以课程费纳入学费的形式向学生统一收取,价格只是纸质教材的1/3。此举获得多赢——一是解决了教材价高、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更便捷、更经济地访问教材内容;二是降低了大学的运营成本,教师可以通过控制面板了解学生在学习哪些主题时有困难,随之改变授课方式;三是出版商可以收集学生使用平台的学习数据,为未来课程教材的改版提供支持,更多的学生用户也给出版社带来了更多收入。
多家采用这种模式的美国大学经过几年的试行,成效显著。如印第安纳大学试行几年来,已与20多家出版社签订了协议。在其eText initiative平台上,原价100美元的教材只需二三十美元,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教材支出。该平台的收入也在增加,2016年进账1000万美元,2017年又增长了56%。
费用全包访问模式为出版商带来的收入增长,成为2017年多家教育出版机构年报中的亮点,也是各机构今年业务拓展的重点。此外,一些以教师为中心、提供低价教材、并与教师教学方案衔接的新平台(如Flat World)也日益受到市场关注。
在高校、出版社、分销平台以及大学书店的紧密配合下,费用全包访问模式经历了几年的试运行后,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带来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也成为教育出版商在转型时期寻求突围的一个发力点。
--活动预告--
2018中国读友读品节启动仪式
时间:2018年4月23日(周一)
15:30-17:3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多功能厅307
梁晓声将在现场作主题演讲并举行签售
欢迎小伙伴们前来围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