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书 | 突破平凡的6位大咖,有何成功之道?
近期,作家王静的新作《非凡之道》由北京盛世肯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祖籍安徽的王静,2001年求学英国,在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至今已在英国生活、工作、居住了16年。曾任“和记黄埔”旗下品牌(英国)推广负责人、新浪海外地产(英国)站负责人,现为英国世嘉置业创始人。已出版《英国置业三部曲》等作品。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王静的创作直击6位英国顶尖房产大咖,将6道突破平凡的成功感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作为一个旅英16年的海漂,一个在英国房地产行业摸爬滚打的职业女性,王静一直对房产投资、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这三个话题充满了兴趣,尤其是如何在这三个领域实现从平凡到非凡的突破。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作者大胆地设定了一年的计划:前8个月走访6位英国房地产业赫赫有名的大咖,后4个月沉淀总结。
这些计划中的房地产业大咖,包括保罗·怀特先生,从1995年到2016年的20余年里,一手操作了65亿英镑的房产交易;托尼·皮德格利,英国现在最大的开发商之一,提供近2万个就业岗位,每年给英国创造26亿英镑的经济收入;大卫·罗素先生,30岁生日实现了15岁的誓言,身家1000万英镑;尼古拉斯·考威尔,不仅操作了上亿英镑的房产交易,还成功度过两次英国房产大萧条时期;保罗·亚当与沙姆·德·弗兰德,流水线上有1500套的住宅房单元,总价值为14亿英镑。
因此,《非凡之道》按照创作计划相应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6位房产大咖有趣而鲜为人知的故事,王静记录了和他们对话的内容,以及会面时所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第二部分记录了王静的感触和领悟,这些人之所以走到今天,他们从孤儿、木工、园艺工、卡车司机到行业大咖,实现了从平凡到非凡的突破,这其中的奥秘看似非常简单,却万分有力。 可以说,这本书适合所有心中有梦,不甘现状,渴望成长,对于事业和人生不停思考的人。
书 摘
非凡的一年
二十年后,我们更多的是为没有做过的事情感到悔恨,而不 是为已经做过的。
—— 马克·吐温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一本书,一句话,一个场景,甚至和陌生人擦肩而过的一个瞬间,会给你一个冲动,在你的心中撒下一粒微小的种子,让你想去做一件事情,见一个人,说一句话?
2015年底一个圣诞晚宴,我碰巧和一位非常成功的女性创业者坐在了一起。这位年轻的美籍哈佛大学美女高材生,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以美国硅谷IT公司的扩展速度,扩展着她在伦敦成立的建筑设计公司。作为一个创业还不到一年的同路人,我不敢丧失这么好的沟通机会。
“作为一名创业者,你觉得在创业过程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有怎样的期待值呢?”
“我自己出来也只有三年的时间,所以我只能分享我对于这前三年的看法。接下来的我没有经历,所以我也在摸索着,还没有发言权。”
“好的,没有问题。这前三年是个什么状态呢?”
“我的感受是:第一年,千万不要想着你要挣多少钱,你的首要任务是让大家都知道你的存在,你要不停地出去社交,建立关系群。公共形象
在第一年非常重要。再小的公司也有自己的形象,再小的公司也要让别人觉得你很大,你很健全,你可以做到。第一年,你要做的是发展客户,不给钱也要接客户、接单。不要只看钱。因为在初期你要有记录。你的第一个客户非常重要,不光对你的公司重要,对你自己的信心更重要。
“第二年,你要开始赚钱了,不赚钱的生意就不是生意。你应该开始思考如何让你公司的业务更好,如何获得更多的客户,同时你要开始处理和公司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事情了,比如说财务。如果你自己不知道怎么 做,就要找一个专业人士去做。
“到了第三年,你应该把所有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梳理清楚,都弄明白。如果这个时候你还是什么都稀里糊涂的话,那么你很有可能很快就要玩完了。
“三年走下来,我会说这创业的第一年是最重要的,这不光是打基础的一年,更是你测试自己以后能否真正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的一年。很多事情只有自己尝试了,才知道适不适合。创业这条道路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美好,那么威风,这背后有很大的风险、太多的不稳定的因素和很多你可能想都不会想的困难,这种生活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会有很大的压力。所以,你一定要轻装上阵,尽量抛下那些能抛下的包袱,另外你还要学会如何最大限度地灭除一切会让自己分心的因素。
“我的建议是,在你开始之前,先做好个人经济方面的安排和准备,提前存好一年的生活费,解决自己的吃住问题,然后全力以赴。这是我的看法。”
这位年轻的创业女性的肺腑之言非常真实,是教科书上读不到的,也是只有经过实战的人才能领悟到的。就在那一刻,她的这席话在我的心中撒下了一粒种子:既然这位和我不在一个行业的年轻创业者可以给出这样令我深有感触和启发的回答,那么我所在的房地产行业那些经历了大风大浪,非常成功的老前辈们,在这个问题上又会有怎样的回答呢?
再进一步,不仅仅是这个问题,在其他方面,比如说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房地产投资,还有与个人成长有关的人性方面,他们又会给出怎样的回复?又会有怎样的智慧和经验可以分享?
作为一个创业者,从公司经营和发展的角度来讲,我有很多问题。不仅仅是我,我相信所有和我一样处于类似场景的人都在思考着非常相似的问题。尽管我们的行业不同,地域有差,但是这些问题的本质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创业初期,在激情和干劲的背后,我们都要面对下面一系列问题:
启动资金如何到位?
我们的客户群是什么?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我们和他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我们如何让客户知道我们的存在?如何在现有的市场脱颖而出,引起别人的注意?
公司叫什么名字才算又响亮又好记?苹果有人叫了,橘子也有人起了,香蕉会不会是下一个脍炙人口的品牌?公司的名字真的对公司的成败有那么大的影响吗?
公司什么时候才会有第一个客户,第一笔进账?什么时候公司才会开始盈利?
……
几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困难开始出现,困难也一定会出现,“黑暗”的时刻也会突然不期而至,让我们产生困惑,产生怀疑:
“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是否正确?”
“当初我是不是应该听身边的朋友的建议,再等一等,等时机再成熟一点儿?”
“如果我失败了怎么办?如果投进去的钱都赔了怎么办?”
“再回去找工作还能找到吗?当初我的同事、我的老板会怎样看我?会嘲笑我吗?”
“下一步怎么办?如何挺过这一关?”
“要开除员工吗?如果不开的话,到哪里可以再弄些资金来周转一下?”
“要放弃吗?我会成功吗?”
“20年后的我将会是什么样子?”
……
我们如何在这些困惑面前最快地进行自我调节?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该如何应对?不仅仅是应对,我们该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以最快的速度走出来?我们如何在困境中找到机会?甚至如何将这些困难变成我们的跳板,将之转化为资源和我们前进的动力?
每一个人创业的初衷都有所不同:有的很纯粹,是为了多赚钱;有的很单纯,是在追随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有的人就是喜欢创业、成立公司,喜欢这个过程带来的喜悦、刺激和看着公司成长的成就感。不管初衷如何,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很多和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人事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团队的人际关系,如何最大化地发挥每个人的优点,如何增加团队的凝聚力……时不时地,我也会从创业者口中听到这样的抱怨:“管人比做生意还要难”,“现在人事方面的烦恼,有的时候都让我忘了当初为什么出来创业了。”
你知道每年出来创业的人有多少吗?2015年,也就是我在伦敦注册公司的那一年,英国一共有668,996家公司成立。2015年的中国更是“大众创业”的一年,每天都有1.2万家新公司成立。
2016年初,在创业服务器的年会上,新东方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俞敏洪一针见血地说了一句:“我估计2015年创业的公司,在2016年将会有60%到70%死亡。”在这存活下来的30%到40%,又有多少家可以活 过2年,3年,5年,10年,100年?
存活下来是一方面,发展又是另外一个方面:
在公司有了一定收益之后,是用分红的方式分出去,还是全部投进去 继续发展?
公司是选择上市,还是从上市的状态再买回来?
是扩大还是缩减公司的业务范围与种类?
是不是要继续找合伙人?股权如何分配?
公司的业务是外包,还是内部建立部门进行消化?
……
在可以长线存活下来的公司里面,又有多少可以在市场上立住脚,在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在历史上留下一点点足迹,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一点点推动的作用?我们所有的人在起步的时候都是胸怀大志,满腔 热血,干劲十足,但是为什么有的很快就被涮下来,有的勉勉强强不痛不痒地存活着,有的就可以成就非凡?这其中的差距在哪里?这些少数派究竟是多做了什么,还是少做了什么?是多拥有了什么,还是在哪里比较特殊吗?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的非凡成就?
房地产是一个我们中国人无法回避、乐于谈论也非常纠结的话题。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固定资产投 资中长期占有较大比例。从每天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房子”这个话题已经渗入了每一个角落。爱情中,“有房有车”成为了结婚的考核条件;家庭生活中,“房子的分配”成为争夺家产的关键;孩子成长过程中,“学区房”成为父母双方两个家庭两代人“集中火力”攻击的对象。房子和房价作为题材,不仅天天挂在人们的嘴上,还频频出现在小说、电影、电视剧和其他艺术形式里。中国人对于房子的这种感情,在世界上也算是非常独特的一道风景线了!
随着中国房价的疯狂上涨,人民币的贬值,中国限购体系的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注海外房地产市场,中国的企业和个人也越来越频繁地在海外房地产市场进行大手笔的操作,真的出现了“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买房的身影”的现状!
在中韩关系不紧张的时候,由于韩国离中国很近,国内国外来回跑比较方便,所以首尔吸引了一大批中国人前去买房,中国人购买的韩国房子 超过了16万平方米。
日本是另一个离中国比较近的国家,其自身高质量的房屋,优美的自然环境,再加上日元的贬值,国内买家近几年进军日本房地产的势头也很强,日本还专门出现了给中国业主提供服务的律师事务所。
新加坡优秀的教育环境,稳定的社会,也同样吸引了中国很多买家的眼球。据统计,来自国内的买家已经买走了新加坡10%的房子。
美国就更不用说了,这是中国人海外置业一直情有独钟的国家。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人花费了1100亿美元在美国的房地产上,而大部分购房者在美国拥有不止一套房子。
在西方世界,澳大利亚怕是最先领略到中国买家厉害的国家了。在中国买家成为澳大利亚房产最大的外国投资者群体,整体拉高了澳大利亚房价之后,为了抑制房价的涨幅,打击中国人购房的热情,政府还专门出台了打击外国人非法购房的法律,大力收紧海外房产购买者的贷款申请。
新西兰奥克兰的房价,从2008年底上涨了50%。新西兰人同样认为,是来自中国的购房者炒高了当地的房价。
英国这样一个浪漫、绅士的老资本主义国家,自然不会被放过。之前大家对英国的认识很少、很片面,随着中英两国友好关系的建立,英国旅游签证政策的放松,国家领导人访英之旅,英国在近几年成为中资企业聚焦的一片沃土。2015年,我出版《英国置业三部曲》的时候,万达、绿地、总部基地已经在伦敦各占了几块风水宝地;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英镑下挫,使得中资更加追捧英国地产。2006年的时候,中资在伦敦地产交易中的参与不到1%,2016年底,这个比例飞跃至25%。2017年上半年,中国对英国房地产投资金额已经超过60亿英镑,比2016年翻了一番,伦敦老金融城的几个地标性建筑,也已经被收入中国企业的囊中。
每天看着英国、中国媒体不停刷头条的时候,心里面也不免有些担忧。的确,英国的经济现在是需要外资的注入,但是这种中国人即将买下一切的势头他们到底还能招架多久?加拿大已经开始对海外投资额外增加了15%的税收,对于海外买家和本地买家一视同仁的英国,离宣布加税的那一刻还有多远?
反过来讲,中国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这么大量的资金外流,还会维持多久?中国的外汇管制,中国对于海外投资的贷款业务的调控将会严格到什么程度?中国这些企业在海外的大手笔的操作,究竟有没有落根?是水土不服还是猛龙过江?英国当地的业内人士又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不光业内人士关注,海内外的媒体也一直在聚焦这块儿,时不时地可以看到一些“李××大抛中国物业,开始跑路”,“王××开始在海外大力布局,大手笔转移资产”这类的标题……
作为这个行业的一名工作者,我身边不乏一群不停咨询英国房产投资的朋友:
“中国的房产市场会不会真的崩盘?”
“北上广三个城市,哪个城市的房价会先跌?”
“是不是真的要投资海外,进行资产配置?”
“英国的房地产市场和中国的有什么不同?”
“英国的房地产有哪些游戏规则?”
“这个行业里做得比较好的都是谁?中国有万达、万科、富力、华 润、中渝,那么英国对应的房产巨头是谁?”
“什么时候买入最好?什么时候卖出最好?”
“英国的房价是不是和中国一样,一直都在暴涨?”
“在英国经济不好的时候,房产投资还可以赚钱吗?怎么赚?”
“英国的房价在过去几十年的走势到底如何,增长幅度是否够大,是 不是真的适合投资?”
“如果我现在手上有100万人民币,我投资买在哪里会比较好?”
“脱欧到底是怎么回事?英国的经济是否会一蹶不振?关于这个问题,英国本地做了一辈子房地产,经历了大风大浪,看过很多,经历过很多的人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中国房地产的规则放在英国是否行得通?”
……
如果说不是每个人都选择创业这条路,有要追求财务自由的想法,或者关注英国房产投资的话,那么有一个话题是我们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人性和对人生的探讨。
在我20岁出头的时候,在泰国的一次旅途中,我在室外瑜伽课上无意中遇到了一位美国女性,我记得她当时40多岁的样子,在美国一家500强企业做高管。我很喜欢她的气场,我们两个也聊得非常投机,她总是会给我介绍一些很有趣的书,其中《五个愿望》是她最喜欢的一本。我至今还记得我们两个坐在沙滩上,夕阳西下,她拿着那本很薄的小书,一边看着大海,一边给我讲述这本书里故事的情景:
“这本书很薄,讲的故事也很简单,却让我一直爱不释手。书里讲到了一个年轻人和他女朋友去参加一个富商的订婚晚宴,为了逃避喧杂,他躲到了富商的书房,不料却和一个比他还早到的老者相遇。
“‘我们两个都是躲到这里来的,那么你是想不和我说话,自己静静地坐在那里,还是想和我聊些什么?但是我必须先警告你,我是不会和你闲言碎语瞎聊的,那是浪费时间,要讲话我们就讲深刻的话题。你自己做个选择。’老者开口就说了这么一句。年轻人选择了后者。
“于是老者下一段的对白就是:‘前一段时间,我差点儿死了。在被抢救回来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有一天真的是会死的,真的是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说来也是可笑,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生命终有一天会逝去,但是我们其实并没有真正注意到这个信息。年轻人,让我来问你一个问题,你必须要马上回答。深思熟虑的回答是经过雕琢的,脱口而出的回答才是最真实的,你同意吗?’
“年轻人点了点头,老者继续说下去:‘假如你现在躺在临终的床上,在你人生终点处,你的生命即将逝去,想象一下,在这个时刻,如果让你许5个愿望,那么这5个愿望是什么?’
“这位老者对这位年轻人说的这段话和提出的这个问题给我的触动非常大,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也会时不时地来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说我现在就要离开人世,躺在我的死亡之床上,看着我的生命即将逝去,在这个时刻,我的5个愿望是什么?我最想做的5件事情是什么?想到的话,我就会有意识地逼着自己现在就去做,我不会再去等待,或者找理由推到明天。现在能坐在这里和你聊天,其实就是我这5件事情中的一件。我已经快年过半百,事业还算成功,家庭也很幸福,几个小孩都快长大成人。但是我总是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我的心不够静,我很久没有和自己静处,没有和自己的灵魂通话。我觉得我走到今天,得到了很多,但是也丢失了很多属于我的东西,比如说在你这个年龄的好奇心、冒险的精神、尝试新鲜事 物的勇气。我感觉到自己和内心深处的自我存在一个隔阂,所以这次我独自来到泰国,做做瑜伽,就是为了让自己平静。实现我的一个心愿,找寻自我,和内心深处的自己独处。”
我一直都认为绝大多数人都会在生命的某个节点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这个时间节点有的人很早,比如说美国电影导演伍迪·艾伦;有的人比较晚,比如说《五个愿望》里面的老者。有的人是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这些事情,有的人是在生活中直接或者间接地碰到了事情而引发了对这方面的思考。我们每个人的答案都会不尽相同,那么对于一些从我们传统的角度看来很成功的人士,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 人,关系,职业,自我成长,梦想,我们的欲望,名声,金钱,地位,成功,还有那个最终的问题——我们生存的意义的看法又是如何呢?他们从各自的人生经历里都总结出了哪些智慧?他们的动力从哪里来?他 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是如何处理的?他们有脆弱的时候吗?他们是不是在很早的时候就预见到自己今天的成功?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把他们从“平凡”和“非凡”划分开的那些因素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不可以从他们的经历、态度和看法中学到什么?真的可以像那些成功学畅销书里写的那样:这些人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就一定会复制出他们的成功和非凡吗?
这三方面的问题就这样在我的脑海里排山倒海而来,最终汇聚成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想法:我为什么不去找几个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出众的成功人士,去听听他们的故事,让他们分享一下房产投资经验、创业心得,还有他们对于人生的看法呢?这不光可以满足我的好奇心,回答我那无数的问题,也一定会给我的创业和成长带来一些启发和激励!如果还可以帮助到 一些和我类似的充满好奇的人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就是这样,这粒在那次圣诞晚宴上撒下的微小种子,就在我的思想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渐渐演变成了一个非常生动具体的计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