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刻板”图书馆2018上半年有哪些先锋玩法?

干劲冲天的商报君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21-03-15

在全民阅读的浪潮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提升社会服务质量?在“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有哪些实践创新?国内图书馆发展,有哪些新技术和新思路?


我们以业界记者和图书馆人的眼光,分别对今年上半年图书馆界的发展进行回顾。同时,我们关注海外图书馆近半年的发展趋势,希冀为业界和馆界带来启发。


馆界观察

图书馆是无止境的

很多人都知道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一句话: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这句话来自他的小说《巴别图书馆》。在这篇小说里,他还说,图书馆是无止境的。从2018年上半年馆界发展趋势来看,图书馆继续朝着“无止境”在发展。


文/李海燕(江苏省金陵图书馆事业研究部主任)


转型依旧是关键词。其一,图书馆界理论与实践俱重,实践的进步离不开理论的推动;但图书馆的应用性极强,对于技术和社会的依赖也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图书馆有着时代发展的明显烙印。其二,图书馆既要保障信息资源获取与文化传承,也肩负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使命,所服务的受众极为广泛,需求多种多样,需要坚实的传承与不断的创新。技术洪流滚滚而来,无法预知何时会给图书馆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图书馆人可以感受到的是,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从趋势上看,人工智能来得比想象中快得多。清华大学汽车系与图书馆合作开发的无人驾驶智能小车将用于图书馆日常业务,代替人工运送图书。从服务平台上看,从借助BBS平台,到开通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甚至抖音账号,还有微信小程序、H5微站等工作方法层出不穷,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为读者提供服务。这些转型就体现在工作的点滴中,嵌入在图书馆的服务里。

  

用户与馆员是图书馆的两大关键要素,在转型时代,图书馆需要不断深化目标,其中坚定读者立场,提升馆员能力是核心。

  

图书馆与读者的联结越来越得到重视,这也是今年上半年馆界的突出特点。在资源建设上,图书馆普遍面临馆藏资源利用不均衡、不同馆藏载体不一致的问题。在服务上,普遍存在覆盖人群有限、开展服务不深入的遗憾。在空间上,存在贴近性、多样性不足的困境。在数据上,外借册次和自主办证人数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这成为图书馆界必须面对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图书馆要做的,依然是创新,不断地创新。在创新服务上,图书馆从读者出发,打造线上借阅平台、推出积分制度、进行空间再造、建设公共文化云、积极推动社会化服务、横纵联动、跨界发展,推动共建共享迈入实质;同时,越来越重视对用户行为的分析,通过对用户画像的描摹以及对用户群体的把握,使图书馆与生活的关联愈加密切,从而提供精准服务,提供超越用户预期的服务。

  

馆员能力也是图书馆的关注焦点。馆员专业性发展的不充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痛点,提升服务能力与效能成为互相促进与彼此制约的一对目标共同体。以儿童服务为例,在很多图书馆,儿童借阅已经占据较大比例甚至与成人并肩,馆员对儿童读者心理与成长规律的把握、书与人的匹配等与阅读推广的效果直接相关。也因此,今年上半年,更新理念、积累知识、推动学法普法、搭建标准体系成为图书馆界的重点话语,围绕这些主题展开的征文也较为密集。作为馆员,应努力提供知识性、创造性、增值性服务,将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的运行标准化,将“后评估”时代的图书馆的各项发展体系化,将图书馆的法治化发展推上快轨。这些都是推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与举措。

  

从国家层面看,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从图书馆界来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颁布实施的第1年,是“后评估”时代锐意进取的新纪年,“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也已走进第30个年头。图书馆的运作继续朝着标准化、品牌化、社会化发展,更多的新兴项目问世,同时重视发展的质量。在行业共建共享、通力合作的同时;图书馆也在吸纳力量,苦练内功。所谓内功,即“保障托底”,同时打造馆藏特色,加强个性化发展,还要融入所在地区区域,使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记者观察

玩创新又跨界 图书馆人为全民阅读操碎了心

就国内图书馆的发展来看,以满足读者的文化需求为服务核心,不断进行理念和技术创新,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成为今年上半年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并有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1

图书馆持续创新服务模式 

打造新型阅读空间

  

图书馆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在跨界融合、合作共享方面大胆探索,将图书馆打造成新型阅读空间,并延伸其服务链条,提供多种类、精准化、多渠道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公益文化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而且活动开展常态化、系列化。

  

譬如,以江苏无锡市图书馆的总分馆服务体系为代表,其20家成员馆中,除了市级总馆、区级图书馆之外,各有多个特色、直属分馆和24小时自助图书馆。同时,无锡市中心购物中心建立分馆,集当地公共文化元素和商圈文化元素于一体,这一商场书房可算得上是新型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代表。这一新型空间的建立,既拓宽了市民的文化休闲空间,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亲近阅读。在该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中,所有成员馆通借通还。

  

图书馆对阅读空间的持续建设,使图书馆愈加亲民,同时,其服务模式也愈加便民。不少图书馆推出信用电子借阅证,开启“信用+阅读”网上借阅新模式。读者网借图书就像点外卖,挑中下单快递到手。如果读者不想花快递费,也可以利用图书馆投放的网借图书智能投递柜,顺路取书、还书。这一便捷的借阅方式,让图书馆网上借出的图书大大增加,加快了馆藏图书的流通速度,扩大了阅读人群。

  

2

图书馆还是书店?傻傻分不清楚

  

图书馆与书店的边界正在融合,不仅读者可以在新华书店借书,高校图书馆和出版社、图书供应商也在共建专业书店和阅读空间。馆、社、店产业链各方,都在采用多样化的多种手段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需求。

  

王府井图书馆日前对读者敞开大门,该馆设在有“共和国第一店”美誉的北京王府井书店六楼。读者凭借阅证,在书店规定范围内可以自主挑选书,由王府井图书馆买单。这种“点单式”的创新服务,将图书馆新书的采购权交给读者,实现图书借阅的“私人定制”。该馆由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北京发行集团主办,开启了新华书店与图书馆合作的新模式。

  

除了北京,太原、南京、无锡等不少城市的新华书店门店也可以借阅上架新书,读者在书店办好手续,就可以将书带回家,还书可以通借通还。如是既方便了市民,又丰富了图书馆馆藏书的品类。

  

高校书店也在全国持续推进,出版社告别仅在图书馆一段时间内设立展销台的时代。今年6月23日,全国建设类高校图书馆管理及校园书店建设工作联盟在江苏徐州成立,该联盟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与徐州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学校共同发起,建工社担任联盟理事长单位,20余家建设类高校及近10家发行单位加入,旨在加强各高校之间图书馆管理和校园书店建设的交流互动。

  

2016年由中宣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是高校书店和这一联盟成立的政策背景。其中提到,“引导和推动高校加强校园书店建设,鼓励发行企业参与高校书店建设,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达到一定建设标准的校园书店,没有的应尽快补建。”目前由建工社、徐州工程学院和博库书城三方共建的博库书城徐州工程学院店已经开业1年,拥有阅读交流体验空间、图书陈列空间和文创产品区,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又如今年6月下旬,江汉大学与武汉新华书店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新华书店校园店。而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这些年也一直致力于高校书店的推进,并为师生提供咖啡和简餐服务。高校书店的共建,既有助于发挥出版社、书店、图书馆各自的优势,也有助于出版业在高校培育出版发行人才,同时达到营造书香校园的目的。

  

3

公共图书馆大力扶持少儿阅读

  

少儿书不仅是近年来图书市场的明星书,少儿阅读也成为阅读推广的重要路径。这一蓬勃而生的读者需求也决定了图书馆空间使用、资源建设经费、图书馆人力等的分配。虽然不少少儿馆已经独立建制,但公共图书馆依然开设少儿阅览室,并占用了馆内不少经费。

  

尽管少儿阅览室阅读资源的体量无法与成人区相比,但少儿书的借阅量并不低,也因此得到诸多公共图书馆的重视。譬如杭州图书馆这样的大馆,到今年年底400万元左右的采书经费,有一半会用在少儿书的采买上。其采买图书首选绘本、认知类、拼音读物等借阅量较大的门类。

  

与此同时,少儿阅览的书籍损耗量相当高,尤其一些图书馆先行推出了玩具图书馆。据统计,不少馆内玩具损耗率已经高达一半。图书馆在大力推广的同时,也要向家长和儿童多宣传对图书馆读物和玩具的爱护。

  

在推动儿童阅读方面,多读书、读好书,书目的选择是基础。因此,图书馆也积极参与到未成年人阅读书单的发布中来。广东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就在今年上半年向读者及各公共图书馆推荐并公布《2018年广东省公共图书馆童书推荐书目》,图画书、儿童文学、知识性读物均为50种。此外,不少图书馆还发布当地年度少儿图书借阅数据和个人阅读报告,如深圳图书馆为少儿读者建立“少儿智慧银行”阅读历史档案,湖南图书馆为少儿读者建立阅读小星星借阅排行榜等,以个性化指导少儿阅读。

  

为了吸引儿童积极参与阅读,图书馆可谓绞尽脑汁。如江苏镇江市图书馆用少儿阅读积分,兑换培训课程。只要积满相应分数,小朋友就能换到暑期的艺术课程,以奖励少儿阅读。又如很多图书馆组建了“亲子志愿服务”活动,主张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志愿服务。如杭州图书馆就组建了“红苹果在行动”志愿服务队,引导孩子爱护书籍、增长知识,提升交际能力。


海外观察

海外图书馆:提供多形式社区服务,弥合知识鸿沟

纵览今年上半年海外图书馆的发展走向,可以从图书馆电子书和有声书的借阅、“成为社区中心、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寻找到其前行趋势。

文 / 信 任(特约撰稿人)

  

与近两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迅猛发展,电子书用户呈爆发式增长不同,海外电子书市场目前难以预测其走向,但图书馆的电子书借阅在稳步增长。

  

亚马逊2016年电子书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数据尚未发布),这一占据了海外电子书消费市场6成的数字平台,2016年电子书市场规模有4%的增长,但这一数据很难代表增长在加速、放缓,还是说稳定增长。另有数据显示,传统出版商的电子书销量近两年在持续下降。


又如,电子书统计服务平台PubTrack Digital对美国传统出版商的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传统出版商电子书销量比2016年下降了10%。阿歇特图书出版集团首席执行官阿诺·努里(Arnaud Nourry)在今年年初的一次采访中表示:“电子书是愚蠢的产品,它和纸质书完全一样,只是电子的而已。它没有创新,没有增强,没有真正的数字体验”。从购买的角度看,电子书缺少了纸质书实实在在的“拥有感”,而且除了便携性和查阅的便利性外,在海外价格不菲的电子书的阅读体验并不如纸质书。

  

但凭借碎片化移动阅读的优势,海外有声书市场越做越大,其中有声读物热潮以北美最为突出。据统计,2017年美国有声书市场28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了22.7%。有声读物的需求扩大,也带动了图书馆的电子书借阅。在Over Drive图书馆系统平台,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表示,该馆读者对数字内容的使用率呈“跳跃式增长”;匹兹堡卡内基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协调员表示,2018年阿勒格尼县所有公共图书馆每月数字资源使用率超过10万人次,占其常住人口的近十分之一;威斯特摩兰县图书馆网络主管指出,该馆2018年电子读物借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5%。

  

与国内图书馆借阅政策不同,虽然国际图联明确反对,但欧盟等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在执行公共借阅权(PLR)这一知识产权的酬劳权,即图书馆的图书借阅要付给出版商或作者酬劳。在英国,今年7月1日起,从英国图书馆借出的电子书和有声书,其作者将获得与纸质书作者因借阅而产生的报酬。相信这一政策利好,将提升电子书和有声书作家的创作积极性。

  

除了提供传统借阅服务,海外公共图书馆在“社区中心”的转型上走得越来越远。据今年4月美国图书馆协会发布的《美国图书馆2018年报告》,该报告预测图书馆将在引导老人退休生活、推进不同群体的学习、消除收入不平等方面产生重要积极影响。不仅如此,图书馆还在积极弥补读者因时代变革失去的传统资源与服务。如,随着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海外很多地方报纸版面纷纷缩减甚至停刊。许多美国小镇图书馆员因此担任起了地方新闻传达的工作,他们通过图书馆的社交媒体发布当地新闻,这一工作也为他们提升了影响力,让他们的工作更富成效。如果说,小地方的图书馆联合起来代替现下失落的传统媒体汇总和发布地方数据;大城市的图书馆也正与老牌新闻机构合作,为学生或学者提供如何利用馆藏资源文献进行新闻编辑的培训。

  

除了信息收集、储存与发布,图书馆也在积极提供社区教育服务,并成为该社区重要的“第三空间”。“第三空间”是指家、工作场所之外,供人们休憩放松的空间,这是一个能让人们暂时远离家庭与工作烦恼的“世外桃源”。如果说在海外,热闹的星巴克咖啡馆是“第三空间”代表之一;图书馆便是静谧的、出世的“第三空间”,供读者享受阅读时光,或与好友静心密谈,图书馆静谧的环境与气氛成为人们平复焦虑心情的场所。海外的很多社区图书馆不仅专注于提供阅读环境与体验,还专门开辟了交流区域,并通过设计和布局,让人们安心、舒适地交流,甚至开展小型会议。从禁止喧哗到鼓励交谈,“社区中心型”图书馆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整体来看,今年海外图书馆在保持传统借阅服务的同时,更加关注社区读者的需求,并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些都是其“成为社区中心、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定位下的具体表现。互联网对世界的改变是巨大的,图书馆正努力成为一座桥梁,链接线上与线下、过去与未来,为人们在这个快节奏的多变时代消除信息获取障碍提供各种帮助,从而弥合社会的知识鸿沟,帮助人类社会整体进步。


推荐阅读

•  公共图书馆法实施,2018年馆配商将面临什么挑战和机遇?

•  大数据揭秘丨中国纸质图书馆配市场机会在哪里?

•  2018,馆配市场大有可为? 馆配商大佬们这么看!

•  图书借阅“私人”订制,王府井书店开了家图书馆

•  24国参与“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 馆店大融合打造阅读服务新共同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