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禅话丨何为禅的精神?
诵《金刚经》 由相似般若入真正般若
五祖云:持诵金刚般若经,自得见性。
我们诵金刚经,也是由静心而净心,由相似般若入真正般若,得见自性。
因此,诵经,但诵而已,勿生一切功利、忮求和虚妄见解,久则相应。
人人平等,生佛不二,心物一元,惟因迷心昧己而生执造业受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即由乘般若大舟而达究竟涅槃。
吾人共勉!
修行或生活做事
首要明因识果
修行或生活、做事,首要明因识果,更确知一切皆有因果,有什么因,有什么果,并进而做到纤毫不昧。
以生活、做事言,就是克尽职责,不计报偿,因果不欺任何人,上天厚待诚笃者;但求与人为善,专计我心仁厚与否,而宽容、理解他人,纵有不善,也非得已。
以修行言,则誓求生命觉醒,别无二念,更无任何功利诉求。此为正因。
更能改过去习,坚除心垢,誓死与般若相应。久久必能心静而明,识心见性。再于尘世中圆行六度,为世舟航,是真菩萨。
了知一切缘起,彻证无我,则毕竟洞鉴因果。
所谓业感、赖耶、真如、法界,四重缘起,则涵摄一切因果,四重并为一真矣。一切惑尽而全彰真实。
何为禅的精神?
学禅当然不是容易的事,但却也是人人有分,成就可期,因为佛性普遍,生佛平等。
很难得也难为的是,始终不湮没禅的精神。能怀有、彰显禅的精神,则必能培育茁壮禅的苗芽,否则终必枯萎窒息自己的慧命。
何为禅的精神?
从方向讲,唯究心性,不取外相;
从目标讲,以悟为则,绝无他骛;
以动机讲,唯务觉醒,绝诸功利;
以行持讲,相应般若,恒依正印;
以方法讲,重视参究,彻见本来;
以履践讲,六度遍行,不违世相;
以内涵讲,悲智内蕴,了无所住。
一切平等、不二,现成,圆满,光明,现证涅槃,达诸三昧……
如此堪为禅家种草,与诸祖并行,与诸佛同鼻孔矣!
理性务实应该是禅者的
根本精神
通俗地说,理性、务实应该是禅者的根本精神。
所谓理性的极致,就是穷理彻源;所谓务实的极致,就是彻证实相,汇归一真。
可见,不彰显理性,就难免迷信,难逃权威主义的迷区;不彰显务实,就难逃虚妄,难摆脱机心与偷心,如此,何能入禅,何以修禅?
换言之,般若即理性究极,涅槃即务实之极。无般若、涅槃之相应、实证,何为禅哉?
故云。
修道必先立定志向 坚固不移
学道不难,悟道为难,悟道不难,净心为难,净心不难,自返为难,自返不难,立志为难。
故修道必先立定志向,坚固不移,而后反求诸己,自净其意,依教奉行,久久自能了悟。
既了悟已,始名修道,亦名无修。自在光明,神通三昧,胥由显发,而一切无住矣。
无上妙道,悉在脚根下,好高骛远,耽误途程,离开实行,终究落空。
下学而上达,一以贯乎?
成就出世间事 尤须愿力
成就世间事,均须愿力,成就出世间事,尤须愿力。若无愿力,何来动力?何来坚固不移易之意志力?
愿之有力,在无虚发,即无论小之与大,皆能落实,如此始有力。不能落实,则为虚愿,妄想狂念,了无价值。
久则出口成愿,动念有应,诚谛之力,允称愿力成就。
诸佛菩萨度人,咸仗本愿轮之展转,吾人之利生,亦如此。
故修行须发愿,成就须落实,度人则仗愿力之感召与实行,与过往圣贤无以异。
悲智之成,大行之现,皆由愿驱动尔。
修行唯在能依教实行
别无奇特
大抵说,修行总有从勉强到自然、从相似到真实的过程,世间事凡须学习者均如此。
关键在于,勉强、相似中有信心、能坚持;知道如何到达自然、真实;知道其关节点何在;到达自然、真实后仍用勉强、相似的努力,这大约是修行的途程。
换言之,即前行、正行,至于无修。
把前行当正行,则陷于鲁莽。对前行不著力,则为懈怠。此为初学之病。
不能契入正行,因并未悟入。此病尤大。“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由心悟”。
契入正行,正好著力,亦无力可著,堪谓猛著精彩!
前行、正行功夫并无二致,差别仅在见地、受用真正与否。而前行功夫尤为切要,无前行则决无正行也。
故修行唯在能依教实行,别无奇特。
七识头上给一刀
此“一刀”即般若智照
《坛经·机缘品》中妙语连珠,皆指心要,其中“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堪称揭示了修行枢要。如解释云:“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即指明修行着手在第六识意识及第七识末那识,而前五识及第八识之转变则是修行结果上事。
如何于六识用功?则是无分别或降低分别?如何于七识用功?则所谓“七识头上给一刀”。但这均为笼统泛泛之论。
细加分疏,智照已起(本心发露)之修行为正行,此前为方便(前行)。
前行之降低分别,必依思维,即自我批判、说服,以分别遣分别,以我执减我执,非无效而效果有限,与世法及其他之修养方法无异也,也决不可忽。
前行累积,善根纯熟,智照现前,则分别自息,但我执仍在。此时正好“七识头上给一刀”,此“一刀”即般若智照。关键在于智照无间,主从分明,智照为主,末那为从。此是修行真正着力处。日久,末那由减而枯,自有归顺、熄灭之日。
末那熄灭,则我执去其大半,自性朗然,始称见性,狂心歇矣,然仍为小歇场。简言之,见性始能断末那也。
此时,因地转六七识之功可称完成,而正着力于果地五八识之转也。要诀仅在“但于转处不留情,凡兴永处那伽定”也,亦即“彻底粉碎不留情”也,其要又在于“不留情”及“那伽定”,即一切不离定慧等持。
故修行唯在实行,不在虚想,实行要能恪依法要,万勿自生主张,如是,何有我欺哉!否则,难免自欺!
禅不可废参 也不能缺少
参究的精神
禅不可废参,也不能缺少参究的精神。缺少了参禅的精神,禅的锋刃即会钝置,禅的威光亦将衰损,禅的气运亦必将衰矣。
盛唐禅风直破直指,入处真实,师异资强,修证皆实,故虽不倡参而自不能罢参矣。赵州、临济多主穷理,穷理即参究也。禅林硕德云集,英灵辈出,故参禅精神无容稍墮,而禅风盛极矣。
唐末迄宋,禅风略衰,圆悟、大慧力加提倡,尤以大慧力主参禅,遂成俟后数百年间之命脉依托,迄今无出其罗笼者。益知禅决不可废参。
倘无真参,何来真悟?既无真悟,又何有真修、彻证?钝置金刚王,何异于顽铁!禅门之实,即见由废参而凋弊,宁不痛惜?!
有志禅道之士,何不力参?如何参?法有多端,其根本则不出,不认虚妄,唯究真实,真若不现,誓死不休耳!有此精神,方宜学禅。
观心与参究 共为禅之
根本方法
观心,为禅的根本方法,也通一切修行方法。明心见性,为佛法修证根本,舍观心则无以明心见性。
观心,自观妄念始,久而妄消,般若智照(本心、真心)现前。本心发露,则称为觉照。
故观心须长久、扎实训练,无论悟与不悟,功不唐捐。久观必悟,且悟后正好观心,主从已分,从奉于主,是修行最要途程。
观心与参究,初入手似两种不同之方法,久则难分。盖观心纯熟,极易引发参究动机,而观之纯熟,助力于参亦多矣。故云“先观后参”比较快。
学禅必观心,否则难入禅之根本。了事则须参,否则难以出头。故观与参共为禅之根本方法。
吾人学法,有二事必学,明得理路,识得方法,而余事则操之在我,尽其在我矣。
有志禅道者当奋勉!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
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作者清凉,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