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火头金刚宿世淫欲心重 经佛陀指点化为智慧火

2017-12-25 耀行法师 腾讯佛学

文/耀行法师


“贪”,染着五欲之境而不离。例如贪爱贪欲等。又作贪欲、贪爱、贪着。略称欲、爱。

在唯识论六曰:“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

具舍论十六曰:“于他财物恶欲为贪。”

瑜伽伦记七上曰:“贪之与爱,名别体同。”

大乘义章二曰:“爱染名贪。”

同五本曰:“于外五欲染爱名贪。”

大日经经疏卷二云:“云何贪心?谓随顺染法者,谓染着前境,即是污染净心;若能观察贪心实相,得以对治此心。”

乌刍瑟摩梵语,译为火头金刚,又有名为秽迹金刚。是密教大护法之一。以宿世淫欲心重,经佛指点,化多淫心为智慧火,火光三昧成就而得名火头金刚。

唐代的《一切经音义》卷36:除秽忿怒尊,旧译名不净金刚或名秽迹金刚,并拙译不正,有同毁骂圣者,其实义不然。或名火头金刚,亦非正译。梵云:乌刍涩摩,义译云:焚烧秽恶。此圣者,以深净大悲,不避秽触,救护众生,以大威光,犹如猛火,烧除烦恼,妾见分别垢净生灭之心,故名除秽。又梵名:摩贺么罗,唐云:大力。以大慈力,犹如炽火,烧除秽恶生死业,故名大力。

在宋代的《续一切经音义》卷7也说:乌枢瑟摩,梵语:或云乌刍沙摩,旧译云:秽迹金刚,此言有失,似毁于圣者。也新翻为:除秽忿怒尊。谓:以金刚慧,现威怒身,降伏难调秽恶有情故。

在《楞严经》中,乌刍瑟摩作为金刚密迹,自述开悟因缘:“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乌刍瑟摩说他久远劫前,贪欲的习性很重。试问我们娑婆世界世界的众生,哪个贪欲心不重呢?

佛陀教我们过午不食,不索取美味,不食众生肉,不吃葱蒜等五辛菜,不涂香,不戴香花蔓,不观歌舞技乐,修白骨观,不净观等等,就是从生理和心里两方面来对治我们的贪欲习性。

这是一种对治法,是尽量的避免贪欲的种子不起现形,而不是从正面正视贪欲心的本质是什么。还有些人修白骨观,修到最后,纵观白骨也风流,社会上也有恋尸癖的人。正是颠倒妄见,不明白贪欲的根本。

空王佛就告诉乌刍瑟摩,你贪欲心这么重,那你要小心了,因为“多淫人成猛火聚。”当人们淫心初动时是烦恼火。淫事正行时是恶业火。淫报之时是果报火。三障火生。

也正如佛陀在《楞严经》中说:“淫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可见我们这些没有离欲之人一个个都是大火坑,而这大火,究其根性与佛性是无二无别的。

所以,空王如来教乌刍瑟摩观的正是这个火大,让他最自己最重的习性上来修:观百骸四支中火大,即是观身。察其皆由淫心炽盛所发,即是观心。乌刍瑟摩就依着自己多淫之性来谛观火大,身心暖触,火观既成,淫心顿息。

火气不能外泄反以资益精神,凝聚于内不泄于外。如世间的少欲之人多是身轻体徤,即是“神光内凝”之验。中医云:精满不思欲。今既神光内凝,自应欲念永销,化多淫心。

淫心炽盛必至痴迷燥热。淫心既化,自应转痴迷作智明,变燥热为慧𦦨。照耀性地焚烧惑薪,所以说,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淫心已息,而不成业火,证得无碍。虽有淫慧二火,总由性具而有。

所谓:“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循业发现”。所以淫欲也成猛火聚。观行也成智慧火。神光智火融于藏心,周遍法界。

六祖云:“凡夫即是佛,烦恼即是菩提,前念迷即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前念着境即是烦恼,后念离境即是菩提。”

彻悟禅师云:“全大火聚是清凉池,非离火聚别有凉池;全清凉池是大火聚,非离凉池别有火聚。”

当贪欲心净化,贪欲心也可是佛心,佛心是由贪欲心净化而成,可见从贪欲心顿破净化,当下即是佛心现前之际,不离当处即见自性佛。何以故?性无二故。

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

●   相关阅读 

对烦恼不能说“随便” 要有法门除掉它!

印光大师的持守:戒律为基 净土是归

忆一诚长老:天上云居真绝景 一泓收尽万山秋

珍贵组图 无尽追思:一诚长老生平简介

一诚长老:出去走才知道有无定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