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颗完全觉醒的心 就是喜悦的

2018-03-19 一心 腾讯佛学

文/一心


生活中,无人不想感受到喜悦,但实际情况是,不少人常有“不如意事常八九”之感叹。何以至此?

今日,朋友圈友人妙心发文,仅一句话:“一颗完全觉醒的心就是喜悦的。”我想,这是最好的回答了。

没错,“喜悦”一定是和“觉醒的心”相伴而生的。不然,短暂的“喜悦”也会骤然而逝。

那么,何为“觉醒的心”?

我们知道,佛教创始人“佛陀”,意译即是“觉悟的人”。一个觉悟的人,当然要有一颗觉醒的心。他当年悟道的时候,一定是让自己这颗心觉醒了,所以,他才是佛陀。

他觉悟以后,讲了很多法,其实是将自己觉醒的心用语言呈现出来了。这些语言经过后人的整理,又成了文字,流传至今。由这些文字组成的佛经,其实也是“一颗觉醒的心”。

人们在听了以后,就会有觉,觉了就能醒,醒过来,就有了喜悦,这就是一种极大的喜悦,佛教中称为“法喜”。

要想有法喜,就得“觉”。其实,要“觉”非常不易。从理上说,不是知道了佛教中的“四谛”、“十二因缘”等名相就能“觉”的;从事上说,也不是学会了打坐、诵咒等就能“觉”的。有时候,理上通了,事上难行;有时候,事上易行,理却难通。

“觉”需要的是时间,需要的是日复一日的精进参学。参是参“理”,学是学“事”,最终达到理与事的统一,才是觉。因此,觉不仅仅是懂得“理”,觉也不单单是知道“行”。“觉”一定是理事一如的。所以我们在形容“佛陀”的时候,往往会说他是觉行圆满的。

或许有人会说,人和佛离得很远,佛能做到的“觉行圆满”,人怎能做到。其实,这一问题在古代就有了,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改革,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他用实践证明了“人虽有南北”,而“佛性无差别”,只要了达“菩提自性”,便可“直了成佛”。一直发展到近代的太虚大师,便有了“人成即佛成”的名言。因此,佛是“觉行圆满”的人。

觉行圆满,是“一颗完全觉醒的心”的最高标志。佛陀把他当年这颗完全觉醒的心呈现给世人,是希望能以自己觉醒的心来觉醒你我的心。真正觉醒了,你的心,我的心,都是佛的那颗觉醒的心,都是一颗自度度人、自利利他、觉行圆满的心。

佛陀的心,从两千多年前开始觉醒,一直流传到现在,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流转而消逝。相反,这颗心一直在一代一代相传,历代多少有缘人,无不从中得到喜悦,“在世出世,妙行无住”。

百忙之中的你和我,可以闲暇之余捧出自己这颗心问一问:“这是那颗完全觉醒的心吗?”

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

●   相关阅读 

郑康:追忆南怀瑾

一串小小的佛珠能带给我们什么?

一行禅师:每一件寻常事 都可以是禅修

霍金:生命的意义

马明博:欢喜是佛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