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钟登华:坚守“天大品格”,办好一流大学 | 40年40人

唯一官方的 学术桥Acabridge 2019-07-11
 
点击标题下「学术桥」可快速关注 


INTERVIEW

扫码查看专题


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走出独特的“天大模式”

 

陈志文:2018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恢复高考、“211 工程”、“985 工程”, 专业合并调整、高校合并、大扩招、“双一流”等都是这 40 年中的大事,您印象最深刻的记忆或事件有哪些? 


钟登华: 改革开放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高等教育的40年,是不断改革创新的40年,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建设工程,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是让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印象非常深刻的。


1983年5月,我国召开改革开放后首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何发展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时任天津大学名誉校长的李曙森联合南京大学匡亚明、浙江大学刘丹和大连工学院屈伯川,四位老教育家联名向党中央提出建议,建议选出部分高等学校,列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这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 “835建言”。它开启了我国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的进程,成为我国高校重点建设工作的先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党中央立足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为我们在新时代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40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波澜壮阔,从恢复高考,到推进“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再到实施“双一流”建设,这些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举措,有力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升了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天津大学校长 钟登华 学校供图


陈志文:天津大学历史悠久,自建校以来始终走在中国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的最前列,改革开放 40 年有哪些让您难忘的“天大故事”? 


钟登华: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至今已有124年的历史了,始终走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的前列。改革开放40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一流大学的“天大模式”,几代师生倾力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留下了很多难忘的故事,我自己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20世纪90年代,我还是一名青年教师。当时学校为了让青年人尽快成长起来,不拘一格给优秀青年教师创造成长环境,“破格”晋升了一批年轻的副教授、教授,并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提供支持条件。包括我在内,一批教学科研上的青年骨干教师得益于这个改革快速成长起来,现在都是各个学科的领军人物。


我们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特别注重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使命引领,通过设立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对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平台支持,汇聚和培育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


陈志文:在您看来,教育的改革开放核心是什么?


钟登华:教育改革开放,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民满意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谋划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要落实好全国教育大会的战略部署。对于高等教育来讲,我想有三个问题特别重要。


首先,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改革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形成系统科学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指挥棒的问题。


二是,落实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要求,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建立起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协同机制,促进学科专业布局、人才培养模式的超前布局和动态调整,提升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推动更高水平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深化与世界一流高等教育资源的合作,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青年人应以“奋斗”为标签,坚守“天大品格”


陈志文:从求学到留校任职,到担任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您在天津大学已度过了三十多年的光阴,天津大学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带来了什么影响?您觉得天津大学有哪些特质?


钟登华:我1985年来天大求学,后又留校工作,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天津大学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作为校长,天津大学对我来讲更多的是责任、是使命,是激励、是动力,我将和全体师生校友一道努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创造天津大学在新时代的新辉煌。


天津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建校百余年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学校一直秉承着“兴学强国”的使命、“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爱国奉献”的传统和“矢志创新”的追求,这是“天大品格”的核心表达。


“天大品格”是天津大学给我们每一位天大人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共同的坚守,影响和激励着我们不断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天津大学校长 钟登华 学校供图


陈志文:您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我们同时注意到,您曾接连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您一路走来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作为一位“接地气”的校长,您平时与同学们接触颇多,您怎么看现在这一代的大学生?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钟登华:我最想也是经常和同学们分享的就是“奋斗”这两个字,这也是我自己成长道路上最深切的感受。


目前在校同学们的人生成长正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进程相契合,他们肩负着让我们国家“强起来”的使命,这是他们最大的人生际遇。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命题,这也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在我看来,这一代青年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很多。他们有朝气、有自信,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他们的视野更为宽广、知识也更丰富、而且好学上进。他们获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非常强。他们思维更加活跃,创新能力、国际交往能力都十分突出。当然,他们也存在需要提升的地方,比如战胜困难挫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发展需要青年的接续奋斗,也为青年人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舞台。同学们应该认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个人价值的实现都是和我们的国家战略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都应该、也能够在这个大框架下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奋斗方向。我想,青年必须要靠激发自己内生的动力,才能够不断超越自我、赢得未来,肩负起强国使命。


作为大学校长,作为同学们的老师,希望同学们开拓视野,更加关注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勇于创新和突破,大胆进行创造性实践。


推动“新工科”建设,“天大行动”正当时


陈志文:“天大行动”是新工科建设“三部曲”中的重要内容,而您正是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召集人,您如何理解新工科的含义和建设新工科的意义?目前新工科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热词,高校纷纷积极响应,在如何建设新工科,如何处理好重点、难点上, 您有何建议?


钟登华:不久前,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华盛顿协议》国际事务办公室、天津市新工科教育联盟、天津市新工科教育研究院等同时在天津大学成立,这是新工科研究和实践的又一新节点。


“新工科”成为近两年高等教育领域的“热词”,越来越多的高校认可并加入到这场教育改革中来。新时代对人的知识、能力、素质有着新需求,国家战略对人才的需要更时刻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做好“供给侧”工作。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建立并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新体系”,是中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这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共识。


2017年4月,教育部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在天大召开,形成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即“天大行动”。这个核心内容是“天大行动六问”: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两年来,学校积极布局和推动落实新工科建设,成立了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搭建了新工科建设国际交流平台。


新工科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调共享为途径,强调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是推动中国工程教育加速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关键着力点。


新工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需要破解许多的难题。但我想,“新工科”建设我们应该着眼以下重点:


一是建立动态调节机制。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需求,建立覆盖人才培养过程的动态调节机制,形成人才专业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快速响应。


二是优化人才成长的学科环境。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构建综合性学科布局,不断拓展新的学科专业领域和方向,适应“新工科”发展需要。


三是推动融合贯通。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更优的课程体系、更强的职业引导。贯通学科专业、贯通培养方案、贯通课程体系、贯通教学运行,供不同发展志趣、不同培养类型、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选择。


图自:天津大学 官方微博


陈志文: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已经到来,势必深刻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正如天津大学率先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智能与计算学部,您认为当下中国高校该如何应对,才能在新的变革中领跑?


钟登华:技术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谁抓住了历史机遇,领先科技与产业革命,谁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迫切需要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创新添薪续力。


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正在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对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对教育教学组织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科研组织方式等进行改革创新。


包括天津大学在内,我国高校正在大力倡导新工科建设。新工科建设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传统优势工科中,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重构大学教育、完善学科布局、改革科学研究范式。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重视人工智能与其它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到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我想,这是新时代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需求。


我们也了解到,包括天大在内的不少高校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人工智能。


我认为,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们要开展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同时要在相关专业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素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需要;


在学科布局方面,我们应更加重视学科的融合创新,培育“人工智能+X”学科方向,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学科团队;


在科学研究方面,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在科研组织模式上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协同的科研模式,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优势。


建设“一流大学”,医教协同迎来“天大动作”


陈志文:“双一流”建设也是目前高等教育的热词,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您怎么评价现在的“双一流”?您觉得一流大学该如何去评价,评价的标准和机制应该是什么?天津大学应对“双一流” 建设上有什么宏伟规划?一个是定位,一个是阶段目标,分别是什么?


钟登华:“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包括天津大学在内的一批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在我看来,我们对于一流大学的评价应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为核心要素,形成中国特色的综合评价体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天津大学制定了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社会主义大学目标和“新三步走”战略:2020年,若干学科和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2030年,更多学科和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学;2045年,全面建成人才辈出、大师汇聚、知识创新、贡献卓越、声誉卓著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


天津大学将“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始终坚守天大品格”,作为对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规律性认识。通过“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队伍、打造一流学科、贡献一流学术、营造一流环境”,系统规划一流大学建设的路线图。


图自:天津大学 官方微博


陈志文:2018年4月,天津大学成立医学部,近日,又与天津两所医学院校、七家医院联合成立天津大学医教联合体。“双一流”启动后,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家重点建设学科基本集中在化学、生物、医学等,尤其纷纷建医学院,您对此有什么评价?


钟登华:一流大学兴办医科是深化医教协同的重要举措。国家对医学教育的定位,是要突破原有的医科本身边界,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结合。对天津大学这样一所以工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来说,建设医科显然不能走传统医学发展的道路。最终,我们以“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为原则,以“医工结合”为起点,确立了“医学牵引、工程支撑、转化创新、临床示范”的天大医科发展路径。


事实上,医学界和工程学界已有共识:现代医学发展中,工程科学不仅有力推动了基础医学的进步,而且弥补了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转化的最重要的学科支点;临床医学更是越来越依赖工程科学的支撑优势,临床医学中的新问题、新需求又极大促进了工程科学本身的发展。医学科学与工程科学的交叉融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谁能够最快在医工结合中打破学科壁垒,谁就有可能抢占医学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在医学学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与此同时,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强调医教协同的重要性,并提出建立基础宽厚、临床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支撑机制。


医教协同的关键我认为是人才培养。2018年天津大学在这方面有了不小的突破:学校联合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天津市兄弟院校,以及天津市七家临床单位成立了医教联合体,建立高校与医院的双向联动协作机制,共同培养医学人才,有效提升天津市医学教育综合实力和临床研究的国际竞争力。


坚持三个回归,从根本上扭转不科学的人才评价导向


陈志文:随着“双一流”启动,全国也掀起一场人才大战,相关部委日前陆续启动了各种人才评价方面的新政,如“去五唯”,您怎么看?不唯这些,应该如何评价人才?是否可以确保公平?


钟登华:科学的人才评价是人才队伍发展的重要根本。去除“五唯”就是要纠正片面化、绝对化的评价,根本目的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破除障碍,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各类人才回归本职所在,推动学术评价遵循本质规律,对加快建设人才强校乃至人才强国具有深远意义。


从根本上扭转不科学的人才评价导向,就要立足实际,坚持三个回归,更加注重综合评价。


一是回归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来。立德树人才是高校教师真正的职责所在,要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育人功能发挥作为首要指标,引导教师牢记人才培养使命,坚守育人初心,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上。


二是回归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时代要求上来。当前高校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我们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要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业绩和贡献纳入评价观测点,引导人才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回归到人才发展的本质规律上来。教育评价须符合人才成长规律,要以科学分类为基础,摒弃一刀切模式,对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才进行差异化评价,畅通各类人才职业发展的通道,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制度环境。


往期回顾



*《40年40人》是中国教育在线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推出的“见证教育大国崛起”系列活动之一,与教育界泰斗、相关专家、高校校长/党委书记等人物对话,从不同的侧面和视角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伟大成就。后续将陆续呈现,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