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港建筑双年展 | Bilibili的信息狂欢

SA StudioAlpha大巧筑人 2022-03-24

Studio Alpha大巧筑人受邀在2017深港双年展的光辉城市建筑VR单元参展。我们展出的作品--SA Open Project16 《现实拟境》是一个以“哔哩哔哩”为研究主体,借助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来呈现的实验性课题。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5391vtp5m&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深港双年展《现实拟境》完整访谈


我们最隐秘的思想和身体与一个无限大的网络之间,仅隔着一面小小的屏幕。每一个人都在数字世界中寻找自己的坐标,将无数个瞬间的“我”投射到这个庞大的公共空间中去——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于是,公共空间的消亡和私密空间的消亡同时发生了:前者不再是集体出席的盛大场景,后者也不再是秘密【1】。而城市成为了这种自我讽刺和自相矛盾的载体。巨大的屏幕,跳跃的原子、分子、颗粒映射于其上——这是我们今天唯一的建筑。再也不见真正的公共场所,只有充溢着交换、流通、联结的巨型空间【2】



现实拟境--哔哩哔哩之城


Real Virtuality – City of Bilibili







微信,淘宝,知乎,哔哩哔哩,豆瓣... 这些数字时代的新媒体既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个关注“自我”的城邦,也可以被看作是有史以来最具笼罩性的而无所不在的庞大机构。而在众多数字媒体平台中,《现实拟境》项目选择了哔哩哔哩与VR技术进行嫁接,是源于对两者之间共通性的兴趣:



作为虚拟媒介,它们都正在野心勃勃地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空间,以维护个体差异性和自主性为守则,去挑战传统的、单向传输的媒介权威。



其中一个例子,是两者对传统电影院空间类型的颠覆。哔哩哔哩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组织集体观影活动。这是一个“现场版”的哔哩哔哩:坐在放映厅里的观众向大荧幕发送弹幕,相互交流。而近期开始活跃的VR电影院里,佩戴着VR眼镜的观众在电影场景中自由“走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剧情,获得了浸入式戏剧般的个人化体验。



上图:《小时代3》弹幕初体验300观众现场体验观影互动

图片来源:www.mtime.com



上图: 阿姆斯特丹VR电影院开幕活动

图片来源:www.venturebeat.com


哔哩哔哩和VR技术对影院空间类型的重塑,提示着我们数字变革已经从虚拟世界蔓延到了物理空间。而对于这类新的建筑议题,有着建筑学背景的我们也一直抱持着好奇心和危机感并存的态度。所以当StudioAlpha大巧筑人 OpenProject16《现实拟境》确定了哔哩哔哩+VR的思路时,设计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对即将产生的化学反应感到兴奋。





图:《现实拟境》VR场景,双眼全景截图


《现实拟境》从一开始就希望做到的,是坍塌式地呈现一场哔哩哔哩的狂欢。其实哔哩哔哩和狂欢节有许多相似之处:人声鼎沸,甚至可以淹没此起彼伏的音乐声;艳丽夸张的服饰和花车,漫天飘扬的亮片和彩带;人群间热烈的交流,持续的兴奋,以及在酒精催化作用下的迷幻感。人们也许并不在意花车女郎的穿着裸露程度,或是跟同伴大声瞎聊了些什么话题。他们在意的,可能只是这种狂欢的状态:一种无目的的,纯粹的放松和高兴。而哔哩哔哩对我们来说,既是信息的狂欢,也是交流的狂欢:



是每个人的狂欢



B站的Up主们有点像新概念主义艺术家,通过对一段原始视频进行重复、混接、拼贴的编辑,让自己的作品渐渐远离了“原作者”想要传递的观点,原有的信息也不就再达意了。 这之后,“我”(“新作者”)便从中浮现,获得了新的著作权。比如我们习惯把“鬼畜”视频归类为原创作品。再比如 “我到河北省来” 是出自电影《帝国的毁灭》中希特勒的一句德语台词的汉语音译。而这句话与那部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之间著作权的联系,已经变得非常微弱了。哔哩哔哩的吸引力在于,它让每一个人的创造得以同时表达——无论是视频本身,还是流动于其上的弹幕;无论是Up主,还是吃瓜群众。原始信息被不断地复制、剪切、嫁接、重组,被“新作者们”的再创造层层嵌套和覆盖。而原始信息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了,关键的是个体自身话语权的表达。



上图:在哔哩哔哩中搜索“江南皮革厂”的部分视频列表

图片来源:www.bilibili.com


有趣的是,《现实拟境》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也在回应这种集体创作的状态。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分别制作场景的一个局部,形式并没有限制,内容是他们对哔哩哔哩某一片段的研究(我们其中既有完全不逛B站的小白,也有资深的骨灰级会员)。最后的作品呈现则是将大家的局部拼贴成为的一个整体。



上图:设计组成员单独完成的局部模型



上图:局部模型拼合后的全部场景


方案推敲期间发生了一段有意思的插曲。最初场景中所有的线和面都是含有信息的,例如弹幕是“线”,视频是“面”。对于这一版设计,包括策展人在内的不少人对它的“美观性”提出了质疑,认为信息太过密集,而加上一些无信息的彩色面之后更好看。正如狂欢节上飘扬的彩带和亮片只是为了制造缤纷的场景,并不需要具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哔哩哔哩所营造的狂欢之感,也是由信息和非信息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听取了大家的建议,使最终的场景呈现出两种内容相互交织的状态。而这一设计调整也赋予了作品对哔哩哔哩狂欢的双重表达,即:

 


信息过多的无意义,和无信息的意义

 


聊到B站,就一定会聊到弹幕。哔哩哔哩的社交功能已经成为了它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而它也自然成为了设计过程中讨论的焦点之一。



最初的设计想法来源于一个关于“茧”的概念。它将哔哩哔哩比喻成宇宙一般的世界,无数“茧”是悬浮在其中的星球。“茧”意味着某种“真实”,它既可以被理解为“原始的信息”(例如鬼畜剪辑的电影原片),也可以被理解我“真实的我”(用户)。由“茧”散发出的弹幕“丝线”相互交织缠绕,形成了一种极其粘稠的质感。“茧”是设计者对哔哩哔哩世界的感知所直接产生的空间状态,类似于绘制一幅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它的核心并非批判性思考,而是借用空间形式语言,对抽象世界进行的一次具体描绘。



上图:茧”概念模型


在“茧”的概念基础上,我们引用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目的是在空间形式之外进行更深入的一层思考,去分析“茧”与缠绕它的弹幕“丝线”之间的衍生关系,以及“丝线”之间的关联性。



上图,“海洋世界”研究模型


之后,设计关注的重点逐渐落在了这种虚拟社交的时间关联性上。弹幕与弹幕之间,在时空维度上并不连续,也许是两年前、上个月,或者现在。然而它们最终却以新的秩序同时出现在了屏幕上,创造了用户之间进行隔空“即时”对话的状态。这种即时性,实际只存在于视频和“我”,以及视频和“其他人”的单独联结上。“其他人”在视频的某一时间点发送了弹幕,这条弹幕(或者“其他人”)就被绑定在了视频的时间轴上。当这个时间点上绑定了多个“其他人”的弹幕,坐在屏幕前观看的“我”,就会产生一种和“其他人”即时交流的感觉。


 


弹幕将跨时空的交流,

转换成了看似即时对话的状态

 


而弹幕的内容与视频信息的关联性越强,所带来的即时交流感和社群归属感就越强烈。B站视频的刷屏现象,就是这种社交的典型体现。而全弹幕模式,也让我们见识到了时间轴坍缩后的癫狂。



上图:《现实拟境》VR场景


上图:《现实拟境》模拟弹幕刷屏的状态


在前两步的研究基础上,《现实拟境》的最终呈现借用了城市空间的意向,一方面是回应本次深双的主题,回到建筑学的本体身份;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强调作品的批判性,表达对物理场所日渐式微的危机感。所以方案尽管暗示了真实的的城市空间(正交坐标系,街道,建筑物,街区,广场等等),却在设计表达中极力消解这座“城市”的物理性,强调它的“不真实”——



没有材质,没有反射,没有阴影,没有重力,只剩下光洁明艳的无尽的信息。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现实拟境》VR全景视频




参展人介绍




参展人Evan Tsai,Studio Alpha大巧筑人创始人,建筑师,室内设计师,教师,业余拳击手,毕业于东南大学及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建筑系,现主要研究领域为室内空间设计的“纯真”及相关建造技术。我们的公司致力于建筑类设计教学、建筑室内设计改造、空间的策划及商业运营,并在此基础上推进设计的前沿领域。同为本展品做出贡献的还有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的Ivy Feng老师,光辉城市的工作人员和我们六位可爱的学生。






引用:

【1】Baudrillard, J. & Lotringer, S., 1988. 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 pp.150.

【2】Baudrillard, J. & Lotringer, S., 1988. 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 pp.149-150.

 

参考文献:

[1]  Baudrillard, J. & Lotringer, S., 1988. 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

[2]  Latour, B., 1990. “Visualisation and cognition: Drawing things together”. Representation in scientific practice, pp.19-68.

[3]  Foucault, M., 1995. “The order of things”. New Studies In Aesthetics, 26, pp.117-128.

[4]  Picon, A., Petit, E.J. and Allais, L., 2004. The ghost of architecture: the project and its codification. Perspecta, 35, pp.8-19.

[5]  Baudrillard, J., 2005. The conspiracy of art: manifestos, interviews, essays. Semiotext.

[6]  Venturi, R., Brown, D.S. and Izenour, S., 1977. Learning from Las Vegas: the forgotten symbolism of architectural form. MIT press.

[7]  Nechvatal, J., 1993. The Art of Excess in the Techno-mediacratic Society. New Observations, 94, p.19.

[8]  Benjamin, W., 1986. Reflections: Essays, Aphorisms,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9]  杨骏骁.“弹幕”论. 热风学术网刊. 2016年3月第1期.

[10]  CCTV看弹幕就在今天 央视和B站进行了什么交易?. 2017. 文章链接: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CEPSEBKE05118ALV.html



推荐阅读

SA OpenProject 25开始报名

Apple Store and Its Neoliberal Model


SA OpenProject 27开始报名 看不见的城市



SA OpenProject 28开始报名 符号的杂交


SA OpenProject 29开始报名数字时代的快搭建与慢生活



报名AAVS上海暑期工作营

SA送补贴



SA OpenProject 13 获 

Cities For A Flying World 

竞赛一等奖



“柔软的与坚硬的”





关于SA专题竞赛,更多信息请点击

SA专题竞赛 | 我们只做你想不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