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奖64 | Vivian Cao:旅途本身就是收获
十年树木,百年筑人。
SA于2016年设立“树人奖”。树人奖颁布于每年初春,表彰上届优秀学员们。恰逢春日,接受“树人奖”邀请的学员可以在SA上海设计中心的室内或花园阳台种植专属于自己的一株植物,以纪念申请这段有意义的人生时光。此外,“树人奖”的同学将接受SA专访,分享自己的留学经历,为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宝贵的经验。访谈结果将以“SA树人奖”系列的形式,公布于SA微信公众号。
本期“树人奖”专访19Fall Vivian Cao同学。在此也感谢每一位乐意分享的小伙伴。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是来自你们的卓越智慧与辛勤汗水,在这条路上没有捷径。查看SA送给你们的结业致辞。
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
Vivian Cao
华中科技大学 建筑学
GPA: 3.97/4.0
TOEFL: 104
GRE: 323+3
关于自己:
大概是八年前初中毕业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就立下豪言壮语说要学建筑,之后各种阴差阳错、历经坎坷最后还是投入了建筑学的怀抱。五年来和建筑朝夕相处,越来越觉得设计的宽广无限、自己的渺小无知,但也因此一直抱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设计相关的广泛领域都颇有兴趣、但也都还只是浅尝辄止,希望能在人生的下一个阶段继续探索、多多体验。
SA老师评语:
跟Cao同学的配合开始于我带的拆铁轨OP,7周半下来深深的被Cao同学和她队友在一起的高效的工作量震惊了。之后的一对一辅导也非常的顺利且愉快,Cao同学本科的作品底子就非常的出众,再加上她自己非常的努力勤奋,最后能拿到GSD和Yale的录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跟Cao同学的交流之中总会或多或少的感觉她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被国内教学体制限制的没办法非常的放开,那么进入到世界最棒的建筑学院之后,请一定要好好加油把自己的设计才华全部的发掘出来哦。
录取结果
Harvard MAUD
Yale MArch II 奖$29432/y
Cornell MSAAD 奖$14000/y
Columbia MSAAD
Upenn MSDAAD
UCLA Supra Studio Entertainment
Umich MArch II
关于出国动机
大三之前对美国不是很了解,所以相对无感;反而之前在欧洲的经历让我很喜欢欧洲的文化底蕴。于是在大三暑假申请了UCB的夏校,想说体验一下美国的风土人情。最后也证明,是非常有趣的一段经历,认识了极其富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和朋友们,这一点也确确实实把我给收买了,这里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多元文化的融合和碰撞,能见到这么多有趣的人。回来后就一门心思申请美国的院校啦~
关于选校list
先是冲刺校哈麻耶普,其中普林要求有纸质作品集,也借此机会给自己打了一本留作纪念,厚厚的本子拿在手上的时候是真的内心很满足;之后是UCB,Columbia,Cornell,Rice,Upenn,UCLA和Umich这几所,同样心向往之。
申请准备
我的语言安排大致是大三暑假二刷托福,出分104;大四寒假:一刷GRE,出分323。总结下来就是: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预留比较完整的时间(比如寒暑假)来准备语言,这样效率高,效果好,学期中也能专注设计课,为作品集做准备。
我觉得交流经历挺重要的,可以开拓思维、丰富背景,还能争取到外国老师的推荐信。下面讲讲我的两段经历:大三暑假我去伯克利参加了夏校,针对湾区的海平面上升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了gameboard和proposal,那段时间每天早上一睁眼匆忙出门,在学院对面cafe里买个咖啡开始一天的课程,晚上会在wuster画图直到凌晨再回家,日子异常充实,在紧张和开心中度过了六周。之后飞回来都没有来得及倒时差,第二天无缝衔接参加AA访校,研究集体主义在单位大院和人民公社中的反映。折腾了一个暑假,虽然很累,但也很有收获。这两段经历成为我文书中浓墨重彩叙述的两笔,佐证了我文书主要思考的点。
作品集从七月Yin老师的OP开始,六周的OP不仅让我收获一个主项目,还使我快速进入作品集状态,学习到一套清晰的叙事方法,也确定了自己的操作流程和画图风格。之后9、10、11月基本上一个月做一个项目。最后12月用来对整体作品集进行二轮修改和三轮修改。严格的计划使我最后收尾时能比较从容,一直保持头脑清醒。
文书准备方面,我的本科教育以及设计作业切入点就一直很关注设计背后的事物,会想找到自己很感兴趣的某个话题,再以此展开设计,所以想强调自己对于建筑背后的原理的关注。后来结合做作品集过程中阅读的一些reading,以及大家越来越普遍讨论的建筑的无力感,我把切入点再次细化到symbol-符号上面,标题定位为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symbol,在此基础上继续展开自己的思索。虽然现在觉得有些想法可能有点轻狂,但是后来在edx里GSD 课程The Architectural Imagination中读到这段话,还是感觉非常欣喜:As a professional practice deeply embedded in society, architecture has social obligations and the aesthetic power to negotiate social change; to carry collective memories; even to express society’s utopian ideals.
设计思考
深陷于消费时代,我们更多的是在消费物品的符号学含义,而不是消费品本身。本应有着复杂性和矛盾性的建筑正处于危机中,建筑师不得不使用噱头来获得大众关注。于是,在建筑符号化之后,我们应该警惕建筑是否变得过于扁平和轻薄。在这种背景下,我提出建筑应该是社会关系网物质化后的符号化宣言,我们应该关注现代社会中各种因素,例如经济、文化、政治等,在物理空间中的反映。在此基础上,建筑应该是一种有力的宣言,足够去改变、推动、弥合当代社会,并促进社会变革。我集中展现了自己的两个兴趣点:infrastructure和public housing。
第一个设计提出用缆车线连接被分割的城市两端的,从而缆车不仅是一种交通方式,还作为一种强势的物化的符号刺激大众关注度、回应人们对于奇观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一奇观可以鼓励消费,加速旅游业的兴起,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平衡真空带两侧文化与科技发展的不对等。
第二个设计是在缆车站设计基础上进一步的建筑尺度的探索。提出一个强有力的文化凝聚器,来保存老城市记忆,缝合由铁轨带来的城市真空带。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象征、一个容器,能唤起人们对城市记忆的美好体验,并激活这片真空带。
第三个关于如何柔化硬性的基础设施,使之成为回顾个人和集体过往历史的符号。之前被忽视的基础设施自身可以转化为公共空间,从而积极介入城市空间的重组中。
第五个是关于武汉老旧社区。通过调研发现了在老社区的熟人社会中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商业可能性,并提出由一系列设计手法的介入来促进引导&规范这种商业。从而激发公共社交活动,弥合修补熟人社会。
作品集中最满意的作品
最满意的作品是Another Collectivism,因为这个作品是从了解场地到研究背景到设计耗时最长的。过去的单位大院是以政治为主导的、经济体制要求的、自下而上的一种集体主义住宅,人们因为生产要素而聚集在一起。但是随着社会机制改变,单位制过时,单位大院必须不断自我革新、寻求转型。未来知识性社会新的生产模式出现了,我通过提供一种新的co-working&co-living的social condense的模型,使得人们根据兴趣组团生活在一起,修正了传统的对于工作&居住,集体&个人之间的对立关系,形成强有力的资本力量,这种新集体主义住宅模式可以反过来影响空间,甚至政治、经济。
申请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申请的过程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熬,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去做,最后能问心无愧就好。整个整理选择作品和思考设计的过程其实是对自己抽丝剥茧、厘清思路的过程,大胆舍弃不那么重要的,最后留下的是最内核的想法。还有就是,要能够坚持自我风格和想法,看到前人的作品集时不要盲目跟随也不要妄自菲薄,相信如果自己的作品能够有力说服自己,也能打动审阅的老师。
对学弟学妹们的话
申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要给自己制定非常严格和详细的计划,每个月完成什么作品,每周完成的项目进度,这些都要时时调整、不断反思,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以及多和周围的朋友们交流,互相开拓思路、点评图纸,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几个朋友小范围组织评图,这种友好积极的氛围会让大家共同进步,最后我的朋友们也都申请到了很好的结果。
最后
非常感谢SA这个平台,让我认识到很多杰出的老师和同学们,Yin老师从带我OP开始到最后结束,教给我设计的深度、丰富度和表现的直白有力, Li老师带给我社会学和哲学的思考, He老师带给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几位GSD的老师让我提前见识到这个平台的多元与丰富,也使我这半年的申请时光非常充实且快乐。SA每周的设计周末也是干货满满,在波澜不惊的作品集生活中能给自己拍拍脑袋、醒神充电。
最后,感谢队友祁同学、刘同学,与你们合作是我的荣幸;感谢我科今年共同申请的朋友们,大家一起讨论申请、互相激励的日子历历在目;感谢这半年来陪伴走过的409寝室、小袁、玉树、罗Smile、我宋、小诗、Ashley&Chuck……还有很多朋友,和你们在一起,烦恼、紧张都走光;最重要的是父母、家人在背后的支持,失意困苦的日子里你们是我继续努力的动力。
我的植物
芦荟
SA送给19Fall同学们的结业致辞。
在即将进入尾声的2019Fall申请中,我们的同学们获得了33枚哈佛大学研究生录取,14枚耶鲁大学研究生录取,6枚麻省理工大学录取,3枚普林斯顿大学录取,112枚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53枚英国AA录取,45枚UCL伦敦大学学院录取,22枚TUD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录取,20枚+港大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录取,12枚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录取(以上数据均不计Waitlist)。美国方面的录取数占大多数顶尖建筑景观院校的华人区录取数的一半以上,也超越了我们过往九年中所创造的单年度记录。每一枚录取的实现都来自自同学们的卓越智慧与辛勤汗水,在这条路上没有捷径。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留学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了解你现在的准备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建议。你所提交的信息将会严格保密。
20-21FALL建筑景观规划留学报名中
Studio Alpha 大巧筑人 | 2019 资费及服务
推荐阅读
“What's at Stake?” PechaKucha 杭州·南京·成都·广州武汉·北京
Justin | 人生何处不青山
Yue | 拥抱不确定性
Gabriella | 平凡的我们在逐梦的日子里,从不平凡
Zhe Zhong | 纠结选手的申请之路
Edith | 探寻自己与建筑的最佳结合点
Orisecs | 任我行
Diana He | 平凡之路
Evan Tsai
微信:mysudea
电话:15601923989
StudioAlpha大巧筑人
长按二维码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留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