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与公平研究 | 雷励华 李志昊: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编辑部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3-08-13

引用格式

雷励华,李志昊.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及其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2):112-122.DOI: 10.3969/j.issn.1673-8454.2023.02.012.

基础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

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与公平研究

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雷励华   李志昊


摘要:课堂临场感对形成在线学习社区、促进在线学习者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情境下,农村学生与城市教师在物理空间上处于相互分离状态,导致农村学生课堂临场感被弱化。针对如何提升农村学生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问题,文章基于探究社区理论的视角对同步互动课堂进行分析,并结合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特点构建农村学生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结构。基于此,文章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城市教师在为农村学生营造良好课堂临场感方面的普遍做法、总体特征与存在不足进行分析;使用访谈调查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城市教师提高农村学生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的因素进行探讨;基于课堂生态,提出优化农村学生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的生态化路径。

关键词:同步互动课堂;教育优质均衡;课堂临场感;探究社区理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3)02-0112-11

作者简介:雷励华,温州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博士(温州 524048);李志昊,温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温州 524048)

基金项目: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农村教育生态建设研究”(编号:BCA180092)

一、问题提出

同步互动课堂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形式,将城市优质学校课堂教学现场实况同步向农村薄弱学校共享,实现农村学校学生与城市学校学生同上一堂课,并允许农村学校学生与城市学校教师进行实时互动。已有研究表明,同步互动课堂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学校因师资匮乏而导致的“开不齐课”问题,实现城乡教育基本均衡。[1]从教育部发布的监测结果来看,2018年全国已有92.7%县级区域的教育达到基本均衡发展水平。[2]这充分表明,推动城乡教育由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是我国义务教育下一阶段发展的重大任务。优质均衡是以教育质量均衡为核心,其实现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但我们必须要看到,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环境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一种远程教育,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相比,农村学生与城市教师在物理空间上是相互分离的。同步互动课堂这种“社会属性”的缺失必然导致农村学生孤独感与焦虑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利于农村学生知识建构,阻碍其学习投入,使其学习停留在低水平阶段。针对该问题,国内当前主要从“促进师生远程互动”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在远程互动方面,有学者提出通过划分单位课时与利用微课进行辅助;[3]有学者提出要充分发挥主讲教师在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方面的作用。[4]在课堂参与度方面,有学者制定了学生参与度的评价标准;[5]还有学者设计了远程同步直播课堂的学生参与模型。[6]

教育部于2020年3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要全面实现专递课堂、名师课堂与名校网络课堂等三种类型同步互动课堂在中小学常态化应用,以普遍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弥合城乡学校差距,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现。[7]由此可见,同步互动课堂对城乡教育基本均衡问题解决的成效,以及对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实现的价值,得到教育管理部门的认可。持续推进同步互动课堂建设与应用,成为未来几年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线临场感是学习者在网络教学环境下自身建立存在关系的一种能力。[8]国内外学者已经注意到在线临场感对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习绩效和感知的影响,并开展大量实证研究。例如,有学者研究发现,在线临场感能够促进在线学习者学习感知与提高在线学习者对教师的满意度。[9]还有学者的研究揭示了临场感对其学习认知具有正向影响。[10]

二、理论基础

(一)探究社区理论模型与分析框架

在网络学习社区研究领域,有学者于2000年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探究社区理论模型(Community of Inquiry)。该理论认为,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社区中的在线临场感是一个复杂的复合结构,具体由认知临场感、社会临场感与教学临场感三个要素组成,只有在这三个要素都达到一定程度时,深度而有意义的学习才可能发生。[11]其中,认知临场感是指学习者在任何特定网络学习社区中通过持续沟通而获得的意义建构与理解的程度;社会临场感是指学习者在友好的学习支持环境下进行情感化和社会化表达的能力;教学临场感是指为了促进具有个人意义和教育价值的学习成果的达成,而对学习者的学习认知与社交过程所进行的设计、促进与指导。

图1  探究社区理论模型

认知临场感、社会临场感与教学临场感在探究社区理论模型中是相互影响的。认知临场感是理论模型的核心,对提高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效果有着重要作用;社会临场感既是认知临场感和教学临场感发生的基础,也是网络学习能够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教学临场感则在创设与维持学习者社会临场感、认知临场感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二)农村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结构

探究社区理论框架所包含的三类临场感,能够直观表征网络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在线学习状态与教师的教学状态。因此,自从该理论被提出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远程教育、在线学习与网络虚拟社区构建等领域的研究。其成果对具备远程教育属性特征的农村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研究具有一定指导价值。相对于一般意义的远程教育来说,农村同步互动课堂教学具有两方面显著特征:一是教学对象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低龄学生,二是教学环境为由农村本地课堂与城市网络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课堂。由此可见,农村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组成结构比远程教育临场感丰富。具体来讲,既要考虑与城市学校教师、学生的情感认同,以及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情绪对农村学生学习的影响;又要考虑混合式课堂环境下农村学生自身内在因素对其学习成效影响,如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能力等。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探究社区理论过于注重外部因素对学习者的影响,而忽视学生自身因素。[12]基于以上思考,在探究社区理论基础上,本研究将情感临场感与学习临场感纳入考察范畴,并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农村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结构。

图2  农村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组成结构

农村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包括社会、认知、教学、学习、情感、空间等方面要素。这些要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总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对农村学生的知识学习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推动农村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不断提升。社会临场感具体表现为农村学生感受到城市学校学生与教师存在的心理感知。良好的社会临场感有助于拉近农村学生与城市学校学生、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获得与传统面对面教学相近程度的真实感,进而激励农村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社会临场感由此也成为其他临场感形成的基础;认知临场感反映农村学生的认知水平,具体指农村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通过运用批判性反思,将新的知识融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高水平的认知临场感有助于提高农村学生对同步互动课堂的参与度;教学临场感是教育者的临场感,具体指农村学生在同步互动课堂环境下能够感受到城市教师对其的关心与指导,能够帮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教学临场感对同步互动课堂中的社会临场感与认知临场感的营造与维护有重要意义;学习临场感是农村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各种行为的总体表现,代表着农村学生同步互动课堂环境下的自我效能,以及支持自我调节过程中认知、行为与动机等方面的构成要素;[13]情感临场感是指农村学生在同步互动课堂环境下与城市教师、学生交流时,与城市师生间在感觉、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外在表现。[14]情感临场感是学生社会化学习的支持因素,情感认同是其形成的基础。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选择

探究社区理论非常注重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与教育者的教学经验。这决定了农村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的研究必须要综合使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与内容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其中,问卷调查以农村学生与城市教师为对象,用于获取调查对象基本信息、了解农村学生和城市教师对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的感知、城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营造课堂临场感的普遍做法等;访谈调查主要用来收集农村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与学习绩效、城市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以及影响城市教师提高农村学生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的因素等。访谈方式以面对面访谈为主,少部分教师使用网络交流访谈或电话访谈等方式进行;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调查阶段所获得的访谈记录作定量的统计描述,揭示农村学生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影响因素的统计特征。

(二)研究对象确定

城市学校教师是同步互动课堂主讲教师,承担同步互动课堂的具体教学任务。农村学校教师作为辅助教师,一方面要辅助城市学校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另一方面要对农村本地课堂的教学秩序进行组织与管理。另外,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是同步互动课堂建设与应用的组织者与推进者,其对同步互动课堂教学应用效果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研究对广东、湖北、福建与浙江等省份部分县市从事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的城市教师、农村教师,以及从事同步互动课堂建设的教育管理部门人员进行调查。在具体调查时,我们制定了调查对象的选择依据。其中,对城市学校主讲教师与农村学校辅助教师提出以下几点要求:首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奉献精神,拥有较强的承担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的意愿;其次要具备较强的教学改革意识;最后要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三)研究工具设计

1.调查问卷设计

教师在同步互动课堂教学中需要关注认知临场感、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学习临场感与情感临场感的创设。根据已有研究,每种类型临场感具有不同的组成结构。有学者认为,认知临场感的创设包括触发事件、协作探索、信息整合与问题解决四个子维度。[15]触发事件是指教师需要为学习者提供共同解决的问题情境或任务,以唤起学习者对问题的认识,引起学习者的困惑;协作探索是学习者共同合作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获得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教师需要为学习者提供适于探索的建议与资源;信息整合是学习者对协作探索阶段所形成的观点进行意义建构,并达成共识,要求教师要给予指导与反馈,必要时还要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架;问题解决是学习者对观点或假设进行验证,要求教师引导学习者总结并分享个人经验,并对个人的学习效果与收获进行反思。有学者认为教学临场感包括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直接教学与评价反馈等类别。[16]其中,设计与组织是指教师要对课程结构、教学过程、课堂互动、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相应计划与设计;促进对话是指教师要在承认学习者个人贡献的基础上,鼓励学习者参与集中讨论、分享个人观点;直接教学是指教师要向学习者提供引导,并共享学科知识;评价反馈是指教师要对学习者的话题讨论或其他任务提供清晰、准确的反馈与评价。有学者认为社会临场感包括情感表达、开放沟通与群体凝聚力三种类型。[15]其中,情感表达是学习者自由表达学习体验的能力与自信,表现幽默与自我流露是教师促进情感表达的主要策略;开放沟通是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相互信任的沟通交流,相互理解、认识与认可并尊重每个人的贡献,是促进开放沟通的主要策略;群体凝聚力是学习者对班集体的向心力,教师需要设计能够建立与维持群体情感认同的活动,如鼓励合作、帮助与支持等。有学者认为学习临场感包括构思学习计划、监控学习、策略使用等三个维度。[17]构思学习计划方面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设定学习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监控学习方面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策略使用方面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有学者认为情感临场感包括活动情感、定向情感、结果情感三个维度。[18]其中,活动情感反映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情绪表现,定向情感反映的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对自身或同伴情绪的识别与分享,结果情感反映的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价值预期或面对真实效果时的情绪表现。

根据研究目的与专家建议,借鉴上述学者提出的临场感分析维度,分别从认知临场感、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学习临场感、情感临场感等方面编制初始问卷。为了保证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选取部分教师在小范围内对问卷进行测试,并依据测试的结果对问卷结构的合理性、内容的完整性、措辞的严谨性等进行反复的完善与修改,相继修订部分表述不清、选项不全的题项,同时还剔除若干冗余问题,最终形成完整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教师个人信息和教师提高课堂临场感的措施两部分。其中,教师个人信息具体包括年龄、性别、学历与工作单位等;教师提高临场感措施包括认知临场感、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学习临场感、情感临场感等5个维度,共计17道题。

2.访谈提纲设计

访谈调查分别从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视角出发,针对农村学生和城乡教师在同步互动课堂教学中的疑问和感知来设计访谈提纲。其中,面向学生的访谈问题包括:你是否对同步互动课堂的教学效果很满意、你是否能够理解城市教师所讲的内容、城市教师哪些做法有助于加深你对知识的理解、你的学习过程容易受到哪些因素影响;面向教师的访谈问题包括:你觉得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你觉得哪些因素影响你对农村学生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的提升、你觉得哪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农村学生的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为了能够获得更加客观、全面的访谈数据,本研究在访谈问题的设置上遵循从非结构化到半结构化再到结构化的基本思路,将每次访谈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加入到现有的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当中,对后面的访谈对象进行提问,依此类推,逐渐加深访谈问题的封闭程度。

3.分析框架设计

教师、学生、教学信息、教学媒体是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的四大基本要素。相比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同步互动课堂教学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教学应用过程涉及城市学校、农村学校、教育管理部门与教育信息化企业等多部门,需要对现有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进行创新,使其与同步互动课堂教学应用相适应;二是同步互动课堂教学设施作为连接农村课堂与城市课堂的中介,其性能的稳定性、功能的完备性与操作的方便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三是教学过程比传统面对面课堂要复杂很多,需要教师采取适当措施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组织、管理与协调。因此,在思考哪些因素影响教师提升农村学生临场感的问题时,除了要考虑信息化时代课堂的四大基本要素以外,还要考虑同步互动课堂硬件设施、教学管理体制,以及教学管理措施等方面。

四、研究结果

问卷调查采用网络问卷在线作答与纸质问卷现场填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题组总共收到网络问卷310份、纸质问卷197份,剔除漏答题项达到3项及以上、选项分布呈明显规律或较为极端,以及选项出现前后矛盾等情况的不良问卷11份,有效问卷共计496份,问卷总的有效率达到97.8%。使用SPSS22.0软件对调查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Cronbach a系数为0.821,充分表明调查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访谈调查采用面对面访谈与电话访谈等方式进行。课题组使用分层抽样法从不同学历教师中按照比例选取48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进行访谈调查,最终形成46份有效的教师访谈记录。

(一)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分析

从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性别组成方面,近47%的调查对象为女性教师,近53%的调查对象为男性教师,男女教师比例接近1∶1。在年龄结构方面,年龄40岁以上的教师居多,其中40-50岁教师占比为39%,50岁以上教师占比为35%,30-40岁教师与20-30岁教师占比分别为14%与12%。有近69%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专科学历教师占比为28%,极少数教师为研究生学历。从任教学校类别来看,近43%的调查对象为城镇小学教师,近24%的调查对象为农村小学教师,也有少数部分调查对象为城镇初中与农村初中教师。就教师的学科背景而言,英语、音乐与美术教师居多,占比分别为21%、20%和11%。

(二)课堂临场感营造措施分析

在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环境下,农村学校学生能否形成课堂临场感以及形成何种程度的课堂临场感,是确保同步互动课堂教学能否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参与同步互动课堂教学工作的各学科教师以增强农村学生学习体验为核心,采取各种措施为农村学生营造良好课堂临场感,提高农村学生学习成效,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营造措施调查统计结果

表1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农村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营造措施的应用现状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特征:首先,触发事件、评价反馈、设计与组织、群体凝聚力、活动情感是教师最常使用的几种营造措施,占调查样本的比例分别为89%、84%、91%、81%、83%。通常情况下,这几项措施是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下教师用以优化学生学习效果的普遍做法。同步互动课堂与传统课堂在教学环境、师生关系、课堂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措施提出新的要求,这充分表明大部分承担同步互动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师尚未掌握同步互动课堂的特征与教学要求,只是将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与措施向同步互动课堂简单迁移。其次,问题解决、情感表达、构思学习计划、定向情感等几项营造措施较少被教师使用,占调查样本的比例分别为52%、48%、46%、44%。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这些措施的高效实施需要有完善的技术条件与较强的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作为支撑。但当前这两方面都有待于持续优化。再次,部分教师对是否在同步互动课堂教学中使用相关措施持不确定态度,其中,信息整合、定向情感与开放沟通这三项措施较为突出,占调查样本的比例分别为21%、19%与16%。部分教师反映,其对同步互动课堂五种类型临场感内涵的理解与提升措施要求的把握还存在显著不足,其对临场感类型与提升措施的认知有待加强。最后,能够经常使用四项教学临场感营造措施的教师占调查样本的比例分别为91%、82%、80%、84%,明显高于学习临场感营造措施。由此可见,相对于学习临场感,教学临场感更加受到教师重视。这也充分表明了农村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的重心当前还没有从城市教师的教向农村学生的学转变。

(三)课堂临场感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如表2所示的结果。由表2所呈现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学生在同步互动课堂环境下所能获得临场感的水平,不同程度地受到农村学生自身、城市教师、农村教师、教学信息内容、同步互动课堂技术设施、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以及教学组织与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

表2  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影响因素访谈分析结果

近96%的访谈对象认为城市教师是影响农村学生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的重要方面。具体来讲包括城市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城市教师承担同步互动课堂教学任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等。尤其是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本身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临场感提升措施的使用同时也需要有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支撑。从访谈来看,尽管部分区域已经为教师组织过专门的应用培训,但还有待于强化;有近85%的访谈对象谈到同步互动课堂技术设施对农村学生课堂临场感的影响。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设备操作复杂,不易于教师掌握与使用;二是设备功能不稳定,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故障;三是设备的功能还不能满足高水平临场感的教学。80%的访谈对象从管理体制角度分析影响农村学生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的因素,大多数教师认为有必要对现有区域教育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构建有助于推进同步互动课堂建设与应用、提高农村学生课堂临场感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同步互动课堂运行秩序,规定参与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激发城市学校的校长与教师参与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部分教师建议结合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的内涵与提升措施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用以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应用。除此以外,也有部分访谈对象从农村学生、农村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措施等方面加以分析,所占比例分别为57%、46%、30%、39%。其中,关于农村学生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学生学科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态度、信息素养等,关于教学内容方面因素主要有教学信息的传播媒介、表征方式与难易程度等,关于教学措施方面因素主要有任课教师的课堂组织措施、知识强化与迁移措施等。

五、提升路径

对于农村学生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的培养与建立,我们不仅要综合考虑五种类型临场感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同时也需要重点关注制度、课程、技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去把握农村学生在同步互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也需要从整体性的角度去设计临场感提升路径。系统性、开放性、整体性与动态性由此成为农村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提升路径设计的重要原则。课堂生态从生态学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过程,认为课堂教学是由学习群体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和交流,而形成的具有开放性、整体性与动态性特征的生态系统。[19]课堂生态为同步互动课堂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借助于课堂生态的思维,可以将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看成是以农村学生、城市学生等生命有机体为生态主体,以技术设施、管理体制、教学措施与教师等外部环境因素构成的整体为生态环境,以教学信息传授作为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生态系统。从课堂生态的视角来看,要想提升农村学生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关键在于如何提升生态群体在同步互动课堂场域下的核心能力、优化各种限制性生态因子的不利影响,最终构建如图3所示的学生、教师、技术、制度、措施“五位一体”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新生态。

图3  提升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的生态化路径

(一)以问题为导向,把握制约课堂临场感提升的薄弱环节

明确问题的本质与致因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探索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的提升,不仅要关注内涵结构与路径设计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发力。可以认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是推进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提升的重要思维方法。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切实把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提升措施落到实处。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展开方式,通过对参与同步互动课堂教学实践的诸多要素与教学实践整个过程进行系统性的剖析,总结出影响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的因素,进而精准把握制约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及其提升的薄弱环节。从调研情况来看,当前限制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提升的薄弱环节集中在农村学生、城乡教师、技术设施、管理制度、教学措施等方面。

其中,农村学生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缩小城乡学生在学科基础知识与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距;二是如何培养农村学生与同步互动课堂环境相适应的核心素养,如掌握同步互动课堂学习方法、具备同步互动课堂学习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对待同步互动课堂环境具有较为端正的学习态度等;三是如何增强农村学生的课堂临场感意识。

与农村学生相类似,城乡教师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培养其与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环境相适应的教学素养,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熟练掌握同步互动课堂的特征与教学要求;二是充分理解每种类型课堂临场感的内涵特征与提升措施,并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三是形成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四是具备较强的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技术设施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学设备功能的简易性、稳定性与完备性,为实现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支撑。“简易性”要求设备操作简单,方便教师熟练掌握与灵活使用;“稳定性”要求设备功能运行稳定,故障率不高;“完备性”要求设备功能完备,能够高效支持各种课堂临场感提升策略。

管理制度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制定激励机制,调动城乡教师参与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要制定同步互动课堂运行秩序管理规定;三是要构建支撑临场感的同步互动课堂教学脚手架模型,为教师的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提供策略和方法指导。

(二)以项目为载体,设计解决课堂临场感问题的行动方案

项目是在特定资源与条件限定下,为实现特定目标或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实施的一次性工作任务。通过对项目进行设计、评审、组织、管理等各个环节任务的实施,有助于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具有目标明确、结构合理、运作高效等方面特征。如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对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及其提升所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规划与管理,并将复杂的问题求解全过程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以形成科学合理的行动方案,是有效实现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提升的关键所在。

对于教育部门来说,项目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求所设计的项目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特征:一是项目要具有一定代表性。尽管一个项目无法反映课堂临场感某类问题的全部特征,但要能够体现其最本质特征。二是项目要具备一定实用性。项目最好来源于同步互动课堂教学应用的实际工作,尽可能选择与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提升要求相结合的项目。三是项目的规模要适中。规模过大的项目,研究团队难以把握,难以在既定时间内如期完成。规模过小的项目则难以涵盖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提升所面临问题,同时也缺乏整体性与挑战性。四是要注重项目团队成员结构,最好由参与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的教师担任项目负责人,由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确定需要解决的课堂临场感提升问题,并以此作为研究的内容,让任课教师在具体的研究实践过程中通过自身不断的体验、反思和感悟,以实现对课堂临场感的理解和运用、推动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

为了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实施,还需要根据问题解决过程各阶段的不同特征,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给予有层次、有重点的支持,以更有效地对有限资源进行优化集成。具体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确定若干重点项目、若干一般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对于重点项目,需要加大帮扶力度,进行重点扶持。二是将项目研究与职称评审、年终考核等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参与同步互动课堂教学与研究的积极性。

(三)以协同为手段,构建推进课堂临场感项目的协同机制

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提升项目建设涉及资金、人才、技术与政策等诸多要素,体现出较强的复杂性、专业性与综合性。仅依靠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或学科任课教师的力量是难以有效完成的。协同理论认为,所有研究对象都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更大的复杂系统。有序与无序是系统的两种状态。一个系统究竟处于哪种状态,取决于其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如果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相互作用较强,各子系统的独立性在系统中就会较弱,那么此时系统就处于有序状态。否则系统就处于无序状态。对于任意复杂系统来说,当外在力量的作用或物质的积累达到某个阈值的时候,其内部的各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作用,并形成内驱力,推动系统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变,同时产生协同效应。[20]

协同理论的观点对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提升项目建设具有一定启发意义,我们必须要将地方教育管理部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信息化企业、城区优质学校等多方利益主体联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类主体的优势,构建“以教育管理部门为主导,由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信息化企业与城区优质学校共同参与”的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提升项目多主体协同推进机制。

具体而言,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具体表现为:首先,要组织各参与方对多主体协同制度进行顶层设计,规定各参与方的责任与权益,充分调动各参与方的积极性;其次,要对项目设计、申报、审批、评估等各个环节进行组织与管理,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与政策支持;最后,要统筹协同各参与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高等师范院校需要发挥人才优势,为项目建设提供人力支持,如可以安排相关领域专家为教育管理部门的多主体协同机制设计,以及项目设计、评审与评估提供咨询,为各项目组的项目建设过程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以安排相关专家作为项目组成员,支持项目建设。

教育信息化企业一方面要发挥其在资金方面的优势,为教育管理部门的项目管理与项目组的项目建设提供经费支持;另一方面要发挥其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为技术相关项目建设提供指导与帮助。

城区优质学校作为同步互动课堂教学师资提供方,需要主动配合教育管理部门做好项目设计与建设工作,积极调动教师参与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承担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以示范为引领,塑造优化课堂临场感水平的典型标杆

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推进的动态过程,实践领域当前也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供我们参考与借鉴。因此,不适合在整个区域范围内全面推进。依据《现代汉语辞海》对“示范”的解释,“示范校”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个能够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的特定学校。[21]由此可见,以示范校创建活动为主要抓手,树立高水平临场感同步互动课堂建设的标杆、加大推广普及力度,不断将高水平临场感同步互动课堂建设向纵深推进,是保证区域层面整体提升同步互动课堂教学临场感的关键所在。示范性是高水平临场感同步互动课堂教学示范校存在的核心意义,也是示范校能否真正全面带动区域内所有学校同步互动课堂临场感整体提升的检验标准和衡量尺度。

为此,需要遵循有序推进、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思路,加强对创建工作进行统一部署与规划,确保示范校建设的示范效应。首先,突出特色,选好示范学校。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对所有下属学校近几年来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摸底排查,掌握若干教学基础设施完善、师资力量较强、教学质量较好、社会影响力较大、典型作用突出的学校,确保示范校建设工作具有代表性与示范性。其次,严格标准,建好示范学校。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将示范学校建设与标准化学校建设紧密结合,制定出高规格、可操作的示范学校建设目标要求与建设标准,使示范学校建设不但有整体设计与细节规范,同时也能够满足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最后,注重实效,用好示范学校。教育管理部门需要采取组织相关学校赴示范学校现场观摩学习、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将示范学校的经验做法从点到面向整个区域推广,以充分发挥示范学校的典型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教育管理部门要将示范学校和个人的示范作用发挥情况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持续推动高水平临场感同步互动课堂教学应用示范校建设工作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雷励华,左明章.面向农村教学点的同步互动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11):38-43.

[2]教育部.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DB/OL].(2018-3-1)[2020-5-22].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0415/sfcl/201903/t20190326_375275.html.

[3]王忠华,张鸽子.咸安“1+2”同步课堂互动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2):59-64.

[4]韦怡彤,王继新,赵晓娜,等.同步互动专递课堂中教学互动行为案例研究——以一年级美术课“画马路”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9(12):41-47.

[5]杨九民,黄磊.对话型同步网络课堂中学生参与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47-51.

[6]冉新义.远程同步直播课堂学生参与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9):89-95.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DB/OL].(2020-3-3)[2020-5-1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003/t20200316_431659.html.

[8]IRWIN C, BERGE Z. Socialization in the online classroom[J].E-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Social and Tcchnology,2006,9(1):1-7.

[9]RICHARDSON J. Examining social presence in online courses in relation to students’  perceived learning and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Asynchronous Leaning Networks, 2003,7(1):68-88.

[10]贾利锋,李海龙.临场感对在线学习者学习认知的影响——基于探究社区理论的条件过程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0(2):45-52.

[11]GARRISON D R, ANDERSON T, ARCHER W. Critical inquiry in a text-based environment Computer conferencing in higher education[J].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00,2(2-3):87-105.

[12]STENBOM S, JANSSON  M, HULKKO A. Revising, the community of inquiry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one -to -one online learning, relationship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Distance Learning, 2016,17(3):36-53.

[13]SHEA P, BIDJERANO T. Learning presence as a moderator in the community of inquiry model[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2(2):316-326.

[14]CLEVELAND-INNES M, CAMPBELL P. Emotional presence, learning, and the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Distance Learning, 2012(4):269-292.

[15]GARRISON D R, ANDERSON T. Critical thinking, cognitive presence, and computer conferencing in distance educa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2001,15(1):7-23.

[16]SHEA P, HAYES S, VICKERS J. Online instructional effort measured through the lens of teaching presence in the community of inquiry framework: a re-examination of measures and approach[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2010,11(3):127-154.

[17]SHEA P, HAYES S, SMITH S U, et a1.Learning presence: additional research on a new conceptual element within the community of inquiry (CoI)framework[J].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12,15(2):89-95.

[18]STENBOM S, HRASTINSKI S, CLEVELAND-INNES, et al. Emotional presence in a relationship of inquiry: the case of one-to-one online math coaching[J]. Online Learning, 2016,20(1):1-16.

[19]岳伟,刘贵华.走向生态课堂——论课堂的整体性变革[J].教育研究,2014(8):99-134.

[20](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2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Research on the Rural Students’ Sense of Synchronous Interactive Classroom and Its Promotion Path

Lihua LEI, Zhihao LI

(School of education ,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Abstract:Classroom presence occupie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rming an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 and promoting the learning effect of online learners. In the context of synchronous intera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rural students and urban teachers ar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in physical space, consequently weakening of rural students’ classroom presen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ural students’ synchronous interactive classroom presenc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synchronous interactive classroo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theory, and constructs the structure of the rural students’ synchronous interactive classroom presenc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ynchronous intera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analyze the general practice,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comings of urban teachers in creating a classroom presence for rural students. Using the method of interview survey and content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urban teachers to improve rural students’ synchronous interactive classroom presence.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room ecology, the ecological path of optimizing rural students’ synchronous interactive classroom presence is proposed.

Keywords:Synchronized interactive classroom; Education quality balance; Classroom presence; Inquiry community theory

编辑:王天鹏   校对:王晓明



点击此处 在线投稿

期刊热点

林攀登:从基础公平到差异公平: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研究图景透视

2023-04-06

王健 李康康 杨现民:高校智慧校园新一代网络架构模式探索

2023-04-04

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 | 王静贤 叶童等《荷兰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因、愿景及策略》

2023-03-31

新刊速递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3期目录与摘要

2023-03-28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刊于1995年8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内容力求全面深入地记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展、研究与应用成果和行业发展状况,开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和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服务于国家教育宏观决策;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及时追踪ICT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教育的融合,深度挖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一年12期,每月20日出版

20元 / 期,邮发代号:82-761

编辑部邮箱:mis@moe.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华远北街2号921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