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慕课十年回顾与展望专栏 | 郑永和 杨淑豪等:中国慕课研究现状、方向领域与反思展望

编辑部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3-08-13

引用格式

郑永和,杨淑豪,王晶莹.中国慕课研究现状、方向领域与反思展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4):26-34.DOI: 10.3969/j.issn.1673-8454.2023.04.004.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研究

慕课十年回顾与展望专栏

中国慕课研究现状、方向领域与反思展望

郑永和   杨淑豪   王晶莹


摘要:慕课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自出现以来便受到国内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2-2022年我国慕课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提供的知识图谱,系统地分析国内慕课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方向领域,并做深度反思和展望。结果表明,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是该领域的关注焦点,近年来慕课的研究热度有所下降,研究主题丰富并且内容迭代更新速度较快,慕课、教学模式、职业教育和信息素养成为其核心的方向领域。对此,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网络教育大众化普及;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弹性设计破除学生发展的障壁;多方协作参与健全我国慕课质量保证体系。

关键词:慕课;MOOC;CiteSpace;混合式教学;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3)04-0026-09

作者简介:郑永和,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5);杨淑豪,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共同第一作者(北京 100875);王晶莹,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5)

基金项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管理与决策研究服务专项2022年度委托课题“国外科学教育战略行动研究及其数据库建设”(编号:EMIC-YJC-2022008);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新时代科学教育改革关键问题研究”(编号:22JZDW001)的研究成果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促使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巨大改变。随着终身学习概念的不断深化,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学习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下学习者的复杂状况。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下,大规模在线课程的发展达到高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慕课课程在内的在线课程。慕课作为有着10年发展历程的大型在线教育资源平台,其独特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自2012年引入中国伊始便受到国内教育理论与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后疫情时期对慕课提出了新要求。

慕课(MOOC)即所谓的大规模的开放式网络教学,有学者认为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灵活的学习方式业已成为时下最具创新性的教育形式,“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与不同的时间提供一个良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互式学习环境”[1]。具体的实践应用环境中,灵活学习和国内所研究的远程教育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因为二者都需借助网络传播媒介,并辅以数字化的手段进行支持。但是二者所包括的范围并不完全等同。早在2002年,有学者便指出,灵活学习的概念界定和保障标准相较于远程教育而言更加丰富与全面,不能单纯注重课程时间与学习空间的灵活,还要强调其对学生所掌握的课程内容、师生互动的形式、学习材料内容具有灵活开放性。[2]因此,慕课在受众群体、教学目标、实现手段等方面与灵活学习理论所界定的目标相符:一来慕课可以作为技术路径之一助力我国灵活学习的开展;二来两者在理念上都是致力于实现学习的公正平等,服务于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发展。[3]以“慕课/ MOOC”作为检索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可以发现最早的慕课研究始于2012年,仅是对其概念、基本特性进行阐述。随后第二年学者便敏锐地发现慕课在国内的发展契机,研究文献呈现指数级增长,研究主题不断丰富,慕课研究发展如火如荼。据2022年世界慕课大会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慕课数量已经达到6.19万门,比2019年增加近6倍,注册用户超过3.7亿人。[4]10年间,慕课作为中国信息化教育的先锋军,各大高校积极推动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习的形式、内容和组织方式都在逐步地发生改变。

一、国内慕课研究现状分析

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CiteSpace软件是由美国陈超美教授与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合作开发,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5]用户群体十分广泛,并且软件版本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本研究使用的版本为CiteSpace6.1。对CNKI数据库中北大核心期刊与南大核心(CSSCI)期刊的主题为“慕课/MOOC”的文献进行检索,时间范围为2012—2022年,共计检索到1468条数据,剔除会议、书评等无关文献得到有效数据1433条,作为最终的研究样本。利用关键词分析、作者、机构合作分析等清晰直观地展现了慕课在我国10多年发展的脉络历程。

(一)慕课研究的总体概况

首先,对CNKI数据库中2012年1月—2022年12月的相关文献发文量进行统计,从文章数量来看,业界学者对慕课研究领域还是颇为关注的,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入(2012—2013年)。2012年是我国慕课的研究元年,在此之前国内并没有关注到这一研究领域。第二阶段:发展(2013—2015年)。从2013年开始相关文献井喷式增长,2015年更是达到峰值319篇。第三阶段:平缓(2015—2022年)。自此之后,发文量开始逐年下降,尤其是2016—2018年下滑粒度较大。我们进一步截取关键节点来分析每一阶段的成因。2013年,《时代》杂志向全世界告知,免费的“慕课”让普通大众得以触及到常青藤高校的大门,[6]全国掀起了慕课研究的浪潮。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教育行业紧跟其后,借助O2O转型拥抱互联网,慕课的研究发展如火如荼。2016年,《2016中国慕课行业研究白皮书》揭示出慕课发展高开低走,高辍学率、课程不具备约束性、认可度低等问题层出不穷,将慕课的发展再次推向风口浪尖。2020年新冠疫情漫卷全球,此时慕课研究保持在平稳期。

其次,对慕课领域研究者、研究机构分布状况的分析,可以清楚地展示该领域各机构的合作情况。从数据分布来看,各机构彼此联系较为松散,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和老牌师范院校之间有着较多合作,不仅局限在地区内部合作,跨区域之间的合作也相对广泛。进一步对各机构的发文数量进行统计与分析,将发文量大于7的机构列表比较,如表1所示。这些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中,教育类机构数量占据半壁江山。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作者总体数量处于中等水平,但是合作密度较为稀疏。典型学者如钱小龙、汪琼、张立彬、黄如花等,发文数量都在10篇以上,为我国慕课的研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者主要针对慕课平台研究现状、网络学习环境下质量保障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表1  我国慕课研究领域发文机构情况

(二)慕课研究的关注焦点

本研究通过CiteSpace中的关键词共现图和关键词时区图谱来梳理我国慕课10多年来研究领域的关注焦点。通过对目标文献的分析,得到如图1所示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关键词总计402个、词频总数2027次。为了展示得更加直观清晰,将频数大于18的14个关键词进行排序,词频总数达到1449次,占到词频总数的71.5%,符合频数占比不低于25%的标准。关键词贡献图谱中显示节点数目为146个、连线数为136。密度为0.0128,网络结构相对来说还是较为密集,说明研究者在主题探讨上较为聚焦且深入。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的有“慕课(578次)”“翻转课堂(92次)”“教学改革(54次)”“教学模式(53次)”等,进一步表明慕课在教育领域的蓬勃发展。从中心度来看,“慕课”“微课”“大数据”“挑战”等中心度较高,和其他关键词共现的频率较高,这类主题深受研究者青睐。

图1  我国慕课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网络

对我国慕课研究领域关键词时区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出国内慕课研究焦点的时段变化,图2中每一列代表一个年份,将每年出现的关键词进行排布,可以发现2012年慕课刚刚兴起之时,对其探索更多停留在内涵界定。2014年随着研究者对慕课的深入探讨,涌现出“在线教育”“翻转课堂”等众多研究主题。2017年之后,对慕课研究更加关注到学习者层面,倾向于探索解决慕课发展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如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保障学习者的学习质量成为近年来慕课研究的重要论题。

图2  我国慕课研究领域关键词时区情况

二、国内慕课研究方向与前沿领域

(一)慕课研究方向

通过汇总慕课研究领域不同时期的横向信息得到该领域的动态发展方向,据算法阈值凸显出14个突现词,在此截取了前10个强度较高、典型性较强的关键词,如表2所示。CiteSpace软件中提供了关键词凸现探测算法,通过分析词频的时频分布,将其中变化率较高的名词从大量主题组中探测出来,通过词频变化来确定学科的研究前沿。[7]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关键词“高等教育”自2013开始就已经成为热点话题,这反映出我国慕课的主流受众群体为大学生。在整体发展过程中,学者也对课程形式进行了探索,近年来随着学习分析技术的火爆,慕课学习者学习效果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同时突现词的研究时间段都比较短,基本在2~3年,这说明在慕课研究的主题十分丰富、内容十分多样、研究方向更迭速度较快。

表2  国内慕课研究领域关键词突现图谱(按爆发强度排序取前10位)

(二)慕课前沿领域

通过聚类分析将关键词分为16类,选取包含关键词个数大于14的聚类,分别是“慕课”“教学模式”“职业教育”“在线教育”“信息素养”“微课”“高等教育”“在线学习”“扎根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商业模式”“翻转课堂”和“挑战”,如图3所示。

图3  我国慕课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聚类

#0 慕课: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翻转课堂等。慕课的概念最早是由相关学者于2008年提出,[8]最先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平台来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学者利用YouTube博客、Twitter或其他社交软件来分享优质的课程资源,[9]不难发现,早先慕课出现的目的是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提供专业性、便捷性的支持服务。

#1 教学模式、#3 在线教育、#5 微课、#7 在线学习和#12 翻转课堂:将这几个聚类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和分析,包含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同伴互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自我效能、质量评价、慕课建设、人工智能等聚类信息,这一部分的聚类主要是探讨慕课背景之下现代化的教学形式应当如何开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如何优化。其中,灵活便捷的翻转课堂形式深受高校教师的喜爱。目前,各类高校教师都会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录制微课视频,并通过不断的打磨与优化来申请国家精品课程。优秀教师可以通过慕课将优质的课程资源送到更多的学习者手中,实现课程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2 职业教育、#6 高等教育:著作权归属、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建设、SPOC、合理使用、技术措施、限制与例外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版权意识不断加强。虽然慕课强调“开放”“共享”,但是仍有很多课程作者不愿意将自己耗时耗力制作的课程资源无偿提供给平台,侵权问题随之屡屡发生,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相关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学者从制度建设层面对如何更好地保障优质资源制作者的权益,以及如何推动更多优秀资源的出现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日后慕课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4 信息素养、#10 教学改革、#11 商业模式、#13 挑战:此类聚类中包含教师专业发展、探究式教学模式、教育资源、终身学习、社区教育、开放大学、教学研修、创新模式、成人教育等,慕课发展已有10多年,但是相关问题也接踵而至,慕课课程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打磨和推陈出新。机遇与挑战并存,慕课居高不下的辍学率与学分认可度低等问题依旧是慕课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究其原因,在于慕课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自觉性要求更高,[10]学习者主体地位的提高使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进一步加强,学习全靠学生的自觉,这种学习模式阻碍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的可持续发展。[11]相较于传统课程而言,慕课的异步属性难以实现传统课堂中的师生即时互动环节,这也是制约学生按时完成课程规定任务的重要因素。在慕课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互动性情感体验不佳,学习热情与积极性难以保障。[11]

三、研究结论、反思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从总体的发文数量上看,我国慕课研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从相关研究领域看,慕课已经成为众多学科教学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包含教育学、计算机、语言文字、法律等多个领域。从关键词共现网络、关键词时区图等看,其研究领域的深度与广度逐渐丰富,除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外,也关注到教与学方式的创新,以及资源建设等诸多问题,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融入最新的信息技术、教学理论,慕课研究的发展方向也不断更新。但是,目前国内各学术机构之间的研究合作密度较低,跨院校、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研究有待加强。此外,方法论从定性研究逐渐转向定量研究。慕课平台提供了海量大数据,研究者可以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开展相关实证研究。例如,分析学习者在慕课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对其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测,[12]进而对未来慕课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的实施提供指导性意见。笔者进一步对比传统课堂,结合学生的访谈调查,通过扎根理论的深度分析,对慕课的课程设计、评价标准、质量保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二)研究反思

1.慕课课程开发的研究

我国对如何开发慕课课程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常见,有学者基于SMCR(Source、Message、Channel、Receiver)模式视角探析了慕课建设的有效路径。[13]有学者从课程知识地图的制图、索引、重构和审计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慕课开发模型的整体思路和理念。[14]有学者以“慕课英语900句”的开发为例,讨论了口语类慕课的设计与实践,涉及课程的背景和意义、目标和理念、开发步骤、平台要求、课程对象、师资要求、课程结构、语言输入和输出、时间分布等方面。[15]有学者参考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慕课案例《问题式学习:原理与设计》,在文章中系统地讨论了如何设计与实施问题式学习慕课。[16]有学者将慕课的关注对象聚焦到职业教育领域,提出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之下职业院校慕课如何实现本土化发展。[17]有学者依托路径依赖理论,剖析了高校慕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四种依赖现象,并分别提出了破解之道。[18]近年来,随着终身学习概念的不断深入,慕课与终身学习的联系也更为紧密,有学者基于终身学习视域探讨了师范院校如何建设高质量的慕课课程,[19]并分析了慕课在服务全民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挑战。[20]总体来看,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慕课课程如何设计与开发”进行了探讨,但是并没有达成共识。与此同时,对于“慕课开发”概念,较多从微观、狭义、技术层面进行界定,并没有从课程理论视角进行理解与解读,使课程开发的相关内涵狭隘化。

2.慕课学习者的研究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人”的成长,学习者分析应当贯穿整个慕课设计、实施、评价的各个方面。有学者将不同的慕课学习者根据学习动机的不同分为了五大类,[21]并进一步指出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学习者只是其中之一,主要影响因素是学习者的参与度。有学者基于对7 门北京大学慕课课程结课时的学生调查数据,分析了首批慕课课程的学生成分以及学生课程的评价。[22]有学者依托edX平台所提供的海量数据,基于慕课学习者的选课行为得到了慕课学习者选课的网络特性,为慕课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启示。[23]有学者基于学习者需求,提出在慕课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课程预告、前测、学习行为大数据分析、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等举措来提升慕课的黏性,降低学习者的损耗。[11]有学者从社会融合、外部归因、学业融合、学业不利四个维度对210名中文慕课学习者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良好的网络环境、未预见的个人因素、工作上的变更、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课程正面因素和学习预备对完成课程影响显著。[24]有学者用共现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学习者每次上线产生的行为之间的共现关系,揭示了优秀慕课学习者学习行为模式的特征,有助于改进慕课教学。[25]近年来,研究者更加关注学习者视域下慕课应当如何进行开发与设计,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针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在课程设计之初便要充分考虑如何设计课程,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厘清知识掌握实际水平与学习目标的差异,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提供持续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

3.慕课课程质量与学习效果的研究

当前针对慕课的质量评价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第一,对慕课课程本身的评价。从课程设计的角度针对慕课的整体设计、内容、实施过程、考核标准等进行评价,旨在全面有效地提高每一门慕课的课程质量。第二,对慕课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从学习者视角判断慕课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从慕课发展伊始,有学者通过研究确定了北大慕课课程学生的群体特点,以及课程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质量提供了线索。[22]有学者构建了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指标体系的权重,创建慕课质量模糊评价模型。[26]有学者从师生感知的视角评价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环境,根据国外学者穆斯(Moos R H)关于环境结构的理论框架,编制《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环境评价量表》,以华南地区某高校师生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对翻转课堂环境的社会心理感知。[27]有学者依据在线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构建我国职业教育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制作调查问卷,从用户的角度对我国职业教育质量加以评价。[28]研究者意识到慕课质量评价的标准不能脱离学习者开展,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服务,并多种角度、多样形式地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从而对慕课的质量保证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

(三)研究建议

慕课的出现与发展加速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化推广,2022年中国教育部启动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慕课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将成为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抓手。

1.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网络教育大众化

正如中国大学慕课官网上所说的那样,“好的大学没有围墙”,慕课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公平的助推器。中国教育发展了这么多年,城乡差距、东西差距仍然存在,一些偏远的民族地区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脱贫”,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加剧了区域人才供给失衡,阻碍经济区域协调与社会公平发展。[29]慕课的出现使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基于万物互联网络技术的名师优课对于大众来讲不再是空中楼阁,让普通大众能够学习到精英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的民主化发展。[30]但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产物,慕课对学生和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慕课发展阶段,国内相关研究分析便证明了慕课学习者存在明显的“高学历”特点,60%以上的慕课学习者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慕课的主要受益者是特定的社会优势群体,如果不对其发展加以适当的干预和引导,很有可能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形。[31]我国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由于硬件设施较为落后,教学条件相对较差,较难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慕课教学环境。[32]因此,应当在教育资源供给配比方面兼顾落后地区并适当倾斜,进而实现教育公平。

2.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弹性设计,破除学生发展的障壁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性监测以及学习效果提升是近年来慕课研究者最关心的方向之一,[31]但精品慕课课程的典型案例并不占多数,慕课课程仍存在着高辍学率、低完成度等问题。作为非正式的课程组织形式,慕课社会认可度的提高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学习分析技术的出现使对慕课学习者的过程性分析成为可能,慕课发展亦需要自适应学习系统来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支持。慕课通过大规模开放课程资源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传统课程中的讲授者角色,而是整个课程活动的设计者。如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成为课程设计过程当中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慕课提供了海量的学生行为活动数据,借助学习分析技术,将这些数据进行清洗加工,从而分析出学生在慕课学习过程中的状态与知识掌握情况,并针对这些反馈及时修订课程的开发设计,确保学习者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有所感,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3.多方协作参与,健全我国慕课质量保证体系

慕课课程评价是慕课质量保障的重要抓手之一,探索健全我国慕课课程评价体系需要多方协作参与。国家层面,应建立健全慕课质量保障标准,定期开展相关课程资源的审核和评价工作,将网络课程资源与传统教师备课审查相接轨,从而筛选出一批设计合理、教学设计优秀的高水平国家精品课程,推动慕课的本土化发展。大学层面,作为慕课的具体实践者,要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慕课的建设过程当中,鼓励教师使用慕课学习数据开展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反复打磨不断推敲,进而达到提升慕课课程质量的目的。学生作为慕课课程的用户主体,高校在慕课的推广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参与慕课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建设者的能动性,明晰学习者具体需求,使慕课评价落到实处。在整体发展平稳与繁荣的背后,我国慕课学分认定仍然任重道远、困难明显。诸如课程资源质量良莠不齐,学生资质审查与学习效果评价模糊不清等问题层出不穷。[33]目前,我国对慕课课程的学分认定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34]不利于调动学生慕课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制定合理、完善的学分认定制度,是慕课与高等教育融合的本质要求,[35]让学分认定过程公开透明、合理清晰,把好质量关,严控学分认定标准,最大程度地发挥课程资源共享的优势,促进教育均衡、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B H KHAN. Flexible learning in an open and distributed environment[M]. Flexible Learning 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 2006. 

[2]BETTY COLLIS, JEF MOONEN. Flexible learning in a digital world[J]. Open Learning: The Journal of Open, Distance and e-Learning, 2002, 17(3):217–230. 

[3]缪静敏,王宇,汪琼.欧洲慕课发展趋势及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22(5):34-40. 

[4]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在线上举行[EB/OL].(2022-12-12)[2023-01-06]. http://edu.cnr.cn/sy/sytjA/20221212/t20221212_526092089.shtml. 

[5]黄李辉,阮永平.文献分析法在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中的应用——基于33篇样本文献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7(4):39-43. 

[6]郭英剑.“慕课”在全球的新发展 [EB/OL].(2014-01-09)[2022-12-13].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287324.shtm. 

[7]邱均平,吕红.近五年国际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前沿及其知识基础——基于17种外文期刊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3(3):4-15,58. 

[8]谢梅,陈文俊.中国慕课研究的知识图谱:热点、现状与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1):229-235. 

[9]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30-36. 

[10]袁莉,Stephen Powell,马红亮,等.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破坏性创新理论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3-9. 

[11]王勃然,金檀,赵雯.慕课与“高”辍学率:基于学习者视域[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0):159-164. 

[12]石小岑,李曼丽.国际MOOC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2013-2015年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1):90-99. 

[13]郑燕林,马诗婧,刘爽.SMCR模式视角下MOOC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电化教育,2014(10):36-41,64. 

[14]李艳红,赵波,甘健侯.基于知识地图的MOOC课程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5):85-90. 

[15]张殿恩.外语口语慕课设计与实践研究——以“慕课英语900句”为例[J].外语界,2015(4):90-96. 

[16]向佐军.问题式学习慕课开发的原理与设计——以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慕课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6(6):86-92. 

[17]薛瑞昌,王清.互联网思维下职业院校MOOC本土化建设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6):62-65,80. 

[18]饶爱京,万昆,郑碧慧.路径依赖视角下高校慕课的可持续发展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9):86-91. 

[19]钱小龙.终身学习视野下中国一流师范大学慕课的建设成效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1):114-123. 

[20]钱小龙,范佳敏,蔡琦.面向全民终身学习的慕课发展潜力、挑战与对策[J].成人教育,2022,42(1):58-64. 

[21]姜蔺,韩锡斌,程建钢.MOOCs学习者特征及学习效果分析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54-59,65. 

[22]范逸洲,王宇,冯菲,等.MOOCs课程学习与评价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3):27-35. 

[23]柴玥,朱莲花,孙瑶,等.慕课学习者选课的网络特性[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36(3):98-108,114. 

[24]郝兆杰,肖琼玉,常继忠.慕课学习者完成课程的影响因素研究[J].成人教育,2018, 38(10):10-16. 

[25]乐惠骁,范逸洲,贾积有,等.优秀的慕课学习者如何学习——慕课学习行为模式挖掘[J].中国电化教育,2019(2):72-79. 

[26]邱均平,欧玉芳.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31(5):72-81,100. 

[27]罗莎.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环境评价[J].外语电化教学,2018(4):16-22. 

[28]钱小龙,包曼倩.基于用户视角的我国职业教育慕课质量评价研究[J].职教论坛,2020(2):56-65. 

[29]邓创,曹子雯.中国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特征与优化路径[J].教育与经济,2022,38(3):41-50. 

[30]王海波,李金凤.慕课背景下我国网络远程教育的差异性目标定位[J].中国远程教育,2016(4):12-15,79. 

[31]周骅,杨嘉浩.突破中国慕课深度发展瓶颈的三个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21,37(6):101-107. 

[32]黄玉雪,张善富.农村中学实施慕课的可行性研究[J].基础外语教育,2015,17(4):15-20. 

[33]汪基德,李博.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形式、问题与建议[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5):39-45. 

[34]张秀芹.在线课程学分认定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61所高校的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17(1):79-83.

[35]王宇.高校慕课学分认定的模式、维度及其拓展性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9):64-70.

Research Status, Direction, Reflection and Prospect of MOOC in China

Yonghe ZHENG, Shuhao YANG, Jingying WA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As a novel learning method, MOOC has received a wide attention by many domestic scholars since its emergence. Based on the core journal papers in the field of MOOC research in China from 2012 to 2022 from CNKI databas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hot spots and future research trends in the field of MOOC research in China with the help of the knowledge map provided by CiteSpace bibliometric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OC, flipped classroom and teaching reform are the hot topics in this fiel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popularity of MOOC has declined in recent years, with rich research themes of MOOC and high iterative updating speed of content. However, MOOC still has obvious resistance in the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refore, this study makes corresponding strategic suggestions: First,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equity facilitates the popularization of network education; second, the flexible design centered on the learners breaks down the barriers of students’ development; third, multi-party cooperation to participate improves China’s MOOC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Keyword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 CiteSpace; Blended instruction; Quality assurance

编辑:王天鹏   校对:王晓明



点击此处 在线投稿

期刊热点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前沿专栏 | 卫炳江 苏福根 姚楠:由ChatGPT引发的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变革创新的思考

2023-05-05

数字教育国际合作专栏 | 宁潇贤 张静怡等:数字化创新与合作推动高等教育变革

2023-05-16

基础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 | 牟向伟 赵远航等:面向智慧课堂的中职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2023-05-11

目录 · 超链接版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3期

2023-05-12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刊于1995年8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内容力求全面深入地记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展、研究与应用成果和行业发展状况,开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和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服务于国家教育宏观决策;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及时追踪ICT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教育的融合,深度挖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一年12期,每月20日出版

20元 / 期,邮发代号:82-761

编辑部邮箱:mis@moe.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华远北街2号921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