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A寻谣计划|线上接力第二回:不要怕船小
童谣是一种民间传唱,
小人书里是民间故事。
唱过的童谣,看过小人书,
都已成为人们渐行渐远的记忆,
它们是时代的镜子,是童年的艺术启蒙。
小人书里的人物小小的,
小人书里的故事在流传。
人类有讲不完的故事,就有唱不完的童谣……
边平山,《小人书系列》,图片由边平山提供。
本期艺术家:边平山
边平山,一九五八年生于北京,现居上海,职业画家,新文人画代表人物。
发轫于三十年前的“新文人画现象”已成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的一段客观沉淀,它与“八五思潮”、“后八九”艺术在同一个时代背景下生长,却有着不同的艺术创作脉络。新文人画派艺术家们在吸收传统水墨理念的同时,接纳西方的现代艺术思潮,融汇于水墨创作践行中,在创作上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语言,并对当下的新生代水墨创作起到了直接的影响。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边平山,《小人书系列》,图片由边平山提供。
小人书的里的画很干净。帆这般鼓着,船上的人这样摇着,船便动起来。
不管是画还是文字,都能感受到一个“在观察的边老”,这种观察被平等地给予所有观看者。
边老的作品是不要大段评论的,讲多了都是累赘。他的情感与精神就在画里,一不当心就顺着配文流出来,或是惊着你,或者感动你。你愿意的话它可以爬进你的耳道里说给你听关于它的一段故事。但凡试图用语言再描绘一遍画,抛出的文字落在画上也会自觉溜掉,掩面羞愧逃走。
这些都与这期的童谣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对比。《不要怕船小》有点像你也作为亲历者的鼓舞,你坐在船上,跟着船的颠簸;而小人书里的小画,它则爬进了我们的耳道,说了一个关于《不要怕船小》的故事。
艺术家的“疫期故事”
2020年2月19日下午。
战时状态,十四亿人全部安全的转入“地下”潜伏起来。敌人在哪?不知道!只听上级的命令,外面有危险,在家别动。我有时偷偷的从窗户往外瞭望,空空的街道,空空的商店,空空的阳光,空空的风。第二天我又偷偷地窥视,仍然空空如也。突然顿悟了,敌人化装成了“空”……饿了,我请示上级,上级指示:形势很严峻,外出侦察要注意几点,一、这次敌人主要针对五官端正的人。所以外出前一定要遮住口鼻,装伴成“只有两只眼睛”的动物即可……二、十字路口的“天天鲜杂货店”会有同志接应。于是我按组织的要求化妆成只有两只眼睛的动物开始行动了,顺利来到“天天鲜杂货店”与另一个“只有两只眼睛”的同志取得了联系,取到潜伏物资后快速撤离,快到根据地时遇上“只有两只眼”的哨兵,他迅速拿出手中的武器,指向我的头说:叫什么名字!从哪来,到哪去!我马上用暗号回答:从哪来回哪去……时间过得好快,我仍然会偷偷的窥望着街道。
”2020年2月17日下午。我出不去,画些人出去。
”空空的街巷。有一种心理效应在人群中蔓延,街道上越空说明敌人就越多:街道上人越多说明敌人就越少……街道上越没有人,人的心理阴影越大,阴影越大越不愿意出门,越不愿意出门,欲望与斗志越低迷。看不见的病毒与心理阴影双杀,人类开始变得更无欲无求……
次日被喧闹声吵醒,街道上挤满了各种的动物,它们有的嘶吼,有的嘶喊,有的嘶叫给呆呆的我带来了少许欢快与生机。似乎整个魔都都被动物们占领了,我明白这个欢乐不属于我们,是属于它们,属于它们的盛大节日。
突发动物事件,似乎我们没有做好任何准备。我们的体育馆被占领、我们的商厦被占领、我们的政府被占领,东方明珠塔巳经布满了各种飞禽走兽……我们毫无办法,呆滞的眼神、无助的眼神及恐慌的情绪……部分区域发生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磨擦也很快被动物平息。各种动物也巳经开始分类划区而聚,有人类居住的区域被老虎、狮子、狼等动物围困,超市被猴子、小型猫科动物们洗劫,大型场馆被长项鹿、大象等动物占领,人民广场聚集了几十万头野牛……地铁里布满了蛇与蝙蝠,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人类已属于最安静的动物了……夜,月亮圆圆的。这一天正是人类给自己制造出来的一个节日,2月14日情人节!「待续」
”2020年2月13日凌晨。我没病!是你们有病!
”2020.2.9 午后。疫情很严重,吃喝怎么办?比如买菜怎么买?我认为教育部门应该临时出台哑语教育,这样买菜时可站在马路对面用哑语告诉卖菜人,为了不相互接触最好卖菜人把菜放进袋子里,然后送到路中央,买菜人最好自己带些麻绳再串在袋子上像串鱼一样提走。二维码最好贴在买方的地上。这样才可避免接触。
”2020.02.04 午后。想起一个问题,
大和尚戴口罩吗?我戴了。
”以上所有图片均来自边平山疫期日记,图片由边平山提供。
2020.01.27 晚间。封城……与武汉人民心相连,加油!
”2020.1.25 晚间。看不见你的面孔,不知道你的名字,你是没有翅膀的天使,人们都叫你逆行者。致敬!
”本期音乐人:
独立音乐人、剧场实践者、艺术工作者。发行专辑有《在你面前很无邪》、《有喜鹊的地方就没有乌鸦》、纪录片《白夜往事》配乐专辑、《不要怕船小》;创作剧场作品有《日光之下》、《问答未已》等。
《不要怕船小》
不要怕船小,
不要怕浪头高,
用力呀用力,
摇呀摇呀摇。
摇过了前村,
穿过大石桥,
摇出了海口,游海岛。
不要怕船小,
不要怕浪头高,
用力呀用力,
摇呀摇呀摇。
我是知青子女,母亲在她17岁的时候离开她的母亲“下放”到安徽,我17岁的时候离开我的母亲来到上海,从此与外婆一起生活,通过了解这位即熟悉又陌生的老人,探寻自己生命的脉络、搜索自己与上海这个四维时空的连结点。
这首叫做《摇船》的童谣来自外婆童年回忆,我在历史资料《儿童音乐教科书-初小用(1932年版)-沈秉廉-儿童书局》里找到了它,在第十八首。沈秉廉填词,旋律取自当时传入中国的福音音乐。
外婆1930年出生于上海,到了她在学堂里学到这首歌的时候,这本教材已经发行了5、6年了,不知道有多少那个时代读过初小的人还能忆起、唱起。我从未在外婆之外听谁唱过,而这首歌,是外婆记忆里,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之前,她的美好的童年时光;是和小皮鞋、皮书包、老师夸伊“顶顶聪明”,而后又不能继续读书的那份惆怅之前的不变的铺垫。
通过这首童谣,我遥想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感受到外婆多舛的命运,以及它传递出来的坚韧与勇气——这似乎是每个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人生的风浪中不畏惧地划着属于自己的小船,与你一起划的,还有千万叶小船。
2019年我开始筹备第三张专辑,当时有一些已完成的曲目,如《不要温顺地进入那个良夜》、《再见青年》、《恰巧地裂缝》、《他》等,我向内逼问自己做这张专辑的主题和动机,当录完一首首歌之后,我发现想要传递的只是一份勇气。
于是请外婆唱了这首歌作为专辑的引子,而较之那个时代高亢又坚定的旋律,我将律动改编成了想要传递的温柔而坚定的样子,就此称它<不要怕船小>,这也成了新专辑的名字。
对于正在面对疫情的大家伙们,我只想说,虽然我们不得不被分割成一叶叶小舟,但,让我们一起向着灯塔摇啊摇啊摇,不要怕船小,不要怕浪头高!
——by 孙大肆
“线上寻谣”继续
与此同时,我们也公开在线征集上海老童谣。虽然我们目前暂时不能在同一个舞台上共奏,但相信一切过后,我们总能再相聚。
内容征集:
1.记忆中的上海老童谣(文字、录音、视频均可);
2.对我们刊登出的下期童谣的演唱及改编的音/视频。
3.您对这个项目的好想法以及建议。
六月里的癞痢真苦恼,
苍蝇叮来蚊子咬。
人民政府来号召,
消灭四害最重要,
癞痢听了哈哈笑。
参与方式:
1.在快手上参与话题#寻谣计划#并@寻谣计划
2.在微博上参与话题#寻谣计划#并@演耳
3.搜索“演耳”公众号,点击“上传童谣”或后台语音留言
4.邮件传送至press@earsplayer.net注明:“PSA寻谣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