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娃娃,不仅仅是性伴侣
全世界有70%的成人用品在中国生产,
硅胶娃娃,就是其中之一。
它们甚至比真人更美,
长腿、细腰,大胸、窄肩,脸又很小,
可性感美艳,也可清纯治愈,
是很多男性梦想情人的样子。
只要有需要,
爱人、妻子的形象,
都有可能住进硅胶娃娃的身体。
在硅胶娃娃用户群体中,除了单身的,
还有30%-40%是有女朋友、有家庭的。
那么硅胶娃娃,
到底是性爱玩具,还是人形伴侣?
它能否从情感上取代真人?
它的存在,对现实中的亲密关系有没有影响?
撰文 王微辣 摄影 张皓涵
今年8月,一条团队来到辽宁大连,实地探访了中国第一硅胶娃娃工厂。
一进入办公区域,左边有个3D打印机正在打印着女性的脸庞。
正中一个穿汉服的女人向我们鞠躬问好,走近看,竟然是一个硅胶娃娃。右边沙发上,还坐着两位硅胶娃娃,一个是学生装扮,一个是办公室白领。
我们一直往里走,经过的每个房间,办公室、财务室都有硅胶娃娃在真人中穿插坐着或站着。
然后进入了流水线生产区域。生产区异常干净,操着东北口音的大叔大妈们,在流水线上井井有条地工作着。
第一区
制造人形骨架,每一个骨架都由100多个零件搭建构成。
现场男摄影师: “这里像一个汽车零件工厂,工业化、精密化。”
现场女编辑: “这个工序是在一个玻璃房里进行的,像一个医疗器材的房间,有点冰冷的感觉;从最小的零件最后变成一个人体的骨骼,很神奇。”
第二区
制造娃娃的肉体,在骨架外部用海绵填充,再涂上保护层。
这一步,相当于塑造了娃娃的身材,每个订单是根据用户来定制的,工厂曾做过一次用户调查,用户理想的娃娃,身高在154-162cm,脚码35-36。胸部B、C罩杯,没有很大,但A肯定不行。
现场男摄影师: “一个个躯体模型排列挂在空中,工人非常精细地一点点塑造娃娃的体形、胸形、屁股、腿部,整个场景充满科技感、未来感。”
现场女编辑: “真的很像美剧《西部世界》的海报,先填充背部,再换个面填充胸部,且胸部是根据每个订单来定制不同的大小,每个都是完美胸型。”
第三区
制造皮肤,在娃娃的最外层浇注硅胶。
这区将所有裸露的人体挂在衣架上,每个娃娃腿长、腰细,胸很大、肩很窄,脸又很小,就像介于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间的完美的人体体态,近看连皮肤上的血管都清晰可见。
现场男摄影师: “性感!很像维密超模一个个站在你面前。”
现场女编辑: “每个娃娃的体态都非常匀称,真人绝对长不出这个体型,就算是女生都很有去触碰的欲望;另一方面,一个个娃娃挂着,又很像一具具尸体,冷冰冰的。“
第四区
有了初步人形,再给娃娃洗澡,然后给身体抛光、擦拭,上妆、做指甲、做头发——每个步骤都非常细心,好像在照顾一个没穿衣服的女孩。
这步完成后,一个硅胶娃娃就完整做好了。最后将硅胶娃娃身体部位拆分,放进箱子,等待发货。
工厂参观完毕的感受
现场男摄影师: “如果男人来这里,肯定会想带个娃娃回去,你带回一个娃娃,你就是人生赢家的感觉。那天刚好七夕节,我左拥右抱硅胶娃娃,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孤单。”
现场女编辑: “每个娃娃的出厂设置都是法式美甲、完美妆容,真是精致的猪猪女孩。真的是亲眼看过以后才能相信,为什么会有男人对她们投入真感情,因为在这里他真的可以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女神。不管网红再怎么PS、美颜,都比不上这些硅胶娃娃。”
“硅胶娃娃是人形伴侣,
性服务只是功能之一”
杨东岳 / 35岁
硅胶娃娃厂商、创始人
这个工厂,年产3000多个“美女”,每个均价2万。80后的杨东岳,正是这家硅胶娃娃上市公司的老板。
他最早靠做第一批日本代购发家,赚到第一桶金。2009年,他偶然在日本电器街秋叶原看到硅胶娃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花15万人民币,买来了两个日本成熟的硅胶娃娃,闭门造车搞研发。“三年多将近四年,没有出产品。当时很头疼的,从其他行业赚来的钱,投入到硅胶娃娃的实验,有五六百万吧。”
“一开始就是想出口日本、欧美,没想着国内能卖出去的事。现如今,我们出口占一半,国内市场占一半,每年销售额3000万左右吧。”
要定制一个硅胶娃娃,用户必须从厂家目前研发出的58种面容、11种体型、4种肤色中做出选择,细节还包括瞳孔的颜色、毛发的有无及颜色、指甲的颜色、面部的妆容等等。
那么,这些硅胶娃娃的订购者,到底是怎样的人?
杨东岳觉得,“用娃娃解决性欲的成本太高了,一个娃娃未必能使用100次”。他的买家更多需要的,是一个专属于自己的人形伴侣,心理需求大于生理需求。
“大多数人对硅胶娃娃用户的印象是宅男,平时不和女性接触,中年娶不到老婆的。但在我们的玩家中,结了婚的也有30%-40%。夫妻俩没有孩子,买个娃娃当女儿养。老年人丧偶,也会通过娃娃寻找精神寄托。”
而杨东岳并不想止步于情趣产业,他一直把这家硅胶娃娃制造公司,定义为科技公司。
“我们做的是仿生人,成人用品只是它的功能之一。你想象未来硅胶娃娃和人工智能结合,跟siri的技术结合,就可以跟人流畅地沟通,可以做人能做的一切事情。”
“为了女朋友,我向现实妥协,
寄了2只娃娃回老家”
张博 / 34岁
资深硅胶娃娃玩家
在中国,娃娃玩家有一个小众圈子。和其他兴趣爱好社群一样,人们在论坛上分享乐趣和经验,以娃会友,也出来社交。北京人张博说:“我们平时在一起,把各自的娃娃往沙发上一搁,也聊生活,聊房价,聊物价,聊国情。”
张博女友和他的娃娃们
张博,今年34岁,特别开朗健谈,看不出“娃龄”已有十几年。他和女朋友一起住,客厅的沙发上坐着两个硅胶娃娃,就像家里的艺术品。
张博对娃娃的兴趣,最早源于大学时代“荷尔蒙的性冲动”,青春期过了,也就放下了。直到31岁那年,他和认真交往了3年的女朋友分手,“严重程度有点像离婚,把心都折腾累了”。
这次恋爱失败,使他对自己变得更坦诚,重拾对硅胶娃娃的爱好,也找到了生活目标。
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之前是是干手游策划的,现在干新媒体。娃娃有名有姓的3个,还没有规划好角色的,也有3个。
张博为小樱创作的摄影作品
第一个正式到家里的硅胶娃娃是小樱,从没有发生过性关系,当女儿养的。花了15000多块钱,挺大的一笔钱。当时我在北京住,没有租房的烦恼,互联网行业也还可以,一个月的工资,差不多把她换回来了。
这个屋里,我原来放满了,一共有五个娃娃。因为有女朋友的原因,我寄回老家两个。无论是感情、契约精神,我得给女朋友一些空间。
家里人知道,一开始受不了,看这东西跟看妖怪似的。在他们眼里,娃娃就跟手机、游戏一样,是令你荒废学业、不务正业的“罪恶之源”。我就让他们知道,我虽然玩娃娃,但不会因为它去荒废事业。我想以它为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张博为小樱创作的摄影作品
玩娃娃这个事儿,精神层面更多一点。频繁地带出去玩啊,拍照啊,其实得感谢贴吧,我把我内心的想法写下来,有一个地方可以晒晒。有人给我认同、掌声,还有人觉得,“这不就是我吗?原来我不是孤独的一个人”。
结不结婚跟娃娃没有关系,你得看它适不适合你,怎样能让你的生活过得舒适、简单。可能过两年之后,觉悟、情商长了点,你明白了,还是得有一个有血有肉的妹子,学习跟人相处,跟她一起过。
但是你走不出来,也没关系,有娃娃陪伴着你呢,你可以一辈子在那个美好的世界里待着,永远不受现实套路的影响。
娃娃有什么用?她的用处就是,给人多了条路。
“人生来孤独,恋人、朋友、
家人终会离开,娃娃却不会死去。”
June Korea / 36岁
硅胶娃娃摄影师
当我在网上搜索硅胶娃娃的图片,旅美韩国艺术家June Korea的一组摄影作品跳了出来。
在这组名叫《Eva》的作品里,硅胶娃娃是他的幻想女友,他们一起吃饭、睡觉、在户外玩耍,和真实情侣没什么区别。国外媒体对艺术家用“性爱娃娃”搞创作感到猎奇,不过照片毫无情色的意味,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感。
和June Korea的视频采访约在一个下午,他已经从美国回到韩国当老师。摄影作品里的幻想女友,也被拆解,放进几个快递盒子里,寄回他的家乡。
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从2002年就开始拍摄人偶了。之所以会对它们感兴趣,是因为感到孤独。
我并不缺乏社交。但当我每天独自醒来、派对和工作后一个人回家,或者是站在人群中时,我会觉得孤独。小时候,我曾经天真地以为我的家人、朋友永远不会离开我,美好的记忆也不会消失,后来我发现,随着时间过去,我还是失去它们了。一遍一遍地经历这些,也没有让我觉得更好受一些。
在纽约学习艺术期间,我经历了和当时的女朋友分手,当时就有了给硅胶娃娃一个身份,把它当作幻想女友,拍成摄影作品的想法。人会离开,但娃娃不会死去,如果我把这一切在幻想的世界里记录下来,它就成为永恒。
2014年12月29日,是我收到Eva的第一天。美国市面上的娃娃,大多是欧美风格的,我花了1万美元,才把它从日本运过来。身高158cm,体重36公斤的亚洲女孩Eva,就从一只联邦快递箱子里来到我家。
有2年的时间,我密集地拍摄,几乎每天与硅胶娃娃为伴。我们一起睡觉,一起逛街,一起去野餐。我们一起大笑、哭泣,一起感到快乐,也感到孤单。
路人会用奇怪的眼光盯着我们看,有人还会过来摸摸Eva,但我并不在意。
我心里知道,这段恋爱关系是假的,生而为人的孤独感,始终是无法摆脱的现实。但如果你需要,娃娃永远陪伴你,不会死去。
“硅胶娃娃用户不是变态,
请给他们多一些理解。”
童立
性教育专家、心理学家
硅胶娃娃到底是性爱玩具,还是人形伴侣?
它能否从情感上取代真人?
它的存在,对现实中的亲密关系有没有影响?
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找到性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童立,和他聊了聊。
童立,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人类性学研究方向,现从事性教育和性心理的咨询。他硕士论文期间做的就是关于性玩具的研究,是国内最早一批关注性玩具的专家。
以下为访谈实录:
Q:一条 A:童立
Q:如何定义硅胶娃娃?
A:硅胶娃娃又叫实体娃娃、性爱娃娃,是一种真实度很高的性玩具,它很大的功能就是能够提供性服务。以前有很多电影、报道里提到过充气娃娃,随着技术的革命,材料的进化,就有了现在的硅胶娃娃。人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性幻想,比如视觉、触觉上的刺激,心理上的满足,就产生了对仿真人玩具的需求。硅胶娃娃有一个人的形态,它其实是性玩具的一种衍生品。
Q:把它看成性爱娃娃,是否片面?
A:对于用户来讲,“性爱娃娃”存在一种污名化,好像他有娃娃,他就是个变态。用户有时也不跟它发生性关系,还跟它一起吃饭、拥抱,叫“性爱娃娃”好像很脏一样,用户需要委婉一点,含蓄一点的说法。其实在我看来,这种看法对性的定义和理解太狭隘了,我们要把性的定义拉长。
Q:拥有硅胶娃娃和其他性玩具有什么不同?
A:用户对性满足的需求和要求会更高,他们更知道自己要什么,更好地照顾自己的欲望。
Q:拥有硅胶娃娃,会不会只是出于对陪伴和亲密关系的需求呢?
A:硅胶娃娃是现实生活的一个替代、一个满足,其实和恋爱心理蛮像的,但是更多偏向于对于一个人的占有和控制。他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挫折,难以建立一个较好的现实关系,或者有部分心理需要无法在现实中得到满足,所以在一个虚拟世界里,满足这部分幻想。
硅胶娃娃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任由摆布、无法反抗的,主人对娃娃有一个控制,这有点像SM(虐恋)情节。有些人可能无法跟真实的伴侣表达自己的欲望,他就从娃娃身上获得满足感。
当然也会有用户产生“不要跟我谈性,我觉得它脏,我只想美美的”这种心态。但在我们看来,性不脏,无论你要做爱还是不做爱,那都是你的选择。
Q:用户会把娃娃当成自己的女朋友、太太、亡妻、女儿。娃娃有可能从情感上取代真人吗?
A:娃娃不能代替真人,但可以实现一部分情感的满足,修补伤痛、修补失去,满足一部分的心理愿望。
人与人的真实情感之间存在反馈,就是我对你有情感,你对我也有情感。仿真娃娃,它是没办法反馈它的情感的,或者说,这个情感的反馈只是用户想象出来的。
比如,我给我女儿买一套连衣裙,我女儿可能表现出很冷淡,或很高兴,她会说:“爸爸,我不喜欢这个衣服。” 但是娃娃永远不可能有这样的反馈。
真实的那种情感,在人的身上会有力量,会对人产生影响变化。现实生活中,人们有很多无助和无能的地方,想象的东西,当然也会给人带来快感,它创造了一个安全区,让人们去放松、玩乐。但那始终只是自己的世界,不是外部世界真实的反馈。
Q:当人们有了真实的亲密关系,为什么还会需要硅胶娃娃?
A:真实的亲密关系,是相互平等的,有自主意识的。硅胶娃娃一方面也是在性关系中有控制欲的体现,真人的不可控性更强。
数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男性在婚后依然有自慰行为。当自己和伴侣在性和情感方面没有办法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就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满足。
Q:接受伴侣拥有硅胶娃娃的女性,一般经历怎样的心理过程?
A:很多女性会产生跟老公的小三对抗的心理,“硅胶娃娃把自己打败了”,或者“我没有魅力了”,会出现这种挫败感,其实没有必要。
硅胶娃娃只是一个外界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借用硅胶娃娃作为镜子,了解双方的情感关系,和伴侣做一次沟通,为什么一方需要硅胶娃娃,两个人的情感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
Q:女性不需要硅胶娃娃吗?
A:通常女性的情感、情绪更加敏锐,更加复杂,她们会觉得情感和性是绑在一起的,更需要有人来爱她们,硅胶娃娃很难给她们提供精神层面的爱。男性在性方面的满足相对简单,相对直接。当然这是一种个人选择,和个体的文化教育、生活方式,都有关系。
Q:外界应该如何看待硅胶娃娃用户群体?
A:既然是一个群体,别人一定对他们形成某种刻板印象。整个社会文化对硅胶娃娃处于不接纳的状态,甚至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种变态。
硅胶娃娃和性有关,属于隐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对性的需求,存在就有它合理的地方。如果它不影响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对社会没有危害,不干涉就好。有能力的话,更要多一些友善、理解、支持。
部分图片来自June Korea的《EVA》摄影作品系列
部分工厂图片由EXDOLL提供
▼
▼ 点这里,进一条生活馆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