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忆】唐章媛:28年甘愿奉献全部青春年华!终成“坦克之母”!

2017-03-25 包头日报

开栏的话


1947年5月,曙光照亮草原。

光阴荏苒,70个春秋在革命与建设的行进曲中铿锵而过。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辛勤创业、团结奋进,如今已收获丰硕的果实。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时代将呈现新的风貌。《包头日报》从3月7日起开辟“包头记忆”专栏,回忆过去建设包头的重大事件,缅怀那些为建设包头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激励鹿城人民共同挺钢铁脊梁、振包头雄风!


唐章媛: 28年攻坚克难成就“坦克之母” 

1961年10月,湖北姑娘唐章媛从北京工业学院车辆工程系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从事产品设计研制工作。


参加工作以来,唐章媛凭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一名普通的设计员晋升至总厂的副总工程师。曾担任过多种履带车辆的总设计师,其中有七种产品通过了设计定型或产品鉴定,投入了批量生产;有两种新型产品在建国三十五周年国庆阅兵式上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为提高产品性能、改进部队装备做出了贡献。

唐章媛在查阅资料


为了新中国的坦克事业,唐章媛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和全部的精力与追求都献给了它。她没有过人的本领,也不是非凡的天才,只凭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和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通过反复试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1983年10月,外国用户提出要在一种指挥车辆上同时装两部电台并要求接收和发射共用一根天线,这在技术上是相当困难的。当时国外也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达到这个要求。


唐章媛接受这项任务后并没有畏难,而是刻苦钻研,收集资料,请教协作厂的专家,和大家一道进行改装车的频率表通讯试验。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反复实验,多次修订方案,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在产品验收时,不仅通讯信号清晰,而且可以进行远距离通讯,用户十分满意,保证了工厂当年顺利完成了该项出口任务。


1987年夏天,唐章媛率队赴某国参加坦克国际投标竞赛。这是一次有美、英、法三国参加的大型国际投标项目,也是唐章媛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按外商制定的要求,需要进行战地表演和用户试验。出国前,她和同志们一道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改装的样车进行了严格的保养。6月份正值该国盛夏之时,在气温高达50℃的沙漠地区,烈日当头的暴晒和铺天盖地的风沙令人难以忍受。参赛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对手们躲进有空调的大汽车里,喝着冷藏的高级饮料,而唐章媛带领着同志们爬滚在靶场,与战车一起,在沙海狂潮中,精心调试着各项设备。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终于在要求苛刻的十三个项目综合性能指标考核中,获得了全部试验项目的第一名,击败了实力雄厚的美国、英国、法国公司,为我国的产品走向世界打响了第一炮。


随着保军转民方针的贯彻,1988年她转向负责工厂民品的设计开发工作。放下过去熟悉的工作,从未搞过的民品开发重任落在她身上。接受新任务后,她从头学起,先后组织进行了奔驰重型卡车引进项目的国产化工作;组织完成了散装水泥罐车、重油罐车、轻油罐车、平板拖车、粮食车等多种奔驰底盘的汽车变型车的设计试制工作;组织完成了散装水泥、扩容铝粉等多种铁路罐车以及大马力推土机的开发试制和鉴定工作。上述产品多已投入批量生产,为工厂实现军民结合的重大转折做出了新的贡献。


文 | 包头日报记者 张燕青

责任编辑 | 卉儿 星侃

转载注明:来源包头日报微信平台(BaotouDaily)

大家都在看 周总理亲临包钢为一号高炉出铁剪彩,包头人最骄傲的记忆
 上世纪60年代,苏庚主动请缨来到包头,破解了这样一个难题! 包钢选址、厂区规划、培养人才…杨维立开创包头钢铁事业之功


请点击此处 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