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后投资怎么做?看好哪些领域?创投界这样说……

陈碧玉 上海证券报 2020-08-31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推迟了企业的复工复产,也打乱了创投机构的投资节奏。


那么,企业和创投应该如何联手应对此次危机?如何打好现金流保卫战?疫情过后,创投界精英们又看好哪些领域?


启明创投合伙人 于佳:

“继续聚焦医疗健康和TMT领域”



总体来说,我们投资的企业状况较好,虽然有一些短期影响,但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长期发展。被投资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假期延长,延迟复工;需求下降,企业收入受到影响;回款期延长,影响企业现金流等。


对有实际困难的企业,我们提供了系统性帮助,包括协助企业调整业务策略,协助进行现金流管理,协助进行科技化改造,协助解决资金难题等。



疫情之下,全民防范意识提升,对健康愈加重视,医疗健康行业将迎来利好,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医疗服务等行业将加速发展,数字医疗行业将迎来发展机遇,网上药店、在线问诊等用户需求急速增加。


随着在线办公的普及、疫情防护需求、延迟复工等因素的影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等领域迎来了发展机遇,长期需求加大。例如远程办公、在线办公的背后,是云平台的建设,由于企业的云化,会促进新的机会,使SaaS行业得到巨大的发展。


此外,我们也看到很多在线教育企业、配送服务等需求旺盛。


启明创投始终关注TMT和医疗健康两个领域,未来的投资策略不会有大的变化。2020年,创投行业的热点仍然集中在医疗健康和TMT领域,有较强科技创新的企业将会更加获得青睐。


基石资本总裁 范永武:

“疫情过后,如何维持用户习惯将是考验”



基石资本部分被投企业,主要是消费类企业遇到一定困难。作为创投机构,我们主要对处在疫情困难期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投行服务,以及协调地方政府进行税收减免、房租减免等,并为企业的自救出谋划策。


对于投资机构而言,疫情给投资和投后管理带来了挑战。


作为直接的需求爆发点,医疗健康行业的利好无庸赘言。


疫情使很多需求不得不线上化,给予了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与培训、在线办公、生鲜电商等企业一个爆发性增长的机会。


为了获取用户,许多公司选择了促销或开设免费课程,虽然这对公司短期业绩贡献不大,但优秀的公司可以借此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树立用户对品牌的认知,有望在未来实现较好的转化率,行业龙头公司地位进一步确立,格局更加明朗。


但是,很多需求主要是受到疫情催化,未来随着疫情的结束需求可能会大幅减弱。比如,在线办公,国内在线办公相关支出及渗透率相比海外仍有较大差距,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疫情过后,如何维持用户习惯将是一个大考验。


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 李竹:

“现在,我们子弹充足”



过去两周,我们团队基本跟所有被投企业都一对一沟通过一遍,去了解、判断它们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辅导、解决。



云领域的许多项目目前都有较出色的表现,比如我们在云教育、云办公、云娱乐赛道的一些公司最近订单、收入都出现了快速的增长。所以今年,在云领域的投资会进一步加强。再者,先进制造业包括航天科技、芯片,以及生命科技领域也会是今年关注的重点。


2020年,对于英诺来说反而是投资压力比较大的一年,我们新成立的第四期科技基金刚完成3.5亿元人民币募资。现在“子弹”充足,预计2020年无论是投资数量还是规模都会比去年更大。2020年仍然会主要聚焦A轮之前的投资,同时会倾向于商业模式更成熟的企业,单笔投资规模也会适当提高。


硅谷天堂董事长兼总裁 鲍钺:

“投资逻辑不会发生变化”



短期内,大部分企业或多或少会受到疫情的影响。


在后续纾困企业,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释放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中,创投机构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


但在行业调整和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投资机构的募资压力大、融资较困难,在对受困企业的支持力度上也受到资金方面的阻碍。从这个角度讲,希望国家相关政府机构充分考虑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


目前来看,公司整个的投资逻辑还是不会发生变化,价值投资、行业聚焦仍然是核心,依然会积极主动发现价值、遴选优质企业,利用资本持续赋能优质企业。


华兴新经济基金管理合伙人 杜永波:

“确保现金不断流,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及现金储备不足的企业,应确保现金不断流,活下去才是硬道理。调整越及时果断越彻底的企业,越有可能挺过这次影响。


对于一些人力密集型或过于依赖线下的企业,应积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IT或自动化技术把公司做“轻”、如何在业务中积极扩大线上的部分,以及如何把业务模式调整得更为弹性。


当然,对于现金流充沛的头部企业,可以积极考虑进行行业整合,低成本获取有价值的标的。


疫情属于短期影响,不会影响华兴新经济基金既定的“消费升级、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三大投资主题。我们的投资策略和赛道不会有变化。当下我们子弹充足,对于好的标的,我们会坚决甚至更积极地投资。



TO C端,我们认为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不会被改变,Z世代新消费者、新品牌、新渠道、新供应链,都蕴藏着良好的机会。


TO B领域,无论是产业变革里的智能制造,还是企业业务的在线化智能化,都让大家看到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我们预计下一步相关行业的发展会进一步加速,包括大数据的广泛应用、Saas的普及、AI和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利用等。作为基础设施的5G及物联网,也将迎来真正的爆发期。


编辑:祝建华

往期回顾


三大指数涨幅差距拉大!万亿成交额,谁是结构性牛市的真正推手?


我,非上市公司刘小由之家的高管,收到了一封来自“监管层”的问询函


习近平强调: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 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本期责任编辑:浦泓毅 邵子怡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联系我们:021-38967805。



好看,你就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