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量化行业巨头大洗牌!有人黯然掉队,有人发起猛攻

马嘉悦 上海证券报 2021-08-06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近年来,量化私募迅速崛起,百亿级量化私募不断扩容,千亿级别巨头也开始涌现。然而,在光鲜背后,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已经有两家私募退出百亿级梯队。


多位业内人士直言,国内的量化私募规模仍存在较大空间,不过相比于主观多头策略,量化私募间的竞争更为直接和激烈,核心策略团队的稳定性,能力圈的逐渐拓展,或是私募实现长跑的重要基础。


头部量化梯队洗牌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处于运行中的量化策略基金共有17126只,而2020年同期运行中的量化策略基金仅为9153只,2019年同期运行中的量化策略基金为5710只。另外,百亿级私募梯队中也频现量化私募的身影,据统计,截至7月14日,百亿级量化私募数量高达13家。


不过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截至7月14日,据私募排排网网统计,佳期投资和上海锐天投资已经掉出百亿级梯队,与此同时,百亿级梯队也迎来了新鲜血液。



“量化私募间的竞争尤为残酷,因为主观多头策略私募可以用投资理念尽量寻找到一路同行的投资人,但量化私募只能用业绩说话,因此一旦核心策略失效或者短期业绩表现不好,资金会选择撤出,寻找更有效的策略,所以量化私募头部梯队的加速洗牌是行业激烈竞争的表现。”沪上一位FOF基金经理直言。


团队稳定性至关重要


头部梯队内部的激烈竞争,让人不禁发问,如今的量化投资发展究竟是蓝海还是红海?


厚石天成总经理侯延军认为,量化投资的发展很难用红海或蓝海来形容,不过量化投资中部分短线类型的具体策略,可能正在形成所谓的红海,比如以交易市场微观结构为主的量化策略,会由于容量问题和趋同性问题,产生各细分策略间的激烈交锋。


“从整体量化投资规模来看,国内相比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所以量化投资的发展仍是一片蓝海,不过随着头部效应的逐步显现,如今量化私募需要重新审视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因素,即团队稳定性,和核心策略的进化迭代,那种靠一两个人战胜市场、找到赚钱模型的故事基本上不会再出现了。”一家量化私募人士坦言。


鸣石投资创始人袁宇也表示:“一家量化私募若想长远地走下去,必须依靠多核驱动,有生命力的团队才能具备较强的研发和风控实力,在不同的市场中稳步前行。另外,随着量化投资进入新时代,量化私募需要凭借更高的技术和更专业的团队,为资管行业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


头部机构拓展能力圈


除了保证团队的稳定性和策略的有效性,多家头部私募正不断拓展能力圈,强化自身的资金吸引力与资产配置功能。


近日,百亿级私募天演资本对外发行量化多头策略产品,不再对标相关指数,基于全市场选股分散下注,并在量化模型中加入了择时因子。据天演资本介绍,公司从2018年开始布局量化多头策略,具备3年以上的实盘业绩,从实盘数据看,不论是绝对收益还是风险回报比都获得了亮眼的成绩。


来源:格上理财


深圳一家百亿级私募人士也透露,公司正在筹备类似的策略产品,并将主观和量化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今年6月份,灵均投资也在渠道发行了量化多头策略产品。


“百亿级量化私募的团队人数大概在60人至100人之间,技术成本和人力成本都很高,因此管理规模较大公司收入才能覆盖这一成本,并且有能力支撑其强化投研团队实力,形成正反馈。因此,头部量化私募在保证业绩表现的基础上,拓展能力圈能够提升自身对资金的吸引力,同时为私募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工具,这是一次军备竞赛,谁准备的更加充分,谁就能笑到最后。”上述量化私募人士表示。


编辑:吴晓婧

往期回顾


这个板块本周领涨,三季度利润有望继续抬升!周末又有新动向……


8小时直播!华夏基金用三句诗概括对未来市场的看法


有大事发生?全行业人士罕见刷屏,竟源于同一个原因……


本期责任编辑:赵唯佳

监制:浦泓毅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