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新华社记者讲述好故事,更懂“国社”二字的分量 | 记者节

新华每日电讯 上海证券报 2022-01-08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他们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他们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华社记者。新华社“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年年都精彩,今年更动人——庆祝建社90周年之际,听他们讲述的故事,更懂“国社”何以为“国社”来源:11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

“民生直通车”开到百姓身边


林红梅(中)在河南采访耕地侵占问题。


新华社国内部林红梅


我在新华社记者岗位上工作了已经30多年,近年来牵头负责新华社国内部“民生直通车”栏目。这是一个为百姓的“急难愁盼”事儿东奔西走的栏目。一次采访中,一位老百姓将大红房本摔在我面前的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今年初,我们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了解到一起房产证“失效”的线索。很快,我和团队记者来到河北井陉县福泽苑小区,在居民刘彦林家中,34户业主正在等着我们。


房子是百姓的命根子。刘彦林花几十万元的市场价买的这套房,房本莫名其妙失效五年。他把房本摔在桌上,诉说自己的遭遇。


为查找真相,我们和业主代表陆续走访县政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等。中心负责人说,他们于2016年发现,业主的房子无法落宗到土地上,房本在电脑系统里自动失效。我再三追问,为什么无法落宗?他们支支吾吾。


我们要求采访住建部门和开发商,对方在电话里说“不在县里,赶不过来”。


“不来,我们就一直等下去!”我说。


天,逐渐黑了。3个小时后,县住建局副局长和开发商出现了。开发商承认,购地没有经过国家审批;住建局副局长承认,工作人员伙同开发商,弄虚作假出具证明,致使办理房本的部门被蒙蔽,发放了合法房本。


真相终于大白!如何解决问题?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说,补办征地手续,省里批准后,将土地与住房关联起来,房本即可有效。


1月23日,“民生直通车”栏目播发《房本办理难,难在何处》专题报道。井陉县政府随即回应,安排专人推进问题解决。


没想到,4月初,再起波折。省里特事特办,批下土地指标,县政府要求开发商补交400万元土地款,开发商却说“没钱”,事情再陷僵局。我们二赴井陉,询求政府解决办法。县政府拿出新思路,历史遗留问题不让百姓买单,完成土地落宗,房本恢复了法律效力。


我们要回京发稿,刘大爷却反对。他大声说:“你们一走,不知道又拖到什么时候了。”


我理解刘大爷的“担心”,答应负责到底。


5月15日,我们三赴井陉。刘大爷拿到不动产权证,以前不笑的他,这次笑容满面。新华社播发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榜。


业主代表要到北京送锦旗,我再三拒绝:“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他们还是来了,锦旗上写着“心系百姓办实事不忘初心解民忧”,还带来装裱在金色镜框里的感谢信。退休教师武宝珍坚持要念感谢信,边念边流泪,我的眼圈也红了。这封感谢信,我放在办公桌上,提醒着我“对党忠诚,勿忘人民”。


百姓的难点,就是我们的聚焦点。“三赴井陉”只是“民生直通车”中的一个小故事。时刻保持人民情怀,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把“直通车”开到百姓身边:


“追踪房本办理难”报道,直接推动北京、广西、山东等地2300多户业主取得房本;供暖报道推动解决了5000多户居民的供暖难题;追踪网上购物投诉、追踪问题儿童用品等报道,推动电商平台向消费者道歉、赔偿……网民跟帖说“看到了新华社记者的初心和为民情怀”。


百姓的锦旗、感谢信、热评,给我巨大鼓舞。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民服务,是“民生直通车”永远的职责。


同声合唱一首“国际的歌”


孙浩(中)参加我国领导人出访报道时在菲律宾采访。


新华社国际部孙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每每听到这个熟悉的旋律,我就会想起一位老人。她是我们新华社的老前辈,更是驻外记者心中的一面旗帜——瞿独伊。


老人今年100岁,与党同龄。在我们多次采访她的过程中,她总是很淡然,对年轻时的辉煌不愿多谈。但不管声音再颤抖,体力再不支,她依然能清晰地唱出这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不仅是她父亲瞿秋白翻译的歌,更是她作为新华社记者心中的歌。


采访瞿老的稿子发出后,我在朋友圈记下自己的心声:“纯粹的信仰,永久的青年,真实可亲的人。”


72年前,瞿老在开国大典中,通过电台把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最先用俄语播报给世界。那一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传播了出去,成为世界史中精彩的定格。


一首国际的歌,穿越岁月,我们唯有秉志前行,不负前人荣光。


还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我是一个兵》。13年前,在香港油麻地一家养老院,我陪着美国人戴维·克尔,找到一位名叫李石的老人。那一年,他78岁,坐在轮椅上,说话有些含糊不清。直到他唱了一句,“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听了翻译后,戴维一把抱住了老人。他知道,自己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李石,就是他父亲的救命恩人。


抗战时期,戴维的父亲唐纳德·克尔中尉,参加了美国飞虎队,支援中国抗日。一次,他驾驶飞机,突袭当时被日军占领的香港启德机场,战机不幸被击中,他跳伞求生。眼看日本兵包抄过来,危急关头,他被一名14岁的游击队队员带着,冲出重围。后来,游击队与敌人周旋了20多天,终于把唐纳德送到了安全地带。


这个少年,就是李石。战后,唐纳德回到美国,反复提到“中国恩人”。他找了很多年,都没能成功,把这个遗愿留给儿子。我看着戴维把一枚袖章放进李石的手中。那是父亲的嘱托,更是历史的嘱托。


我是新华社国际新闻报道战线上的一员。18年里,我走过1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访过各种肤色、各行各业的人。虽然我的工作条件与当年瞿老驻外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同样在向世界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在马尼拉,一群孩子对着我,用中文唱出“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


在罗马,我读着一名中学生用中文写下的诗歌:“我看到花园中,不只有绿色,有一整个春天。”


在加德满都,当地工匠和中国专家一起修复在地震中受损的世界遗产,敲击声和风铃声,交织出美美与共的旋律。


回首这些往事,是为了更好地放眼未来。这些年,国际风云变幻,世界格局演变,矛盾冲突不断,世纪疫情叠加,同声相和的声音,弥足珍贵,更振聋发聩。对于我们,在国际舆论战线上打拼的新闻人,为中国解读世界,也为世界解读中国,让更多人同心相向、同力而行,合唱一首世界和平发展之歌,正是我们的使命所往。


冲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


徐泽宇在2021年全国两会记者会上提问。


新华社对外部徐泽宇


今年全国两会报道期间,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场面:一名武警战士正在天安门广场上执勤,几个外国记者围拢在他身边,掏出长枪短炮疯狂拍照。


从他们拍摄的角度,从新闻采访的直觉,我能猜出这些外国记者的用意,他们想用扭曲的构图使看到照片的人产生一种压抑的感觉,难道这就是他们报道中国全国两会的方式吗?


这名武警战士严格执行任务,没有挪动半步,以自信、挺拔的姿势维护着他的尊严,而作为记者的我,在看到这一幕之后,则陷入了深思。


我在外媒上见过很多这样充满恶意的照片。想到这里,我停下脚步,对着那些“围攻”武警战士的外媒记者按下了快门,同时把这一幕发布在我的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上。我要让全世界的网友看一看,那些套在涉华报道上的“灰黑滤镜”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这张照片被国内外媒体大量转发,仅在我自己的账号上就被浏览了一百多万次。一名外国网友留言说,“他们明明有很多东西可以拍,却非要聚焦在武警身上,你几乎已经能猜到他们接下来要写什么样的文章了。”但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国家媒体的记者却对我表达了强烈不满。其中一名外媒记者跟我辩论了整整一下午,指责我在“恶意”误导舆论。


为什么他们戴着有色眼镜来歪曲报道就能以自诩的“新闻自由”来开脱,为什么我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他们的拍照过程却被扣上了“误导舆论”的帽子?由此,我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感悟:国际新闻舆论场同样是一个战场,这个战场可能没有枪林弹雨、战火硝烟,但却有是非曲直、毁誉忠奸。我们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来打碎“灰黑滤镜”。


在武汉前方报道的80个日夜里,我用英文Vlog视频记录下了连续几周不能回家的一线医生、凌晨四点出车备货的送菜小哥、千里之外赶来增援的医疗队员、深入疫区消毒作业的市政工人。这些普通而不平凡的人,很少出现在外媒报道里,但是他们成了我镜头中的主角,也成了很多海外观众眼中的英雄。


一位居住在美国夏威夷的第四代华裔网友发帖留言说,他之前一直不理解自己跟中国到底有什么关系,但是看到视频中援鄂医疗队表现出的勇气和互助精神,他不自觉地认为自己也是一名自豪的中国人。


我们要澄清事实,将武汉的保卫者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希望传递给整个世界。


近年来,我以中国记者的身份开设了海外社交媒体个人账号,目前拥有了将近260万粉丝。我主动申请前往海外受众关注的新疆、西藏等地区采访。我相信,在现场,在距离真相最近的地方,展示中国社会的真实切面,外国民众就不会觉得中国那么遥远,那些抹黑中国的言论便难有立身之地。


90年前,新华社在革命战争的硝烟中浴火而生,一代代新闻工作者为了中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的伟大胜利冲锋陷阵,150多位英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今天,我面对的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我更认清了自己肩负的责任——用我们的声音,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让更多青年共同仰望“北斗”


饶力文(左)在广西百色采访“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


新华社总编室饶力文


我是一名90后记者,但我不是传统的记者,我更愿意称自己为新闻的创新表达者——让新闻拥有更多可能。


全媒时代,我们想要寻找一种面向年轻受众、适应网络传播的全新表达方式来讲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雨历程。微电影《望北斗》,就是这样唯一一部从浩瀚宇宙视角讲述百年党史的新闻产品。


一次头脑风暴时,大家偶然谈起,宇宙中大部分星星离地球非常遥远,它们的光线穿过浩瀚宇宙来到地球,需要漫长的岁月。那北斗七星离地球有多远?我们搜索了相关资料,结果让大家都震惊了——


北斗斗柄最末端名叫“摇光”的星星,距离地球恰巧约100光年!也就是说,今天我们看见的北斗星光出发之时,恰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年代。


百年间,北斗星光穿越茫茫宇宙,奔向地球。而中国大地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有几代人的血泪与欢笑,也有无数英雄前辈的坚守与梦想……仰望与建党同一时期的北斗星光,令人不禁产生一种奇特的穿越感。


整整10个月,我们攻克重重技术难关,终于利用特效手段将这个创意变为震撼人心的画面。我们还查阅了数百万字的文字材料,跑了10多个省份采访调研,行程上万公里,挖掘出一批鲜为人知的党史故事。


《望北斗》上线后,在网络成功引导激励数以亿计当代中国青年学习党史、致敬先烈。


用新闻更多的可能性,把深厚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当代青年,是我们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这些年,从沙漠到黄河,从雪山到森林,从悬崖“天梯”到隔离病房,我几乎跑遍了整个中国。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次次走入基层、走入生活的经历,才让我更能够感知到用最新的手段做最新的新闻表达,其中蕴藏着深远意义。


今年6月,在《望北斗》的采访过程中,我接触到一个人,他带给我的感动,让我更加坚定要把这条创新新闻表达的路走得更远。


他,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


去往广西的路上,听说老人近期比较疲惫,所以对于采访效果,我心里没底。

顶着烈日,我们赶到黄忠杰家,在架摄影机的间隙,我忽然得知,那一天正好是黄文秀逝世两周年的忌日。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采访这位老父亲,我实在有些于心不忍。


这时,黄忠杰穿着一件淡蓝色的衬衫从房内缓缓走出,非常消瘦。那时我才知道,他自己也身患绝症。开始采访,当我问出第一个问题后,他的眼眶就红了。回忆起黄文秀离家的那天,老人家更是数次落泪。


两年前,黄忠杰刚刚做完肝癌手术,下不了床,黄文秀趁着周末请假回来照顾父亲。得知帮扶的村子遭遇洪水,不放心的她决定连夜赶回去,却在半路遭遇山洪。


黄忠杰珍藏着一张照片,那是他和还在上大学的黄文秀在天安门城楼上游览的合影。也正是那一天,在黄忠杰的鼓励下,黄文秀决定毕业后返回老家工作。这家人,用生命诠释了坚守。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历程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用最新的表达,让更多网络上的青年了解他们、记住他们、传颂他们的故事、传承他们的精神,我们责无旁贷。


发现和点亮“成风化人”的光


强晓玲(右)在重庆农村采访。


新华每日电讯强晓玲


7月1日清晨6点30分,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潮中,我竟然对视到一个熟悉的眼神。


“路老师!”我兴奋地叫了起来。一位鬓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翻看我胸前的记者证,激动地看着我——“强,小强,是你呀!”


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她晃着我的胳膊说:“你们的报道影响太大了!我来到天安门,来参加党的百年庆典,太幸福了!”


她是77岁的路生梅。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她光荣成为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


53年前,24岁的北京姑娘路生梅,从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只身来到陕北佳县从医。那时的佳县落后、荒僻,年轻的路生梅医生许下承诺——“要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53年来,这位来自北京的大夫,扎根黄土地,巡诊走遍佳县的每个角落,为患者开几毛几分钱的小药,建起了第一个正规儿科。退休后又自愿“超期服役”,义务接诊守护群众健康。路生梅守望初心从青丝到白头,深深打动我。


今年春节前,我们来到佳县。但在采访中,她说,“真的不愿意接受采访了,太耽误我看病。”她退休后义务接诊患者已经超过10万人次,怎不惜时如金!

我们“软磨硬泡”,才说动路生梅接受采访。今年2月28日,我们采写的报道《黄土梅香半世芳》播发后,路生梅的“三牛”精神感动中国。


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表,自称“佳县人”的路生梅说,天安门广场是她儿时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小时候家住后海的她,曾在这里参加过多次大型庆典活动。在党的百年庆典,路生梅重返广场,脸上虽写满皱纹,心中却涌动风华。

偶遇路老师,我更有一种感觉:这次偶遇仿佛在告诉自己,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只要真正践行“四力”,付出再多辛劳,收获的也必定是幸福。


这些年,为办好《新华每日电讯》“成风化人”专刊,我参与采写了不少人物报道,其中有临近退休之年辞京官重返西藏创办“牦牛博物馆”的“老牦牛”吴雨初,有被誉为新中国“国家形象设计师”的百岁老人周令钊,有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的河南大学“三不教师”常萍……每一次讲述他们的故事,如同把他们共有的光芒传递出去,照亮更多的人,汇聚起“成风化人”的强光。


那个早晨,与路生梅匆匆一别。但广场上《唱支山歌给党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歌声,与路生梅苍老却幸福的表情,交织在一起,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尽管一夜无眠,从广场归来,我们没有睡意,一气呵成,写成了现场报道《放歌天安门,颂唱共产党》。这篇报道,写出了广场内外,每一名共产党员从心底飞出的歌——


他们,是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是观礼台上“优秀共产党员”路生梅,是躺在病床上观礼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孙景坤……


我有点“小骄傲”,因为我们“成风化人”曾讲述过这些共产党员的故事。因为他们,让我们遇见美好。


在雪山云端感悟“清澈的爱”


田定宇(左)在海拔5200多米的喀喇昆仑山腹地采访。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田定宇


2020年6月,4名中国军人为了保卫祖国,把生命永远留在了喀喇昆仑山。18岁烈士陈祥榕那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也从这里走进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同年10月,我来到了这片英雄们战斗过和正在战斗的地方。我很庆幸,自己有机会跟英雄们站在一起。


喀喇昆仑山平均海拔5400米,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0%,冬天最低温接近零下50℃。我采访的这支部队,也是著名的“进藏先遣英雄连”所在部队。我们住的地方离阵地大约100多米,每次警报响起,官兵们都要迅速就位,进行目标监视,不分昼夜。


有战士对我说:“别看就100米,你跑完绝对想吐。”刚开始我并不信,但第一次拉动之后我就发现,高原上的短跑,每一步都像翻越一座山。而身边的战友们,哪怕是面对最低零下48℃的气温,依旧会狂奔到阵地,毫不犹豫。难道他们比我更适应这样的环境吗?显然不是。他们说:“这里没有界碑,我们就是雪山上的界碑。”


这位连长叫刘明辉,今年31岁,在喀喇昆仑山连续坚守了18个月,过了两个冬天。和妻子杨梅的婚期,也因为任务一拖再拖。去年年底,他终于可以回家结婚了。


他结婚后的第一件事是带妻子回到了山上,在喀喇昆仑的见证下重新举办了一场婚礼,把爱情铭刻在海拔5200米的高山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对祖国“清澈的爱”,也不仅仅是这一代军人的专属。

在一处寒冷的山口,我看到了几座半塌的土坯房,墙上的标语还清晰可见。这是一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营房。面对高寒缺氧,那时的官兵只有取暖的牛粪和硬扛高原的意志。


然而,他们依旧不是最难的那一批。


今年2月,我走过一条不寻常的路:大面积的无人区,一个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达坂,大风裹挟着大雪……这条路就是“进藏先遣英雄连”的进藏路。


71年前的一天,先遣连来到界山达坂,战马接连死亡,全连官兵都患有雪盲,高原病发病严重……夜里,在党代表李狄三的主持下,连队召开党员大会,商讨如何翻越横亘的高山。第二天,27名党员每人背着一名病号,齐刷刷地翻过了界山。


这种场面震撼了当时还没有入党的连长曹海林,作为国民党起义官兵的他也第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


进藏路上,这27名党员就是27面旗帜。


第一个牺牲的蒙古族战士巴利祥子是党员。他是全连最强壮的人,被困雪域孤岛时,一个人打来了全连三分之一的猎物,但从没有让人看到他浮肿的双腿,直到有一天倒下,再也没有站起来。党代表李狄三是我的河北老乡,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唯一一次违反了党组织的决议,拒绝使用连队最后一支盘尼西林。全连136名官兵,63人牺牲。他们用生命走过雪山,完成了党和人民交付的任务。


在阿里狮泉河烈士陵园,站在63座丰碑面前,我明白了,这是信仰的力量,是信仰让一代代官兵像钉子一样把自己钉在边防线上。


英雄远去,精神永存。作为一名新华社军事记者,我有责任跟他们并肩作战,更有责任把他们的故事告诉每一个人。


在“英雄之城”见证“生命之桥”


2020年3月,肖艺九在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采访。


新华社湖北分社肖艺九


2020年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作为新华社湖北分社摄影记者,我坚守在武汉采访报道。近些,近些,再近些。蹲守,蹲守,再蹲守。这是摄影记者的工作信条。但在未知的疫情面前,近些,就意味着离病毒更近;蹲守,就意味着被感染的风险更大。


2020年2月4日,10天内建成的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患者。为了记录这个历史性瞬间,我早早来到医院,蹲守在离转运患者几米不到的房顶上。离这么近,说不怕是假的,但新华社记者的使命,让我顾不了那么多。迅速拍摄了一组照片后,我决定再换用无人机从高空拍摄。


当无人机升起的瞬间,和煦的阳光正好照射在一条长长的通道上,医护人员正忙碌地转运患者。这一刻,我的心头也像有股暖流涌入。


这张后来被命名为《生命之桥》的照片播发后,引发广泛共鸣。尤其是对于正处在疫情“风暴眼”的武汉人来说,这就是一座生命之桥。他们评论说,这是通往生存与光明的通道,它连接着无数人的期盼与希望。


读者的评论,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我几乎每一天都在提醒自己:这些历史性的瞬间,需要新华社记者用镜头记录下来。


2020年2月17日晚,我到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采访。换好防护服,到达四楼看台的那一刻,我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整个体育中心一格格、一间间,井然有序,患者在里面休息治疗,医护人员不断地穿梭忙碌其间。宁静而坚强的力量,弥漫在整个方舱之中。当时,我脑子里立刻闪现了一个想法,这不正是一艘“生命之舟”吗?这不正是中国人齐心协力、共战疫魔最生动的写照吗?


ICU病房俗称“红区”。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也包括我们这些记者,在“红区”里都面临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但记者的使命感,一次又一次帮我驱走了进入“红区”的恐惧:一定要靠近最真实的新闻现场,才对得起手中的相机,才对得起“新华社记者”这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每次进“红区”,我都不敢告诉家人。我15次进入多家医院的“红区”采访,按下了10多万次快门,记录了武汉抗疫主战场上珍贵的影像瞬间。


这些年来,我已记不清跑了多少次突发现场。在疫情暂告一段落,正打算歇口气,突发汛情又接踵而来。2020年7月8日凌晨,湖北黄梅一村庄因大雨发生泥石流,9名尚在睡梦中的村民被埋,生死不明。冒着危险,我不顾一切挺进了充满未知的滑坡现场。


“这里发现一名幸存者!”听见有人在喊,我立即抓起相机跑了过去。突然,我整个人陷进了松软的泥石流中,一直到腰部,怎么也爬不出来。幸好旁边有人,他们费了好大力气才将我拽出来,并责怪我,“要新闻不要命啊!”


顾不了那么多,我终于在幸存者被救出的第一时间赶到,并记录了救援的全过程。


今年已是我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间,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新闻现场,我都始终坚信一个理念,这些都是我的战场,我一定要出现在那里!手中的相机,永不会放下;心中的火焰,永不会熄灭!这是记者的珍贵舞台,也是我的初心使命!


聆听“放牛班”唱响《大地颂歌》


袁汝婷(左)在采访中。


新华社湖南分社袁汝婷


我要讲的故事,从一个女孩和一首歌开始。


女孩叫林林。一年前,我在一个山村里认识了她。她就读的农村学校,叫启航学校。她来自一个建档立卡家庭。1岁那年,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多年来,她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她的家乡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曾是一个贫困县,有2万多名农村留守儿童。


启航学校离县城很远。学校里,像林林这样的留守儿童有1361人,占学生人数近九成。


四年前,校长陈亮伟邀请湖南科技大学音乐系教授王育霖到学校采风。王教授说,直到去了启航学校,他才第一次真正明白,“留守儿童”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一双双胆怯却充满了渴望的眼睛。


林林,就有这样一双眼睛。


启航学校有许多和林林一样的孩子,他们胆小,敏感,沉默。因为被他们触动,王教授对陈校长说:“咱们组个合唱团,教孩子们唱歌吧!”梦想的大门,就在那一天,悄然开启。


2017年,湖南省第一个留守儿童合唱团在启航学校成立了。首批入选的有60余个孩子,其中就有林林。合唱团选拔团员的标准,与音色、外貌、天赋无关,只选最孤僻、最内向、家庭最困难的孩子。


第一堂课,王教授就碰了一鼻子灰——无论他怎么引导鼓励,孩子们始终低着头,没有一个人敢开口唱歌。


王教授往返一次启航学校需要近10个小时。几年来,他几乎每周这样往返给合唱团上课,分文不取。就这样,孩子们一点一点开始变化。2017年底,合唱团第一次录制比赛视频。学校的小礼堂没有观众,孩子们却很紧张,翻来覆去录了10多遍,直到满头大汗。最终,他们获得了市里的二等奖。


三年后,反映脱贫攻坚伟大历程的大型歌舞剧《大地颂歌》演出座无虚席,面对上千名观众,孩子们却笑容自信,声音嘹亮。


我和同事们辗转多地、跟踪记录了这个合唱团近一年时间。一年间,这些孩子从大山一路唱到长沙,唱到国家大剧院,唱到2021牛年春晚的舞台。今年六一,他们甚至还开了专场音乐会。我听过许多次他们的歌声。可是每一次,我还是会感动。我们见证了太多人为此付出的努力,所以更加明白,对林林而言,这种成长意味着什么。


截至2020年,全国尚有643.6万名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也是我们共同的未来。我想起有一次,站在灯光璀璨的剧场里,我问陈校长:“您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吗?”他说:“没有,我只是想让山里娃也有梦想、有志向。”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近十年的新华社记者生涯中,我见证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关怀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扶贫让许多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再面临辍学之苦,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学生,山里娃也拥有了人生出彩的无限可能。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越来越多务工人员返乡,许多孩子的父母回家了。陈校长说,留守儿童合唱团就像中国的“放牛班”,是无数人的共同努力,是这个伟大的时代,给“放牛班”送来了春天。


15万张照片里的苗寨脱贫记


黄孝邦在乌英苗寨村民家里写稿。


新华社广西分社黄孝邦


乌英苗寨群众送别驻村工作队队员郑昌昊时,送来很多米酒、鸡蛋、粽子。这些都是苗家最珍贵的礼物,见证了群众对他的依依不舍。


他是我蹲点期间的室友,也是我的战友,他的故事要从我的蹲点说起。


2017年,我开始到桂黔交界的乌英苗寨蹲点采访,一蹲就是四年。我见证了室友们带领群众实现脱贫的整个历程。


乌英苗寨有绝美的风景,但人们无法想象它的偏远与贫困。当时,140户的寨子,还有92户尚未脱贫。基础设施落后,寨子脏乱差;山多地少,群众赖以为生的是人均两三分梯田,整体落后几公里外的寨子至少十年。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乌英有“女不读书”的传统观念,加上贫困落后,女孩子都不能上学读书。所以,现在40岁以上的妇女,不识字,不会讲普通话。


2020年3月,乌英妇女夜校开课,很多妇女就此圆了读书梦。


开始很多妇女不想来,也不敢来,动员难只是很小的问题。当时,郑昌昊和几个队员一起住在村委所在的另外一个苗寨,距离乌英5公里。每天晚上,他给妇女们上课到10点。然后,他要连夜骑行返回村委宿舍。


郑昌昊说,看到妇女们忙完一天的农活后,仍然积极来教室上课,这份热爱和执着让他很感动。


蹲点期间,我住在联合党支部办公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房间很小。


我跟郑昌昊说,你过来跟我一起住吧。


两个月后,他搬到乌英,跟我住一个房间。后来,又住进了一名工作队员和一名志愿者。我们就从乡中学借来四个学生床架,人睡在下铺,生活用品就堆在上铺。四个人的小宿舍,我仿佛又回到了中学时代。


郑昌昊用知识点亮了苗寨。如今,妇女夜校已经坚持了300多期。


4月16日,在苗寨的见证下,在孩子们的祝福歌声中,郑昌昊向女朋友吴晗求婚。在这场战斗中,郑昌昊不仅得到了锤炼、收获了成长,自己的爱情也经受了时间和距离考验,并在苗寨修成正果。


寨子更漂亮更干净了,妇女们会讲普通话了,孩子们进步了……


短短几年,三条公路、四座桥、排污工程、教学楼、戏台、文化广场、芦笙柱,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完工;芦笙、亮布、农耕等多个民族文化项目,正稳步推进。木楼林立百户同心,桥横路坦交通便捷。已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乌英,迎来了新的生机。


5月11日,郑昌昊结束在村里的驻村工作。离别之际,刚刚学会写字的妇女们,写下了挽留的话,涂涂改改,但一笔一画格外认真。


郑昌昊,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和战友们一起,用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全心全意为苗寨谋幸福。他用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打动了一座苗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党的伟大。


四年来,在乌英苗寨,我拍摄了15万张照片,用解剖麻雀式的标本记录,见证了我们正在经历的伟大时代,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农村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


四年来,我与这里的人们并肩战斗,已经与这里的山山水水融为一体。我也会经常回来,继续扎根偏远山区,记录干部群众奋战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中国红”映照民相亲心相通


石中玉(左)采访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分社石中玉


今年是我在海外分社工作的第6个年头。6年来,我切身感受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


塞尔维亚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我从2019年到任贝尔格莱德分社以来,在这个本就对华十分友好的国家里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今年2月,中国-中东欧领导人峰会前夕,我有幸对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进行了一次专访。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这次采访中,武契奇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感谢”。他说,向中国表达感谢的话语,重复多少遍都不为过。


这让我回想起第一波疫情在欧洲肆虐时,武契奇召开新闻发布会,满眼含泪地向中国求援。中国当时迅速作出回应,捐赠抗疫物资、援建“火眼”病毒实验室、派遣医疗专家组。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也体现出两国患难与共的友谊。2020年3月21日,中国援助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贝尔格莱德机场。当时,武契奇亲自到机场迎接,与专家组“碰肘”致意。我拍摄的照片,后来也作为中国援助塞尔维亚抗击新冠疫情的实物资料,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随着专家组到来,塞尔维亚社会对于中国的认可不断提升。专家组告诉我,“感谢”同样是他们来到塞尔维亚后听到最多的词。专家组成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在接受采访时说,走访医院时,医护人员有时还会列队欢迎,用刚学的中文和专家组打招呼,对他们说“你好”。进入病房后,一些病患见到中国专家,会竖起大拇指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红区”的行为“点赞”。


而最让专家组感动的还是塞尔维亚普通民众表现出来的支持。由于日程紧张以及疫情管控措施的严格,专家组和当地普通民众的接触机会不多。林炳亮记得,有一次,在前往其他城市途中,一家加油站的员工们得知他们是来自中国的专家后都争相合影。


在这些专家英雄一般的事迹背后,是他们像普通人一样温情的一面。在专家组驻地,广东省疾控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所一级主任科员龙其穗的床头贴着儿子和女儿的合影,在书桌上也摆着一个卡通发卡和一辆玩具汽车。他对我说,把女儿的发卡和儿子最喜欢的玩具车放在书桌前,可以缓解对他们的思念。


正是这样一群普通人,他们在塞尔维亚“战斗”了82天,其间三度延期,在塞尔维亚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正是采用了专家组的建议,塞尔维亚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处于欧洲较低水平。


为了向中国表示感谢,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多座标志性建筑亮起象征中国国旗的红色。摩天大楼、跨河大桥以及议会大厦,都披上了红色的外衣。这是我第一次在驻在国,看到“中国红”照亮当地的夜空。


作为一名中国驻外记者,能够在疫情肆虐时迎接来自祖国的医疗专家,能够亲眼见证两国在面对困难时期的“民相亲”和“心相通”,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


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我将继续用我手中的笔和相机,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众号)


校对:冯雯君

图编:张大伟

制作:张   巘

责编:王宙洁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往期回顾


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


三季报一言难尽,私募大佬却逆势加仓,“二师兄”真的有机会了?


大连商品交易所及下属公司2021年度招聘简章


天弘基金17周年:只想做好一件事


上证早知道│半导体公司扩产忙;券商积极布局精选层;部分区域个人房贷放款提速


汇全球视野、聚中国优势,汇添富MSCI中国A50ETF今日上市!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