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庆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有针对性完善金融期货产品体系

费天元 上海证券报 2022-01-07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编者按: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等国家战略建设中,金融要素市场如何精准发力、助力高质量发展?即日起,本报推出“对话:做多中国经济的金融力量——来自金融要素市场一线的报告”系列报道。我们采访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等18家金融要素市场的相关负责人,就服务实体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进行面对面交流,展示来自资本市场参与各方对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在2006年9月8日成立。在反复酝酿近4年之久后,中金所于2010年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自此,中国资本市场步入可以对冲波动、驾驭多空的全新时代,一二级市场和风险管理工具构筑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具雏形。



在随后的岁月里,中金所不断丰富产品体系,相继推出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国债期货,沪深300股指期权等多个品种,产品体系不断健全、市场交易规模不断增加,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对提升资本市场配置资源效率、增强市场内在稳定的作用也不断增强。


日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庆文接受了上海证券报专访。在他看来,资本市场是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重要枢纽。金融期货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一以贯之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切实践行初心使命、担当时代责任。



以改革精神 

推动金融期货高质量发展


上海证券报:

金融期货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资本市场30年历史,金融期货市场起步较晚。请问金融期货市场建设对中国资本市场具有怎样的意义?


何庆文:金融期货市场作为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好资本市场枢纽作用,离不开金融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全球范围内的经验看,现代成熟资本市场普遍具有“一级发行、二级流通和三级风险管理”的市场体系特征。衍生品市场通过发挥风险管理功能,对金融市场风险进行分割、转移和再分配,优化市场风险承载结构。可以说,三级市场紧密联动、功能互补,对构成相对稳定、畅通的资本市场循环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2006年9月8日,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批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2010年4月16日,历经近4年筹备,沪深300股指期货成功上市。


成立中金所,稳妥推出股指期货,是深化资本市场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我国金融期货市场迈出了关键一步。对于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来说,股指期货的推出改变了我国场内衍生品市场仅有商品期货品种的现状;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则改变了原来缺乏风险对冲机制,长期处于单边运行的状态。


在此之后,中金所在证监会的统筹部署下,又相继推出了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2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沪深300股指期权等多个品种,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市场功能逐步发挥,已成功嵌入我国资本市场,对于丰富市场交易机制、提升市场配置资源效率、增强市场内在稳定、促进资本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上海证券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金所将如何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发挥金融期货市场功能作用?


何庆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新发展理念要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是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重要枢纽。金融期货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一以贯之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切实践行初心使命、担当时代责任。


近年来,中金所不断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认识,积极立足金融期货市场特点和自身具体实际,在创新产品供给、共享改革红利、扩大市场开放、协调期现发展、加强科技监管、抓好安全生产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下一步,中金所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证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落实好证监会2021年系统年中监管工作会议“五个必须”要求,夯实发展根基、提升服务能效、体现自身价值,以改革精神推动金融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实体经济需求和国家战略方向,有针对性地完善覆盖面尚不充分的金融期货产品体系;必须统筹好总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把握市场发展节奏速度质量,进一步优化参与结构、提升运行质量、提升期现规模匹配度;必须坚持把严监管、防风险、促稳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必须着力构建归位尽责、良性互动的生态体系,增进各方对金融期货的了解认识,优化市场发展生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必须充分体现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和立足国情市情相统一,改进制度规则,满足境外投资者风险管理需要,打通参与风险管理市场堵点,形成与现货市场相适应的开放体系,更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新产品创新供给 

补齐金融风险管理短板


上海证券报:

2010年,境内第一张股指期货合约——沪深300股指期货在中金所诞生,拉开了我国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时代的序幕。在此之后,中金所不断丰富产品体系,这些产品在市场运行中功能发挥情况如何?未来中金所在新产品方面还有哪些考虑?


何庆文:目前,中金所已上市权益类、利率类两条产品线共7个金融期货、期权品种。截至2021年9月底,金融期货期权累计成交量9436.25万手,占期货市场的1.69%;累计成交额91.87万亿元,占期货市场的20.99%。


股指期货与期权在助力稳定股票现货市场、服务资本市场改革与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缓释股票市场波动风险。股指期货推出以来,套保效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对比上市前后,股市年化波动率、日间波动率、日内振幅、大涨大跌天数都明显降低或减少。沪深300股指期权上市后,产品“保险”功能逐步发挥,股指期权市场日均受保股票市值近200亿元,已逐步成为投资者管理股票市场风险的重要工具。


二是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助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股指期货推出后,证券、基金、保险、私募、信托、QFII/RQFII、期货资管、养老金等相继入市,积极运用股指期货开展套期保值。股指期权上市后,机构投资者成交、持仓占比均超六成。中长期资金积极利用股指期货与期权管理股票现货风险,对促进股市稳定运行、增强市场韧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推动金融机构产品业务创新。股指期货的上市催生了许多新业务、新产品,促进了市场交易技术的提升应用。机构交易策略不断丰富多样,拓展了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空间,为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多元选择,满足了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的客观需求。


国债期货有效提升债券一级和二级市场运行效率,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首先,国债期货对冲国债承销风险,促进国债一级市场发行。新冠疫情发生后,财政部2020年陆续招标发行四期共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中金所第一时间将符合条件的抗疫特别国债纳入可交割券范围,便于承销商利用国债期货精准对冲利率风险,为抗疫特别国债顺利发行保驾护航。


其次,国债期货提升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助力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收益率曲线。在套保套利、实物交割及做市风险管理等需求的带动下,可交割国债持续成为交易活跃券种,有效提升国债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


最后,国债期货提升债券市场弹性和韧性,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国债期货在债券市场大幅波动期间充分发挥避风港作用,成为重要的风险出口,分流债市抛压,增强债券市场弹性和韧性。


下一步,中金所将继续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加快推动新产品创新供给,根据市场需要努力丰富权益类、利率类、汇率类期货和期权产品体系,扎实做好各项业务技术准备,着力补齐金融风险管理市场短板。


上海证券报:

深化对外开放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中国各类资产的国际吸引力持续提升,使得外资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需求愈发迫切。请您谈谈金融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方面,中金所近年来做了哪些工作?


何庆文: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近年来,中金所按照证监会的统一部署,积极推动金融期货对外开放相关工作,努力服务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金融对外开放格局。


一方面,持续优化境外投资者参与金融期货市场渠道,持续研究特定品种对外开放的路径和机制。伴随沪深港通开通、A股纳入MSCI和富时罗素指数体系,以及我国债券市场通过CIBM直投、债券通等多种途径扩大对外开放,境外投资者运用股指期货、国债期货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此,中金所持续研究通过特定品种等金融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路径,丰富境外投资者投资我国股票和债券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并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更多产品纳入QFII/RQFII可投资范围,提升参与金融期货的深度与广度。2013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可参与股指期货市场从事套期保值交易。近年来,QFII/RQFII参与境内股指期货市场逐步深入,成交持仓规模逐步提升。配合2020年11月QFII/RQFII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办法出台,中金所积极研究推动国债期货等纳入QFII/RQFII境内可投资金融衍生品范围,进一步服务外资风险管理需求。


下一步,中金所将积极贯彻落实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部署要求,继续稳妥推动金融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在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前提下有序扩大境外投资者的参与范围和参与路径,更好服务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大局。


上海证券报: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回顾全球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有时会暴露出一些金融期货市场风险点。请问中金所在防范金融风险、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方面有哪些举措?


何庆文:金融基础设施对维护金融系统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近年来,中金所深入贯彻证监会党委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九字方针,坚持稳中求进,着力建立起一整套市场风险处置机制,在实践中切实做到“交易不断、数据不乱”,经受住了股市异常波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极端考验,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一是坚持守住风险底线,全力维护市场安全平稳运行。一方面,持续巩固完善市场风险防范预案,丰富风险应对工具箱,从监测、决策及处置各环节提升效能,切实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水平。全面加强交易行为监测,对市场异动及时排查、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坚决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另一方面,按照“有异动必有监测、有监测必有查处”的原则,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和处置流程,强化风险监测与研判处置的全过程协同贯通,确保金融期货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


二是强化基础制度建设和跨市场监管协作。积极参与推动期货市场立法,持续推进金融期货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先后引入单向大边保证金、有价证券作为保证金、国债期货券款对付交割、做市交易、期转现等基础制度,努力提升金融期货市场运行质量及服务资本市场水平。对标国际监管原则,借鉴境外成熟市场金融基础设施的风险应对经验,结合我国金融期货实际发展情况和脉络,不断夯实交易所应对各类风险的措施手段,充分发挥好“五位一体”监管协作机制,形成跨市场监管合力,坚决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案件,向市场传递“零容忍”信号。


三是强化科技赋能,提升风险防范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强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类科技监管手段应用落地。目前,中金所采用的新一代交易系统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第二代监查系统实施分布式数据库部署,完成数据集群化服务建设,极大提升分析能力,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织密织牢风险防控网。


构建完善金融衍生品体系 

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证券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相继发布。作为上海金融要素市场的重要一环,中金所在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及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方面将如何发挥作用?


何庆文:中金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在证监会的统筹部署和上海市的指导支持下,积极主动对接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努力为推动浦东提升开发开放层次贡献力量。


一是加大新产品研发筹备力度,稳步推动金融期货新产品供给。目前,中金所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上市外汇期货,与外汇现货监管部门、外汇交易中心等各方加强探讨交流,合力深化外汇期货研究。同时,按照“研究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30年期国债期货上市,研究储备国债期权产品,推进其他权益类新产品研发与上市准备工作,进一步深化研发科创板期货期权等对接与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产品。


二是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营造更有活力的市场体系。目前,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公募、私募、信托、期货子公司、QFII/RQFII、养老金等都已获准参与金融期货市场。未来,中金所将继续评估和优化各类机构参与金融期货有关措施和业务规则,推动社会保障基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进一步助力上海打造金融行业、产品、服务和人才高地,为上海乃至长三角经济发展吸引更多源头活水。


三是研究拓宽境外资金的投资渠道,打造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中金所将持续做好制度型对外开放相关准备工作,积极研究丰富金融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品种与路径,进一步拓宽国际投资者运用金融期货期权的渠道,满足境外投资者风险管理需求,稳步推进金融期货市场高水平开放,助力我国资本市场改善投资软环境,提升市场吸引力,巩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上海证券报:

为助力浦东引领区建设,日前,浦东张江开设了全国第一家金融数据港。我们注意到,金融数据港首批3个重点项目中,就包括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技术研发基地”项目。请问该项目未来将实现哪些功能?


何庆文:中金所技术研发基地项目于2015年2月28日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准,是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承载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安全运营和金融期货市场科技创新的使命。


根据规划,技术研发基地投产后将承载中金所自有业务和行业托管机房业务,它将作为中金所新一代生产主数据中心,与上海金融交易广场数据中心、异地灾备中心一起,形成新一代“两地三中心”运维格局。在后续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深入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数字技术,实现技术资源的弹性管理和对系统运行情况的智能化监控,并使用绿色节能技术加强能耗监控及能耗变化预测,将技术研发基地打造成为安全可靠、弹性敏捷、绿色节能、智慧高效的中金所新一代数据中心。


中金所未来将以技术研发基地高标准、高冗余的基础设施为依托,充分整合各市场交易接入、跨市场行情接入、各类云平台、丰富的应用系统等金融数据中心增值服务,向金融行业提供集交易便捷、行情齐全、服务可定制的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一站式的综合托管服务中心,以提高行业信息安全水平、提升行业信息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行业技术运营成本为目标,促进证券期货行业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提升。



编辑:朱   茵

校对:孙洁华

图编:张大伟

制作:张   巘

责编:邵子怡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往期回顾


大连商品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冉华:做好提升大宗商品定价影响力大文章  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焦瑾璞:巩固国际化战略发展成果 为全球黄金市场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郑州商品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熊军: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  接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