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立案!未来股份,未来如何?

张雪 上海证券报 2022-05-26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多次易主,多次更换主业,频繁加码医疗产业,净利润亏损持续扩大,屡次涉嫌信披违规……


三度宣布延期回复上交所监管函的未来股份,如再不能在相应时间内披露年报,公司股票将有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甚至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5月23日晚间,未来股份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未按时披露年报),证监会对公司立案。



公司同时发布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公告称,如公司在停牌2个月内仍无法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则公司股票可能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另外,未来股份再次延期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工作函。


公告称,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尚未完全核实《工作函》中提及的相关情况,为确保回复内容及后续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和完整,经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将《工作函》回复的截止日期顺延5个交易日至2022年5月30日。公司将积极协调各方推进《工作函》的回复工作,尽快完成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在股价方面,未来股份在2020年初触及2.73元低点后,开启一波波澜壮阔的上涨,2021年底一度探知19.71元/股的高点,区间涨幅超过600%。


频繁收到监管函件


上个月,上交所就曾因延期披露业绩报告、会计差错更正事项等原因向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


4月30日,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上交所对未来股份下发监管工作函,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启动公开谴责等纪律处分程序。


4月27日,未来股份公告称,在进行必要的资产清查和债权债务核实等事项时,发现以前期间存在会计差错,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追溯重述更正前期的重要差错,需追溯调整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致2020年年度报告货币资金减少6亿元,预付款项增加6亿元。



或是此次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暨追溯调整,导致未来股份年报的“难产”。


公司彼时称,预计将自公告披露之日起两个月内完成会计差错更正后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的披露工作。同时,就该次会计差错更正,公司已告知2021年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机构。上述会计差错更正是公司在2021年度报告编制过程中发现的,依据会计准则予以追溯调整。


2月18日, 因重大关联交易及对外担保未及时履行决策程序及披露义务,未来股份及相关责任人被上交所给予纪律处分决定,其中对原实际控制人颜静刚、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崔之火、时任财务总监朱士民,时任董事吕彦东予以公开谴责处分,对时任董事会秘书郑金予以通报批评处分。


去年年底,未来股份及公司董事长兼实际控制人俞倪荣,还因信披违规、未能履行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等原因,收到上海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



此外,公司此前因被证监会行政处罚,投资者索赔还在持续进行中。


2021年11月23日晚,未来股份公告称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21]96号),证监会认为,宏达矿业披露的《2016年半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半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以及未及时披露重大事件的行为,违反了2005年《证券法》第六十三条及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2005年《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款所述的违法行为。因此对宏达矿业(更名未来股份)处以6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共计处以120万元。郑金、张辉等人因违法行为轻微,并未遭到行政处罚。


记者了解到,目前公司因虚假陈述正在诉讼中,有包括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的多家律师事务所正在持续征集索赔者信息。


具体索赔条件为:凡于2016年8月18日至2018年4月13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于2018年4月14日及之后卖出或持有而亏损的投资者,均可提出索赔(最终索赔条件以法院认定为准)。



转型艰难


未来股份的前身是华阳科技,主营业务为农药化工,于2002年10月31日在上交所主板挂牌。


2012年,宏达矿业完成对华阳科技的借壳上市,主营业务变更为矿业,公司因此更名为宏达矿业。这是公司第一次易主、更换主业。但业绩表现来看,前三年净利润均超过亿元,但随后扣非净利润连续出现亏损。


2015年12月,梁秀红通过受让股份的方式,获得宏达矿业的实际控制权。


2017年1月,梁秀红将所持宏达矿业的股权转让给上海晶茨,并以此将实控权转让给其配偶颜静刚。


2018年,宏达矿业再度易主。上海晶茨100%股权被转让给上海晟天,上海晟天通过上海晶茨间接持有宏达矿业26.19%股权,成为宏达矿业的间接控股股东。宏达矿业的实际控制人由颜静刚变更为俞倪荣、谢雨彤夫妇。


2019年,宏达矿业完成对铁矿石资产的剥离工作,主营业务变更为贸易业务。


2021年,公司更名为未来股份。由于主营业绩不振,未来股份坚定切入医疗领域,开始密集收购医疗资产。


2021年6月,未来股份下属全资子公司未郎医疗与Scott S.Katzman和Tricoli Enterprises, LLC签署收购意向书,未郎医疗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其持有的四家目标公司不少于75%股权。四家目标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运营治疗肌肉骨骼系统创伤、脊柱损伤、骨科学关节病,运动损伤、退行性疾病、感染、肿瘤和先天性疾病的外科手术中心。


2021年9月,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未琨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8.96亿元现金方式收购上海元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上海树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通过间接持有国际医学中心29.8658%股权。


2021年12月6日,未来股份全资子公司上海未琨与北京华实海隆石油投资有限公司及张军签署股权收购框架协议,拟取得北京善方医院不低于51%股权。


2021年12月23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未郎医疗与SINDAVID及其控制的公司签署框架协议,以约7亿至8亿新加坡元向SINDAVID等全部股东收购其持有的标的公司100%普通股股权。标的公司是一家位于新加坡的综合医疗服务平台,拥有500多家自营医疗中心、1100多名医疗专家、6800多名员工、近12000个医疗网络合作伙伴。


此举也曾帮助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走出近六年来的股价高点19.71元/股(2021年12月24日)。



根据未来股份2021年半年报,目前公司主要经营医疗服务业务及煤炭贸易业务。公司下属子公司上海国瑞、西安国瑞、国瑞科技主要经营医疗服务业务,公司下属子公司上海均晟、上海未景主要经营煤炭贸易业务。


公司2021年三季报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7亿元,同比下降75.96%,归母扣非后净利润亏损3625.47万元,同比下降983.08%。



频繁并购来的医疗资产,能否让未来股份实现“翻身”?


编辑:邵   好   责编:张晓光

校对:孙洁华   制作:季宇亮   图编:尤霏霏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往期回顾


全力以赴加大贷款投放、调动行内各方面力量、挖掘新项目!央行、银保监会召集24家金融机构开会,释放强信号!专家火线解读→


突发!宣布退出!


但斌发声!三四季度或有“本垒打”机会


涨停!被美的看上了!“白电双雄”抢跑新能源赛道


超20%!科创行情再起航?这类基金三年最高赚136%……


“数字哨兵”,快速开发!这些上市公司参与……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